简单的HTTP协议

一.HTTP 协议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的通信

  • 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定义:请求访问文本或图像等资源的一端称为客户端,而提供资源响应的一 端称为服务器端。在两台计算机之间使用 HTTP 协议通信时,在一条通信线路上必定有 一端是客户端,另一端则是服务器端。

二.通过请求和响应的交换达成:

  • HTTP 协议规定,请求从客户端发出,最后服务器端响应该请求并返回。换句话说,肯定是先从客户端开始建立通信的,服务器端在没有接收到请求之前不会发送响应。
  • 通信请求和响应实例:


1.请求报文中的内容(意思是:请求访问某台 HTTP 服务器上的 /index.htm 页面资源):
GET /index.htm
HTTP/1.1 Host: hackr.jp

.
(起始行开头的GET表示请求访问服务器的类型,称为方法 (method);字符串 /index.htm 指明了请求访问的资源对象, 也叫做请求 URI(request-URI); HTTP/1.1,即 HTTP 的版本号,用来提示客户端使用的 HTTP 协议功能。 请求报文是由请求方法、请求 URI、协议版本、可选的请求首部字段和内容实体构成的。)

2.响应报文中的内容:

(在起始行开头的 HTTP/1.1 表示服务器对应的 HTTP 版本。 紧挨着的 200 OK 表示请求的处理结果的状态码(status code)和原因 短语(reason-phrase)。下一行显示了创建响应的日期时间,是首部 字段(header field)内的一个属性。 接着以一空行分隔,之后的内容称为资源实体的主体(entity body)。响应报文基本上由协议版本、状态码(表示请求成功或失败的数字代码)、用以解释状态码的原因短语、可选的响应首部字段以及实体主体构成。)


三.HTTP 是不保存状态的协议:

  • HTTP 是一种不保存状态,即无状态(stateless)协议。HTTP 协议自 身不对请求和响应之间的通信状态进行保存。

作用:为了更快地处理大量事务,确保协议的可伸缩性,而特意把 HTTP 协议设计成如此简单的。
局限:随着 Web 的不断发展,因无状态而导致业务处理变得棘手的情况增多了。比如,用户登录到一家购物网站,即使他跳转到该站的其他页面后,也需要能继续保持登录状态。
解决方案:HTTP/1.1 虽然是无状态协议,但为了实现期望的保持状态功能,于是引入了 Cookie 技术(后面文章会详谈)。有了 Cookie 再用 HTTP 协议通信,就可以管理状态了。


四.请求 URI 定位资源:

  • HTTP 协议使用 URI 定位互联网上的资源。正是因为 URI 的特定功能,在互联网上任意位置的资源都能访问到。

  • 除此之外,如果不是访问特定资源而是对服务器本身发起请求,可以 用一个 * 来代替请求 URI。下面这个例子是查询 HTTP 服务器端支持 的 HTTP 方法种类。


五.告知服务器意图的 HTTP 方法

1.GET :获取资源

  • GET 方法用来请求访问已被 URI 识别的资源。指定的资源经服务器端解析后返回响应内容。也就是说,如果请求的资源是文本,那就保持原样返回;如果是像 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通用网关接口)那样的程序,则返回经过执行后的输出结果。
  • 使用 GET 方法的请求-响应的例子:

2.POST:传输实体主体

  • 虽然用 GET 方法也可以传输实体的主体,但一般不用 GET 方法进行传输,而是用 POST 方法。虽说 POST 的功能与 GET 很相似,但 POST 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获取响应的主体内容,而是告知其响应结果。

  • 使用 POST 方法的请求·响应的例子

3.PUT:传输文件

  • 就像 FTP 协议的文件上传一样,要求在请求报文的主体中包含文件内容,然后保存到请求 URI 指定的位置。但是,鉴于 HTTP/1.1 的 PUT 方法自身不带验证机制,任何人都可以 上传文件 , 存在安全性问题,因此一般的 Web 网站不使用该方法。若 配合 Web 应用程序的验证机制,或架构设计采用 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征状态转移)标准的同类 Web 网站,就可能会开放使用 PUT 方法。

  • 使用 PUT 方法的请求·响应的例子:


// 响应1的意思其实是请求执行成功了,但无数据返回

4.HEAD:获得报文首部

  • HEAD 方法和 GET 方法一样,只是不返回报文主体部分。用于确认 URI 的有效性及资源更新的日期时间等。

  • 使用 HEAD 方法的请求·响应的例子:

5.DELETE:删除文件

  • DELETE 方法用来删除文件,是与 PUT 相反的方法。DELETE 方法按 请求 URI 删除指定的资源。 但是,HTTP/1.1 的 DELETE 方法本身和 PUT 方法一样不带验证机制,所以一般的 Web 网站也不使用 DELETE 方法。当配合 Web 应用 程序的验证机制,或遵守 REST 标准时还是有可能会开放使用的。

  • 使用 DELETE 方法的请求·响应的例子:

6.OPTIONS:询问支持的方法

  • OPTIONS 方法用来查询针对请求 URI 指定的资源支持的方法。

  • 使用 OPTIONS 方法的请求·响应的例子:

7.TRACE:追踪路径

  • TRACE 方法是让 Web 服务器端将之前的请求通信环回给客户端的方法。发送请求时,在 Max-Forwards 首部字段中填入数值,每经过一个服务器端就将该数字减 1,当数值刚好减到 0 时,就停止继续传输,最后接收到请求的服务器端则返回状态码 200 OK 的响应。 客户端通过 TRACE 方法可以查询发送出去的请求是怎样被加工修改 / 篡改的。这是因为,请求想要连接到源目标服务器可能会通过代理 中转,TRACE 方法就是用来确认连接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操作。 但是,TRACE 方法本来就不怎么常用,再加上它容易引发 XST(Cross-Site Tracing,跨站追踪)攻击,通常就更不会用到了。

  • 使用 TRACE 方法的请求·响应的例子:


8.CONNECT:要求用隧道协议连接代理

  • CONNECT 方法要求在与代理服务器通信时建立隧道,实现用隧道协议进行 TCP 通信。主要使用 SSL(Secure Sockets Layer,安全套接 层)和 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传输层安全)协议把通信内容加密后经网络隧道传输。
  • CONNECT 方法的格式如下所示

  • 使用 CONNECT 方法的请求·响应的例子:

总结:


五.持久连接节省通信量

1.短连接:HTTP 协议的初始版本中,每进行一次 HTTP 通信就要断开一次 TCP 连接。

2.持久连接的特点是:只要任意一端 没有明确提出断开连接,则保持 TCP 连接状态。
持久连接的好处:减少了 TCP 连接的重复建立和断开所造成的额外开销,减轻了服务器端的负载。另外,减少开销的那部分时间,使 HTTP 请求和响应能够更早地结束,这样 Web 页面的显示速度也就相应提高了。

3.管线化:持久连接使得多数请求以管线化(pipelining)方式发送成为可能。从前发送请求后需等待并收到响应,才能发送下一个请求。管线化技术出现后,不用等待响应亦可直接发送下一个请求。而管线化技术则比持久连接还要快。请求数越多,时间差就越明显

六.Cookie 技术
1.引入原由:HTTP协议保留无状态协议这个特征的同时又要解决类似的矛盾问题,于是引入了 Cookie 技术。
2.工作原理:Cookie 技术通过在请求和响应报文中写入 Cookie 信息来控制客户端的状态。Cookie 会根据从 端发送的响应报文内的一个叫做 Set-Cookie 的首部字段信息,通知客户端保存 Cookie。当下次客户端再往该服务器发送请求时,客户端会自动在请求报文中加入 Cookie 值后发送出去。服务器端发现客户端发送过来的 Cookie 后,会去检查究竟是从哪一个客户端发来的连接请求,然后对比服务器上的记录,最后得到之前的状态信息。
3.图例:
发生 Cookie 交互的情景:

HTTP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的内容如下:

TCP/IP基础总结性学习(2)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CP/IP基础总结性学习(5)

    与 HTTP 协作的 Web 服务器 一台 Web 服务器可搭建多个独立域名的 Web 网站,也可作为通信路径上的中转服务器提升传输效率. 一. 用单台虚拟主机实现多个域名 HTTP/1.1 规范允许 ...

  2. TCP/IP基础总结性学习(7)

    确保 Web 安全的 HTTPS 在 HTTP 协议中有可能存在信息窃听或身份伪装等安全问题.使用 HTTPS 通信机制可以有效地防止这些问题. 一. HTTP 的缺点 HTTP 主要有这些不足,例举 ...

  3. TCP/IP基础总结性学习(6)

    HTTP 首部 一. HTTP 报文首部 1.HTTP 报文的结构: 2.HTTP 请求报文 图示: 举例子: 3.HTTP 响应报文: 下面的示例是访问 http://hackr.jp 时,请求报文 ...

  4. TCP/IP基础概念及通信过程举例

    TCP/IP基础概念及通信过程举例 出现 上个世纪60年代,由于中央集中式网络的容灾性较弱,以美国国防部为中心的一家组织研究出分组交换网络.后来为了验证分组交换技术的实用性,ARPANET出现了,并且 ...

  5. TCP/IP基础知识

    TCP/IP基础知识 网络 TCP/IP 引言 本篇属于TCP/IP协议的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TCP/IP协议簇的内容.作用以及TCP.UDP.IP三种常见网络协议相关的基础知识. 内容 TCP/IP ...

  6. TCP/IP详解学习笔记(3)-- IP:网际协议

    1.概述      IP是TCP/IP协议族中最为核心的协议.所有的TCP,UDP,ICMP,IGMP数据都以IP数据报格式传输.      IP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送服务. 不可靠:它不能保 ...

  7. 【TCP/IP 协议】 TCP/IP 基础

    总结 : 通过学习 TCP/IP 基础, 并总结相关笔记 和 绘制思维导图 到博客上, 对 TCP/IP 框架有了大致了解, 之后开始详细学习数据链路层的各种细节协议, 并作出笔记; 博客地址 : h ...

  8. TCP/IP协议组学习笔记

    TCP/IP协议族学习笔记: 一.基础概念: (1)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2)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IP ...

  9. 初入网络系列笔记(1)TCP/IP基础

    一.借鉴说明,本博文借鉴以下博文 1.BlueTzar,TCP/IP四层模型, http://www.cnblogs.com/BlueTzar/articles/811160.html 2.叶剑峰,漫 ...

随机推荐

  1. OpenFlow/SDN 的缘起与发展

    目录 文章目录 目录 从虚拟机动态迁移对大二层网络的需求说起 OpenFlow 起源 从 OpenFlow 扩展为 SDN OpenFlow 的应用场景 网络虚拟化 – FlowVisor 负载均衡 ...

  2. Python 解决八皇后问题

    问题介绍 八皇后问题是一个以国际象棋为背景的问题:如何能够在 \(8\times8\) 的国际象棋棋盘上放置八个皇后,使得任何一个皇后都无法直接吃掉其他的皇后?为了达到此目的,任两个皇后都不能处于同一 ...

  3. js脚本实现在该界面直接跳转到一个登录界面并且自动登录

    1:首先说明的是自动登录也是需要密码的,这是前一个网页传输过去的 2:这里我使用的是post提交表单的形式 <------------------------------------------ ...

  4. 红帽学习笔记[RHCSA] 第二周

    目录 红帽学习笔记[RHCSA]第二周 环境 第七课[网络配置相关] 在Vmware中添加网卡 将网卡添加到虚拟机上 关于网卡命名规则 配置网络 网络配置命令总结 更改hostname 关于SSH的一 ...

  5. 在kali2.0中使用msf图形界面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kali版本:Linux kali 4.9.0-kali3-amd64 #1 SMP Debian 4.9.18-1kali1 (2017-04-04) x86_64 GNU/Linux 编写日期:2 ...

  6. pom文件中引入依赖成功了,但是jar包找不着

    编写代码的时候总是会碰到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最近引入依赖的时候发现依赖虽然引入成功了,而且查看仓库,仓库中也存在该jar包,但是项目代码中并没有找到该jar包,重新导入reimport各种都试了还是不 ...

  7. Spring Gateway从入门到精通

    1.Spring Gateway过滤器详解 2.Spring Gateway之Predicate详解 3.spring cloud gateway自定义过滤器 4.Spring Cloud Gatew ...

  8. MySQL出现 Access denied for user 'root'@'localhost' (using password:YES) 解决办法

    1.先停止MySQL服务,然后在MySQL安装目录(我的是C:\Program Files (x86)\MySQL\MySQL Server 5.1)找到my.ini文件,在最后一行添加skip-gr ...

  9. [luogu 3175] [HAOI2015]按位或(min-max容斥+高维前缀和)

    [luogu 3175] [HAOI2015]按位或 题面 刚开始你有一个数字0,每一秒钟你会随机选择一个[0,2^n-1]的数字,与你手上的数字进行按位或运算.问期望多少秒后,你手上的数字变成2^n ...

  10. 模板 - 强连通分量 - Kosaraju

    Kosaraju算法 O(n+m) vector<int> s; void dfs1(int u) { vis[u] = true; for (int v : g[u]) if (!v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