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https://blog.csdn.net/cw_hello1/article/details/51923814

一、logger标签描述:(了解logger标签之前先看看两个重要概念)

	1.主要概念:★★级别继承(level inheritance)
		1)root标签是所有logger的祖先元素,所有的logger都继承与root元素,相当于java中的object对象。
		2)每一个logger标签都可以指定一个级别(TRACE,DEBUG,INFO,WARN,ERROR五种,他们是在ch.qos.logback.classic.Levelclass中定义的)。
		3)如果一个指定的logger标签没有指定规则的话,就会继承离他最近的祖先的级别。
		4)因为所有的logger都是继承root标签,所以为了确保所有的logger都有一个级别,root标签有一个默认的级别,默认值为DEBUG
		5)看看下面四个例子:


	
	2.重要概念:★★基本选择规则(base selection rule):
		1)任何一个logger对象都有五种级别,所以就对应有五种打印日志方法:logger.info(字符串),logger.debug(字符串)
		2)如果使用logger.info(字符串)的话,那么logger打印级别就是INFO。
		3)看看一个logger能不能打印出日志主要看两个因素:①打印方法时使用的级别(logger.info()),②logger对象的有效级别。第一个
		重要概念所讲。
		4)如何判断是否打印出日志:规则如下:
		A log request of level p issued to a logger having an effective level q, is enabled if p >= q.
		一个logger打印级别为P,而他的有效级别为q。如果p>=q的话,p对应的信息能打印出来。否则就不能打印出对应的信息。
		记住:有效级别是最低级别,高于有效级别的信息都能打印出来,低于有效级别都不能打印出来。
		5)级别大小规则:TRACE<DEBUG<INFO<WARN<ERROR。
		6)例如:
	
	3.logger结构:
		1)一个logger标签包含:一个强制的name属性,一个可选的level属性和一个可选的additivity属性(additivity的值有true和false)
		2)level属性的值:可以是TRACE,DEBUG,INFO,WARN,ERROR,OFF,ALL中任何一个,并且不区分大小写。如果没有写
		的话就会继承离他最近的祖先的级别,就是第一个概念的内容。
		3)其中name的值,很重要,并且是必须的。它主要是指定包名或者类名的全路径(包含包名)。所有的logger对象都是通过这个来确定
		祖先关系的。
		4)logger标签可以包含0个或者多个appender-ref标签,所以每一个appender标签都可以关联到指定的logger中。

		5)level默认是以覆盖的方式继承的。而appender-ref是附加的形式继承的。
			1)覆盖方式:如果父亲的级别是DEBUG,如果在这个logger中设置了INFO,最终这个logger的级别就是INFO
			2)附加方式:如果在父亲中有一个appender-ref(关联一个appender标签),在当前这个logger中也设置一个appender-ref,
			那么当前的logger就有两个appender-ref的关联。如果想要改变默认的附加形式,那就要使用addtivity属性值。

二、logger中appender附加方式:
 
1.在默认情况下:appender是累加的方式进行操作的。即:一个logger对象将会记录:①与这个logger对象直接关联的appender日志格式,
 
 
②是当前logger对象的祖先对象(所有祖先)的logger相关联的appender日志格式。因此:同一个appender对象绑定到多个logger
对象上,就会造成日志输出多份。
 
2.例如:

<configuration>

  <appender name="STDOUT" class="ch.qos.logback.core.ConsoleAppender">
    <encoder>
      <pattern>%d{HH:mm:ss.SSS} [%thread] %-5level %logger{36} - %msg%n</pattern>
    </encoder>
  </appender>   <logger name="chapters.configuration">
    <appender-ref ref="STDOUT" /><!--STDOUT绑定到chapters.configuration上,这个logger的祖先是root-->
  </logger>   <root level="debug"><!--在root上也绑定STDOUT的appender对象到root上。-->
    <appender-ref ref="STDOUT" />
  </root>
</configuration>
 
如果在charpters.configuration的类的日志打印的话,就会打印两份。因为一份是charpters.configuration
的,一份是root的。所以就会打印两次:如下所示:
14:25:36.343 [main] INFO chapters.configuration.MyApp3 - Entering application.
14:25:36.343 [main] INFO chapters.configuration.MyApp3 - Entering application.
14:25:36.359 [main] DEBUG chapters.configuration.Foo - Did it again!
14:25:36.359 [main] DEBUG chapters.configuration.Foo - Did it again!
14:25:36.359 [main] INFO chapters.configuration.MyApp3 - Exiting application.
14:25:36.359 [main] INFO chapters.configuration.MyApp3 - Exiting application.
这个名字为STDOUT附加到两个logger对象上,root是任何logger对象的祖先。而chapters.configuration
又是MyApp3和Foo的祖先,所有打印两次。
 
3.appender的累加功能不想想对新用户造成困扰。而是对于日志记录非常的灵活。
1)例如:如果你想要配置日志文件以便形成:①对于所有的logger对象的日志信息都打印到控制台上。
②并且只有一部分的logger对象打印到日志文件中。那就如下配置logback文件
<configuration>

  <appender name="FILE" class="ch.qos.logback.core.FileAppender">
    <file>myApp.log</file>
    <encoder>
      <pattern>%date %level [%thread] %logger{10} [%file:%line] %msg%n</pattern>
    </encoder>
  </appender>   <appender name="STDOUT" class="ch.qos.logback.core.ConsoleAppender">
    <encoder>
      <pattern>%msg%n</pattern>
    </encoder>
  </appender>   <logger name="chapters.configuration">
    <appender-ref ref="FILE" />
  </logger>   <root level="debug">
    <appender-ref ref="STDOUT" />
  </root>
</configuration>
对于所有的日志对象都会打印日志信息到控制台上,但是对于chapters.configuration的日志对象还会记录到
文件中。
 
4.覆盖默认的appender的累加行为:
如果默认的累加行为不符合你的要求, 你可以通过设置【activity=false】来取消默认的行为(累加)。
1)例如:

<configuration>

  <appender name="FILE" class="ch.qos.logback.core.FileAppender">
    <file>foo.log</file>
    <encoder>
      <pattern>%date %level [%thread] %logger{10} [%file : %line] %msg%n</pattern>
    </encoder>
  </appender>   <appender name="STDOUT" class="ch.qos.logback.core.ConsoleAppender">
    <encoder>
      <pattern>%msg%n</pattern>
    </encoder>
  </appender>   <logger name="chapters.configuration.Foo" additivity="false">
    <appender-ref ref="FILE" />
  </logger>   <root level="debug">
    <appender-ref ref="STDOUT" />
  </root>
</configuration>
上面那个例子中:一个名字叫FILE的appender附加到chapters.configuration.Foo的logger对象上,
并且这个logger对象的activity的属性为false。这就意味着:Foo的日志信息将会按照名字叫FILE的
appender的样式输出,而不会附加任何一个祖先上的appender对象。但是,其他日志对象(不属于
chapters.configuration.Foo及其子类的logger)仍然以附加的形式继承appender对象。

logback和slf4j的使用之logger使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ogback:logback和slf4j中的:appender、logger、encoder、layout

    (1)appender 1.appender标签是logback配置文件中重要的组件之一.在logback配置文件中使用appender标签进行定义.可 以包含0个或多个appender标签. 2.a ...

  2. log4j 、logback 以及slf4j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项目的开发中由于对于log4j.logback以及slf4j之间的关系和相关的知识不能清晰掌握,在业余时间进行记录. 1.三者之间的关系 1) 简答的讲就是slf4j是一系列的日志接口,而log4j ...

  3. Getting logback and slf4j to work in JBoss AS 7

    As usual, it has to do with classloading and that JBoss internally also uses slf4j and logback. As e ...

  4. Logback,SLF4J,Log4J2。了解它们并学习如何使用。(翻译)

    背景 如果您正在或在任何Java项目上工作,则可能已记录了一些debug,error或info语句以进行调试或跟踪.通过将库记录到磁盘或其他某种介质上的文件中来写这些语句. 日志记录是任何项目的关键方 ...

  5. Java logger组件:slf4j, jcl, jul, log4j, logback, log4j2

    先说结论 建议优先使用logback 或 log4j2.log4j2 不建议和 slf4j 配合使用,因为格式转换会浪费性能. 名词:jcl 和 jul 标题中的 jcl 是 apache Jakar ...

  6. 转:Java logger组件:slf4j, jcl, jul, log4j, logback, log4j2

    先说结论 建议优先使用logback 或 log4j2.log4j2 不建议和 slf4j 配合使用,因为格式转换会浪费性能. 名词:jcl 和 jul 标题中的 jcl 是 apache Jakar ...

  7. 【转】logback logback.xml常用配置详解(一)<configuration> and <logger>

    原创文章,转载请指明出处:http://aub.iteye.com/blog/1101260, 尊重他人即尊重自己 详细整理了logback常用配置, 不是官网手册的翻译版,而是使用总结,旨在更快更透 ...

  8. logback 配置详解(一)——logger、root

    1.根节点<configuration>包含的属性 scan: 当此属性设置为true时,配置文件如果发生改变,将会被重新加载,默认值为true. scanPeriod: 设置监测配置文件 ...

  9. logback + slf4j + jboss + spring mvc

    logback.log4j.log4j2 全是以同一个人为首的团伙搞出来的(日志专业户!),这几个各有所长,log4j性能相对最差,log4j2性能不错,但是目前跟mybatis有些犯冲(log4j2 ...

随机推荐

  1. Day 8 集合与文件的操作

    一.创建集合两种方式. 二.添加元素的方式(add.update"属于迭代添加") 一.集合# 1. 集合是无序的,不能重复的.# 2.集合内元素必须是可哈希的.# 3.集合不能更 ...

  2. python 使用dir() help() 查看一个对象所有拥有的方法和属性

    可以使用python 的内置方法 dir() 或者help() 查看 某个对象所拥有的方法和属性, 二者间的区别是: dir() : 只是得到方法或者属性的名称 help():不但可以得到对象的方法和 ...

  3. Bit Manipulation-476. Number Complement

    Given a positive integer, output its complement number. The complement strategy is to flip the bits ...

  4. 【转】POJ分类很好很有层次感

    OJ上的一些水题(可用来练手和增加自信) (poj3299,poj2159,poj2739,poj1083,poj2262,poj1503,poj3006,poj2255,poj3094) 初期: 一 ...

  5. 本地数据库导入线上服务器的mongodb中

    更改默认端口 sudo vi /etc/mongod.conf 进入conf文件,修改port值为19999保存并退出. 重启mongodb sudo service mongod restart 进 ...

  6. apt小问题

    安装软件遇到情况,一直等待: root@test-xxx:/opt# apt-get install vsftpdReading package lists... DoneBuilding depen ...

  7. 模拟登陆+数据爬取 (python+selenuim)

    以下代码是用来爬取LinkedIn网站一些学者的经历的,仅供参考,注意:不要一次性大量爬取会被封号,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 #-*- coding:utf-8 -*- from selenium impo ...

  8. 第6章—渲染web视图—SpringMVC+Thymeleaf 处理表单提交

    SpringMVC+Thymeleaf 处理表单提交 thymleaf处理表单提交的方式和jsp有些类似,也有点不同之处,这里操作一个小Demo,并说明: 1.demo的结构图如下所示: pom.xm ...

  9. Map map=new HashMap()

    Map是接口,hashMap是Map的一种实现.接口不能被实例化.Map map=new HashMap(); 就是将map实例化成一个hashMap.这样做的好处是调用者不需要知道map具体的实现, ...

  10. Linux用户权限规范 /etc/sudoers文件解释

    # User privilege specification root ALL=(ALL) ALL # Members of the admin group may gain root privi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