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ndextransform是CSS中的属性,但很少同学将二者联系到一起,感觉他们八杆子打不上。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你也不能确认,这篇文章就值得你花点时间阅读。因为阅读完了,你会有所收获的。

堆叠上下文(Stacking Context)

在开始今天的主题之前,先得回忆一下CSS中的Stacking Context(堆叠上下文)。因为只有了解清楚了这个概念,才能更好的了解下面的内容。

任何HTML文档默认的堆叠上下文都是<html>元素。因此,除非创建新的堆叠上下文。默认情况下,元素的堆叠顺序相对于页面内的其他元素。在一个未做堆叠顺序更换的页面中,其顺序就是根据HTML中的元素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决定,先出现的在底下,后出现的在顶部。用数字来表示的话是就1,2,3,4,...,n这样的顺序。比如下面的示例:

第二个div做了一个margin-top-50px,可以看到第二个div遮住了第一个div。那么怎么才能改变默认的堆叠顺序呢?

先把结论给大家抛出来,在CSS中可以使用z-indextransform可以改变元素的堆叠顺序。但也可能会导致一些奇怪的情况,比如具有较大的z-index的元素并不总是位于具有较低z-index元素的上方。比如,在一些情况之下,同时使用z-indextransform会让z-index失效等。

CSS中会产生新的层情况还有很多种:

  • 当一个元素位于HTML文档的最外层(<html>元素)
  • 当一个元素被定位了并且拥有一个z-index值(不为auto
  • 当一个元素被设置了opacitytransformsfilterscss-regionspaged media等属性
  • flex item,也就是父元素的display设置了flex或者inline-flex值,早期的box值不行
  • grid item,也就是父元素的display设置了grid或者inline-grid
  • isolation:isolate
  • 元素的mix-blend-mode值不为normal
  • 元素的overflow-scrolling值不为touch
  • 元素的filter值不为none
  • 元素的perspective值不为none
  • 元素的motion-path值不为none

三维空间

Web中的任何元素都存在于一个三维空间中,除了大家熟知的平面画布中的x轴和y轴之外,还有控制第三维度的z轴,如下图所示:

在CSS中使用margin,floatoffset这些属性,可以控制元素在x轴和y轴上的表现。而z轴上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z-indextransform来控制。

如何控制z轴

前面也说了,控制z是通过z-indextransform来实现的。先简单的了解一下这两种控制z轴的方法。

通过z-index控制z轴,需要配合position属性,且position的属性值为relativeabsolutefixedsticky时。并且给z-index显式的设置数值,数值越大,其层级越高。简单点说,数值越高,元素越在顶上。

transform可以通过它的translateZ()来改变元素的层叠顺序,其值越大,越在顶层,离屏幕越近。不过通过transform:translateZ()改变元素z轴的层级,必须在元素的父元素中显示的设置transform-style: preserve-3d或者在transform中显示的设置perspective()。如下所示:

$list: #f44336,#9c27b0,#03a9f4,#009688,#ff9800,#795548;
body {
  padding: 30px;
  transform-style: preserve-3d;

  div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margin: 10px auto;
    position: absolute;
    &:before {
      content: attr(data-order);
      display: inline-block;
      font-size: 3em;
      font-weight: bold;
      color: #fff;
      position: absolute;
      bottom: 0;
      right: 0;
    }

    @for $i from 1 through 6 {
      &:nth-child(#{$i}){
        background-color: nth($list, $i);
        transform: translate(20 * $i + px, 20 * $i + px) translateZ(-1 * $i + px);
      }
    }
  }
}

上面的示例可能还不能明显的说明translateZ()改变堆叠上下文z轴的顺序,因为上面的代码有position设置,那你要是觉得好奇,可以看下面这个示例:

示例左边的元素是没有设置translateZ,右边的元素设置了translateZ

有关于z-indextransform更多的教程可以阅读下面这些文章:

z-index 和 translate3d

特别声明:接下来的内容挑选于@凹凸实验室的《探究transform动画元素的z-index》一文。此文章详细讲解了transformz-index在一起使用将会发生的状况。

在一次需求中,需要做出三张卡牌走马灯式滚动的效果,由于在前面的一张卡牌需要挡住后面的卡牌,自然而然地就用 z-index 使前面的卡牌显示在最上面,配以 transform 动画让“走马灯”滚起来,在开发过程中,在 PC 侧 Chrome 中表现良好,在本人手机浏览器中也表现良好,最后测试时却发现,在微信客户端或 QQ 客户端中打开页面出现问题,“走马灯”滚动时,卡牌先通过 transform 就位后,才把 z-index 设置较大的卡牌置于上面,感觉上非常的不流畅。

究其原因,发现这是某些浏览器的渲染规则,涉及到 stacking context 的概念,transform 的元素会创建新的 DOM,层级会在普通元素的上面,除了 transform ,还有哪些情况会创建新 stacking context呢?

下图是对 transform 和 opacity 的测试结果:

很明显,红色 div 都在绿色 div 上面了,说明真的有创建了个更高层级的 stacking context。再做进一步测试,我给两组的 div 都加了 position:relative;z-index:1;,结果绿色的都在上面了,手机微信上也一样,这能不能说明 z-index 对层级的影响大于 transform 和 opacity 呢。

至于 transform 变换的时候会让 z-index “临时失效”,其实并非 z-index 失效了,只是 z-index 被用在不同的 stacking context 上,而非在默认的 context 上同等地比较层级了。所以 DOM 在 transform 的工程中,DOM 处于一个新的 stacking context 里,z-index 也是相对于这个 stacking context 的,所以表现出来的实际是 stacking context 的层次,动画一结束,DOM 又回到默认的 context 里,这时的 z-index 才是在同一个 context 上的比较。

那该用什么方法来控制卡牌的层级,又能让动画流畅地表现呢,当然是 translate3d 中的 z-axis,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平常用得最多的只是它的 x-axis 和 y-axis,不妨先看个例子:

.box1 {
    width:100px;
    height:100px;
    background:red;
    transform:perspective(100px) translate3d(0, 0, 100px);
}
.box2 {
    width:100px;
    height:100px;
    background:blue;
    transform:perspective(100px) translate3d(0, 0, 200px);
}

实际效果是,看不到它们,然后我们再设置 perspective 为 201px,这时可以很明显地看到,.box2 占据了整个屏幕,而 .box1 宽高约为 200px,唯有设置 translate3d(0,0,0) 时,宽高才为 100px

现在可以来理解下 perspective 和 translate3d 的关系,perspective 可以比作镜头和 DOM 的距离,实际上设置多少都没影响,因为它通过跟 z-axis 上的数值比例来影响样式,它更像是一个刻度,而 translate3d 的 z-axis 则表示了 DOM 和屏幕的距离。假定镜头跟屏幕的距离固定了,z-axis 越大,DOM 逐渐远离屏幕,靠近镜头,这时 DOM 看起来也就越大,当 z-axis 大于或等于 perspective 时,DOM元素已经在我们镜头的后面了,所以也就看不到它了。

现在也就好理解为什么 perspective 和 translate3d 能够影响 DOM 的层级了,它们在屏幕和镜头之间的距离不同,所以就有了层次,移动端设备很好地表现了这个结论,但在 PC 的 Chrome 上测试则不然,我们仍需要 z-index 才会表现出我们需要的 层次关系。

transform变换z-index层级渲染异常

在一些浏览器或设备上,当transformz-index在一起使用时会发生异样,造成z-index失灵。至于为什么会失灵,以及如何解决,这里就不多讲了。如果您对这方面的感兴趣,可以看看@张鑫旭大师写得一篇文章《Safari 3D transform变换z-index层级渲染异常的研究》。

文章总结了两种解决方案:

  • 方法1:父级,任意父级,非body级别,设置overflow:hidden可恢复和其他浏览器一样的渲染
  • 方法2:以毒攻毒。也可以使用3D transform变换

至于怎么使用3D Transform,大家还是移步看张大师是怎么分析的

何时使用Transform来实现z-index

在介绍 z-index 和 translate3d一节中,我们也了解到了,有时候设置z-index来控制z轴并不有效,张大师文章也提到过,它们在一起使用时,有时候会使用z-index失灵。其实还有一个现象,大家可能平时并没有注意到。

当你通过z-index配合伪元素::before或者::after时让其z轴在元素的底部,特别是碰到大的元素渲染(比如全屏背景图),会直接影响性能,特别是在移动端,会造成客户端闪退,也就是大家所说的Crash,给用户造成非常不好的体验。

缩合上面的几个现象(当然可能还有很多我自己没有发现的),我们可以抛弃z-index来控制z轴的顺序,而是直接通过transform中的translateZ() 或者translate3d()来控制z轴的顺序。

总结

单独使用z-index或者transform中的translateZtranslate3d(),或许你都不会想到他们之间有这么多的故事,甚至更没有想到在实际业务中通过transform来替代z-index来控制元素的z轴的顺序。那么这篇文章介绍的就是这两者之间的故事,以及如何通过transform来控制元素z轴的顺序。如果文章讲解的有不对之处,或者你碰到过更奇葩的现象,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案,欢迎在下面的评论中与我们一起分享。

z-index和transform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吃透css3之3d属性--perspective和transform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cnzt 写在前面:最近写了个3d轮播效果图,在此将思路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记录下来. 首先,我们下来了解一下perspective和transform都是做什么的. t ...

  2. CSS3的变形transform、过渡transition、动画animation学习

    学习CSS3动画animation得先了解一些关于变形transform.过渡transition的知识 这些新属性大多在新版浏览器得到了支持,有些需要添加浏览器前缀(-webkit-.-moz-.- ...

  3. Animate与transform的使用

    Animate是用css给前端加载动画的效果: 网址:https://daneden.github.io/animate.css/ <!DOCTYPE html> <html lan ...

  4. Transform.Translate 平移

    function Translate (translation : Vector3, relativeTo : Space = Space.Self) : void Description描述 Mov ...

  5. Unity Transform常识(转)

    Variables   position: Vector3  物体在世界坐标中的位置. transform.position=Vector3(10,10,10)//把物体放到(x=10,y=10,z= ...

  6. CSS3总结七:变换(transform)

    2D视图模型解析 3D视图模型解析 平移 旋转 伸缩 扭曲 z轴方向平移与perspective的神秘关系 matrix()终极变幻的方法 一.2D视图 2D视图就是默认平面上的每个点都与视线垂直,图 ...

  7. # Unity 游戏框架搭建 2019 (十六、十七) localPosition 简化与Transform 重置

    在上一篇我们收集了一个 屏幕分辨率检测的一个小工具.今天呢再往下接着探索. 问题 我们今天在接着探索.不管是写 UI 还是写 GamePlay,多多少少都需要操作 Transform. 而在笔者刚接触 ...

  8. CSS3的自定义动画帧

    CSS3新增的动画帧非常绚丽,可以简单实现一些动画效果,目前除IE外各大主流浏览器都支持 本文演示三个:transform: scale3d(x, y, z)-缩放;.transform: trans ...

  9. 【Unity3D】利用Shader以及更改Mesh实现2D游戏的动态阴影效果

    最近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益智小游戏,是一个盗贼进入房子偷东西的, 其实这种游戏市面上已经很多了,吸引我的是那个类似手电筒的效果, 主角走到哪里,光就到哪里,被挡住的地方还有阴影.有点类似策略游戏里的战争 ...

  10. 来看看css3中的box-shadow

    不谈IE,只谈谈box-shadow的具体使用方法 语法: E {box-shadow: <length> <length> <length>?<length ...

随机推荐

  1. php获取当月天数及当月第一天及最后一天、上月第一天及最后一天实现方法

    1.获取上个月第一天及最后一天.    echo date('Y-m-01', strtotime('-1 month'));    echo "<br/>";     ...

  2. 【MySQL】编译安装

    安装所需环境: yum install cmake make glibc gcc gcc-c++ libstdc++* sysstat lrzsz libtool libxml* libtool-lt ...

  3. webservice wsdl axis2报错 Provider com.bea.xml.stream.MXParserFactory not found

    错误信息: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x.xml.stream.FactoryConfigurationError: Provider com. ...

  4. 如何利用Cron让django应用定期执行

    最近用Django写了一个项目,但是有一个地方需要应用在后台自动定期执行检查,并存入数据库,如果单纯的写Python程序的话不能很好的跟django的结合在一起,写起来也和麻烦,查找资料的时候发现了d ...

  5. List集合的remove一个对象的方法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import java.util.List;class A{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return ...

  6. MVC下判断PC和移动端

    MVC下的PC端和移动端,其实没区别,写法都一样,只是有两点才改变了它们 第一点:就是单击这个页面任何地方的时候判断是移动端还是客户端: 第二点:新建手机端区域Areas(简单来说:Areas就相当于 ...

  7. Java实现emf图片自己留转png(jpg)图片字节流

    private byte[] emfToPng(InputStream is){ // InputStream inputStream=null; byte[] by=null; EMFInputSt ...

  8. 【英语魔法俱乐部——读书笔记】 2 中级句型-复句&合句(Complex Sentences、Compound Sentences)

    [英语魔法俱乐部——读书笔记] 2 中级句型-复句&合句(Complex Sentences.Compound Sentences):(2.1)名词从句.(2.2)副词从句.(2.3)关系从句 ...

  9. SQLserver 查看数据库包含指定数据的表(字段)

    找出所有字段 1 select a.name as columnname,object_name(a.id)as tablename into t from syscolumns a, sysobje ...

  10. 去除bootstrap模态框半透明阴影

    当使用bootstrap模态框默认自带半透明阴影,如果想要去除阴影,需要怎么做呢? 今天在项目中我遇到了这个问题,想要去除模态框的阴影,试了好久都没解决.后来问同事的时候才知道,当模态框弹出后,会加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