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问题:

最初接触责任链模式就是在struts2中,在当时学的时候看了一眼,大概知道了原理,最近在复习,模拟struts2,说是模拟只是大体模拟了struts2的工作流程,很多东西都是写死的,只是为了弄懂工作流程。

介绍:

看过很多介绍struts2的文章中,都详细的介绍了struts2的拦截器,struts2的拦截器是一个很好的结构,这个拦截器就是应用了责任链设计模式,很多用户的请求都会到这个拦截器中进行处理,我们事先不知道哪个地方会处理这个请求,先把请求传给责任链中的第一个处理者,如果第一个不能处理传给第二个,如果还不行就接着向后传递,直到这个请求被处理,责任链是一种链式结构,在业务处理中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事先我们不知道哪里会处理,把不同的业务放在这个链中,链中的每个处理者处理不同的请求,如果发现自己能处理就会处理,大家各司其职,互不干扰。

责任链模式最显著地特点就是,我们事先不知道哪里会处理掉这个请求,很多时候具有随机性,可能请求过来第一个就被处理掉了。

结构:

  • 抽象处理角色:在责任链模式中有一个抽象处理者(接口或者抽象类),规定了处理业务的方法,但是没有具体实现,同时还定义了一个对后面对象的引用,这样才可以组成一个链式结构(可以理解为指向下一个的指针)
  • 具体处理角色:还有一个就是具体的处理者,继承或者实现抽象处理者,给出抽象处理者的具体实现方法,注意具体的处理者可能有多个,所以还要有对下一个处理的引用,当本类无法处理的时候,传给下一个进行处理。

找了几本设计模式的书,上面的例子都是部门审批钱的,说设计模式怎么能没有例子呢?自己想了一个例子,关于学习的……小明有一道题不会,怎么办问学霸,学霸们也不都是万能的,哪道都会,有一个难度系数,学霸1只会难度系数5以下的,学霸2只会难度系数8以下的,而学霸3就厉害了,会的比前面两个都多,难度系数在10以下的都会。小明不能一开始就劳烦最厉害的学霸,一开始找学霸1,学霸1发现不会交给学霸2,当学霸2不会时交给学霸3……我们首先定义一个抽象的解决方法,当然这个类中定义了下面角色的引用。

抽象处理者:

package demo_zeren;

/**
* Created with IDEA
* author:DuzhenTong
* Date:2017/11/14
* Time:18:37
*/
public abstract class Handler {
/**
* 对下一个处理角色的引用
*/
public Handler handler = null; /**
* 获取下一个的引用
*
* @return
*/
public Handler getHandler() {
return handler;
} /**
* 设置下一个角色的引用
*
* @param handler
*/
public void setHandler(Handler handler) {
this.handler = handler;
} /**
* 处理问题的方法
* @param different 难度系数
* @return 结果
*/
public abstract String result(int different); }

具体处理角色1:学霸1

package demo_zeren;

/**
* 学霸1
* Created with IDEA
* author:DuzhenTong
* Date:2017/11/14
* Time:18:44
*/
public class SuperStudentOne extends Handler { /**
* 结果
*/
String result =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result( int different) {
//当问题难度系数是学霸1的范围时处理
if (different <= 2) {
result = "学霸1处理了难度系数为" + different + "的问题!";
} else {
//判断后面是否还有处理者,有交给后面,没有返回
if (getHandler() != null) {
return getHandler().result(different);
} else {
result = "问题太难了!";
}
}
return result;
}
}

具体处理角色2:学霸2

package demo_zeren;

/**
* 学霸2
* Created with IDEA
* author:DuzhenTong
* Date:2017/11/14
* Time:18:53
*/
public class SuperStudentTwo extends Handler {
//结果
String result = ""; //处理方法
@Override
public String result(int different) {
if (different <= 8) {
result = "学霸2处理了难度系数为" + different + "的问题!";
} else {
//判断后面是否还有处理者,有交给后面,没有返回
if (getHandler() != null) {
return getHandler().result(different);
} else {
result = "问题太难了!";
}
}
return result;
}
}

具体处理角色3:学霸3

package demo_zeren;

/**
* 学霸3
* Created with IDEA
* author:DuzhenTong
* Date:2017/11/14
* Time:18:55
*/
public class SuperStudentThree extends Handler {
//结果
String result = ""; //处理方法
@Override
public String result(int different) {
if (different <= 10) {
result = "学霸3处理了难度系数为" + different + "的问题!";
} else {
//判断后面是否还有处理者,有交给后面,没有返回
if (getHandler() != null) {
return getHandler().result(different);
} else {
result = "问题太难了!";
}
}
return result;
}
}

测试类:提供了4个难度系数的问题交给学霸们

package demo_zeren;

/**
* 测试类
* Created with IDEA
* author:DuzhenTong
* Date:2017/11/14
* Time:18:56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组建责任链
*/
SuperStudentOne s1 = new SuperStudentOne();
SuperStudentTwo s2 = new SuperStudentTwo();
SuperStudentThree s3 = new SuperStudentThree();
s1.setHandler(s2);
s2.setHandler(s3); String result1 = s1.result(9);
System.out.println(result1); String result2 = s1.result(6);
System.out.println(result2); String result3 = s1.result(2);
System.out.println(result3); //难度系数为12,超过最大处理的能力
String result4 = s1.result(12);
System.out.println(result4);
}
}

输出结果:

当然用户可以自己定义组成链的结构,一个或者两个角色:删去了学霸3这个处理角色,在组建链的结构中只有两个角色,还是刚才的问题测试输出:

        SuperStudentOne s1 = new SuperStudentOne();
SuperStudentTwo s2 = new SuperStudentTwo();
s1.setHandler(s2); String result1 = s1.result(9);
System.out.println(result1); String result2 = s1.result(6);
System.out.println(result2); String result3 = s1.result(2);
System.out.println(result3); //难度系数为12,超过最大处理的能力
String result4 = s1.result(12);
System.out.println(result4);

输出结果:

Java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设计模式】Java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设计模式]Java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不断学习才是王道 继续踏上学习之路,学之分享笔记 总有一天我也能像各位大佬一样 一个有梦有戏的人 @怒放吧德德 目录 [设计模式]Java设计模式 - 责 ...

  2. java 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介绍: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动态行为模式,有多个对象,每一个对象分别拥有其下家的引用.连起来形成一条链.待处理对象则传到此链上,在此链进行传递,且待处理对象并不知道此会被链上的哪 ...

  3. 我的Java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今天来说说程序员小猿和产品就关于需求发生的故事.前不久,小猿收到了产品的需求. 产品经理:小猿,为了迎合大众屌丝用户的口味,我们要放一张图,要露点的. 小猿:......露点?你大爷的,让身为正义与纯 ...

  4. Java设计模式の责任链模式

    在阎宏博士的<JAVA与模式>一书中开头是这样描述责任链(Chain of Responsibility)模式的: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对象的行为模式.在责任链模式里,很多对象由每一个对象对其 ...

  5. Java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接下来我们将要谈谈责任链模式,有多个对象,每个对象持有对下一个对象的引用,这样就会形成一条链,请求在这条链上传递,直到某一对象决定处理该请求.但是发出者并不清楚到底最终那个对象会处理该请求,所以,责任 ...

  6. Java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的定义: 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 责任链模式的重点是在"链& ...

  7. 浅谈Python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声明:本系列文章主要参考<精通Python设计模式>一书,并且参考一些资料,结合自己的一些看法来总结而来. 之前在最开始就聊了Python设计模式有三种,其中关于创建型和结构型设计模式基本 ...

  8. Java与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属于行为型设计模式之中的一个,怎么理解责任链?责任链是能够理解成数个对象首尾连接而成,每个节点就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相应不同的处理逻辑,直至有一个对象响应处理请求结束.这一种模式成为责任链模 ...

  9. php 23种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为请求创建了一个接收者对象的链.这种模式给予请求的类型,对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进行解耦.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 ...

随机推荐

  1. Spring 中@NotNull, @NotEmpty和@NotBlank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简述三者区别 @NotNull://CharSequence, Collection, Map 和 Array 对象不能是 null, 但可以是空集(size = 0). @NotEmpty://Ch ...

  2. 和scikit-learn打个招呼

    1.先装对应的库.不能偷懒,都得装,不然飞不起来. pip install scikit-learn pip install numpy pip install scipy 2.测试如下代码. imp ...

  3. linux 集群及lvs

    集群及LVS 集群: 一组通过高速网络互联的计算机组,并以单一系统的模式加以管理 价格很多服务器集中起来,提供同一种服务,在客户端看起来就像只有一个服务器 可以在付出较低成本的情况下获得在性能,可靠性 ...

  4. 关闭PHPStorm 2017.1 中的新功能中的参数提示( Parameter hints )

    参数提示( Parameter hints ) 参数提示是显示在方法的参数值前面的文字,帮助你更好的理解语义的具体方法.我们还增加了一个选项来定制你的内联参数提示,以符合你的IDE配色方案. 配置面板 ...

  5. Android中Java和JavaScript交互

    Android提供了一个很强大的WebView控件用来处理Web网页,而在网页中,JavaScript又是一个很举足轻重的脚本.本文将介绍如何实现Java代码和Javascript代码的相互调用. 如 ...

  6. 【mysql】phpMyadmin上传文件限制

    在使用phpMyadmin导入数据库的时候,因为脚本在上传的时候响应时间过长,导致大于2M的数据偶尔会导入失败.而且大多数默认设置,只能导入2M的数据. 遇到这种情况, 我们可以修改php.ini以及 ...

  7. Java利用递归算法统计1-6的数组排列组合数

    Java利用递归算法统计1-6的数组排列组合数 1.设计源码 /** * @Title:ArrayCombination.java * @Package:com.you.data * @Descrip ...

  8. DML 触发器2

    2.行级触发器的关联标识符 :new,:old >>1. 一般通过:new.filed 引用(filed是trigger_table的字段名) :new :old中filed字段的意义 触 ...

  9. .Net 4.X 提前用上 .Net Core 的配置模式以及热重载配置

    1. 前言 在提倡微服务及 Serverless 越来越普及的当下,在 .Net Core 之前,.Net 应用的配置模式往往依赖于一个名为 web.config 的 XML 文件,耦合性高,而可扩展 ...

  10. 芝麻HTTP:Python爬虫入门之Urllib库的基本使用

    1.分分钟扒一个网页下来 怎样扒网页呢?其实就是根据URL来获取它的网页信息,虽然我们在浏览器中看到的是一幅幅优美的画面,但是其实是由浏览器解释才呈现出来的,实质它是一段HTML代码,加 JS.C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