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s),网络地址转换:网络地址转换是在IP地址日益缺乏的情况下产生的,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地址重用。NAT分为两大类,基本的NAT和NAPT(Network Address/Port Translator)。

最开始NAT是运行在路由器上的一个功能模块。

最先提出的是基本的NAT,它的产生基于如下事实:一个私有网络(域)中的节点中只有很少的节点需要与外网连接(呵呵,这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那么这个子网中其实只有少数的节点需要全球唯一的IP地址,其他的节点的IP地址应该是可以重用的。

因此,基本的NAT实现的功能很简单,在子网内使用一个保留的IP子网段,这些IP对外是不可见的。子网内只有少数一些IP地址可以对应到真正全球唯一的IP地址。如果这些节点需要访问外部网络,那么基本NAT就负责将这个节点的子网内IP转化为一个全球唯一的IP然后发送出去。(基本的NAT会改变IP包中的原IP地址,但是不会改变IP包中的端口)

  

要完成NAT穿透需要提前确定NAT类型:

NAT穿透的成功几率依赖于NAT使用的算法类型。

1.Full cone NAT:可以从先前使用过的端口上接收到任何数据报。可以从远端的Peer接收到第一个数据报。

2.Address-Restricted cone NAT:只要数据报源IP地址是先前我们发送过数据的系统,那么可以从端口上收到数据。如果两个系统同时发送数据报,可以接收到第一个数据报。否则,在我们发送一个数据报以后才会收到第一个数据报。

3.Port-Restricted cone NAT:与Address-restricted cone NAT类似,但是我们需要发送到正确的远端IP和正确的远端端口。到不同目的地的相同的源地址和端口使用相同的映射。

 4.Symmetric NAT: 为每一远端目的地选择同的端口。到不同目的地的相同的源地址和端口使用不同的映射。因为端口号不同,第一次的外部穿透尝试就会失败。如果要使得这种模式工作,它要求有端口预测(MAX_PREICTIVE_PORT_RANGE > 1),以及路由按序选择端口。

Success Graph

Router Type

Full cone NAT

Address-Restricted cone NAT

Port-Restricted cone NAT

Symmetric NAT

Full cone NAT

YES

YES

YES

YES

Address-Restricted cone NAT

YES

YES

YES

YES

Port-Restricted cone NAT

YES

YES

YES

NO

Symmetric NAT

YES

YES

NO

NO

Server S1                         
                         18.181.0.31:1235                          
                                      |
          ^  Session 1 (A-S1)  ^      |  
          |  18.181.0.31:1235  |      |   
          v 155.99.25.11:62000 v      |    
                                      |
                                     NAT
                                 155.99.25.11
                                      |
          ^  Session 1 (A-S1)  ^      |  
          |  18.181.0.31:1235  |      |  
          v   10.0.0.1:1234    v      |  
                                      |
                                   Client A
                                10.0.0.1:1234

有一个私有网络10.*.*.*,Client A是其中的一台计算机,这个网络的网关(一个NAT设备)的外网IP是155.99.25.11(应该还有一个内网的IP地址,比如10.0.0.10)。如果Client A中的某个进程(这个进程创建了一个UDP Socket,这个Socket绑定1234端口)想访问外网主机18.181.0.31的1235端口,那么当数据包通过NAT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首先NAT会改变这个数据包的原IP地址,改为155.99.25.11。接着NAT会为这个传输创建一个Session(Session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果是TCP,也许Session是由一个SYN包开始,以一个FIN包结束。而UDP呢,以这个IP的这个端口的第一个UDP开始,结束呢,呵呵,也许是几分钟,也许是几小时,这要看具体的实现了)并且给这个Session分配一个端口,比如62000,然后改变这个数据包的源端口为62000。所以本来是(10.0.0.1:1234->18.181.0.31:1235)的数据包到了互联网上变为了(155.99.25.11:62000->18.181.0.31:1235)。

一旦NAT创建了一个Session后,NAT会记住62000端口对应的是10.0.0.1的1234端口,以后从18.181.0.31发送到62000端口的数据会被NAT自动的转发到10.0.0.1上。(注意:这里是说18.181.0.31发送到62000端口的数据会被转发,其他的IP发送到这个端口的数据将被NAT抛弃)这样Client A就与Server S1建立以了一个连接。

呵呵,上面的基础知识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了,那么下面是关键的部分了。

看看下面的情况:

Server S1                                     Server S2
 18.181.0.31:1235                              138.76.29.7:1235
        |                                             |
        |                                             |
        +----------------------+----------------------+
                               |
   ^  Session 1 (A-S1)  ^      |      ^  Session 2 (A-S2)  ^
   |  18.181.0.31:1235  |      |      |  138.76.29.7:1235  |
   v 155.99.25.11:62000 v      |      v 155.99.25.11:62000 v
                               |
                            Cone NAT
                          155.99.25.11
                               |
   ^  Session 1 (A-S1)  ^      |      ^  Session 2 (A-S2)  ^
   |  18.181.0.31:1235  |      |      |  138.76.29.7:1235  |
   v   10.0.0.1:1234    v      |      v   10.0.0.1:1234    v
                               |
                            Client A
                         10.0.0.1:1234

接上面的例子,如果Client A的原来那个Socket(绑定了1234端口的那个UDP Socket)又接着向另外一个Server S2发送了一个UDP包,那么这个UDP包在通过NAT时会怎么样呢?

这时可能会有两种情况发生,一种是NAT再次创建一个Session,并且再次为这个Session分配一个端口号(比如:62001)。另外一种是NAT再次创建一个Session,但是不会新分配一个端口号,而是用原来分配的端口号62000。前一种NAT叫做Symmetric NAT,后一种叫做Cone NAT。我们期望我们的NAT是第二种,呵呵,如果你的NAT刚好是第一种,那么很可能会有很多P2P软件失灵。(可以庆幸的是,现在绝大多数的NAT属于后者,即Cone NAT)

好了,我们看到,通过NAT,子网内的计算机向外连结是很容易的(NAT相当于透明的,子网内的和外网的计算机不用知道NAT的情况)。

但是如果外部的计算机想访问子网内的计算机就比较困难了(而这正是P2P所需要的)。

那么我们如果想从外部发送一个数据报给内网的计算机有什么办法呢?首先,我们必须在内网的NAT上打上一个“洞”(也就是前面我们说的在NAT上建立一个Session),这个洞不能由外部来打,只能由内网内的主机来打。而且这个洞是有方向的,比如从内部某台主机(比如:192.168.0.10)向外部的某个IP(比如:219.237.60.1)发送一个UDP包,那么就在这个内网的NAT设备上打了一个方向为219.237.60.1的“洞”,(这就是称为UDP Hole Punching的技术)以后219.237.60.1就可以通过这个洞与内网的192.168.0.10联系了。(但是其他的IP不能利用这个洞)。

呵呵,现在该轮到我们的正题P2P了。有了上面的理论,实现两个内网的主机通讯就差最后一步了:那就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了,两边都无法主动发出连接请求,谁也不知道谁的公网地址,那我们如何来打这个洞呢?我们需要一个中间人来联系这两个内网主机。

现在我们来看看一个P2P软件的流程,以下图为例:

Server S (219.237.60.1)
                          |
                          |
   +----------------------+----------------------+
   |                                             |
 NAT A (外网IP:202.187.45.3)                 NAT B (外网IP:187.34.1.56)
   |   (内网IP:192.168.0.1)                      | (内网IP:192.168.0.1)
   |                                             |
Client A  (192.168.0.20:4000)             Client B (192.168.0.10:40000)

首先,Client A登录服务器,NAT A为这次的Session分配了一个端口60000,那么Server S收到的Client A的地址是202.187.45.3:60000,这就是Client A的外网地址了。同样,Client B登录Server S,NAT B给此次Session分配的端口是40000,那么Server S收到的B的地址是187.34.1.56:40000。

此时,Client A与Client B都可以与Server S通信了。如果Client A此时想直接发送信息给Client B,那么他可以从Server S那儿获得B的公网地址187.34.1.56:40000,是不是Client A向这个地址发送信息Client B就能收到了呢?答案是不行,因为如果这样发送信息,NAT B会将这个信息丢弃(因为这样的信息是不请自来的,为了安全,大多数NAT都会执行丢弃动作)。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在NAT B上打一个方向为202.187.45.3(即Client A的外网地址)的洞,那么Client A发送到187.34.1.56:40000的信息,Client B就能收到了。这个打洞命令由谁来发呢,呵呵,当然是Server S。

总结一下这个过程:如果Client A想向Client B发送信息,那么Client A发送命令给Server S,请求Server S命令Client B向Client A方向打洞,然后Client A就可以通过Client B的外网地址与Client B通信了。

注意:以上过程只适合于Cone NAT的情况,如果是Symmetric NAT,那么当Client B向Client A打洞的端口已经重新分配了,Client B将无法知道这个端口(如果Symmetric NAT的端口是顺序分配的,那么我们或许可以猜测这个端口号,可是由于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太多,我们不推荐这种猜测端口的方法)。

P2P之UDP穿透NAT的原理与实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转】P2P之UDP穿透NAT的原理与实现(附源代码)

    作者:shootingstars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日期:2004-5-25 出处:P2P中国(PPcn.net) P2P 之 UDP穿透NAT的原理与实现(附源代码)原创:shootings ...

  2. [转]UDP穿透NAT的原理与实现(UDP“打洞”原理)

    NAT(The IP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 的概念和意义是什么? NAT, 中文翻译为网络地址转换.具体的详细信息可以访问RFC 1631 - http://www. ...

  3. P2P之UDP穿透NAT原理

    首先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s),网络地址转换:网络地址转换是在IP地址日益缺乏的情况下产生的,它的主要目的就 ...

  4. [p2p]UDP用打洞技术穿透NAT的原理与实现

    首先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s),网络地址转换:网络地址转换是在IP地址日益缺乏的情况下产生的, ...

  5. UDP穿透NAT原理解析

    转自:http://www.2cto.com/net/201201/116793.html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s),网络地址转换:网络地址转换是在IP地址日益 ...

  6. UDP穿越NAT原理(p2p)

    转载自:http://blog.csdn.net/ldd909/article/details/5979967 论坛上经常有对P2P原理的讨论,但是讨论归讨论,很少有实质的东西产生(源代码).在这里我 ...

  7. P2P原理及UDP穿透简单说明

    转:http://http://andylin02.iteye.com/blog/444666 P2P原理及UDP穿透简单说明 本文章出自cnntec.com的AZ猫著,如需要转发,请注明来自cnnt ...

  8. P2P原理及UDP穿透简单说明(转)

    源: P2P原理及UDP穿透简单说明

  9. UDP 构建p2p打洞过程的实现原理(持续更新)

    UDP 构建p2p打洞过程的实现原理(持续更新) 发表于7个月前(2015-01-19 10:55)   阅读(433) | 评论(0) 8人收藏此文章, 我要收藏 赞0 8月22日珠海 OSC 源创 ...

随机推荐

  1. java多线程有几种实现方法,都是什么?同步有几种实现方法,都是什么?

    多线程有两种实现方法,分别是继承Thread类与实现Runnable接口 同步的实现方面有两种,分别是synchronized,wait与notify 先看一下java线程运行时各个阶段的运行状态 j ...

  2. sqlDataAdapter的FillSchema用法

    摘自于网络:http://blog.csdn.net/bupt_zoucq/article/details/6653385 FillSchema是用来向DataTable中填入详细的元数据信息的,例如 ...

  3. AOP 在javascript 中的使用

    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意为面向切面编程 可以在不修改原有代码的情况下增加新功能,利用AOP可以对业务逻辑各个部分进行隔离,从而使得业务逻辑各部分的耦合度降低 ...

  4. Vasiliy's Multiset

    Vasiliy's Multiset time limit per test 4 seconds memory limit per test 256 megabytes input standard ...

  5. 强制修改mysql 中root的密码

    /etc/init.d/mysqld stop   (service mysqld stop )/usr/bin/mysqld_safe --skip-grant-tables另外开个SSH连接[ro ...

  6. (简单) POJ 1278 Catch That Cow,回溯。

    Description Farmer John has been informed of the location of a fugitive cow and wants to catch her i ...

  7. php学习记录

    放了寒假.期末考试折腾了一个月都不会写代码了. 一放寒假就找了套PHP培训的课程 在这做些笔记,系统的学习一下php 2017.1.14 介绍集成环境---wamp Apache服务器根目录 / -- ...

  8. Spring学习---JPA配置和使用

      理论的东西如果不实践,永远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本文将介绍用maven管理,用Hibernate作为JPA供应商,使用MYSQL数据库,配置和使用JPA.   以下代码已经上传至GITHUB.   ...

  9. 在IOS应用中从竖屏模式强制转换为横屏模式

    http://www.cnblogs.com/mrhgw/archive/2012/07/18/2597218.html 在 iPhone 应用里,有时我们想强行把显示模式从纵屏改为横屏(反之亦然), ...

  10. STM32标准IIC驱动

    II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是一种由 PHILIPS 公司开发的两线式串行总线,用于连接 微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也是目前很流行的通讯总线,使用IIC总线做产品能够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