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GaussDB(DWS)是从Postgres演进过来的,像Postgres一样,如果表被视图引用的话,特定场景下,部分DDL操作是不能直接执行的。

背景说明

GaussDB(DWS)是从Postgres演进过来的,像Postgres一样,如果表被视图引用的话,特定场景下,部分DDL操作是不能直接执行的,比如修改被视图引用的字段的类型,删除表等,而新增字段是可以操作,主要原因是视图引用了表的字段,修改的话视图也需要变化。下面稍微演示一下这部分内容,被视图引用的表进行DDL操作会有什么表现。然后再看看怎么操作才能修改表字段等。

生成实验内容

建2个测试表,3个测试视图,建的SQL语句如下,注意所有视图都是使用了t1的字段,没有使用t2的字段。

CREATE TABLE t1 (id int,name varchar(20));
CREATE TABLE t2 (id int,name varchar(20));
CREATE OR REPLACE VIEW v1 as select * from t1;
CREATE OR REPLACE VIEW v2 as select a.* from t1 a inner join t2 b on a.id = b.id;
CREATE OR REPLACE VIEW v3 as select a.* from v1 a inner join v2 b on a.id = b.id inner join t1 c on a.id = c.id;

一、删除表

DROP TABLE t1;
DROP TABLE t2;

从执行结果提示来看,DROP TABLE是没有执行成功的,因为有视图依赖。可以通过DROP ...CASCADE来一起将依赖的视图删除,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不想将视图删除。

二、修改字段

ALTER TABLE T1 MODIFY NAME VARCHAR(30);
ALTER TABLE T2 MODIFY NAME VARCHAR(30);

从执行结果的提示来看,t1表修改字段类型失败了,因为视图v2使用了这个字段,而t2表修改成功了,因为没有视图使用到t2的字段,虽然视图里面使用了t2表,但只是用来关联,视图的字段并没有使用t2表的字段,所以t2表的字段类型能修改成功。

为了后面实验能顺利实现目标,此处修改v2的视图,让其获取t2的字段

ALTER TABLE T2 MODIFY NAME VARCHAR(20);
CREATE OR REPLACE VIEW v2 as select b.* from t1 a inner join t2 b on a.id = b.id;

三、新增字段

ALTER TABLE t1 ADD COMMENT VARCHAR(30);
ALTER TABLE t2 ADD COMMENT VARCHAR(30);

新增字段没有任何限制,因为视图建立的时候,没办法引用还没有的字段。我们审视视图的定义CREATE VIEW v1 AS SELECT * FROM t1; 那此时v1会有新增的字段信息吗?答案是否定的,视图需要重新刷新才会有新增的字段

select * from v2;
CREATE OR REPLACE VIEW v2 as select a.* from t1 a inner join t2 b on a.id = b.id;
select * from v2;

如何修改被视图引用的表定义?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样才能修改类似上面修改字段的修改被视图引用的表的定义呢?

我觉得可以分以下几步

备份视图定义到文本->备份表定义到文本->文本中修改表定义->备份表(ALTER TABLE XX RENAME TO XX_BAK)->新增修改后的表->插入数据->备份视图文本刷新视图

其中比较难获取的一个内容是,表被哪些视图引用?这里面需要使用pg_rewrite获取引用关系,以及with recursive .. as 循环获取。

一、备份视图定义到文本

先获取表设计到哪些视图,这个SQL稍微有点复杂,这里分几步来说明

通过pg_rewrite拿到表与视图的依赖关系

select c.nspname as schemaname,b.relname,rel_oid,b.relkind,d.oid as ori_oid,d.relname ori_name
from (
select unnest(regexp_matches(ev_action::text,':relid (\d+)', 'g'))::oid rel_oid,ev_class --rel_oid 被依赖对象 ,ev_class 视图名称
from pg_rewrite
union
select unnest(regexp_matches(ev_action::text,':resorigtbl (\d+)','g'))::oid,ev_class
from pg_rewrite
) deptbl --pg_write获取依赖关系
inner join pg_class b --被依赖对象获取表名等信息
on deptbl.rel_oid = b.oid
inner join pg_namespace c
on b.relnamespace = c.oid
inner join pg_class d --视图获取视图名等信息,且用于排除pg_write获取的自身对象,即rel_oid <> ev_class
on deptbl.ev_class = d.oid
and deptbl.rel_oid <> d.oid
where b.relname = 't2'; --指定表名t2

通过with recursive xx as循环语句获取所有相关视图

with recursive rec_view as (
select c.nspname as schemaname,b.relname,rel_oid,b.relkind,d.oid as ori_oid,d.relname ori_name
,0 as level --level防止死循环
from (
select unnest(regexp_matches(ev_action::text,':relid (\d+)', 'g'))::oid rel_oid,ev_class --rel_oid 被依赖对象 ,ev_class 视图名称
from pg_rewrite
union
select unnest(regexp_matches(ev_action::text,':resorigtbl (\d+)','g'))::oid,ev_class
from pg_rewrite
) deptbl --pg_write获取依赖关系
inner join pg_class b --被依赖对象获取表名等信息
on deptbl.rel_oid = b.oid
inner join pg_namespace c
on b.relnamespace = c.oid
inner join pg_class d --视图获取视图名等信息,且用于排除pg_write获取的自身对象,即rel_oid <> ev_class
on deptbl.ev_class = d.oid
and deptbl.rel_oid <> d.oid
where b.relname = 't2' --指定表名t2
union all
select c.nspname,b.relname,deptbl.rel_oid,b.relkind,d.oid as ori_oid,d.relname ori_name,level+1
from (
select unnest(regexp_matches(ev_action::text,':relid (\d+)', 'g'))::oid rel_oid,ev_class
from pg_rewrite
union
select unnest(regexp_matches(ev_action::text,':resorigtbl (\d+)','g'))::oid,ev_class
from pg_rewrite
) deptbl
inner join pg_class b
on deptbl.rel_oid = b.oid
inner join pg_namespace c
on b.relnamespace = c.oid
inner join pg_class d
on deptbl.ev_class = d.oid
and deptbl.rel_oid <> d.oid
inner join rec_view e --循环语句关联条件
on deptbl.rel_oid = e.ori_oid
where level <=10 --level防止死循环
)
select * from rec_view;

从结果看,t2所以相关视图是v2,v3两个视图。

拿到视图清单后,我们将v2,v3两个视图备份到文本中,使用gs_dump的方式。

gs_dump mydb1 -s -t v2 -t v3 -c -f view.ddl -p 25308

二、备份表定义到文本->文本中修改表定义->备份表(ALTER TABLE XX RENAME TO XX_BAK)->新增修改后的表并插入数据

备份表定义到文本:使用gs_dump将t2的表结构导出到文件

文本中修改表定义:将name的字段类型从原来的varchar(30)修改为varchar(50)

备份表(ALTER TABLE XX RENAME TO XX_BAK):在文本中增加ALTER TABLE RENAME动作

新增修改后的表并插入数据:在文本中增加插入数据SQL

gs_dump mydb1 -s -t t2  -f t2.ddl -p 25308

上述内容修改后,结果如下图

执行该文本语句

gsql -d mydb1 -p 25308 -r  -f t2.ddl

三、刷新视图

执行导出的v2,v3视图

gsql -d mydb1 -p 25308 -r  -f view.ddl

然后检查t2表是否修改了定义,并查看视图是否能够查询

\d t2
select * from v2;
select * from v3;

总结

因为视图使用表时会产生依赖关系,在修改被视图依赖的表的定义时,特定情况下是没办法修改的,这里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备份视图定义到文本->备份表定义到文本->文本中修改表定义->备份表(ALTER TABLE XX RENAME TO XX_BAK)->新增修改后的表->插入数据->备份视图文本刷新视图

其中备份视图定义这一步,需要先知道你需要修改的表的相关视图是什么。这个查询的过程需要使用pg_rewrite表和with recursive xx as递归获取相关视图。获取到相关视图备份下来以后,剩下的步骤就比较简单了。

点击关注,第一时间了解华为云新鲜技术~

GaussDB(DWS)应用实战:对被视图引用的表进行DDL操作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十八般武艺玩转GaussDB(DWS)性能调优:SQL改写

    摘要:本文将系统介绍在GaussDB(DWS)系统中影响性能的坏味道SQL及SQL模式,帮助大家能够从原理层面尽快识别这些坏味道SQL,在调优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 数据库的应用中,充斥着坏味 ...

  2. 十八般武艺玩转GaussDB(DWS)性能调优:路径干预

    摘要:路径生成是表关联方式确定的主要阶段,本文介绍了几个影响路径生成的要素:cost_param, scan方式,join方式,stream方式,并从原理上分析如何干预路径的生成. 一.cost模型选 ...

  3. 十八般武艺玩转GaussDB(DWS)性能调优(三):好味道表定义

    摘要:表结构设计是数据库建模的一个关键环节,表定义好坏直接决定了集群的有效容量以及业务查询性能,本文从产品架构.功能实现以及业务特征的角度阐述在GaussDB(DWS)的中表定义时需要关注的一些关键因 ...

  4. 从数据仓库双集群系统模式探讨,看GaussDB(DWS)的容灾设计

    摘要:本文主要是探讨OLAP关系型数据库框架的数据仓库平台如何设计双集群系统,即增强系统高可用的保障水准,然后讨论一下GaussDB(DWS)的容灾应该如何设计. 当前社会.企业运行当中,大数据分析. ...

  5. GaussDB(DWS)应用实践丨负载管理与作业排队处理方法

    摘要:本文用来总结一些GaussDB(DWS)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作业排队的情况,以及出现排队时,我们应该怎么去判断是否正常,调整一些参数,让资源分配与负载管理更符合当前的业务:或者在作业 ...

  6. 详解GaussDB(DWS) 资源监控

    摘要:本文主要着重介绍资源池资源监控以及用户资源监控.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GaussDB(DWS)资源监控之用户.队列资源监控>,作者: 一只菜菜鸟. GaussDB(DWS)资源监控 ...

  7. 详解GaussDB(DWS) explain分布式执行计划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如何详细解读GaussDB(DWS)产生的分布式执行计划,从计划中发现性能调优点. 前言 执行计划(又称解释计划)是数据库执行SQL语句的具体步骤,例如通过索引还是全表扫描访问表中的 ...

  8. 由两个问题引发的对GaussDB(DWS)负载均衡的思考

    摘要:GaussDB(DWS)的负载均衡通过LVS+keepAlived实现.对于这种方式,需要思考的问题是,CN的返回结果是否会经过LVS,然后再返回给前端应用?如果经过LVS,那么,LVS会不会成 ...

  9. 探索GaussDB(DWS)的过程化SQL语言能力

    摘要:在当前GaussDB(DWS)的能力中主要支持两种过程化SQL语言,即基于PostgreSQL的PL/pgSQL以及基于Oracle的PL/SQL.本篇文章我们通过匿名块,函数,存储过程向大家介 ...

随机推荐

  1. 测试面试题集锦(四)| Linux 与 Python 编程篇(附答案)

    本文为霍格沃兹测试学院学员学习笔记. 本系列文章总结归纳了一些软件测试工程师常见的面试题,主要来源于个人面试遇到的.网络搜集(完善).工作日常讨论等,分为以下十个部分,供大家参考.如有错误的地方,欢迎 ...

  2. java 的API及Object类

    一 Java的API Java 的API(API: Application(应用) Programming(程序) Interface(接口)) Java API就是JDK中提供给我们使用的类,这些类 ...

  3. C#设计模式之6-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该文章的最新版本已迁移至个人博客[比特飞],单击链接 https://www.byteflying.com/archives/399 访问. 适配器模式属 ...

  4. C#LeetCode刷题之#532-数组中的K-diff数对(K-diff Pairs in an Array)

    问题 该文章的最新版本已迁移至个人博客[比特飞],单击链接 https://www.byteflying.com/archives/3716 访问. 给定一个整数数组和一个整数 k, 你需要在数组里找 ...

  5. The Definitive Guide to Ruby's C API The Ruby C API Running Ruby in C Running C in Ruby

    最近在研究如何在C/C++中 嵌入ruby脚本,很感谢找到了一篇文章,分享一下. The Definitive Guide to Ruby's C API

  6. 图论算法(一)存图与STL第六弹——vector容器

    图论算法(一)存图 我发现我的博客阅读量贼低,问小伙伴们,ta们都说这些博客太长了QAQ! 今天来个短亿点的(也短不了多少……) 进入正题,图论究竟是什么? 图论就是给你一张图,让你在这张图上进行各种 ...

  7. CAP 3.1 版本发布通告

    前言 今天,我们很高兴宣布 CAP 发布 3.1 版本正式版.同时我们也很高兴的告诉你 CAP 在 GitHub 已经突破了 4000 Star. CAP 3000 Star 还是去年8月份的时候,最 ...

  8. 笔记:Xshell、更新源、安装软件

    一.Xshell首次连接kali系统中的ssh 1.Xshell :帮助我们去连接各种服务平台,方便管理服务器,链路可以加密处理(ssh/vsftp). 2.步骤: step1:开启kali中的ssh ...

  9. vue+leaflet

    1.index.html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10. 深入源码理解Spark RDD的数据分区原理

    通过内存创建RDD的分区设置 1.示例代码 在创建RDD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内存中进行创建:输出保存为文件.为了演示效果,我们的示例代码如下: import org.apache.spark.{Sp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