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前言--LinkedList中的基本用法

在前面的博文中,小编介绍List接口中的ArrayList集合,List这个接口,有两个实现类,一个就是ArrayList另一个是LinkedList(链表),这两个类都实现了List接口,so。她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LinkedList和ArrayList一样实现了List接口,但是她执行插入和删除操作时比ArrayList更加高效,因为她是基于链表的,但同时也决定了她在随机访问方面要比ArrayList弱一点。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小demo来加深对LinkedList的了解。新建一个Class,取名为LinkedListTest1,编写code,addLast和addFirst方法,如下所示:

package j2se.demo;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

public class LinkedListTes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nkedList list = new LinkedList();
		list.add("F");
		list.add("B");
		list.add("D");
		list.add("E");
		list.add("C");

		list.addLast("Z");
		list.addFirst("A");

		list.add(1,"A2");

		System.out.println("最初的集合:"+list);

	}

}

运行效果,如下图所示: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remove的方法,编写相关代码,如下所示:

package j2se.demo;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

public class LinkedListTes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nkedList list = new LinkedList();
		list.add("F");
		list.add("B");
		list.add("D");
		list.add("E");
		list.add("C");

		list.addLast("Z");
		list.addFirst("A");

		list.add(1,"A2");

		System.out.println("最初的集合:"+list);

		list.remove("F");
		list.remove(2);

		System.out.println("变化后的集合:"+list);

	}

}

运行效果如下所示:

接着,我们来看set方法,编写相关代码,如下所示:

package j2se.demo;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

public class LinkedListTes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nkedList list = new LinkedList();
		list.add("F");
		list.add("B");
		list.add("D");
		list.add("E");
		list.add("C");

		list.addLast("Z");
		list.addFirst("A");

		list.add(1,"A2");

		System.out.println("最初的集合:"+list);

		list.remove("F");
		list.remove(2);

		System.out.println("变化后的集合:"+list);

		Object value = list.get(2);
		list.set(2, (String)value+"change");
		System.out.println("最后的集合:"+list);

	}

}

运行效果,如下所示:

LinkedList底层实现--双向链表

我们知道LinkedList底层实现是一个链表,我们来看看什么是链表,首先我们来看线性结构,在数据结构中,一般将数据结构分为两大类,线性数据结构和非线性数据结构,其中线性数据结构有线性表、栈、队列、串、数组和文件;非线性数据结构有树和图。我们重点来看一下线性表的特征:

a、线性表的逻辑结构是n个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如a1,a2,a3,...an,其中n为线性表的长度(n>=0),n=0的表称为空表;

b、在线性表中,数据元素呈线性关系,必存在唯一的称为“第一个”的数据元素;必存在唯一的称为“最后一个”的数据元素;除第一个元素外,每个元素都有且只有一个前驱元素;除最后一个元素外,每个元素都有且只有一个后继元素;

c、所有数据元素都在同一个线性表中必须是相同的数据类型;

d、线性表按其存储结构可以分为顺序表和链表,用顺序存储结构存储的线性表称为顺序表;用链式存储结构存储的线性表称为链表;

e、将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依次存放在某个存储区域中,所形成的表称为顺序表,一堆数组就是用顺序方式存储的线性表。

我们来看链表,对于一个顺序表来说,她存放这个元素本身就可以了,比如说3,我们存放这个3就可以了,因为她的地址是连续存放的,通过首地址就能一个一个找到后续元素的地址,但是对于链表来说,就不行,链表不是连续存放的。so,对于链表来说,光有数据还不够,必须还要有一个指向后继元素的引用才行。设计一个类,实现链表这个结构,该如何设计,应该包括哪些方法和属性呢?首先,我们需要设计一个node类,编写代码如下所示:

package j2se.demo;

public class Node {

	String data;//存放节点数据本身
	Node next;//存放指向下一个节点的引用

	public Node(String data){
		this.data=data;
	}

}

这样,我们就定义好了Node这个类本身,接着,新建一个Class,取名为NodeTest,实现使得node1的后继是node2,node2的后继是node3;该怎么写呢?代码如下所示:

package j2se.demo;

public class Node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ode node1 = new Node("node1");
		Node node2 = new Node("node2");
		Node node3 = new Node("node3");

		node1.next=node2;
		node2.next=node3;

		System.out.println(node1.next.next.data);

	}

}

运行,如下所示:

接着,这个时候有一个node4,需要插入在node1和node2之间,编写相关代码部分,如下所示:

package j2se.demo;

public class Node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ode node1 = new Node("node1");
		Node node2 = new Node("node2");
		Node node3 = new Node("node3");

		node1.next=node2;
		node2.next=node3;

		System.out.println(node1.next.next.data);

		System.out.println("----------");

		Node node4  = new Node("node4");
		node1.next=node4;
		node4.next=node2;
		System.out.println(node1.next.next.next.data);

	}

}

运行,效果如下所示:

接着,我们将node4进行删除,代码如下所示:

package j2se.demo;

public class Node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ode node1 = new Node("node1");
		Node node2 = new Node("node2");
		Node node3 = new Node("node3");

		node1.next=node2;
		node2.next=node3;

		System.out.println(node1.next.next.data);

		System.out.println("----------");

		Node node4  = new Node("node4");
		node1.next=node4;
		node4.next=node2;
		System.out.println(node1.next.next.next.data);

		System.out.println("----------");

		node1.next=node2;
		node4.next=null;
		System.out.println(node1.next.next.data);

	}

}

运行效果如下所示:

接着,我们来看双向循环链表,使得node1的后一个元素是node2,node2的前一个元素是node1,node2的后一个元素是node3,node3的前一个元素是node2,node3的下一个元素是node1,node1的前一个元素是node3,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Node2类,我们来看代码部分:

package j2se.demo;

public class Node2 {
	Node2 previous;
	String data;
	Node2 next;

	public Node2(String data){
		this.data=data;
	}

}

接着,我们来实现,代码如下所示:

package j2se.demo;

public class NodeTest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ode2 node1 = new Node2("data1");
		Node2 node2 = new Node2("data2");
		Node2 node3 = new Node2("data3");

		node1.next = node2;
		node2.next = node3;
		node3.next = node1;

		node3.previous = node2;
		node2.previous = node1;
		node1.previous = node3;

		System.out.println(node1.next.next.data);
		System.out.println(node3.previous.previous.data);

	}

}

运行效果,如下所示:

接着,小伙伴可以对其进行插入和删除的操作,和单向链表大同小异,小伙伴们可以自己动手实现。小编为什么要讲链表呢?因为LinkedList的底层实现就是一个双向链表,这个如果明白了,LinkedList的源码也就明白了,跟进去LinkedList的源码,我们来看她的部分源码,我们首先来看LinkedList类结构的定义,如下所示:

//通过LinkedList实现的接口可知,其支持队列操作,双向列表操作,能被克隆,支持序列化
public class LinkedList<E>
    extends AbstractSequentialList<E>
    implements List<E>, Deque<E>, Cloneable, java.io.Serializable
{
    // LinkedList的大小(指其所含的元素个数)
    transient int size = 0;

    /**
     * 指向第一个节点
     * 不变的: (first == null && last == null) ||
     *            (first.prev == null && first.item != null)
     */
    transient Node<E> first;

    /**
     * 指向最后一个节点
     * 不变的: (first == null && last == null) ||
     *            (last.next == null && last.item != null)
     */
    transient Node<E> last;

    ......
}

通过上面的代码,我们知道,
a、LinkedList 是一个继承于AbstractSequentialList的双向链表。它也可以被当作堆栈、队列或双端队列进行操作。
b、LinkedList 实现 List 接口,能对它进行队列操作。
c、LinkedList 实现 Deque 接口,即能将LinkedList当作双端队列使用。
d、LinkedList 实现了Cloneable接口,即覆盖了函数clone(),能克隆。
e、LinkedList 实现java.io.Serializable接口,这意味着LinkedList支持序列化,能通过序列化去传输。
f、LinkedList 是非同步的。
LinkedList包含了三个重要的对象:first、last 和 size。
a、 first 是双向链表的表头,它是双向链表节点所对应的类Node的实例
b、 last 是双向链表的最后一个元素,它是双向链表节点所对应的类Node的实例
c、 size 是双向链表中节点的个数。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LinkedList的构造函数,如下所示:

//构建一个空列表
    public LinkedList() {
    }

    /**
     * 构造一个包含指定collection的元素的列表,这些元素按照该collection的迭代器返回的顺序排列的
     * @param  c 包含用于去构造LinkedList的元素的collection
     * @throws NullPointerException 如果指定的collection为空
     */
    //构建一个包含指定集合c的列表
    public LinkedList(Collection<? extends E> c) {
        this();
        addAll(c);
    }

LinkedList的源码部分就先介绍到这里,小伙伴可以自己点进去看看哦,List的实现接口,小编已经介绍完两个了,一个ArrayList和LinkedList,既然她们两个都是实现了List接口,那么她们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呢?

ArrayList && LinkedList 比较

a、ArrayList是基于数组,LinkedList基于链表实现。
b、对于随机访问get和set,ArrayList觉得优于LinkedList,因为LinkedList要移动指针。
c、对于新增和删除操作add和remove,LinedList比较占优势,因为ArrayList要移动数据。
d、查找操作indexOf,lastIndexOf,contains等,两者差不多。
小编寄语:该博文,小编主要介绍了list接口中另一个实现类LinkedList,从LinkedList的基本方法,到LinkedList的源码部分,和ArrayList进行对比,ArrayList底层采用数组实现,LinkedList采用双向链表实现,当执行插入或者删除操作的时候,采用LinkedList比较好;当执行搜索操作的时候,采用ArrayList比较好。小伙伴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多查一查API文档,一起加油,小伙伴们`(*∩_∩*)′。

【java集合系列】--- LinkedList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 集合系列05之 LinkedList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概要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ArrayList,并了解了fail-fast机制.这一章我们接着学习List的实现类——LinkedList.和学习ArrayList一样,接下来呢,我们先对Linked ...

  2. Java 集合系列08之 List总结(LinkedList, ArrayList等使用场景和性能分析)

    概要 前面,我们学完了List的全部内容(ArrayList, LinkedList, Vector, Stack). Java 集合系列03之 ArrayList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Ja ...

  3. Java 集合系列 07 List总结(LinkedList, ArrayList等使用场景和性能分析)

    java 集合系列目录: Java 集合系列 01 总体框架 Java 集合系列 02 Collection架构 Java 集合系列 03 ArrayList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Java ...

  4. Java 集合系列 04 LinkedList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java 集合系列目录: Java 集合系列 01 总体框架 Java 集合系列 02 Collection架构 Java 集合系列 03 ArrayList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Java ...

  5. java集合系列之LinkedList源码分析

    java集合系列之LinkedList源码分析 LinkedList数据结构简介 LinkedList底层是通过双端双向链表实现的,其基本数据结构如下,每一个节点类为Node对象,每个Node节点包含 ...

  6. 【转】Java 集合系列08之 List总结(LinkedList, ArrayList等使用场景和性能分析)

    概要 前面,我们学完了List的全部内容(ArrayList, LinkedList, Vector, Stack). Java 集合系列03之 ArrayList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Ja ...

  7. Java 集合系列04之 fail-fast总结(通过ArrayList来说明fail-fast的原理、解决办法)

    概要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ArrayList.接下来,我们以ArrayList为例,对Iterator的fail-fast机制进行了解.内容包括::1 fail-fast简介2 fail-fast示例 ...

  8. Java 集合系列目录(Category)

    下面是最近总结的Java集合(JDK1.6.0_45)相关文章的目录. 01. Java 集合系列01之 总体框架 02. Java 集合系列02之 Collection架构 03. Java 集合系 ...

  9. Java 集合系列07之 Stack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概要 学完Vector了之后,接下来我们开始学习Stack.Stack很简单,它继承于Vector.学习方式还是和之前一样,先对Stack有个整体认识,然后再学习它的源码:最后再通过实例来学会使用它. ...

  10. Java 集合系列 09 HashMap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java 集合系列目录: Java 集合系列 01 总体框架 Java 集合系列 02 Collection架构 Java 集合系列 03 ArrayList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Java ...

随机推荐

  1. Python中if __name__ == "__main__": 的理解

    1.在很多python脚本中在最后的部分会执行一个判断语句if __name__ == "__main__:",之后还可能会有一些执行语句.那添加这个判断的目的何在? 在pytho ...

  2. C++因继承引发的隐藏与重写

    在区分隐藏和重写之前,先来理一理关于继承的东西... [继承] 继承是面向对象复用的重要手段.通过继承定义一个类,继承是类型之间的关系建模,共享公有的东西,实现各自本质不同的东西.简单的说,继承就是指 ...

  3. 我常用的css基础

    mkdir 创建文件夹touch 创建文件mode:'history' ----------------------------------------------------------去除# di ...

  4. 【前端】Ubuntu16下nodejs+npm+vue环境配置

    笔者最近在学习vue.js,不过一直都是在runoob上面各种尝试.今天笔者在本机(Ubuntu16.04)尝试部署了nodejs+npm+vue开发环境,接下来将尽可能详细的讲述安装过程,帮助新人少 ...

  5. [BZOJ 2169]连边

    Description 有N个点(编号1到N)组成的无向图,已经为你连了M条边.请你再连K条边,使得所有的点的度数都是偶数.求有多少种连的方法.要求你连的K条边中不能有重边,但和已经连好的边可以重.不 ...

  6. [USACO16OPEN]关闭农场Closing the Farm_Silver

    题目描述 FJ和他的奶牛们正在计划离开小镇做一次长的旅行,同时FJ想临时地关掉他的农场以节省一些金钱. 这个农场一共有被用M条双向道路连接的N个谷仓(1<=N,M<=3000).为了关闭整 ...

  7. APIO 2016

    我好菜啊都不会 T1.boats 题目大意:给你N段区间,按顺序决定每段区间可以选一个数或不选,若选则选的这个数必须大于所有在这之前选的数,求有多少种方案.(N<=500,区间在[1,1e9]范 ...

  8. 【Halum操作-UVA 11478】

    ·英文题,述大意:      输入有向图一个(什么边的端点啊,边权啊).每次可以选择一个节点和一个整数,然后把这个结点的出边边权加上该整数,入边边权减去该整数,目标:使得所有边的最小值非负且尽量大. ...

  9. 如何导入python中的模块

    作为一名新手Python程序员,你首先需要学习的内容之一就是如何导入模块或包.但是我注意到,那些许多年来不时使用Python的人并不是都知道Python的导入机制其实非常灵活.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以下 ...

  10. [Java] 设计模式:代码形状 - lambda表达式的一个应用

    [Java] 设计模式:代码形状 - lambda表达式的一个应用 Code Shape 模式 这里介绍一个模式:Code Shape.没听过,不要紧,我刚刚才起的名字. 作用 在应用程序的开发中,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