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redis是一个key-value存储系统。和Memcached类似,它支持存储的value类型相对更多,包括string(字符串)、list(链表)、set(集合)、zset(sorted set --有序集合)和hash(哈希类型)。这些数据类型都支持push/pop、add/remove及取交集并集和差集及更丰富的操作,而且这些操作都是原子性的。在此基础上,redis支持各种不同方式的排序。与memcached一样,为了保证效率,数据都是缓存在内存中。区别的是redis会周期性的把更新的数据写入磁盘或者把修改操作写入追加的记录文件,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了master-slave(主从)同步。

1.操作方式

import redis

r = redis.Redis(host='10.211.55.4', port=6379)
r.set('foo', 'Bar')
print r.get('foo')

2.连接池

  redis-py使用connection pool来管理对一个redis server的所有连接,避免每次建立、释放连接的开销。默认,每个Redis实例都会维护一个自己的连接池。可以直接建立一个连接池,然后作为参数Redis,这样就可以实现多个Redis实例共享一个连接池

import redis

pool = redis.ConnectionPool(host='127.0.0.1', port=6379,decode_response=true, max_connections=10)  
# decode_response获取字符串格式的数据
# max_connections同时连接redis的最大连接数,超过最大连接数时会等待
r = redis.Redis(connection_pool=pool)
r.set('foo', 'Bar')
print r.get('foo')

3.操作

String操作,redis中的String在在内存中按照一个name对应一个value来存储

            

set(name, value, ex=None, px=None, nx=False, xx=False)

在Redis中设置值,默认,不存在则创建,存在则修改
参数:
ex,过期时间(秒)
px,过期时间(毫秒)
nx,如果设置为True,则只有name不存在时,当前set操作才执行
xx,如果设置为True,则只有name存在时,岗前set操作才执行

setnx(name, value)

设置值,只有name不存在时,执行设置操作(添加)

mset(*args, **kwargs)

批量设置值
如:
mset({'k1': 'v1', 'k2': 'v2'})
批量获取值
   mget('k1', 'k2')

get(name)

获取值

getset(name, value)

设置新值并获取原来的值

Hash操作,redis中Hash在内存中的存储格式如下图:

               

hset(name, key, value)

# name对应的hash中设置一个键值对(不存在,则创建;否则,修改)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key,name对应的hash中的key
# value,name对应的hash中的value # 注:
# hsetnx(name, key, value),当name对应的hash中不存在当前key时则创建(相当于添加)

hmset(name, mapping)

# 在name对应的hash中批量设置键值对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mapping,字典,如:{'k1':'v1', 'k2': 'v2'} # 如:
# r.hmset('xx', {'k1':'v1', 'k2': 'v2'})

hget(name,key)

# 在name对应的hash中获取根据key获取value

hmget(name, keys, *args)

# 在name对应的hash中获取多个key的值

# 参数:
# name,reids对应的name
# keys,要获取key集合,如:['k1', 'k2', 'k3']
# *args,要获取的key,如:k1,k2,k3 # 如:
# r.mget('xx', ['k1', 'k2'])
# 或
# print r.hmget('xx', 'k1', 'k2')

hgetall(name)

# 获取name对应hash的所有键值

hexists(name, key)

# 检查name对应的hash是否存在当前传入的key

hdel(name,*keys)

# 将name对应的hash中指定key的键值对删除

hscan(name, cursor=0, match=None, count=None)

# 增量式迭代获取,对于数据大的数据非常有用,hscan可以实现分片的获取数据,并非一次性将数据全部获取完,从而放置内存被撑爆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cursor,游标(基于游标分批取获取数据)
# match,匹配指定key,默认None 表示所有的key
# count,每次分片最少获取个数,默认None表示采用Redis的默认分片个数 # 如:
# 第一次:cursor1, data1 = r.hscan('xx', cursor=0, match=None, count=None)
# 第二次:cursor2, data1 = r.hscan('xx', cursor=cursor1, match=None, count=None)
# ...
# 直到返回值cursor的值为0时,表示数据已经通过分片获取完毕

hscan_iter(name, match=None, count=None)

# 利用yield封装hscan创建生成器,实现分批去redis中获取数据

# 参数:
# match,匹配指定key,默认None 表示所有的key
# count,每次分片最少获取个数,默认None表示采用Redis的默认分片个数 # 如:
# for item in r.hscan_iter('xx'):
# print it

  

Redis的常见用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中find常见用法

    Linux中find常见用法示例 ·find   path   -option   [   -print ]   [ -exec   -ok   command ]   {} \; find命令的参数 ...

  2. php中的curl使用入门教程和常见用法实例

    摘要: [目录] php中的curl使用入门教程和常见用法实例 一.curl的优势 二.curl的简单使用步骤 三.错误处理 四.获取curl请求的具体信息 五.使用curl发送post请求 六.文件 ...

  3. Guava中Predicate的常见用法

    Guava中Predicate的常见用法 1.  Predicate基本用法 guava提供了许多利用Functions和Predicates来操作Collections的工具,一般在 Iterabl ...

  4. find常见用法

    Linux中find常见用法示例 ·find   path   -option   [   -print ]   [ -exec   -ok   command ]   {} \; find命令的参数 ...

  5. iOS 开发多线程篇—GCD的常见用法

    iOS开发多线程篇—GCD的常见用法 一.延迟执行 1.介绍 iOS常见的延时执行有2种方式 (1)调用NSObject的方法 [self performSelector:@selector(run) ...

  6. iOS开发多线程篇—GCD的常见用法

    iOS开发多线程篇—GCD的常见用法 一.延迟执行 1.介绍 iOS常见的延时执行有2种方式 (1)调用NSObject的方法 [self performSelector:@selector(run) ...

  7. [转]EasyUI——常见用法总结

    原文链接: EasyUI——常见用法总结 1. 使用 data-options 来初始化属性. data-options是jQuery Easyui 最近两个版本才加上的一个特殊属性.通过这个属性,我 ...

  8. NSString常见用法总结

    //====================NSStirng 的常见用法==================== -(void)testString { //创建格式化字符串:占位符(由一个%加一个字 ...

  9. [转]Linux中find常见用法示例

    Linux中find常见用法示例[转]·find   path   -option   [   -print ]   [ -exec   -ok   command ]   {} \;find命令的参 ...

随机推荐

  1. Spring Cloud Eureka 常用配置详解,建议收藏!

    前几天,栈长分享了 <Spring Cloud Eureka 注册中心集群搭建,Greenwich 最新版!>,今天来分享下 Spring Cloud Eureka 常用的一些参数配置及说 ...

  2. DrawerLayoutDemo【侧边栏(侧滑菜单)简单实现】

    版权声明:本文为HaiyuKing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言 简单实现侧边栏(侧滑菜单)效果: 点击触发打开左侧侧边栏,手势滑动关闭左侧侧边栏: 手势滑动打开右侧侧边栏,手势滑动关闭右侧侧边栏: ...

  3. 解读 kubernetes client-go 官方 examples - Part Ⅰ

    目录 1. 介绍 2. 运行测试 2.1 测试环境 2.2 运行结果 3. 原理解析 3.1 获取 kubeconfig 信息,并构造 rest#Config 实例 3.1.1 tools/clien ...

  4. C#语法——await与async的正确打开方式

    C#5.0推出了新语法,await与async,但相信大家还是很少使用它们.关于await与async有很多文章讲解,但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你看完后,总感觉这东西很不错,但用的时候,总是想不起来,或者 ...

  5. Python两步实现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参考机器学习实战,包括频繁项集的构建以及关联规则的挖掘

    .caret, .dropup > .btn > .caret { border-top-color: #000 !important; } .label { border: 1px so ...

  6. Java 插入附件到PDF文档

    在文档中插入附件,可以起到与源文档配套使用的目的,以一种更简便的方式对文档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下面将介绍通过Java编程插入附件到PDF文档中的方法.这里插入的文档可以是常见的文档类型,如Word.E ...

  7. 非常易于理解‘类'与'对象’ 间 属性 引用关系,暨《Python 中的引用和类属性的初步理解》读后感

    关键字:名称,名称空间,引用,指针,指针类型的指针(即指向指针的指针) 我读完后的理解总结: 1. 我们知道,python中的变量的赋值操作,变量其实就是一个名称name,赋值就是将name引用到一个 ...

  8. Vue slot插槽

    插槽用于内容分发,存在于子组件之中. 插槽作用域 父级组件作用域为父级,子级组件作用域为子级,在哪定义的作用域就在哪. 子组件之间的内容是在父级作用域的,无法直接访问子组件里面的数据. 插槽元素 &l ...

  9. css3 笔记 背景

    .div1 { height: 80px;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 135deg, transparent 0, transparent 49.5%, green 4 ...

  10. git 取消对某个文件的跟踪

    git rm --cached <fileName> 例如 : git add 后,不想提交在status里的.idea/vcs.xml.操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