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高并发之魂
前置知识
- 了解Java基本语法
- 了解多线程基本知识
知识介绍
- Synchronized简介:作用、地位、不控制并发的后果
- 两种用法:对象锁和类锁
- 多线程访问同步方法的7种情况:是否是static、Synchronized方法等
- Synchronized的性质:可重入、不可中断
- 原理:加解锁原理、可重入原理、可见性原理
- Synchronized的缺陷:效率低、不够灵活、无法预判是否成功获取锁
- 常见问题:
- 如何选择Lock或Synchronized等
- 如何提高性能、JVM如何解决那个线程获取锁等
Synchronized简介
作用
官方解释
同步方法支持一种简单的策略来防止线程干扰和内存一致性错误:如果一个对象对多个线程可见,则对该对象变量的所有读取或写入都是通过同步方法完成的。
通俗易懂的解释
能够保证在同一时刻最多只有一个线程执行该段代码,以达到保证并发安全的效果。
地位
- Synchronized是Java的关键字,被Java语言原生支持
代码演示:不使用并发手段的后果演示
代码实战:两个线程同时a++,最后结果会比预计的少
原因
count++,它看上去只是一个操作,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动作:
- 读取count
- 将count加1
- 将count的值写入到内存中
- 最基本的互斥同步手段
- 并发编程中的元老级角色,是并发编程的必学内容
Synchronized的两个用法
对象锁
包括方法锁(默认锁对象为this当前实例对象)和同步代码块锁(自己指定锁对象)
代码块形式:手动指定锁对象
方法锁形式:synchronized修饰普通方法,锁对象默认为this
类锁
概念(重要):Java类可能有很多个对象,但只有1个Class对象
本质:所以所谓的类锁,不过是Class对象的锁而已
用法和效果:类锁只能在同一时刻被一个对象拥有
形式1:synchronized加载static方法上
形式2:synchronized(*.class)代码块
消失的请求解决方案
不使用并发手段会有什么后果?如何解决?
解决问题
两个线程同时a++,最后结果会比预计的少
原因
count++,它看上去知识一个操作,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动作
- 读取count
- 将count+1
- 将count的值写入到内存中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七种常见情况之123
多线程访问同步方法的7种情况
- 两个线程同时访问一个对象的同步方法
- 两个线程访问的是两个对象的同步方法
- 两个线程访问的是synchronized的静态方法
- 同时访问同步方法与非同步方法
- 访问同一个对象的不同的普通同步方法
- 同时访问静态synchronized和非静态synchronized方法
- 方法抛异常后,会释放锁
情况一:
情况二:
情况三:
情况四:
情况五:
情况六:
情况七:
7种情况总结
3点核心思想
- 一把锁只能同时被一个线程获取,没有拿到锁的线程必须等待(对应第1、5种情况)
- 每个实例都对应有自己的一把锁,不同实例之间互不影响;例外:锁对象锁是*.class以及Synchronized修饰的是static方法的时候,所有对象共用同一把锁(对应第2、3、4、6种情况);
- 无论是方法正常执行完毕或者方法抛出异常,都会释放锁(对应第7种情况)
Synchronized缺陷
- 效率低:锁的释放情况少、试图获得锁时不能设定超时、不能中断一个正在试图获得锁的线程
- 不够灵活(读写锁更灵活):加锁和释放的时机单一,每个锁仅有单一的条件(某个对象),可能是不够的
- 无法知道是否成功获取到锁
常见面试问题
1、使用注意点:锁对象不能为空、作用域不宜过大、避免死锁
2、如何选择Lock和Synchronized关键字?
3、多线程访问同步方法的各种具体情况
Java 高并发之魂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高并发之锁优化
本文主要讲并行优化的几种方式, 其结构如下: 锁优化 减少锁的持有时间 例如避免给整个方法加锁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yncMethod(){ othercode1(); ...
- java高并发之线程池
Java高并发之线程池详解 线程池优势 在业务场景中, 如果一个对象创建销毁开销比较大, 那么此时建议池化对象进行管理. 例如线程, jdbc连接等等, 在高并发场景中, 如果可以复用之前销毁的对 ...
- java高并发之锁的使用以及原理浅析
锁像synchronized同步块一样,是一种线程同步机制.让自Java 5开始,java.util.concurrent.locks包提供了另一种方式实现线程同步机制——Lock.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都 ...
- 1.6 JAVA高并发之线程池
一.JAVA高级并发 1.5JDK之后引入高级并发特性,大多数的特性在java.util.concurrent 包中,是专门用于多线程发编程的,充分利用了现代多处理器和多核心系统的功能以编写大规模并发 ...
- Java高并发之无锁与Atomic源码分析
目录 CAS原理 AtomicInteger Unsafe AtomicReference AtomicStampedReference AtomicIntegerArray AtomicIntege ...
- Java高并发之线程池详解
线程池优势 在业务场景中, 如果一个对象创建销毁开销比较大, 那么此时建议池化对象进行管理. 例如线程, jdbc连接等等, 在高并发场景中, 如果可以复用之前销毁的对象, 那么系统效率将大大提升. ...
- Java高并发之设计模式
本文主要讲解几种常见并行模式, 具体目录结构如下图. 单例 单例是最常见的一种设计模式, 一般用于全局对象管理, 比如xml配置读写之类的. 一般分为懒汉式, 饿汉式. 懒汉式: 方法上加synchr ...
- Java高并发之线程基本操作
结合上一篇同步异步,这篇理解线程操作. 1.新建线程.不止thread和runnable,Callable和Future了解一下 package com.thread; import java.tex ...
- Java高并发之同步异步
1.概念理解: 2.同步的解决方案: 1).基于代码 synchronized 关键字 修饰普通方法:作用于当前实例加锁,进入同步代码前要获得当前实例的锁. 修饰静态方法:作用于当前类对象加锁,进入同 ...
随机推荐
- SUSE CaaS Platform 4 - 安装技巧
1.虚拟化环境搭建 - 网络 首先,虚拟机其中一块网卡桥接到 VMnet8 上,通过 VMnet8 地址转换出去访问互联网,如果我们直接桥接到 WIFI 网卡上,由于在不同的的网络环境,地址会时长会 ...
- Error running 'tomcat:run' Cannot run program..CreateProcess error=2,系统找不到指定的文件
Error running 'tomcat:run': Cannot run program "tomcat:run" (in directory "D:\WorkTes ...
- Thinkphp5.0第三篇
批量插入数据 //新增一条数据的方法 public function add() { /*$user =new UserModel(); $user->id=1; $user->name= ...
- 快学Scala 第二十课 (trait的构造顺序)
trait的构造顺序: 首先调用超类构造器 特质构造器在超类构造器之后,类构造器之前执行 特质从左向右被构造 每个特质当中,父特质先被构造 如果多个特质共有一个父特质,而那个父特质已经被构造,则不会被 ...
- Android_布局
<该文章参考各大博客以及书籍总结而来,如有问题欢迎指出^ ^> 一.五大传统布局+新布局 线性布局——LinearLayout 相对布局——RelativeLayout 帧布局——Fram ...
- Java面试----01.JavaSE
1.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的区别 面向过程:面向过程性能比面向对象高. 因为类调用时需要实例化,比较消耗资源,所以当性能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时,比如单片机.嵌入式开发.Linux/Unix等一般采用面向对象 ...
- kubernetes垃圾回收器GarbageCollector Controller源码分析(二)
kubernetes版本:1.13.2 接上一节:kubernetes垃圾回收器GarbageCollector Controller源码分析(一) 主要步骤 GarbageCollector Con ...
- javascript关键字typeof、instanceof、constructor判断类型
鉴于 ECMAScript 是松散类型的,因此需要有一种手段来检测给定变量的数据类型.对于这个问题,JavaScript 也提供了多种方法,但遗憾的是,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参差不齐. 下面介绍常用的几 ...
- python编程基础之二十五
匿名函数:不用def 定义的函数,没有函数名 lambda只是一个表达式,函数体比def简单的多 lambda的函数体不再是代码块 lambda只有一行,增加运行效率 lambda [参数1][参数2 ...
- [Mathematics][MIT 18.02]Detailed discussions about 2-D and 3-D integral and their connections
Since it is just a sort of discussion, I will just give the formula and condition without proving 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