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js 基础与语法
Vue 实例
创建第一个实例
{{}}
被称之为插值表达式。可以用来进行文本插值。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title>Vue入门</title>
<script src="./vue.js"></script>
</head>
<body>
<div id="root">{{msg}}</div> <script>
new Vue({
el: "#root",
data: {
msg: "hello world"
}
})
</script>
</body>
</html>
实例、挂载点、模板
实例里,需指定挂载点,模板

模板指的是挂载点内部的内容:
- 可以写在挂载点内部
- 也可以写在实例的
template
属性里面
<script src="./vue.js"></script>
<div id="root"></div>
<script>
new Vue({
el: "#root",
template: '<h1>hello {{msg}}</h1>',
data: {
msg: "world"
}
})
</script>
数据展示 事件绑定 方法定义
v-text / v-html
类似于原生JS中的 innerText 与 innerHtml
<script src="./vue.js"></script>
<div id="root">
<div v-text="content"></div>
</div>
<script>
new Vue({
el: "#root",
data: {
content: "<h1>hello world</h1>"
}
})
</script>

<script src="./vue.js"></script>
<div id="root">
<div v-html="content"></div>
</div>
<script>
new Vue({
el: "#root",
data: {
content: "<h1>hello world</h1>"
}
})
</script>

v-on 事件
通过 v-on
给元素绑定事件,事件触发之后执行的方法写在 Vue 实例里面的 methods
方法里,这样方法里面的事件就可以执行了。
<script src="./vue.js"></script>
<body>
<div id="root">
<div v-on:click="handleClick">{{content}}</div> <!-- 添加v-on:click事件 -->
</div>
<script>
new Vue({
el: "#root",
data: {
content: "click me"
},
methods: {
handleClick: function() {
alert(123)
}
}
})
</script>
</body>
Vue 中的 DOM 改动
在Vuejs中想要改变数据的显示,不要去改变 DOM。直接改变数据即可。当数据发生变化的时候,Vue会自己去改变 DOM。
<script src="./vue.js"></script>
<body>
<div id="root">
<div v-on:click="handleClick">{{content}}</div>
</div>
<script>
new Vue({
el: "#root",
data: {
content: "click me"
},
methods: {
handleClick: function() {
alert('yes')
this.content = "clicked" //改变数据
}
}
})
</script>
</body>
JSbin 预览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 Vuejs 不再面向 DOM 进行操作,而是面向数据进行操作。
@
v-on:
可以简写成 @
,即
<script src="./vue.js"></script>
<body>
<div id="root">
<div @click="handleClick">{{content}}</div>
</div>
<script>
new Vue({
el: "#root",
data: {
content: "click me"
},
methods: {
handleClick: function() {
alert('yes')
this.content = "clicked" //改变数据
}
}
})
</script>
</body>
属性绑定和双向数据绑定
属性绑定 v-bind:
当鼠标放置到这个div
上的时候,会显示出title
,内容是 this is hello world
<script src="./vue.js"></script>
<body>
<div id="root">
<div title="this is hello world">hello world</div>
</div> <script>
new Vue({
el: "#root"
})
</script>
</body>
我们希望title可变,所以我们在实例里面,去定义一个 title
。并使用 v-bind:
将 title
与 title
数据项做一个绑定。 如果想改变内容,只需要改变title的数据就可以了。
<script src="./vue.js"></script>
<body>
<div id="root">
<div v-bind:title="title">hello world</div> <!-- 使用v-bind:进行绑定 -->
</div> <script>
new Vue({
el: "#root",
data: {
title: "this is hello world"
}
})
</script>
</body>

当使用类似于 v-bind:title
的模板指令,相应的=
后面的内容就不再是一个字符串,而是一个 JS 的表达式。
即v-bind:title="title"
后面的"title"
表示实例中 data
里面的 title
。
:
v-bind:
可以简写成:
,即
<script src="./vue.js"></script>
<body>
<div id="root">
<div :title="title">hello world</div> <!-- 使用 :title 进行绑定 -->
</div> <script>
new Vue({
el: "#root",
data: {
title: "this is hello world"
}
})
</script>
</body>
双向数据绑定 v-model
在这个案例中,有一个input
标签,使用 :value="content"
数据进行绑定
<script src="./vue.js"></script>
<body>
<div id="root">
<div :title="title">hello world</div>
<input :value="content"/>
<div>{{content}}</div>
</div> <script>
new Vue({
el: "#root",
data: {
title: "this is hello world",
content: "this is content"
}
})
</script>
</body>
但是数据并没有发生同步变化,因为如果数据发生改变,下面展示的内容,也会根据输入的内容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这里的改变,仅仅是改变了input
标签中的value
值,并没有使data
中的content
发生变化。
所以我们使用 v-model
这个模板指令,进行数据双向绑定。
<script src="./vue.js"></script>
<body>
<div id="root">
<div :title="title">hello world</div>
<input v-model="content"/>
<div>{{content}}</div>
</div> <script>
new Vue({
el: "#root",
data: {
title: "this is hello world",
content: "this is content"
}
})
</script>
</body>
JSbin 预览
在input
标签中,使用v-model
就可以完成双向数据的绑定,效果如下图。
计算属性和侦听器
计算属性 computed
在这个案例中,使用上面已经提到过的v-model
进行双向数据绑定之后,在input
标签中输入相应的数据,会把firstName
和lastName
拼装好了之后在div
中一起展现出来。
<script src="./vue.js"></script>
<body>
<div id="root">
姓:<input v-model="firstName"/>
名:<input v-model="lastName"/>
<div>{{firstName}}{{lastName}}</div>
</div> <script>
new Vue({
el: "#root",
data: {
firstName: '',
lastName: ''
}
})
</script>
</body>
我们通过改造,将firstName
和lastName
糅合成一个变量,取名为fullName
。即fullName
是通过firstName
和lastName
计算而成的一个新的变量。遇到这种情况,通过计算属性解决。
在Vue的实例配置对象里面,配置computed
对象属性,在里面定义一个fullName
函数,返回值是 this.firstName + ' ' + this.lastName
<script src="./vue.js"></script>
<body>
<div id="root">
姓:<input v-model="firstName"/>
名:<input v-model="lastName"/>
<div>{{fullName}}</div>
</div> <script>
new Vue({
el: "#root",
data: {
firstName: '',
lastName: ''
},
computed: { //定义一个computed对象,在里面定义fullName函数
fullName: function(){
return this.firstName + ' ' + this.lastName
}
}
})
</script>
</body>
computed
值的是一个属性,通过其他属性计算而来。优点是 computed
中参与计算的值如果都没有改变,会使用上一次计算得到的缓存结果,不会重新计算。只有参数计算的值发生变化的时候,才会重新计算。
侦听器 watch
监听某一个数据的变化,一旦数据发生变化,就可以在侦听器中实现某个业务逻辑。
<script src="./vue.js"></script>
<body>
<div id="root">
姓:<input v-model="firstName"/>
名:<input v-model="lastName"/>
<div>{{fullName}}</div>
<div>{{count}}</div>
</div> <script>
new Vue({
el: "#root",
data: {
firstName: '',
lastName: '',
count: 0 //定义变量 count,默认值为 0
},
computed: {
fullName: function(){
return this.firstName + ' ' + this.lastName
}
},
watch: { //定义侦听器
firstName: function(){ //监听 firstName 的变化
this.count ++
},
lastName: function(){ //监听 lastName 的变化
this.count ++
}
}
})
</script>
</body>
通过watch
的形式进行侦听器的定义。
当对fristName
或lastName
做任意的变更,count
数值 +1
当然我们也可以只对 fullName
做监听,即针对计算属性做监听。
<script src="./vue.js"></script>
<body>
<div id="root">
姓:<input v-model="firstName"/>
名:<input v-model="lastName"/>
<div>{{fullName}}</div>
<div>{{count}}</div>
</div> <script>
new Vue({
el: "#root",
data: {
firstName: '',
lastName: '',
count: 0
},
computed: {
fullName: function(){
return this.firstName + ' ' + this.lastName
}
},
watch: {
fullName: function(){
this.count
}
}
})
</script>
</body>
v-if v-show 与 v-for
v-if
<script src="./vue.js"></script>
<body>
<div id="root">
<div v-if="show">hello world</div>
<button @click="handleClick">toggle</button>
</div> <script>
new Vue({
el: "#root",
data: {
show: true
},
methods: {
handleClick: function(){
this.show = !this.show
}
}
})
</script>
</body>
在模板中的 data
添加 show
属性,值为 true
,并在 div
标签中添加 v-if="show"
的指令,并对 button
元素绑定 @click
事件,在模板中的 methods
添加对应事件的函数。
达到点击 button
切换 hello world 的显示和隐藏效果。
JSbin 预览
即在使用 v-if
指令时,当它对应的数据向的指令对应的是 false
时,会将这个标签,直接从 DOM 中移除。
v-show
使用 v-show
,看上去效果和 v-if
是一样的效果,但点开控制台观察 DOM 结构的变化,v-show
并不会使 DOM节点 发生删除和添加,它的隐藏是在这个节点上添加了一个display: none;
的 CSS 属性。
即 v-show
不会频繁的 销毁 和 创建DOM。在有频繁的显示和隐藏需求时,使用 v-show
对于性能来讲,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如果只有一次显示、隐藏的需求,对于使用 v-if
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v-for
当有一个数据需要做循环展示时,帮助我们进行操作。
<script src="./vue.js"></script>
<body>
<div id="root">
<div v-if="show">hello world</div>
<button @click="handleClick">toggle</button>
<ul>
<!-- 在li标签中 添加v-for指令 使用:key属性提升渲染性能 -->
<li v-for="item of list" :key="item">{{item}}</li>
</ul>
</div> <script>
new Vue({
el: "#root",
data: {
show: true,
list: [1,2,3] //添加list数组
},
methods: {
handleClick: function(){
this.show = !this.show
}
}
})
</script>
</body>
记住使用 :key
属性提升渲染性能,每次的:key
属性都不相同,所以可以使用 "item"
作为他的属性值。
但如果数组中本身有重复的值。这个时候:key
属性值就不能使用 "item"
作为他的属性值了。这个时候,我们将 v-for
设置成 v-for="(item,index) of list"
然后让:key
属性值为 index
,保证它的唯一性。
但如果平凡对列表进行变更的时候,index
的使用也是有问题的。
<body>
<div id="root">
<div v-if="show">hello world</div>
<button @click="handleClick">toggle</button>
<ul>
<!-- 在li标签中 添加v-for指令 使用:key属性提升渲染性能 并使用index值-->
<li v-for="(item,index) of list" :key="index">{{item}}</li>
</ul>
</div> <script>
new Vue({
el: "#root",
data: {
show: true,
list: [1,2,3] //添加list数组
},
methods: {
handleClick: function(){
this.show = !this.show
}
}
})
</script>
</body>
Vuejs 基础与语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 node.js学习(二)--Node.js控制台(REPL)&&Node.js的基础和语法
1.1.2 Node.js控制台(REPL) Node.js也有自己的虚拟的运行环境:REPL. 我们可以使用它来执行任何的Node.js或者javascript代码.还可以引入模块和使用文件系统. ...
- OC基础 点语法的使用
OC基础 点语法的使用 1.创建一个Student类继承于NSObject,Student.h文件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nterface ...
- 二、JAVA基础、语法
第二节:JAVA基础.语法 1.修饰符.变量: Java中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的变量 局部变量 ...
- 六. Python基础(6)--语法
六. Python基础(6)--语法 1 ● Python3中, Unicode转字节的方法 print(bytes("李泉", encoding = 'utf-8')) prin ...
- 五. Python基础(5)--语法
五. Python基础(5)--语法 1 ● break结束的是它所在的循环体, continue是让它所在的循环体继续循环 # 打印: 1 10 2 10 3 10 4 10 5 10 6 10 7 ...
- 四. Python基础(4)--语法
四. Python基础(4)--语法 1 ● 比较几种实现循环的代码 i = 1 sum = 0 while i <= 10: # 循环10-1+1=10次 sum += i i ...
- 三. Python基础(3)--语法
三. Python基础(3)--语法 1. 字符串格式化的知识补充 tpl = "我是%s,年龄%d,学习进度100%" %('Arroz',18) print(tpl) # 会提 ...
- 二. Python基础(2)--语法
二. Python基础(2)--语法 1.实现一个简单的登录系统 '''# 形式1 n = 1 while n < 4: name = input("请输入姓名\n" ...
- 一. Python基础(1)--语法
一. Python基础(1)--语法 1. 应用程序 1.1 什么是计算机(Computer)? 组成 ①运算器 arithmetic unit; ※ Arithmetic unit and cont ...
随机推荐
- 解决SVN UUID客户端和服务器不一致的问题
下面是从别的文章中COPY过来的两篇文章,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 一. 重新定位SVN的时候,遇到uuid不一致的问题. Google得知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有到svnadmin命令:(位于 SVN安 ...
- localtunnel内网服务器暴露至公网
摘自@scarlex 1.安装 npm install -g localtunnel 2.运行 lt --port 8080 (your url is: http://xxxx.localtun ...
- SQL注入点的类型
1.数字型注入点 形如“http://****?ID=55”,这类注入的参数是“数字”,因此称为“数字型注入点”. 此类注入点提交的SQL语句,其原形大致为:Select * from 表名 wher ...
- LeetCode 简单 -旋转字符串(796)
给定两个字符串, A 和 B. A 的旋转操作就是将 A 最左边的字符移动到最右边. 例如, 若 A = 'abcde',在移动一次之后结果就是'bcdea' .如果在若干次旋转操作之后,A 能变成B ...
- DBUtils 学习使用
DBUtils 学习使用 commons-dbutils简介 commons-dbutils是Apache组织提供的一个开源JDBC工具类库,它是对JDBC的简单封装,学习成本极低,并且使用dbuti ...
- (八)netty的SSL renegotiation攻击漏洞
为了满足安全规范,从http改造成https(见(四)启用HTTPS),然而启用https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绿盟告诉你:当然不,TLS Client-initiated 重协商攻击(CVE-201 ...
- PHP运行原理之Opcodes
在我之前的博客<Laravel5框架性能优化技巧>中提到开启OPcache可以提升php性能.那么为什么开启OPcache就可以提升php运行性能呢?这里就要提到php的运行原理了--Op ...
- PHP基础4--函数-数组
主要 函数 数组 常用系统函数 函数 基础 1)定义 function 函数名([$形参1],[$形参2],.....) { //函数体 } 点击查看函数定义形式 2) 调用 函数名([$实参1][, ...
- 树莓派3B+学习笔记:2、更改显示分辨率
1.打开终端,输入 sudo raspi-config 选择第7行: 2.选择第5行: 3.选择一个自己习惯的分辨率(我选择1024X768),确定后重启,VNC会自动连接: 4.更改分辨率完成,方便 ...
- 嵌入式LInux之C语言提升篇---Skr Skr Up Up
嵌入式C语言提升 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人! Up Up UpC语言常见编译错误1.预处理错误 -E 1-1 找不到源文件错误 自己定义头文件 使用 “xxx.h” 搜索的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