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 javascript 框架都提供了自定义事件(custom events),例如 jquery、yui 以及 dojo 都支持“document ready”事件。而部分自定义事件是源自回调(callback)。

回调将多个事件句柄存储在数组中,当满足触发条件时,回调系统则会从数组中获取对应的句柄并执行。那么,这会有什么陷阱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下代码。

下面是两段代码依次绑定到 domcontentloaded 事件中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domcontentloaded", function() {
console.log("init: 1");
does_not_exist++; // 这里会抛出异常
}, false);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domcontentloaded", function() {
console.log("init: 2");
}, false);

那么运行这段代码会返回什么信息?显然,会看见这些(或者类似的):

init: 1
error: does_not_exist is not defined
init: 2

可以看出,两段函数都被执行。即使第一个函数抛出了个异常,但并不影响第二段代码运行。

麻烦

ok,我们回来看下常见框架中的回调系统。首先,我们看下 jquery 的(因为它很流行):

$(document).ready(function() {
console.log("init: 1");
does_not_exist++; // 这里会抛出异常
}); $(document).ready(function() {
console.log("init: 2");
});

然后控制台中输出了什么?

init: 1
error: does_not_exist is not defined

这样问题就很明了了。回调系统其实很脆弱 -- 如果中间有段代码抛出了异常,那么其余将不会被执行。想象下在实际情况中,这后果可能会更严重,譬如有些糟糕的插件可能会“一粒老屎坏了一锅粥”。

其他的框架,dojo 的情况和 jquery 类似,不过 yui 的情况有些许不同。在它的回调系统中,使用了 try/catch 语句避免因异常发生的中断。但有个小小的负面影响,就是看不到相应的异常了。

yahoo.util.event.ondomready(function() {
console.log("init: 1");
does_not_exist++; // 这里会抛出异常
}); yahoo.util.event.ondomready(function() {
console.log("init: 2");
});

输出:

init: 1
init: 2

那么,有无完美的解决方案呢?

解决方案

我想到了个解决方案,就是将回调和事件结合起来。可以先建立个事件,当回调触发时才运行它。由于每个事件都有其独立的运行环境(execution context),那么即使其中某个事件抛出了异常将不会影响其他的回调。

这听起来有点复杂,还是代码说话吧。

var currenthandler;

// 标准事件支持
if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 {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fakeevents", function() {
// 执行回调
currenthandler();
}, false); // 新建事件
var dispatchfakeevent = function() {
var fakeevent = document.createevent("uievents");
fakeevent.initevent("fakeevents", false, false);
document.dispatchevent(fakeevent);
};
} else {
// 针对 ie 的代码在后面详细阐述
} var onloadhandlers = []; // 将回调加入数组中
function addonload(handler) {
onloadhandlers.push(handler);
}; // 逐条取出回调,并利用上述新建的事件执行
onload = function() {
for (var i = 0; i < onloadhandlers.length; i++) {
currenthandler = onloadhandlers[i];
dispatchfakeevent();
}
};

万事俱备,让我们将上面坨代码扔到我们新的回调系统中

addonload(function() {
console.log("init: 1");
does_not_exist++; // 这里会抛出异常
}); addonload(function() {
console.log("init: 2");
});

上帝保佑,看运行结果我们看到了如下的信息:

init: 1
error: does_not_exist is not defined
init: 2

赞!这就是我们期望的。这两个回调都运行而且互不影响,并且还能获得异常的信息,太好了!

好了,我们回过头来扶起 internet explorer 这个“阿斗”(我已经听见场下观众的建议了)。internet explorer 不支持 w3c 的标准事件规范,谢天谢地好在它有自身的实现 -- 有个 fireevents 的方法,但只能在用户事件的时候触发(例如用户点击 click)。

不过终于找到了门道,我们来看下具体代码:

var currenthandler;

if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 {
// 省略上述的代码
} else if (document.attachevent) { // msie
// 利用扩展属性,当此对象被改变时触发
document.documentelement.fakeevents = 0;
document.documentelement.attachevent("onpropertychange", function(event) {
if (event.propertyname == "fakeevents") {
// 执行回调
currenthandler();
}
}); dispatchfakeevent = function(handler) {
// 触发 propertychange 事件
document.documentelement.fakeevents++;
};
}

简而言之,殊途同归,只是针对 internet explorer 使用了 propertychange 事件作为触发器。

更新

有些用户留言建议使用 settimeout:

try { callback(); } catch(e){ settimeout(function(){ throw e; }, 0); }

而下面是我的考虑

如没特别的要求,其实定时器的确也能搞定这问题。
上面仅仅是举例说明了这一技术的可行性。 意义在于,目前很多框架在回调系统的实现都非常的
脆弱,这或许能给这些框架能它们提供更优化的思路。
而定时器的实现并非实际的触发了事件,在实际事件
中,事件会被顺序的执行、可相互影响(譬如冒泡)、
还可以停止 -- 而这些是定时器无法做到的。

总之,最重要的是已经实现了包括 internet explorer 在内,使用事件执行回调的实现。如果你正编写基于事件代理的回调系统,我想你会对这一技术感兴趣的。

更新2

prototype 在针对 internet explorer 的自定义事件处理上,也是同上述的方法触发回调:

http://andrewdupont.net/2009/03/24/link-dean-edwards/

译注,prototype 1.6 对应的代码,摘记如下:

function createwrapper(element, eventname, handler) {
var id = geteventid(element); // 获取绑定事件的 id
var c = getwrappersforeventname(id, eventname); // 获取对应的事件的所有回调
if (c.pluck("handler").include(handler)) return false; // 避免重复绑定 // 新建回调
var wrapper = function(event) {
if (!event || !event.extend ||
(event.eventname && event.eventname != eventname))
return false; event.extend(event);
handler.call(element, event);
}; // 加入到回调数组
wrapper.handler = handler;
c.push(wrapper);
return wrapper;
} function observe(element, eventname, handler) {
element = $(element); // 对应事件的元素
var name = getdomeventname(eventname); // 事件执行方式 var wrapper = createwrapper(element, eventname, handler); // 封装回调 if (!wrapper) return element; // 绑定事件
if (element.addeventlistener) {
element.addeventlistener(name, wrapper, false);
} else {
element.attachevent("on" + name, wrapper);
} return element;
} // 调用方式
document.observe("dom:loaded", function() {
console.log("init: 1");
does_not_exist++;
}); document.observe("dom:loaded", function() {
console.log("init: 2");
});

看把 prototype 的作者给乐的 :-/

-- split --

在本人看来,原文的作者表述的技术点,除了如何创建健壮的回调系统外,其实还有两条。

其一,就是如何保证在出现异常的时,继续运行期望的代码;其二,就是如何创建互不干扰的“运行环境”。

原文提到的 createevent 和 settimeout 都是好办法,只是处理原作者所言在回调系统中,的确使用 createevent 会比较合适。settimeout 相对应的详细信息,可移步到 realazy 兄的相关文章。

而即使出错也能继续运行期望的代码,其实可以考虑使用 finally 语句,下面是个例子:

var callbacks = [
function() { console.log(0); },
function() { console.log(1); throw new error; },
function() { console.log(2); },
function() { console.log(3); }
]; for(var i = 0, len = callbacks.length; i < len; i++) {
try {
callbacks[i]();
} catch(e) {
console.info(e); // 获得异常信息
} finally {
continue;
}
}

这一灵感同样来自 dean edwards 文章后的回复,在这里也贴下吧:

function iterate(callbacks, length, i) {
if (i >= length) return; try {
callbacks[i]();
} catch(e) {
throw e;
} finally {
iterate(callbacks, length, i+1);
}
}

最后,留个小问题。谁知道上述的代码中,留言者提出的为什么异常到最后才打印出来不?

Javascript框架的自定义事件(转)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详解javascript实现自定义事件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javascript实现自定义事件的方法,自定义事件,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定义事件类型,自己定义事件处理函数,javascript如何实现自定义事件,需要了解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我 ...

  2. javascript和jquey的自定义事件小结

    “通过事件机制,可以将类设计为独立的模块,通过事件对外通信,提高了程序的开发效率.” 可以把多个关联但逻辑复杂的操作利用自定义事件的机制灵活地控制好 对象之间通过直接方法调用来交互 1)对象A直接调用 ...

  3. Javascript事件模型系列(四)我所理解的javascript自定义事件

    被我拖延了将近一个月的javascript事件模型系列终于迎来了第四篇,也是我计划中的最后一篇,说来太惭愧了,本来计划一到两个星期写完的,谁知中间遇到了很多事情,公司的个人的,搞的自己心烦意乱浮躁了一 ...

  4. 理解的javascript自定义事件

    理解的javascript自定义事件 被我拖延了将近一个月的javascript事件模型系列终于迎来了第四篇,也是我计划中的最后一篇,说来太惭愧了,本来计划一到两个星期写完的,谁知中间遇到了很多事情, ...

  5. JavaScript自定义事件 - createEvent()、initEvent()和dispachEvent()

    在学习目标事件的方法的时候,接触到了dispatchEvent()方法.度娘查一查,这是一个事件触发器,事件触发器其实就是触发事件的东西. 通常情况下,我们触发事件都是在交互中触发的事件,例如点击按钮 ...

  6. Javascript自定义事件功能与用法实例分析

    原文地址:https://www.jb51.net/article/127776.htm 本文实例讲述了javascript自定义事件功能与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概述 自定义事件很难 ...

  7. Javascript之自定义事件

    Javascript自定义事件,其本质就是观察者模式(又称订阅/发布模式),它的好处就是将绑定事件和触发事件相互隔离开,并且可以动态的添加.删除事件. 下面通过实例,一步一步构建一个具体的Javasc ...

  8. javascript事件之:谈谈自定义事件(转)

    http://www.cnblogs.com/pfzeng/p/4162951.html 对于JavaScript自定义事件,印象最深刻的是用jQuery在做图片懒加载的时候.给需要懒加载的图片定义一 ...

  9. javascript事件之:谈谈自定义事件

    对于JavaScript自定义事件,印象最深刻的是用jQuery在做图片懒加载的时候.给需要懒加载的图片定义一个appear事件.当页面图片开始出现时候,触发这个自定义的appear事件(注意,这里只 ...

随机推荐

  1. webservice之restlet实现

    转自LifeBa,http://www.lifeba.org/arch/restlet_develop_application_component_2.html但有改动,主要改动有:1. 修改了web ...

  2. 云平台Linux主机安装流程

    ==一.安装包===================================================================================如果是1+2主机安装 ...

  3. SpringBank 开发日志 Mybatis 使用redis 作为二级缓存时,无法通过cacheEnabled=false 将其关闭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DOCTYPE configuration PUBLIC ...

  4. [HNOI2016]序列(未通过)

    题解: 虽然知道有点问题但是并没有debug出来 发现错误了..相同元素的处理有错误 网上题解大都是分块..(hn怎么道道分块) 用最普通的思路,可以枚举每个点作为最小值,向左向右延伸 但是多组询问显 ...

  5. PKUWC2019游记&&WC2019游记

    今天好颓,不想写代码了,写写游记 PKUWC2019游记&&WC2019游记 PKUWC2019游记 提前两天就来了中山纪中,考了两天模拟,第一天比较正常,但是可做题只有T3,第二天非 ...

  6. Kettle学习之Spoon简单使用

    kettle学习之Spoon使用 2018-08-04 10:40:01 首先介绍两个博客入门: https://blog.csdn.net/zzq900503/article/details/785 ...

  7. 最短路径问题 HDU3790 (dijkstra)

    基础的dijkstra问题  加上了花费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 ];]; #define INF 9999 ...

  8. 记一次CPU占用率和load高的排查

    前不久公司进行了一次大促,晚上值班.大促是从晚上8点多开始的,一开始流量慢慢的进来,观察了应用的各项指标,一切都是正常的,因为这是双11过后的第一次大促,想着用户的购买欲应该不会太强,所以我们的运维同 ...

  9. python tkinter-菜单栏

      菜单栏 Menu f = tkinter.Menu(root) root['menu']=f f.add_command(label='菜单')# f.add_command(label='关于' ...

  10. Python爬虫之selenium的使用(八)

    Python爬虫之selenium的使用 一.简介 二.安装 三.使用 一.简介 Selenium 是自动化测试工具.它支持各种浏览器,包括 Chrome,Safari,Firefox 等主流界面式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