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聚类(clustering)算法:K-means算法
1. 归类:
聚类(clustering):属于非监督学习(unsupervised learning)
无类别标记(class label)
2. 举例:
3. Kmeans算法
3.1 clustering中的经典算法,数据挖掘十大经典算法之一
3.2 算法接受参数k;将事先输入的n个数据对象划分为k个类以便使得获得的聚类满足:同一类中对象之间相似度较高,不同类之间对象相似度较小。
3.3 算法思想
以空间中k个点为中心进行聚类,对最靠近他们的对象归类。通过迭代的方法,逐次更新各聚类中心的值,直至得到最好的聚类结果。
3.4 算法描述
1) 选择适当的c个类的初始中心;
2) 在第k次迭代中,对任意一个样本,求其到c各中心的距离,将该样本划归到距离最近的中心所在的类。
3) 利用均值的方法更新该类的中心值,即通过求当前类所有点的均值来更新c的中心值
4) 对所有的c个聚类中心,如果利用2),3)的迭代更新后,值仍然保持不变,则迭代结束,否则继续迭代。
3.5 算法流程
输入:k, data[n]
1) 选择k个初始中心点,例如c[0]=data[0]...c[k-1]=data[k-1]
2) 对于data[0]...data[n],求出分别与c[0]...c[k-1]之间的距离,将其划分到距离最近的中心所属的类,如data[j] 与c[i]距离最近,data[j]就标记为i。
3) 采用均值思想更新类中心,如对于所有标记为i的点,重新计算c[i]={所有标记为i的data[i]之和}/标记为i的个数。
4) 重复2) 3),直到所有的类中心值的变化小于给定阈值。
流程图:
举例:
每个实例对应坐标:
距离
归类
中心点
更新后中心点
距离
归类
更新中心点
更新后中心点
距离
归类
停止!!!
3.5 算法优缺点
优点:速度快、简单
缺点:最终结果和初始点选择有关,容易陷入局部最优,需要知道k值。
# -*- coding:utf-8 -*- import numpy as np def kmeans(x, k, maxIt): numPoints, numDim = x.shape dataSet = np.zeros((numPoints, numDim + 1))
dataSet[:, : -1] = x #dataSet所有行,从第一列到倒数第二列都等于x #随机选取中心点 所有数据点 随机选k行
centrods = dataSet[np.random.randint(numPoints, size = k), :]
#中心点的最后一列初始化值(类标签):1到k
centrods[:, -1] = range(1, k+1) iterations = 0 oldCentrods = None while not shouldStop(oldCentrods, centrods, iterations, maxIt):
print("iteration: \n", iterations)
print("dataSet: \n", dataSet)
print("centroids: \n", centrods) #为什么用copy而不是= 因为后面会做修改 oldCentrods和centrods是两部分内容
oldCentrods = np.copy(centrods)
iterations += 1 #更新类标签
updateLabels(dataSet, centrods) #更新中心点
centrods = getCentroids(dataSet, k) return dataSet def shouldStop(oldCentroids, centroids, iterations, maxIt):
if iterations > maxIt:
return True
return np.array_equal(oldCentroids, centroids) def updateLabels(dataSet, centroids):
numPoints, numDim = dataSet.shape
for i in range(0, numPoints):
dataSet[i, -1] = getLabelFromCosestCentroid(dataSet[i, : -1], centroids) def getLabelFromCosestCentroid(dataSetRow, centroids):
label = centroids[0, -1]#初始化本条数据类标签为第一个中心点的类标签
minDis = np.linalg.norm(dataSetRow - centroids[0, : -1]) #调用内嵌的方法算距离 一直在更新
for i in range(1, centroids.shape[0]):#求与每个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dis = np.linalg.norm(dataSetRow - centroids[i, : -1])
if dis < minDis:
minDis = dis
label = centroids[i, -1]
print("minDist:", minDis)
return label #更新中心点
def getCentroids(dataSet, k):
result = np.zeros((k, dataSet.shape[1]))
for i in range(1, k + 1):
oneCluster = dataSet[dataSet[:, -1] == i, : -1]#取出标记为i的数据(除最后一列)
result[i - 1, : -1] = np.mean(oneCluster, axis=0)
result[i - 1, -1] = i return result x1 = np.array([1, 1])
x2 = np.array([2, 1])
x3 = np.array([4, 3])
x4 = np.array([5, 4])
testX = np.vstack((x1,x2,x3,x4)) result = kmeans(testX, 2 ,10)
print("result:" ,result)
机器学习-聚类(clustering)算法:K-means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 第4章 最基础的分类算法-k近邻算法
思想极度简单 应用数学知识少 效果好(缺点?) 可以解释机器学习算法使用过程中的很多细节问题 更完整的刻画机器学习应用的流程 distances = [] for x_train in X_train ...
- SIGAI机器学习第七集 k近邻算法
讲授K近邻思想,kNN的预测算法,距离函数,距离度量学习,kNN算法的实际应用. KNN是有监督机器学习算法,K-means是一个聚类算法,都依赖于距离函数.没有训练过程,只有预测过程. 大纲: k近 ...
- 聚类算法:K-means 算法(k均值算法)
k-means算法: 第一步:选$K$个初始聚类中心,$z_1(1),z_2(1),\cdots,z_k(1)$,其中括号内的序号为寻找聚类中心的迭代运算的次序号. 聚类中心的向量值可任意设 ...
- 机器学习(四) 分类算法--K近邻算法 KNN (上)
一.K近邻算法基础 KNN------- 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s 思想极度简单 应用数学知识少 (近乎为零) 效果好(缺点?) 可以解释机器学习算法使用过程中 ...
- 机器学习(1)——K近邻算法
KNN的函数写法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math import sqrt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def KNN_classify(k ...
- 机器学习【一】K最近邻算法
K最近邻算法 KNN 基本原理 离哪个类近,就属于该类 [例如:与下方新元素距离最近的三个点中,2个深色,所以新元素分类为深色] K的含义就是最近邻的个数.在sklearn中,KNN的K值是通过n ...
- <机器学习实战>读书笔记--k邻近算法KNN
k邻近算法的伪代码: 对未知类别属性的数据集中的每个点一次执行以下操作: (1)计算已知类别数据集中的点与当前点之间的距离: (2)按照距离递增次序排列 (3)选取与当前点距离最小的k个点 (4)确定 ...
- 机器学习(四) 机器学习(四) 分类算法--K近邻算法 KNN (下)
六.网格搜索与 K 邻近算法中更多的超参数 七.数据归一化 Feature Scaling 解决方案:将所有的数据映射到同一尺度 八.scikit-learn 中的 Scaler preprocess ...
- python 机器学习(二)分类算法-k近邻算法
一.什么是K近邻算法? 定义: 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k个最相似(即特征空间中最邻近)的样本中的大多数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 来源: KNN算法最早是由Cover和Hart提 ...
随机推荐
- JS检测浏览器版本信息(包含IE11),并动态添加样式
<head runat="server">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 ...
- 《统计学习方法(李航)》讲义 第03章 k近邻法
k 近邻法(k-nearest neighbor,k-NN) 是一种基本分类与回归方法.本书只讨论分类问题中的k近邻法.k近邻法的输入为实例的特征向量,对应于特征空间的点;输出为实例的类别,可以取多类 ...
- What exactly is the parameter e (event) and why pass it to JavaScript functions?
What exactly is the parameter e (event) and why pass it to JavaScript functions? 问题 Well, when I lea ...
- 【flask】表单-上传文件
依赖: flask-wtf upload_case.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 ...
- 【C++学习笔记】static 关键字
(阅读<C++ primer plus>可知 C++的static关键字跟Java还是很类似的) 为什么需要static关键字:在文件A中定义的非局部变量language,在文件B中可以通 ...
- java:Topic About(猴子吃桃,快速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
1. 猴子吃桃问题:猴子第一天摘下若干个桃子,当即吃了一半,还不瘾,又多吃了一个 第二天早上又将剩下的桃子吃掉一半,又多吃了一个.以后每天早上都吃了前一天剩下的一半零一个.到第10天早上想再吃时,见只 ...
- c++ 指针(三)
指针 (6)传递指针给函数 只需要简单地声明函数参数为指针类型即可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time> using namespace s ...
- TestNG学习笔记 一
一. 介绍 TestNG是一个设计用来简化广泛的测试需求的测试框架,从单元测试(隔离测试一个类)到集成测试(测试由有多个类多个包甚至多个外部框架组成的整个系统,例如运用服务器). 编写一个测试的过程有 ...
- Blender2.8基础操作
1.Blender2.8版本快捷键方式和2.79b大致相同.2.Blender2.8操作视图的方式可以按住主键盘数字键1旁边的~符号键,然后鼠标选择需要的视图. 3.视图与基本操作: 选择方式时鼠标左 ...
- 用番茄工作法提升工作效率 (四)ToDoList的持续优化
一.写在前面 前面三篇文章,系统介绍了我如何使用番茄工作法,并结合“自制”的桌面ToDoList工具来实现自己的任务管理. 自制ToDoList的初衷是自我管理,但是好友看到我的桌面(程序)后,建议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