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泛型 二
一. 泛型概念的提出(为什么需要泛型)?
首先,我们看下下面这段简短的代码:

- 1 public class GenericTest {
- 2
-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4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 5 list.add("qqyumidi");
- 6 list.add("corn");
- 7 list.add(100);
- 8
- 9 for (int i = 0; i < list.size(); i++) {
- 10 String name = (String) list.get(i); // 1
- 11 System.out.println("name:" + name);
- 12 }
- 13 }
- 14 }

定义了一个List类型的集合,先向其中加入了两个字符串类型的值,随后加入一个Integer类型的值。这是完全允许的,因为此时list默认的类型为Object类型。在之后的循环中,由于忘记了之前在list中也加入了Integer类型的值或其他编码原因,很容易出现类似于//1中的错误。因为编译阶段正常,而运行时会出现“java.lang.ClassCastException”异常。因此,导致此类错误编码过程中不易发现。
在如上的编码过程中,我们发现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1.当我们将一个对象放入集合中,集合不会记住此对象的类型,当再次从集合中取出此对象时,改对象的编译类型变成了Object类型,但其运行时类型任然为其本身类型。
2.因此,//1处取出集合元素时需要人为的强制类型转化到具体的目标类型,且很容易出现“java.lang.ClassCastException”异常。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集合能够记住集合内元素各类型,且能够达到只要编译时不出现问题,运行时就不会出现“java.lang.ClassCastException”异常呢?答案就是使用泛型。
二.什么是泛型?
泛型,即“参数化类型”。一提到参数,最熟悉的就是定义方法时有形参,然后调用此方法时传递实参。那么参数化类型怎么理解呢?顾名思义,就是将类型由原来的具体的类型参数化,类似于方法中的变量参数,此时类型也定义成参数形式(可以称之为类型形参),然后在使用/调用时传入具体的类型(类型实参)。
看着好像有点复杂,首先我们看下上面那个例子采用泛型的写法。

- 1 public class GenericTest {
- 2
-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4 /*
- 5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 6 list.add("qqyumidi");
- 7 list.add("corn");
- 8 list.add(100);
- 9 */
- 10
- 11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 12 list.add("qqyumidi");
- 13 list.add("corn");
- 14 //list.add(100); // 1 提示编译错误
- 15
- 16 for (int i = 0; i < list.size(); i++) {
- 17 String name = list.get(i); // 2
- 18 System.out.println("name:" + name);
- 19 }
- 20 }
- 21 }

采用泛型写法后,在//1处想加入一个Integer类型的对象时会出现编译错误,通过List<String>,直接限定了list集合中只能含有String类型的元素,从而在//2处无须进行强制类型转换,因为此时,集合能够记住元素的类型信息,编译器已经能够确认它是String类型了。
结合上面的泛型定义,我们知道在List<String>中,String是类型实参,也就是说,相应的List接口中肯定含有类型形参。且get()方法的返回结果也直接是此形参类型(也就是对应的传入的类型实参)。
下面就来看看List接口的的具体定义:

- 1 public interface List<E> extends Collection<E> {
- 2
- 3 int size();
- 4
- 5 boolean isEmpty();
- 6
- 7 boolean contains(Object o);
- 8
- 9 Iterator<E> iterator();
- 10
- 11 Object[] toArray();
- 12
- 13 <T> T[] toArray(T[] a);
- 14
- 15 boolean add(E e);
- 16
- 17 boolean remove(Object o);
- 18
- 19 boolean containsAll(Collection<?> c);
- 20
- 21 boolean 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c);
- 22
- 23 boolean addAll(int index, Collection<? extends E> c);
- 24
- 25 boolean removeAll(Collection<?> c);
- 26
- 27 boolean retainAll(Collection<?> c);
- 28
- 29 void clear();
- 30
- 31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32
- 33 int hashCode();
- 34
- 35 E get(int index);
- 36
- 37 E set(int index, E element);
- 38
- 39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40
- 41 E remove(int index);
- 42
- 43 int indexOf(Object o);
- 44
- 45 int lastIndexOf(Object o);
- 46
- 47 ListIterator<E> listIterator();
- 48
- 49 ListIterator<E> listIterator(int index);
- 50
- 51 List<E> subList(int fromIndex, int toIndex);
- 52 }

我们可以看到,在List接口中采用泛型化定义之后,<E>中的E表示类型形参,可以接收具体的类型实参,并且此接口定义中,凡是出现E的地方均表示相同的接受自外部的类型实参。
自然的,ArrayList作为List接口的实现类,其定义形式是:

- 1 public class ArrayList<E> extends AbstractList<E>
- 2 implements List<E>, RandomAccess, Cloneable, java.io.Serializable {
- 3
- 4 public boolean add(E e) {
- 5 ensureCapacityInternal(size + 1); // Increments modCount!!
- 6 elementData[size++] = e;
- 7 return true;
- 8 }
- 9
- 10 public E get(int index) {
- 11 rangeCheck(index);
- 12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13 return ArrayList.this.elementData(offset + index);
- 14 }
- 15
- 16 //...省略掉其他具体的定义过程
- 17
- 18 }

由此,我们从源代码角度明白了为什么//1处加入Integer类型对象编译错误,且//2处get()到的类型直接就是String类型了。
三.自定义泛型接口、泛型类和泛型方法
从上面的内容中,大家已经明白了泛型的具体运作过程。也知道了接口、类和方法也都可以使用泛型去定义,以及相应的使用。是的,在具体使用时,可以分为泛型接口、泛型类和泛型方法。
自定义泛型接口、泛型类和泛型方法与上述Java源码中的List、ArrayList类似。如下,我们看一个最简单的泛型类和方法定义:

- 1 public class GenericTest {
- 2
-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4
- 5 Box<String> name = new Box<String>("corn");
- 6 System.out.println("name:" + name.getData());
- 7 }
- 8
- 9 }
- 10
- 11 class Box<T> {
- 12
- 13 private T data;
- 14
- 15 public Box() {
- 16
- 17 }
- 18
- 19 public Box(T data) {
- 20 this.data = data;
- 21 }
- 22
- 23 public T getData() {
- 24 return data;
- 25 }
- 26
- 27 }

在泛型接口、泛型类和泛型方法的定义过程中,我们常见的如T、E、K、V等形式的参数常用于表示泛型形参,由于接收来自外部使用时候传入的类型实参。那么对于不同传入的类型实参,生成的相应对象实例的类型是不是一样的呢?

- 1 public class GenericTest {
- 2
-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4
- 5 Box<String> name = new Box<String>("corn");
- 6 Box<Integer> age = new Box<Integer>(712);
- 7
- 8 System.out.println("name class:" + name.getClass()); // com.qqyumidi.Box
- 9 System.out.println("age class:" + age.getClass()); // com.qqyumidi.Box
- 10 System.out.println(name.getClass() == age.getClass()); // true
- 11
- 12 }
- 13
- 14 }

由此,我们发现,在使用泛型类时,虽然传入了不同的泛型实参,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生成不同的类型,传入不同泛型实参的泛型类在内存上只有一个,即还是原来的最基本的类型(本实例中为Box),当然,在逻辑上我们可以理解成多个不同的泛型类型。
究其原因,在于Java中的泛型这一概念提出的目的,导致其只是作用于代码编译阶段,在编译过程中,对于正确检验泛型结果后,会将泛型的相关信息擦出,也就是说,成功编译过后的class文件中是不包含任何泛型信息的。泛型信息不会进入到运行时阶段。
对此总结成一句话:泛型类型在逻辑上看以看成是多个不同的类型,实际上都是相同的基本类型。
四.类型通配符
接着上面的结论,我们知道,Box<Number>和Box<Integer>实际上都是Box类型,现在需要继续探讨一个问题,那么在逻辑上,类似于Box<Number>和Box<Integer>是否可以看成具有父子关系的泛型类型呢?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继续看下下面这个例子:

- 1 public class GenericTest {
- 2
-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4
- 5 Box<Number> name = new Box<Number>(99);
- 6 Box<Integer> age = new Box<Integer>(712);
- 7
- 8 getData(name);
- 9
- 10 //The method getData(Box<Number>) in the type GenericTest is
- 11 //not applicable for the arguments (Box<Integer>)
- 12 getData(age); // 1
- 13
- 14 }
- 15
- 16 public static void getData(Box<Number> data){
- 17 System.out.println("data :" + data.getData());
- 18 }
- 19
- 20 }

我们发现,在代码//1处出现了错误提示信息:The method getData(Box<Number>) in the t ype GenericTest is not applicable for the arguments (Box<Integer>)。显然,通过提示信息,我们知道Box<Number>在逻辑上不能视为Box<Integer>的父类。那么,原因何在呢?

- 1 public class GenericTest {
- 2
-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4
- 5 Box<Integer> a = new Box<Integer>(712);
- 6 Box<Number> b = a; // 1
- 7 Box<Float> f = new Box<Float>(3.14f);
- 8 b.setData(f); // 2
- 9
- 10 }
- 11
- 12 public static void getData(Box<Number> data) {
- 13 System.out.println("data :" + data.getData());
- 14 }
- 15
- 16 }
- 17
- 18 class Box<T> {
- 19
- 20 private T data;
- 21
- 22 public Box() {
- 23
- 24 }
- 25
- 26 public Box(T data) {
- 27 setData(data);
- 28 }
- 29
- 30 public T getData() {
- 31 return data;
- 32 }
- 33
- 34 public void setData(T data) {
- 35 this.data = data;
- 36 }
- 37
- 38 }

这个例子中,显然//1和//2处肯定会出现错误提示的。在此我们可以使用反证法来进行说明。
假设Box<Number>在逻辑上可以视为Box<Integer>的父类,那么//1和//2处将不会有错误提示了,那么问题就出来了,通过getData()方法取出数据时到底是什么类型呢?Integer? Float? 还是Number?且由于在编程过程中的顺序不可控性,导致在必要的时候必须要进行类型判断,且进行强制类型转换。显然,这与泛型的理念矛盾,因此,在逻辑上Box<Number>不能视为Box<Integer>的父类。
好,那我们回过头来继续看“类型通配符”中的第一个例子,我们知道其具体的错误提示的深层次原因了。那么如何解决呢?总不能再定义一个新的函数吧。这和Java中的多态理念显然是违背的,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在逻辑上可以用来表示同时是Box<Integer>和Box<Number>的父类的一个引用类型,由此,类型通配符应运而生。
类型通配符一般是使用 ? 代替具体的类型实参。注意了,此处是类型实参,而不是类型形参!且Box<?>在逻辑上是Box<Integer>、Box<Number>...等所有Box<具体类型实参>的父类。由此,我们依然可以定义泛型方法,来完成此类需求。

- 1 public class GenericTest {
- 2
-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4
- 5 Box<String> name = new Box<String>("corn");
- 6 Box<Integer> age = new Box<Integer>(712);
- 7 Box<Number> number = new Box<Number>(314);
- 8
- 9 getData(name);
- 10 getData(age);
- 11 getData(number);
- 12 }
- 13
- 14 public static void getData(Box<?> data) {
- 15 System.out.println("data :" + data.getData());
- 16 }
- 17
- 18 }

有时候,我们还可能听到类型通配符上限和类型通配符下限。具体有是怎么样的呢?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需要定义一个功能类似于getData()的方法,但对类型实参又有进一步的限制:只能是Number类及其子类。此时,需要用到类型通配符上限。

- 1 public class GenericTest {
- 2
-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4
- 5 Box<String> name = new Box<String>("corn");
- 6 Box<Integer> age = new Box<Integer>(712);
- 7 Box<Number> number = new Box<Number>(314);
- 8
- 9 getData(name);
- 10 getData(age);
- 11 getData(number);
- 12
- 13 //getUpperNumberData(name); // 1
- 14 getUpperNumberData(age); // 2
- 15 getUpperNumberData(number); // 3
- 16 }
- 17
- 18 public static void getData(Box<?> data) {
- 19 System.out.println("data :" + data.getData());
- 20 }
- 21
- 22 public static void getUpperNumberData(Box<? extends Number> data){
- 23 System.out.println("data :" + data.getData());
- 24 }
- 25
- 26 }

此时,显然,在代码//1处调用将出现错误提示,而//2 //3处调用正常。
类型通配符上限通过形如Box<? extends Number>形式定义,相对应的,类型通配符下限为Box<? super Number>形式,其含义与类型通配符上限正好相反,在此不作过多阐述了。
五.话外篇
本文中的例子主要是为了阐述泛型中的一些思想而简单举出的,并不一定有着实际的可用性。另外,一提到泛型,相信大家用到最多的就是在集合中,其实,在实际的编程过程中,自己可以使用泛型去简化开发,且能很好的保证代码质量。并且还要注意的一点是,Java中没有所谓的泛型数组一说。
对于泛型,最主要的还是需要理解其背后的思想和目的。
Java 泛型 二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泛型二:通配符的使用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lonelyroamer/article/details/7927212 通配符有三种: 1.无限定通配符 形式<?> 2.上边界限定 ...
- Java学习笔记(二一)——Java 泛型
[前面的话] 最近脸好干,掉皮,需要买点化妆品了. Java泛型好好学习一下. [定义] 一.泛型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两种: 在程序编码中一些包含类型参数的类型,也就是说泛型的参数只可以代表类,不能代表个 ...
- 解析java泛型(二)
上篇我们简单的介绍了java中泛型的最基本的内容,知道了什么是泛型以及泛型对我们的程序编写有什么好处,最后一类型限定收尾.本篇将从类型限定开始阐述java泛型中很重要的概念:通配符 一.何为通配符 ...
- 大白话说Java泛型(二):深入理解通配符
文章首发于[博客园-陈树义],点击跳转到原文<大白话说Java泛型(二):深入理解通配符> 上篇文章<大白话说Java泛型(一):入门.原理.使用>,我们讲了泛型的产生缘由以及 ...
- java泛型(二)、泛型的内部原理:类型擦除以及类型擦除带来的问题
微信公众号[程序员江湖] 作者黄小斜,斜杠青年,某985硕士,阿里 Java 研发工程师,于 2018 年秋招拿到 BAT 头条.网易.滴滴等 8 个大厂 offer,目前致力于分享这几年的学习经验. ...
- Java基础系列二:Java泛型
该系列博文会告诉你如何从入门到进阶,一步步地学习Java基础知识,并上手进行实战,接着了解每个Java知识点背后的实现原理,更完整地了解整个Java技术体系,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一.泛型概述 1.定 ...
- Java泛型反射机制(二)
/** * @author Administrator * 好处:泛型:1安全 2减少代码重用率 */ package com.test;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 ...
- 赢在面试之Java泛型篇(十二)
139. Java中的泛型是什么 ? 使用泛型的好处是什么? 泛型是Java SE 1.5的新特性,泛型的本质是参数化类型,也就是说所操作的数据类型被指定为一个参数. 好处: 1.类型安全,提供编译期 ...
- java基础(十二 )-----Java泛型详解
本文对java的泛型的概念和使用做了详尽的介绍. 概述 泛型在java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在面向对象编程及各种设计模式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什么是泛型?为什么要使用泛型? 泛型,即“参数化类型”.一提到 ...
随机推荐
- 小程序里打开app的实现过程
之前开发过类似得需求,也踩了一些小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下,毕竟这样的需求也不在少数,基本上产品后期都会有这样的需求: 官方说明 因为需要用户主动触发才能打开 APP,所以该功能不由 API 来调用,需 ...
- LeetCode OJ Palindrome Number(回文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 isPalindrome(int x) { ,init=x;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r=r*+ ...
- API:相关词语笔记
1.SDK 软件开发套件,接口服务器把接口开发之后,把怎么使用的示范代码弄出来给API客户端的开发者参考. 2.头部信息 对头部信息的特殊符号有要求,例如: 持续更新中....
- 2018.8.25 JVM
一.JVM内存区域 Java虚拟机在运行时,会把内存空间分为若干个区域,根据<Java虚拟机规范(Java SE 7 版)>的规定,Java虚拟机所管理的内存区域分为如下部分: 方法区 堆 ...
- python 删除空白
Python能够找出字符串开头和末尾多余的空白.要确保字符串末尾没有空白,可使用方法rstrip() . >>> favorite_language = 'python ' > ...
- python_5_password
#1.python2中raw_input与python3中的input是相同的,python2中也有input但是别用(不好用,忘记它) #密码是明文的 username=input("us ...
- 遍历ResultSet,行列要从1开始
为什么遍历ResultSet,行列要从1开始. 因为Resultset的第一行的第一列都是空的,要用rs.next()到第一行才能进行读取. Statement stmt=null; ResultS ...
- 在IDEA中创建Maven项目和添加tomcat
IDEA中创建是一种创建maven项目的办法,但不推荐,因为没有使用统一的骨架,可以一开始就选择创建maven项目,步骤如下: 第一步 第二步:设置项目 第三步:进行配置好maven,加上 arche ...
- 编写第一个OpenACC程序
原文链接 在PGI的官方网站上获得示例代码: http://www.pgroup.com/lit/samples/pgi_accelerator_examples.tar 我们的第一个例子从一个简单的 ...
- 搭建大众点评CAT监控平台
CAT(Central Application Tracking)是基于Java开发的实时应用监控平台,包括实时应用监控,业务监控.关于CAT的具体介绍可移步到CAT官网进行查阅. 1. 环境清单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