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阅读提示!!!

  1. 首先,本文针对的是3D transform变换的学习,所以你需要对 2D transform变换 有一定的了解
  2.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代码是一种需要自己不断实践的学科,建议各位在开始学习本篇文档的时候,先创建一个html页面来边读边练,

    相信这样,一定会给你留下一个非常直观且深刻的印象!

本文练习一些公共代码

鉴于本文贴了不少代码来演示,所有这里提前放一个所有演示的公共代码片段

	// 公共DOM元素,后续均为此写样式表
// 舞台容器
<div class="stage">
// 变换元素
<div class="box"></div>
<div class="box"></div>
<div class="box"></div>
<div class="box"></div>
<div class="box"></div>
</div> // 样式兼容的各个浏览器属性头,有需要的在各自代码中添加
// 下列测试代码使用Chorme运行
-webkit- /* Safari 和 Chrome */
-ms- /* IE */
-moz- /* Firefox */
-o- /* Opera */

实现3D变换的基础 -- 透视(perspective)

当我们步入CSS3动画殿堂之时,我们一般都会从一些简单动的东西开始学习,比如元素的位移,旋转,放大缩小之类的2D transform变换

那么如何在一个2D的屏幕上实现3D的变换呢,这里我们就先需要有一个概念,就是 透视

从一个最简单的 透视 说起,我们小时候的数学课上,数学老师一定会给我们画一个立体正方形,能够在2D平面上看出3D效果就是 透视 的作用

用一张直观的图片来说明一下

透视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那么在CSS3中如何用代码实现透视呢?

  1. 主要是通过perspective属性来实现定义透视距离
  2. perspective属性定义3D元素距视图的距离,以像素计,该属性允许您改变3D元素查看3D元素的视图
  3. 透视距离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你的显示器宽度是1920px的分辨率,那么2000px的透视距离就近似于,从显示器平面开始,一个显示器宽度的距离
  4. 默认值是0px,可以理解为初始位置
  5. 注意!!!当为元素定义 perspective 属性时,其子元素会获得透视效果,而不是元素本身
  6. 它有两种写法,单个元素时候看似效果相同,但是多元素在同一个舞台上呈现时,就会出现问题了
    • 第一种,是写在舞台元素上,定义perspective属性
    • 第二种,是配合transform属性一起,例如:transform: perspective(600px) rotateY(45deg)
    • 参考下方示例,您可以在自己的demo中测试效果区别,你会发现第二种所有元素都是同一角度的旋转,

      这是因为第一种透视点是.stage中央,第二种透视点是每一个.box中央
	// 第一种写法
.stage {
width: 100%;
height: 100%;
perspective: 1000px;
-webkit-perspective: 500px;
}
.stage .box {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margin: 100px 100px;
background-color: #55ffff;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rotateY(65deg);
-webkit-transform: rotateY(65deg);
} // 第二种写法
.stage {
width: 100%;
height: 100%;
}
.stage .box {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margin: 100px 100px;
background-color: #55ffff;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perspective(1000px) rotateY(65deg);
-webkit-transform: perspective(1000px) rotateY(65deg);
}

透视基点位置属性(perspective-origin)

  1. 既然我我们有透视距离的概念,那么这个透视基点的意思就是,我们所看的舞台或者元素的中心
  2. perspective(透视)属性必须和perspective-origin(透视基点)属性一同使用
  3. perspective-origin: x-axis y-axis,xy可以分别是这些值:
    • left
    • right
    • center
    • length,像素
    • %,百分比
  4.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透视基点类似看足球比赛中那个球的位置,因为所有人眼都会盯着场上的足球,你和球的距离理解为透视距离就好,当然这并不恰当,不要在意
  5. 该属性必须与perspective属性一同使用,而且只影响3D转换元素,它可以定义在元素中,并且同perspective属性一样,定义在哪里影响哪里
  6. 默认值是50% 50%,表示 xy 中心位置
  7. 下面我们利用一个示例来看看,你依旧可以通过修改demo中的参数,看到效果的变化
	// 50% 50% 正好是变换元素的中心点,也是默认值
.stage {
width: 100%;
height: 100%;
perspective: 604px;
-webkit-perspective: 604px;
// 使用百分比
perspective-origin: 50% 50%;
-webkit-perspective-origin: 50% 50%;
// 使用像素
// perspective-origin: 200px 100px;
// -webkit-perspective-origin: 200px 100px;
// 使用位置
// perspective-origin: left center;
// -webkit-perspective-origin: left center;
// 也可以混用
// perspective-origin: 200px 10%;
// -webkit-perspective-origin: 200px 10%;
}
.stage .box {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margin: 100px 100px;
background-color: #55ffff;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rotateY(65deg);
-webkit-transform: rotateY(65deg);
}

透视盲区

在我们进行3D变换的时候还会遇到透视盲区的问题,比如一个正方形,旋转45°之后,正好和你的视线完全平行,那么这个面你就看不到,这就是视觉盲区

你可以利用下方代码在自己的demo中查看一下效果

	// 我的电脑分辨率是`1920*1080`,透视距离是`604px`
// 如果你看不到效果,可以尝试修改旋转角度或透视距离,找一下出现盲区的角度
.stage {
width: 100%;
height: 100%;
perspective: 604px;
-webkit-perspective: 604px
} .stage .box {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margin: 100px 100px;
background-color: #55ffff;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rotateY(65deg);
-webkit-transform: rotateY(65deg);
}

实现静态的3D变换 -- 转换(transform)

相信在2D变换的学习中对于transform属性一定不陌生了,它不仅可以进行2D变换,也可以进行3D变换,只不过需要借助上一个透视的属性,我们才可以在屏幕中看到变换的效果

先来说明一个三维坐标系的概念,通俗点来说,z轴对应垂直方向,x轴对应前后方向,y轴对应左右方向

后续我们所说的绕轴变化,你就可以参考这个图例,想象一下发生的变换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transform支持的变换类型,如果对此您有疑问,可以参考w3school的可测试教程

  1. 2D类型

    转换(位移) translate(x,y) / translateX(x) / translateY(y)

    缩放 scale(x,y) / scaleX(x) / scaleY(y)

    旋转 rotate(angle) / rotateX(angle) / rotateY(angle)

    倾斜 skew(x-angle,y-angle) / skewX(angle) / skewY(angle)

    matrix(),把所有 2D 变换方法组合为一个,可接受六个参数,matrix(scaleX(),skewY(),skewX(),scaleY(),translateX(),translateY())

  2. 3D类型

    转换(位移) translate3d(x,y,z) / translateZ(z),主要是垂直距离的位移

    缩放 scale3d(x,y,z) / scaleZ(z),同样是垂直距离的缩放

    旋转 rotate3d(x,y,z,angle) / rotateX(angle) / rotateY(angle) / rotateZ(angle)

    rotateX/rotateY/rotateZ三种函数分别意思是绕着XYZ轴做旋转运动,angle参数为单位为deg的角度

    rotate3d函数定义一个变换,它将元素围绕固定轴移动而不使其变形,运动量由指定的角度定义,

    如果为正,运动将为顺时针,如果为负,则为逆时针,想要了解更多可以参考 这篇文档中的动态示例 理解

2D变换请参考 本文Tips中的链接 或百度教程,下面我们来详细看下实现静态3D变换的代码

	.stage {
width: 100%;
height: 100%;
perspective: 500px;
-webkit-perspective: 500px;
perspective-origin: 50% 50%;
-webkit-perspective-origin: 50% 50%;
} .stage .box {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margin: 100px 100px;
background-color: #55ffff;
display: inline-block;
// 这里表示绕Y轴做旋转65度的变换
transform: rotate3d(0, 1, 0, 65deg);
-webkit-transform: rotate3d(0, 1, 0, 65deg);
}

转换基点位置属性(transform-origin)

  1. transform-origin属性允许您改变被转换元素的位置,2D转换元素能够改变元素xy轴,3D转换元素还能改变其z轴
  2. transform-origin: x-axis y-axis z-axis,这定义了视图被置于xyz轴的何处,z值只能是length,xy可以分别是这些值:
    • left
    • right
    • center
    • length,像素
    • %,百分比
  3. transform-origin属性必须和transform属性一同使用
  4. 默认值是50% 50% 0,表示转换基点位于 xy 中心以及 z轴 0 的位置
  5. 下面我们利用一个示例来看看,你依旧可以通过修改demo中的参数,看到效果的变化
	.stage {
width: 100%;
height: 100%;
perspective: 500px;
-webkit-perspective: 500px;
perspective-origin: 50% 50%;
-webkit-perspective-origin: 50% 50%;
} .stage .box {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margin: 100px 100px;
background-color: #55ffff;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rotate3d(0, 1, 0, 65deg);
-webkit-transform: rotate3d(0, 1, 0, 65deg);
// 表示旋转元素的基准点在 x 100px y 100px z -900px 位置
// 值类型自由使用,不做过多说明,参考上方透视基点属性
transform-origin: 100px 100px -900px;
-webkit-transform-origin: 100px 100px -900px;
}

转换如何呈现属性(transform-style)

  1. transform-style属性规定如何在3D空间中呈现被嵌套的元素
  2. transform-style: flat | preserve-3dflat表示子元素将不保留其3D位置,preserve-3d表示子元素保留其3D位置
  3. 默认值是flat,不保留3D位置
  4. 下面用一个不同于上面几个示例的示例来展示整个属性的效果,你可以在demo中修改几个属性来查看效果
	<div class="stage">
<div class="box">
<div class="box-out">
<div class="box-in"></div>
</div>
</div>
</div>
	.stage {
width: 100%;
height: 100%;
perspective: 1600px;
-webkit-perspective: 1600px;
} .stage .box {
width: 400px;
height: 400px;
margin: 100px 100px;
background-color: #55ffff;
transform: rotate3d(0, 1, 0, 65deg);
-webkit-transform: rotate3d(0, 1, 0, 65deg);
// 这里会展示3D效果
transform-style: preserve-3d;
-webkit-transform-style: preserve-3d;
// 不展示3D效果
// transform-style: flat;
// -webkit-transform-style: flat;
} .stage .box .box-out {
width: 90%;
height: 90%;
background-color: #ffff00;
transform: rotate3d(0.5, 1, 0, 85deg);
-webkit-transform: rotate3d(0.5, 1, 0, 85deg);
} .stage .box .box-out .box-in {
width: 150%;
height: 150%;
background-color: #aaff7f;
transform: rotate3d(0.1, 1, 0.5, 85deg);
-webkit-transform: rotate3d(0.1, 1, 0.5, 85deg);
}

背面是否可见属性(backface-visibility)

  1. backface-visibility属性定义当元素不面向屏幕时是否可见
  2. backface-visibility: visible | hiddenvisible表示背面是可见的,hidden表示背面不可见
  3. 该属性主要用于不想展示被旋转元素的背面时使用,通常用于一些翻转动效,比如炉石的抽卡,就属于背面可见
  4. 下面我们可以通过翻拍效果示例来理解一下这个属性的作用
	<div class="stage">
<div class="box">
<div class="box-prev"></div>
<div class="box-next"></div>
</div>
</div>
	.stage {
width: 100%;
height: 100%;
perspective: 1600px;
-webkit-perspective: 1600px;
} .box {
width: 400px;
height: 400px;
margin: 100px 100px;
position: relative;
transition: 0.5s all;
transform-style: preserve-3d;
-webkit-transform-style: preserve-3d;
} .box-prev,
.box-next {
width: 100%;
height: 100%;
position: absolute;
transition: 0.5s all;
backface-visibility: hidden;
} .box-prev {
background-color: #ffff00;
z-index: 1;
} .box-next {
background-color: #aaff7f;
transform: rotateY(180deg);
z-index: 0;
} .box:hover{
transform: rotateY(180deg);
}

做一些简单的循环动效

学习了上述代码之后,我们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循环动效了,这里我们用一个简单的翻书效果来练习,当然还有很多奇思妙想期待你自己去实践啦!

	<div class="stage">
<div class="box">
<div class="box-prev"></div>
<div class="box-midd"></div>
<div class="box-next">
<span></span>
<span></span>
</div>
</div>
</div>
	.stage {
width: 100%;
height: 100%;
} .box {
width: 400px;
height: 400px;
margin: 100px 100px;
position: relative;
transition: 0.5s all;
transform-style: preserve-3d;
} .box-prev,
.box-midd,
.box-next {
width: 100%;
height: 100%;
position: absolute;
transition: 3s all;
} .box-prev {
background-color: #ffff9b;
z-index: 2;
} .box-midd {
background-color: #aaff7f;
z-index: 1;
} .box-next {
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space-between;
z-index: 0;
} .box-next span {
width: 50%;
height: 100%;
} .box-next span:nth-child(1) {
background-color: #ffff9b;
} .box-next span:nth-child(2) {
background-color: #aaff7f;
} .box:hover .box-prev {
transform: perspective(800px) rotateY(-180deg);
transform-origin: perspective(800px) 50% 50% 0;
} .box:hover .box-midd {
transform: perspective(800px) rotateY(-180deg);
transform-origin: perspective(800px) 50% 50% 0;
}

参考文档一 ———— 带你玩转css3的3D!

参考文档二 ———— 好吧,CSS3 3D transform变换,不过如此!

参考文档三 ———— CSS perspective 属性

参考文档三 ———— CSS perspective-origin 属性

参考文档五 ———— CSS transform 属性

参考文档六 ———— CSS transform-origin 属性

参考文档七 ———— CSS transform-style 属性

参考文档八 ———— CSS backface-visibility 属性

参考文档九 ———— CSS3中设置3D变形的transform-style属性详解

我是 fx67ll.com,如果您发现本文有什么错误,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指正,感谢您的阅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访问我的 本文github仓库地址,为我点一颗Star,Thanks~

转发请注明参考文章地址,非常感谢!!!

详解如何用 CSS3 完成 3D transform变换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好吧,CSS3 3D transform变换,不过如此!

    一.写在前面的秋裤 早在去年的去年,我就大肆介绍了2D transform相关内容.看过海贼王的都知道,带D的家伙都不是好惹的,2D我辈尚可以应付,3D的话,呵呵,估计我等早就在千里之外被其霸气震晕了 ...

  2. 好吧,CSS3 3D transform变换,不过如此!——张鑫旭

    一.写在前面的秋裤 早在去年的去年,我就大肆介绍了2D transform相关内容.看过海贼王的都知道,带D的家伙都不是好惹的,2D我辈尚可以应付,3D的话,呵呵,估计我等早就在千里之外被其霸气震晕了 ...

  3. Safari 3D transform变换z-index层级渲染异常的研究

    by zhangxinxu from http://www.zhangxinxu.com/wordpress/?p=5569 一.Safari是新时代的IE6 在2年前介绍currentColor变量 ...

  4. 高效开发之SASS篇 灵异留白事件——图片下方无故留白 你会用::before、::after吗 link 与 @import之对比 学习前端前必知的——HTTP协议详解 深入了解——CSS3新增属性 菜鸟进阶——grunt $(#form :input)与$(#form input)的区别

    高效开发之SASS篇   作为通往前端大神之路的普通的一只学鸟,最近接触了一样稍微高逼格一点的神器,特与大家分享~ 他是谁? 作为前端开发人员,你肯定对css很熟悉,但是你知道css可以自定义吗?大家 ...

  5. CSS3 3D transform变换

    .实际应用-图片的旋转木马效果 您可以狠狠地点击这里:图片的旋转木马效果demo 建议在足够新版本的FireFox浏览器或Safari浏览器下观看,Chrome可能需要居中定位查看,下图为效果缩略图: ...

  6. iOS 2D绘图详解(Quartz 2D)之Transform(CTM,Translate,Rotate,Scale)

    前言:Quartz默认采用设备无关的user space来进行绘图,当context(画板)建立之后,默认的坐标系原点以及方向也就确认了,可以通过CTM(current transformation ...

  7. 一文详解如何用 TensorFlow 实现基于 LSTM 的文本分类(附源码)

    雷锋网按:本文作者陆池,原文载于作者个人博客,雷锋网已获授权. 引言 学习一段时间的tensor flow之后,想找个项目试试手,然后想起了之前在看Theano教程中的一个文本分类的实例,这个星期就用 ...

  8. 详解如何用AD 生成Gerber文件

    以上gerber文件就出完了;  下面步骤是:进行导出" 钻孔文件 ". 以上钻孔文件就出完了;  到此就全部完成输出了. 下面的操作,也可以不用导的 .下面步骤是:进行导出&qu ...

  9. Safari 3D transform变换z-index层级渲染异常

    (猛戳来源:http://www.zhangxinxu.com/wordpress/?p=5569)

随机推荐

  1. vue 2.0源码学习笔记—new Vue ( Vue 初始化过程 )

    new Vue(Vue 初始化) 一个vue实例化到底经历了什么?已下是博主自己的总结,不正确的地方请指出,谢谢~ 一.简述 从使用角度来看,挂载的顺序如下 1. $slots 2. $scopedS ...

  2. 安装早期老版本 Visual Studio

    安装早期老版本 Visual Studio https://visualstudio.microsoft.com/zh-hans/vs/older-downloads/

  3. 脚本注入1(boolean&&get)

    现在,我们回到之前,练习脚本支持的布尔盲注(get型). 布尔盲注的应用场景是查询成功和失败时回显不同,且存在注入点的地方. 这里以Less-8为例: 发现查询成功时,会显示:失败则无回显. 同时发现 ...

  4. 【Java虚拟机7】ClassLoader源码文档翻译

    前言 学习JVM类加载器,ClassLoader这个类加载器的核心类是必须要重视的. Notes:下方蓝色文字是自己的翻译(如果有问题请指正).黑色文字是源文档.红色文字是自己的备注. ClassLo ...

  5. 【UE4 设计模式】设计模式一些概念

    定义 设计模式是一套被反复使用的.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 使用设计模式是为了重用代码.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可靠性. 四人帮 GOF ( Gang of Four ...

  6. Coursera Deep Learning笔记 改善深层神经网络:优化算法

    笔记:Andrew Ng's Deeping Learning视频 摘抄:https://xienaoban.github.io/posts/58457.html 本章介绍了优化算法,让神经网络运行的 ...

  7. 【二食堂】Alpha - 测试报告

    TextMarking Alpha阶段测试报告 前后端测试过程及结果 在Alpha阶段,测试工作紧跟后端开发进度,一下是我们所做的一些测试工作. 后端单元测试 测试代码可以在git仓库中查看,后端对所 ...

  8. TDengine在数益工联工业物联采集平台建设中的初步实践

    作者:易永耀 夏杭泰 邓炜兴 公司介绍 数益工联致力于打造基于数据流+价值流的离散制造业数字化软件:应用新一代的物联网技术与丰富的现场交互手段,融合工业工程精益思想,为离散制造业客户的数字化升级提供从 ...

  9. Spring Security 多过滤链的使用

    Spring Security 多过滤链的使用 一.背景 二.需求 1.给客户端使用的api 2.给网站使用的api 三.实现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四.实现 1.app 端 Spring Secur ...

  10. 洛谷 P5664 [CSP-S2019] Emiya 家今天的饭

    链接: P5664 题意: 给出一个 \(n*m\) 的矩阵 \(a\),选 \(k\) 个格子(\(1\leq k\leq n\)),每行最多选一个,每列最多选\(⌊\dfrac k2⌋\) 个,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