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为什么没有/etc/inittab文件? 深究ubuntu的启动流程分析
Linux 内核启动 init ,init进程ID是1,是所有进程的父进程,所有进程由它控制。
Ubuntu 的启动由upstart控制,自9.10后不再使用/etc/event.d目录的配置文件,改为/etc/init。
查看当前的运行级别,Ubuntu 桌面默认是2。
1
|
runlevel |
Ubuntu 的系统运行级别:
1
2
3
4
5
|
0 系统停机状态 1 单用户或系统维护状态 2 ~ 5 多用户状态 6 重新启动 S |
切换运行级别,执行命令:
1
|
init [0123456Ss] |
即在 init 命令后跟一个参数,此参数是要切换到的运行级的运行级代号,如:用 init 0 命令关机;用 init 6 命令重新启动。
这就是我们的关机命令之一 $ sudo init 0 的由来:
1
|
$ sudo init 0 |
查看系统当前运行等级:
1
|
runlevel |
查看系统在什么地方设置这个初始值,打开文件: (后面详细介绍为什么)
1
|
$ nano /etc/init/rc-sysinit.conf |
你会发现这么一句:
1
2
3
|
# Default runlevel, this may be overriden on the kernel command-line # or by faking an old /etc/inittab entry env DEFAULT_RUNLEVEL= 2 |
Ubuntu init启动流程分析:
现行的Linux distros主流的有两种init方式:一种是广为流传的System V initialization,它来源于Unix并且至今仍被各种Linux distros所采用;另一种是近几年提出的Upstart方式,基于事件机制,系统的所有服务,任务都是由事件驱动的。据我所知,采用后一种方式的目前 有Ubuntu(6.10 and later),Fedora(9.10 and later),Debian(optional)。虽然采用Upstart的发行版并不多,但它旨在取代旧式的System V initialization。
作为知识梳理,我现在就先在这里总结一下这两种方式各自的初始化流程,这也是为了方便整理思路:
之前在查找Linux系统init流程的相关资料时总是能够看到inittab的身 影,但是在我的Ubuntu上是没有这个文件的,到后来才知道采用 Upstart方式的Ubuntu上是没有inittab这个文件的。在旧式的System V initialization中,/etc/inittab可是个相当重要的文件。init进程启动后第一时间找的就是它!inittab负责初始化系 统,设置系统runlevel及进 入各runlevel对应要执行的命令。假设当前inittab中设置的默认runlevle是5,则init会运行/etc/init.d/rc 5命令,该命令会依据系统服务的依赖关系遍历执行/etc/rc5.d中的脚本/程序。进入/etc/rc5.d目录可以发现里面的文件都是到/etc /init.d/下对应的脚本/程序的软链接。以S开头的为启动的意思,以K开头的为停止。并且S/K后面的两位数数字代表了服务的启动顺序(由服务依赖 关系决定)。
【注】 网上查了一下, .d 文件的作用 : .d代表目录即文件夹的意思。/etc是存放配置文件的目录,配置文件有的是单独的,有的是一类,通常单独的配置文件后缀是.conf,一类的配置文 件放在一个目录中,目录名就叫XX.d,XX指的是哪方面的配置文件,比如init.d就存放有关linux启动的配置文件。
那么Upstart job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知道,System V initializaiton是以runlevel为核心,依据服务间依赖关系的init方式,但在Upstart job,runlevel虽说对于服务的启动也有影响但已不是关键所在。Upstart job是事件驱动的,系统服务的启动、停止等等均是由事件决定的,反过来,系统服务的启动、停止也可以作为事件源触发其他服务。并且事件并不一定得由系统内部产生, 用户可以手工的键入start/stop [Service]产生事件来启动/终止服务。man upstart-evnets查看upstart job所定义的事件,可以发现,runlevel也被当作事件来对待(因runlevel的改变而产生的事件),诸如此类还有其他如 startup,started,filesystem等等。那么系统服务又是如何知道自己应该什么时候启动,什么时候终止的呢?答案就在 于/etc /init中(有的distros可能是在/etc/event.d)。进入/etc/init目录下一看,均是系统服务的配置文件,或者说,是job definition files。(实际上Upstart init只需要/etc/init这么一个目录,不像System V init,“拐弯抹脚”转好多圈才到达目的地,在性能上不如前者)。随便打开一个文件,比如cron.conf: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 cron - regular background program processing daemon # # cron is a standard UNIX program that runs user-specified programs at # periodic scheduled times description "regular background program processing daemon" start on runlevel [ 2345 ] stop on runlevel [! 2345 ] expect fork respawn exec cron |
相信敏锐的程序猿们都发现了:start on runlevel [2345];stop on runlevel [!2345]
没错,配置文件就是通过这个来设置服务何时启动,何时终止的。
实际上并不仅仅在系统启动初期,在系统运转的任何时期都可以通过发送事件来启动或终止服务。这便是Upstart job的优点之一,除了用于系统初始化,还可以在系统运行阶段发挥作用。相 比之下System V initialization方式下的配置文件一般只用于系统初始化阶段,当然系统运行阶段我们可以通过/etc/init.d/Service start/stop/otherCommand来操作服务,但很明显不如Upstart方式简洁明白。(如果你是linux 用户,你一定不陌生这些,一定很清楚。)
好,介绍完System V initialization和Upstart,那么现在就能介绍Ubuntu init系统初始化流程。前面提过Ubuntu使用的是Upstart方式的initialization,其实不全然,考虑到6.10之前的版本采用的 System V init及某些服务的需要,Ubuntu采用的是兼容模式,即:系统中既有System V-style启动的服务,也有Upstart启动的服务。如果你使用的是Ubuntu11.04(我目前PC上的系统),那么你可以看到系统中有这么几 个目录:
1
2
3
|
/etc/init /etc/init.d /etc/rc${runlevel}.d |
作为两种init方式各自特征的/etc/init.d,/etc/rc${runlevel}.d目录和/etc/init目录在Ubuntu中 都有了,那么Ubuntu是如何实现兼容的?实际上,Ubuntu中并没有直接采用System V-style启动服务,要知道,Ubuntu中的init已被替换为Upstart init,而System V-style的服务是存放于/etc/rc${runlevel}.d目录中的,(而/etc/rc${runlevle}.d/下的文件是到/etc /init.d的软链接)可Upstart init并不会直接跑到这里面去启动服务。它是通过间接调用来启动这类服务的。换 句话说,Ubuntu中的init并不会直接奔着/etc/init.d或者/etc/rc${runlevel}.d/而去,它采用了折衷的办法,通过 /etc/init下的某些配置文件调用/etc/rc${runlevel}.d/中的脚本以启动采用旧式System V-style的服务。(这是精髓)唉,说的我自己都觉得好绕,还是见实例吧,看下面。
进入/etc/init目录(Upstart init会到该目录下读取配置文件),会发现几个跟rc有关的配置文件:
1
2
3
|
rc.conf rc-sysinit.conf rcS.conf |
rc-sysinit在startup事件发生时被启动,rc在系统runlevel变化时被启动,rcS在系统runlevel为S时启动。在配置文件的注释中说明了,这几个文件,正是Upstart init处理System V-style服务的关键。
rc-sysinit在startup事件发生时被启动,即,Upstart init会首先读取rc-sysinit.conf并执行相关配置和脚本。rc-sysinit.conf的主要工作是设置系统默认runlevel,检 测是否存在/etc/inittab或内核命令行,若存在,则按内核命令行>/etc/inittab>默认runlevel的顺序设置系统 runlevel。最后,调用telinit进入设置的runlevel。
由于调用了telinit进入了设定的runlevel,runlevel改变的事件发生,此时rc服务启动(当然其他服务也会)。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来看看rc.conf中到底有什么东西。打开rc.conf,注意到最后一行:
1
|
exec /etc/init.d/rc $RUNLEVEL |
是不是感觉/etc/init.d/rc很熟悉,没错,在System V initialization中,/etc/inittab中的各runlevel对应的命令行就是通过这种形式设置的。
很明显,/etc/init.d/rc被调用了,并且传入了早前设置好的系统runlevel作为参数。而/etc/init.d/rc会根据传入 的runlevel参数调用/etc/rc${runlevel}.d/下的脚本(以S开头)以启动服务,终止在前次runlevel启动而当前在 runlevel需要终止的服务。至此,Ubuntu处理System V-style服务的流程是不是渐渐明朗了。通过rc-sysinit和rc间接的调用/etc/init.d/rc从而启动System V-style服务,Ubuntu在采用新式Upstart init照顾了旧式的System V init。
采用Upstart方式启动的服务则在/etc/init/目录中有属于自己的一份配置文件,终端下键入:initctl list,看看列出的服务是否同/etc/init/下的服务完全一致!
ubuntu为什么没有/etc/inittab文件? 深究ubuntu的启动流程分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 【转】ubuntu中没有/etc/inittab文件探究
原文网址:http://blog.csdn.net/gavinr/article/details/6584582 linux 启动时第一个进程是/sbin/init,其主要功能就是软件执行环境,包括系 ...
- (转)Ubuntu init启动流程分析
原文 upstart homepage 现行的Linux distros主流的有两种init方式:一种是广为流传的System V initialization,它来源于Unix并且至今仍被各种Lin ...
- ubuntu upstart启动流程分析
ubuntu自从6.10版本之后就使用了较新的upstart机制来进行系统的初始化. upstart是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服务启动机制,可以使多个系统任务在保持依赖关系的前提下并发启动(据说这样这样启动 ...
- Spring 文件上传MultipartFile 执行流程分析
在了解Spring 文件上传执行流程之前,我们必须知道两点: 1.Spring 文件上传是基于common-fileUpload 组件的,所以,文件上传必须引入此包 2.Spring 文件上传需要在X ...
- 【转】/etc/inittab文件详解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ricks/p/10020886.html Linux在完成核内引导(已经被载入内存,开始运行,并已初始化所有的设备驱动程序和数据结构等)之后,就 ...
- linux误删文件导致系统无法启动
因虚拟机RedHat误删了/etc/inittab文件导致系统无法启动启动系统提示enter runlevel尝试输入0-5都不好使.因为实验环境直接忽略了错误,重新搭建了虚拟机. 如果想尝试修复,可 ...
- ubuntu启动流程和要读取相关文件
当前系统环境为:linux mint mate 17.1(基于ubuntu14.04的衍生版) 查阅资料后总结如下: 首先: /etc/rc.d链接目标为:/etc /etc/rc*.d文件夹中的脚本 ...
- 查看ubuntu文件目录的大小和文件夹包含的文件数 zT
查看ubuntu文件目录的大小和文件夹包含的文件数 查看linux文件目录的大小和文件夹包含的文件数 统计总数大小 du -sh xmldb/ du -sm * | sort -n //统计当前目录大 ...
- Ubuntu使用命令行打印文件
Ubuntu使用命令行打印文件 正文 环境: Ubuntu 16.04.3 LTS HP Deskjet InkAdvantage 4648 准备步骤 安装Common UNIX Printing S ...
随机推荐
- 八步学会数据迁移:ETL工具kettle使用方法
一.目的 将不同服务器上的表合并到另外一个服务器上.例如:将服务器1上的表A和服务器2上的表B,合并到服务器3上的表C 要求:表A需要被裁剪(去掉不必要的字段).表B需要增加一些字段 二.使用方法 ( ...
- Spring与CXF整合
1.首先引入CXF相关jar包以及spring相关jar包,因项目是maven项目,所以直接在pom.xml文件中引入以下依赖即可(以下只是CXF的依赖包,Spring的也要引入,相关的依赖参考我博客 ...
- Java IO操作——数据操作流DataOutputStream和DataInputStream的使用
学习目标 掌握DataOutputStream和DataInputStream的作用 可以使用DataOutputStream和DataInputStream写入和读入数据 数据操作流 在io包中, ...
- Linux常用命令.rpm
1.安装: rpm -ivh 包全名(查询依赖网址:http://www.rpmfind.net) -i(install):安装 -v(verbose):显示详细信息 -h(hash):显示进度 -- ...
- virtio,vhost 和vhost-user
随着qemu2.1的发布,可以看到,qemu支持了vhost-user.从介绍可以看出,这是把原来vhost-backend从kernel移到了userspace,这和原来virtio架构有什么区别呢 ...
- 全方位解读Java反射(reflection)
JAVA提供了一种反射机制,反射也称为反省. java程序运行以后内存中就是一堆对象,除了对象什么都没有. 找对象 拉关系 瞎折腾 对象在运行过程中能否有一种机制查看自身的状态,属性和行为.这就是反射 ...
- php中POST与GET区别
如果有人问你,GET和POST,有什么区别?你会如何回答? 我的经历 前几天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说GET是用于获取数据的,POST,一般用于将数据发给服务器之用. 这个答案好像并不是他想要的.于是他继 ...
- mysql 修改编码格式
下载了mysql的客户端,一般其默认的编码格式是gbk,为了方便后续使用,想要将其编码格式改为utf8. 这时候的方法是: 1.进入mysql的安装目录,找到my.ini文件. 2.以txt文件的格式 ...
- 【C#基本功】1》panel的C#用法 panel
上面截图是panel在labview中的用法,在labview中panel加动态调用技术可以解决很多难题. 对于刚刚接触C#的我来说,如何实现pannel动态加载界面,也是一个必须首要克服的难点. 经 ...
- 前端工程师(JavaScript)在业余时间如何提高自身能力
1.前端工程师(JavaScript)在业余时间如何提高自身能力?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186398?sort=created 2.前端开发工程师必读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