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程的状态:

在正式学习Thread类中的具体方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线程有哪些状态,这个将会有助于后面对Thread类中的方法的理解。

  线程从创建到最终的消亡,要经历若干个状态。一般来说,线程包括以下这几个状态:创建(new)、就绪(runnable)、运行(running)、阻塞(blocked)、time waiting、waiting、消亡(dead)。

  当需要新起一个线程来执行某个子任务时,就创建了一个线程。但是线程创建之后,不会立即进入就绪状态,因为线程的运行需要一些条件(比如内存资源,在前面的JVM内存区域划分一篇博文中知道程序计数器、Java栈、本地方法栈都是线程私有的,所以需要为线程分配一定的内存空间),只有线程运行需要的所有条件满足了,才进入就绪状态。

  当线程进入就绪状态后,不代表立刻就能获取CPU执行时间,也许此时CPU正在执行其他的事情,因此它要等待。当得到CPU执行时间之后,线程便真正进入运行状态。

  线程在运行状态过程中,可能有多个原因导致当前线程不继续运行下去,比如用户主动让线程睡眠(睡眠一定的时间之后再重新执行)、用户主动让线程等待,或者被同步块给阻塞,此时就对应着多个状态:time waiting(睡眠或等待一定的时间)、waiting(等待被唤醒)、blocked(阻塞)。

  当由于突然中断或者子任务执行完毕,线程就会被消亡。

  下面这副图描述了线程从创建到消亡之间的状态:

在有些教程上将blocked、waiting、time waiting统称为阻塞状态,这个也是可以的,只不过这里我想将线程的状态和Java中的方法调用联系起来,所以将waiting和time waiting两个状态分离出来。

二:上下文切换

对于单核CPU来说(对于多核CPU,此处就理解为一个核),CPU在一个时刻只能运行一个线程,当在运行一个线程的过程中转去运行另外一个线程,这个叫做线程上下文切换(对于进程也是类似)。

  由于可能当前线程的任务并没有执行完毕,所以在切换时需要保存线程的运行状态,以便下次重新切换回来时能够继续切换之前的状态运行。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线程A正在读取一个文件的内容,正读到文件的一半,此时需要暂停线程A,转去执行线程B,当再次切换回来执行线程A的时候,我们不希望线程A又从文件的开头来读取。

  因此需要记录线程A的运行状态,那么会记录哪些数据呢?因为下次恢复时需要知道在这之前当前线程已经执行到哪条指令了,所以需要记录程序计数器的值,另外比如说线程正在进行某个计算的时候被挂起了,那么下次继续执行的时候需要知道之前挂起时变量的值时多少,因此需要记录CPU寄存器的状态。所以一般来说,线程上下文切换过程中会记录程序计数器、CPU寄存器状态等数据。

  说简单点的:对于线程的上下文切换实际上就是 存储和恢复CPU状态的过程,它使得线程执行能够从中断点恢复执行。

  虽然多线程可以使得任务执行的效率得到提升,但是由于在线程切换时同样会带来一定的开销代价,并且多个线程会导致系统资源占用的增加,所以在进行多线程编程时要注意这些因素。

三:thread方法

通过查看java.lang.Thread源码:

Thread类实现了Runnable接口,在Thread类中,有一些比较关键的属性,比如name是表示Thread的名字,可以通过Thread类的构造器中的参数来指定线程名字,priority表示线程的优先级(最大值为10,最小值为1,默认值为5),daemon表示线程是否是守护线程,target表示要执行的任务。

  下面是Thread类中常用的方法:

  以下是关系到线程运行状态的几个方法:

  1)start方法

  start()用来启动一个线程,当调用start方法后,系统才会开启一个新的线程来执行用户定义的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会为相应的线程分配需要的资源。

  2)run方法

  run()方法是不需要用户来调用的,当通过start方法启动一个线程之后,当线程获得了CPU执行时间,便进入run方法体去执行具体的任务。注意,继承Thread类必须重写run方法,在run方法中定义具体要执行的任务。

  3)sleep方法

  sleep方法有两个重载版本:

  1. sleep(long millis) //参数为毫秒
  2.  
  3. sleep(long millis,int nanoseconds) //第一参数为毫秒,第二个参数为纳秒

sleep相当于让线程睡眠,交出CPU,让CPU去执行其他的任务。

  但是有一点要非常注意,sleep方法不会释放锁,也就是说如果当前线程持有对某个对象的锁,则即使调用sleep方法,其他线程也无法访问这个对象。看下面这个例子就清楚了:

  1. public class Test {
  2.  
  3. private int i = 10;
  4. private Object object = new Object();
  5.  
  6.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7. Test test = new Test();
  8. MyThread thread1 = test.new MyThread();
  9. MyThread thread2 = test.new MyThread();
  10. thread1.start();
  11. thread2.start();
  12. }
  13.  
  14.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15. @Override
  16. public void run() {
  17. synchronized (object) {
  18. i++;
  19. System.out.println("i:"+i);
  20. try {
  21. System.out.println("线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进入睡眠状态");
  22.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10000);
  23.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24. // TODO: handle exception
  25. }
  26. System.out.println("线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睡眠结束");
  27. i++;
  28. System.out.println("i:"+i);
  29. }
  30. }
  31. }
  32. }

结果:

  1. i:11
  2. 线程Thread-0进入睡眠状态
  3. 线程Thread-0睡眠结束
  4. i:12
  5. i:13
  6. 线程Thread-1进入睡眠状态
  7. 线程Thread-1睡眠结束
  8. i:14

从上面输出结果可以看出,当Thread-0进入睡眠状态之后,Thread-1并没有去执行具体的任务。只有当Thread-0执行完之后,此时Thread-0释放了对象锁,Thread-1才开始执行。

  注意,如果调用了sleep方法,必须捕获InterruptedException异常或者将该异常向上层抛出。当线程睡眠时间满后,不一定会立即得到执行,因为此时可能CPU正在执行其他的任务。所以说调用sleep方法相当于让线程进入阻塞状态。

  4)yield方法

  调用yield方法会让当前线程交出CPU权限,让CPU去执行其他的线程。它跟sleep方法类似,同样不会释放锁。但是yield不能控制具体的交出CPU的时间,另外,yield方法只能让拥有相同优先级的线程有获取CPU执行时间的机会。

  注意,调用yield方法并不会让线程进入阻塞状态,而是让线程重回就绪状态,它只需要等待重新获取CPU执行时间,这一点是和sleep方法不一样的。

  5)join方法

  join方法有三个重载版本:

  1. join()
  2. join(long millis) //参数为毫秒
  3. join(long millis,int nanoseconds) //第一参数为毫秒,第二个参数为纳秒

假如在main线程中,调用thread.join方法,则main方法会等待thread线程执行完毕或者等待一定的时间。如果调用的是无参join方法,则等待thread执行完毕,如果调用的是指定了时间参数的join方法,则等待一定的时间。

  看下面一个例子:

  1.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2.  
  3. public class Test {
  4.  
  5.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6. System.out.println("进入线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7. Test test = new Test();
  8. MyThread thread1 = test.new MyThread();
  9. thread1.start();
  10. try {
  11. System.out.println("线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等待");
  12. thread1.join();
  13. System.out.println("线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继续执行");
  14.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15.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16. e.printStackTrace();
  17. }
  18. }
  19.  
  20.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21. @Override
  22. public void run() {
  23. System.out.println("进入线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24. try {
  25.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5000);
  26.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27. // TODO: handle exception
  28. }
  29. System.out.println("线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执行完毕");
  30. }
  31. }
  32. }

输出结果:

  1. 进入线程main
  2. 线程main等待
  3. 进入线程Thread-0
  4. 线程Thread-0执行完毕
  5. 线程main继续执行

可以看出,当调用thread1.join()方法后,main线程会进入等待,然后等待thread1执行完之后再继续执行。

  实际上调用join方法是调用了Object的wait方法,这个可以通过查看源码得知:

wait方法会让线程进入阻塞状态,并且会释放线程占有的锁,并交出CPU执行权限。

  由于wait方法会让线程释放对象锁,所以join方法同样会让线程释放对一个对象持有的锁。具体的wait方法使用在后面文章中给出。

6)interrupt方法

  interrupt,顾名思义,即中断的意思。单独调用interrupt方法可以使得处于阻塞状态的线程抛出一个异常,也就说,它可以用来中断一个正处于阻塞状态的线程;另外,通过interrupt方法和isInterrupted()方法来停止正在运行的线程。

  1. public class Test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4. Test test = new Test();
  5. MyThread thread = test.new MyThread();
  6. thread.start();
  7. try {
  8.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2000);
  9.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10.  
  11. }
  12. thread.interrupt();
  13. }
  14.  
  15.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16. @Override
  17. public void run() {
  18. try {
  19. System.out.println("进入睡眠状态");
  20.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10000);
  21. System.out.println("睡眠完毕");
  22.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23. System.out.println("得到中断异常");
  24. }
  25. System.out.println("run方法执行完毕");
  26. }
  27. }
  28. }

结果:

  1. 进入睡眠状态
  2. 得到中断异常
  3. run方法执行完毕

从这里可以看出,通过interrupt方法可以中断处于阻塞状态的线程。那么能不能中断处于非阻塞状态的线程呢?看下面这个例子:

  1. public class Test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4. Test test = new Test();
  5. MyThread thread = test.new MyThread();
  6. thread.start();
  7. try {
  8.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2000);
  9.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10.  
  11. }
  12. thread.interrupt();
  13. }
  14.  
  15.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16. @Override
  17. public void run() {
  18. int i = 0;
  19. while(i<Integer.MAX_VALUE){
  20. System.out.println(i+" while循环");
  21. i++;
  22. }
  23. }
  24. }
  25. }

运行该程序会发现,while循环会一直运行直到变量i的值超出Integer.MAX_VALUE。所以说直接调用interrupt方法不能中断正在运行中的线程。

  但是如果配合isInterrupted()能够中断正在运行的线程,因为调用interrupt方法相当于将中断标志位置为true,那么可以通过调用isInterrupted()判断中断标志是否被置位来中断线程的执行。比如下面这段代码

  1. public class Test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4. Test test = new Test();
  5. MyThread thread = test.new MyThread();
  6. thread.start();
  7. try {
  8.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2000);
  9.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10.  
  11. }
  12. thread.interrupt();
  13. }
  14.  
  15.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16. @Override
  17. public void run() {
  18. int i = 0;
  19. while(!isInterrupted() && i<Integer.MAX_VALUE){
  20. System.out.println(i+" while循环");
  21. i++;
  22. }
  23. }
  24. }
  25. }

运行会发现,打印若干个值之后,while循环就停止打印了。

  但是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通过这种方式来中断线程,一般会在MyThread类中增加一个属性 isStop来标志是否结束while循环,然后再在while循环中判断isStop的值。

  1.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2. private volatile boolean isStop = false;
  3. @Override
  4. public void run() {
  5. int i = 0;
  6. while(!isStop){
  7. i++;
  8. }
  9. }
  10.  
  11. public void setStop(boolean stop){
  12. this.isStop = stop;
  13. }
  14. }

那么就可以在外面通过调用setStop方法来终止while循环。

  7)stop方法

  stop方法已经是一个废弃的方法,它是一个不安全的方法。因为调用stop方法会直接终止run方法的调用,并且会抛出一个ThreadDeath错误,如果线程持有某个对象锁的话,会完全释放锁,导致对象状态不一致。所以stop方法基本是不会被用到的。

  8)destroy方法

  destroy方法也是废弃的方法。基本不会被使用到。

  以下是关系到线程属性的几个方法:

  1)getId

  用来得到线程ID

  2)getName和setName

  用来得到或者设置线程名称。

  3)getPriority和setPriority

  用来获取和设置线程优先级。

  4)setDaemon和isDaemon

  用来设置线程是否成为守护线程和判断线程是否是守护线程。

  守护线程和用户线程的区别在于:守护线程依赖于创建它的线程,而用户线程则不依赖。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在main线程中创建了一个守护线程,当main方法运行完毕之后,守护线程也会随着消亡。而用户线程则不会,用户线程会一直运行直到其运行完毕。在JVM中,像垃圾收集器线程就是守护线程。

  Thread类有一个比较常用的静态方法currentThread()用来获取当前线程。

  在上面已经说到了Thread类中的大部分方法,那么Thread类中的方法调用到底会引起线程状态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下面一幅图就是在上面的图上进行改进而来的:

原文请见:http://www.cnblogs.com/dolphin0520/p/3920357.html

Java并发编程:Thread类的使用(转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并发编程-Thread类的使用

    在前面2篇文章分别讲到了线程和进程的由来.以及如何在Java中怎么创建线程和进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Thread类,在学习Thread类之前,先介绍与线程相关知识:线程的几种状态.上下文切换,然后接着 ...

  2. java 并发编程——Thread 源码重新学习

    Java 并发编程系列文章 Java 并发基础——线程安全性 Java 并发编程——Callable+Future+FutureTask java 并发编程——Thread 源码重新学习 java并发 ...

  3. Java并发编程工具类 CountDownLatch CyclicBarrier Semaphore使用Demo

    Java并发编程工具类 CountDownLatch CyclicBarrier Semaphore使用Demo CountDownLatch countDownLatch这个类使一个线程等待其他线程 ...

  4. java并发编程工具类JUC第四篇:LinkedBlockingQueue链表队列

    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为大家介绍了java并发编程的工具:BlockingQueue接口.ArrayBlockingQueue.DelayQueue. LinkedBlockingQueue 队列是Blo ...

  5. java并发编程工具类JUC第七篇:BlockingDeque双端阻塞队列

    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为大家介绍了java并发编程的工具:BlockingQueue接口.ArrayBlockingQueue.DelayQueue.LinkedBlockingQueue.Priorit ...

  6. java并发编程工具类JUC第八篇:ConcurrentHashMap

    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为大家介绍了java并发编程的工具:BlockingQueue接口.ArrayBlockingQueue.DelayQueue.LinkedBlockingQueue.Priorit ...

  7. java并发编程工具类辅助类: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和 Semaphore

    在java 1.5中,提供了一些非常有用的辅助类来帮助我们进行并发编程,比如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和Semaphore,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三个辅助类的用法. 以下 ...

  8. Java并发基础--Thread类

    一.Thread类的构成 Thread类实现Runnable接口.部分源码如下: 二.Thread类常用方法 1.currentThread()方法 currentThread()方法可以返回代码段正 ...

  9. java并发编程工具类JUC第一篇:BlockingQueue阻塞队列

    Java BlockingQueue接口java.util.concurrent.BlockingQueue表示一个可以存取元素,并且线程安全的队列.换句话说,当多线程同时从 JavaBlocking ...

  10. java并发编程工具类JUC第二篇:ArrayBlockingQueue

    类ArrayBlockingQueue是BlockingQueue接口的实现类,它是有界的阻塞队列,内部使用数组存储队列元素.这里的"有界"是指存储容量存在上限,不能无限存储元素. ...

随机推荐

  1. Python day 7(2) 类和实例(1)

    一:面向对象编程 1  面向对象编程--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OOP,是一种程序设计思想.OOP把对象作为程序的基本单元,一个对象包含了数据和操作数据的函数. 2 ...

  2. 微信小程序入门指南

    本文同步发布在 https://www.cssge.com 因为下个项目需要用微信小程序来开发,所以就找了小程序开发文档来研究.下面记录一下微信小程序的主要开发流程和语法. 账号注册 开发小程序的第一 ...

  3. 使用alembic进行数据库版本管理

    前言 随着项目业务需求的不断变更,数据库的表结构修改难以避免,此时就需要对数据库的修改加以记录和控制,便于项目的版本管理和随意的升级和降级. Alembic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Alembic是S ...

  4. 虚拟机迁移(QEMU动态迁移,Libvirt动(静)态迁移)

    动静态迁移的原理 静态迁移是指在虚拟机关闭或暂停的情况下,将源宿主机上虚拟机的磁盘文件和配置文件拷贝到目标宿主机上.这种方式需要显式的停止虚拟机运行,对服务可用性要求高的需求不合适. *** 动态迁移 ...

  5. 6.while loop

    while 循环   有时候我们不确定需要循环几次.就像一个司机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时候加油一样.程序可以这样写:   while petrol_filling: increase price show ...

  6. ssh远程登录命令简单实例

    ssh远程登录命令简单实例 ssh命令用于远程登录上Linux主机. 常用格式:ssh [-l login_name] [-p port] [user@]hostname 更详细的可以用ssh -h查 ...

  7. 3DES加密

    本文介绍了3DES加密特性,加密特点,3DES是对称加密,用一个密钥对内容进行加密,必须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解密, 密钥必须配置,而且长度为24位,不足24位,用0位进行补全,本文也顺带介绍了其它加密算 ...

  8. express框架开发案例

    express是基于Node.js平台的web应用开发框架,用express框架开发web项目可以直接构建整个项目框架并且将前端页面跟后台贯穿起来,用起来还是灵活的:最近刚开始学习,写篇博客总结下,涉 ...

  9. 【JavaScript函数】

    函数的定义 : [完成某一个功能的代码段] 1.方便维护 2.重复利用 3.执行代码段 函数的一些要求: function 定义某一个函数 命名最好要有语义化, 函数名称最好是驼峰, 严格区分大小写, ...

  10. BZOJ 1041: [HAOI2008]圆上的整点【数论,解方程】

    1041: [HAOI2008]圆上的整点 Time Limit: 10 Sec  Memory Limit: 162 MBSubmit: 4210  Solved: 1908[Submit][S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