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Spring boot——logback.xml 配置详解(三)<appender>
文章转载自:http://aub.iteye.com/blog/1101260,在此对作者的辛苦表示感谢!
1 appender
<appender>是<configuration>的子节点,是负责写日志的组件。
<appender>有两个必要属性name和class。name指定appender名称,class指定appender的全限定名。
1.1 ConsoleAppender
把日志添加到控制台,有以下子节点:
<encoder>:对日志进行格式化。(具体参数稍后讲解 )
<target>:字符串 System.out 或者 System.err ,默认 System.out ;
例如:
<configuration> <appender name="STDOUT" class="ch.qos.logback.core.ConsoleAppender">
<encoder>
<pattern>%-4relative [%thread] %-5level %logger{35} - %msg %n</pattern>
</encoder>
</appender> <root level="DEBUG">
<appender-ref ref="STDOUT" />
</root>
</configuration>
1.2 FileAppender
把日志添加到文件,有以下子节点:
<file>:被写入的文件名,可以是相对目录,也可以是绝对目录,如果上级目录不存在会自动创建,没有默认值。
<append>:如果是 true,日志被追加到文件结尾,如果是 false,清空现存文件,默认是true。
<encoder>:对记录事件进行格式化。(具体参数稍后讲解 )
<prudent>:如果是 true,日志会被安全的写入文件,即使其他的FileAppender也在向此文件做写入操作,效率低,默认是 false。
例如:
<configuration> <appender name="FILE" class="ch.qos.logback.core.FileAppender">
<file>testFile.log</file>
<append>true</append>
<encoder>
<pattern>%-4relative [%thread] %-5level %logger{35} - %msg%n</pattern>
</encoder>
</appender> <root level="DEBUG">
<appender-ref ref="FILE" />
</root>
</configuration>
1.3 RollingFileAppender
滚动记录文件,先将日志记录到指定文件,当符合某个条件时,将日志记录到其他文件。有以下子节点:
<file>:被写入的文件名,可以是相对目录,也可以是绝对目录,如果上级目录不存在会自动创建,没有默认值。
<append>:如果是 true,日志被追加到文件结尾,如果是 false,清空现存文件,默认是true。
<encoder>:对记录事件进行格式化。(具体参数稍后讲解 )
<rollingPolicy>:当发生滚动时,决定 RollingFileAppender 的行为,涉及文件移动和重命名。
<triggeringPolicy >: 告知 RollingFileAppender 何时激活滚动。
<prudent>:当为true时,不支持FixedWindowRollingPolicy。支持TimeBasedRollingPolicy,但是有两个限制,1不支持也不允许文件压缩,2不能设置file属性,必须留空。
rollingPolicy:
- TimeBasedRollingPolicy: 最常用的滚动策略,它根据时间来制定滚动策略,既负责滚动也负责出发滚动。有以下子节点:
<fileNamePattern>:
必要节点,包含文件名及“%d”转换符, “%d”可以包含一个java.text.SimpleDateFormat指定的时间格式,如:%d{yyyy-MM}。如果直接使用 %d,默认格式是 yyyy-MM-dd。
RollingFileAppender 的file字节点可有可无,通过设置file,可以为活动文件和归档文件指定不同位置,当前日志总是记录到file指定的文件(活动文件),活动文件的名字不会改变;如果没设置file,活动文件的名字会根据fileNamePattern 的值,每隔一段时间改变一次。“/”或者“\”会被当做目录分隔符。
<maxHistory>:
可选节点,控制保留的归档文件的最大数量,超出数量就删除旧文件。假设设置每个月滚动,且<maxHistory>是6,则只保存最近6个月的文件,删除之前的旧文件。注意,删除旧文件是,那些为了归档而创建的目录也会被删除。
- FixedWindowRollingPolicy: 根据固定窗口算法重命名文件的滚动策略。有以下子节点:
<minIndex>:窗口索引最小值
<maxIndex>:窗口索引最大值,当用户指定的窗口过大时,会自动将窗口设置为12。
<fileNamePattern >:
必须包含“%i”例如,假设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1和2,命名模式为 mylog%i.log,会产生归档文件mylog1.log和mylog2.log。还可以指定文件压缩选项,例如,mylog%i.log.gz 或者 没有log%i.log.zip
triggeringPolicy:
- SizeBasedTriggeringPolicy: 查看当前活动文件的大小,如果超过指定大小会告知RollingFileAppender 触发当前活动文件滚动。只有一个节点:
<maxFileSize>:这是活动文件的大小,默认值是10MB。
例如:每天生成一个日志文件,保存30天的日志文件。
<configuration>
<appender name="FILE"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RollingFileAppender"> <rollingPolicy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TimeBasedRollingPolicy">
<fileNamePattern>logFile.%d{yyyy-MM-dd}.log</fileNamePattern>
<maxHistory>30</maxHistory>
</rollingPolicy> <encoder>
<pattern>%-4relative [%thread] %-5level %logger{35} - %msg%n</pattern>
</encoder>
</appender> <root level="DEBUG">
<appender-ref ref="FILE" />
</root>
</configuration>
例如:按照固定窗口模式生成日志文件,当文件大于20MB时,生成新的日志文件。窗口大小是1到3,当保存了3个归档文件后,将覆盖最早的日志。(没有尝试)
<configuration>
<appender name="FILE"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RollingFileAppender">
<file>test.log</file> <rollingPolicy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FixedWindowRollingPolicy">
<fileNamePattern>tests.%i.log.zip</fileNamePattern>
<minIndex>1</minIndex>
<maxIndex>3</maxIndex>
</rollingPolicy> <triggeringPolicy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SizeBasedTriggeringPolicy">
<maxFileSize>5MB</maxFileSize>
</triggeringPolicy>
<encoder>
<pattern>%-4relative [%thread] %-5level %logger{35} - %msg%n</pattern>
</encoder>
</appender> <root level="DEBUG">
<appender-ref ref="FILE" />
</root>
</configuration>
1.4 补充
另外还有SocketAppender、SMTPAppender、DBAppender、SyslogAppender、SiftingAppender,并不常用,这些就不在这里讲解了,大家可以参考官方文档。当然大家可以编写自己的Appender。
2 encoder
负责两件事,一是把日志信息转换成字节数组,二是把字节数组写入到输出流。
目前PatternLayoutEncoder 是唯一有用的且默认的encoder ,有一个<pattern>节点,用来设置日志的输入格式。使用“%”加“转换符”方式,如果要输出“%”,则必须用“\”对“\%”进行转义。
例如:
<encoder>
<pattern>%-4relative [%thread] %-5level %logger{35} - %msg%n</pattern>
</encoder
2.1 <pattern>里面的转换符说明
可以直接仿照下面的样例修改日志的输出格式。
转换符 作用
c {length } lo {length } logger {length } |
输出日志的logger名,可有一个整形参数,功能是缩短logger名,设置为0表示只输入logger最右边点符号之后的字符串。 Conversion specifier Logger name Result
|
|||||||||||||||||||||
C {length } class {length } |
输出执行记录请求的调用者的全限定名。参数与上面的一样。尽量避免使用,除非执行速度不造成任何问题。 | |||||||||||||||||||||
contextName cn |
输出上下文名称。 | |||||||||||||||||||||
d {pattern } date {pattern } |
输出日志的打印日志,模式语法与java.text.SimpleDateFormat 兼容。 Conversion Pattern Result
|
|||||||||||||||||||||
F / file | 输出执行记录请求的java源文件名。尽量避免使用,除非执行速度不造成任何问题。 | |||||||||||||||||||||
caller{depth}caller{depth, evaluator-1, ... evaluator-n} | 输出生成日志的调用者的位置信息,整数选项表示输出信息深度。
例如, %caller{2} 输出为: 0 [main] DEBUG - logging statement 例如, %caller{3} 输出为: 16 [main] DEBUG - logging statement |
|||||||||||||||||||||
L / line | 输出执行日志请求的行号。尽量避免使用,除非执行速度不造成任何问题。 | |||||||||||||||||||||
m / msg / message |
输出应用程序提供的信息。 |
|||||||||||||||||||||
M / method | 输出执行日志请求的方法名。尽量避免使用,除非执行速度不造成任何问题。 | |||||||||||||||||||||
n | 输出平台先关的分行符“\n”或者“\r\n”。 | |||||||||||||||||||||
p / le / level | 输出日志级别。 | |||||||||||||||||||||
r / relative | 输出从程序启动到创建日志记录的时间,单位是毫秒 | |||||||||||||||||||||
t / thread | 输出产生日志的线程名。 | |||||||||||||||||||||
replace(p ){r, t} |
p 为日志内容,r 是正则表达式,将p 中符合r 的内容替换为t 。 例如, "%replace(%msg){'\s', ''}" |
2.2 格式修饰符和转换符结合
格式修饰符,与转换符共同使用:
可选的格式修饰符位于“%”和转换符之间。
第一个可选修饰符是左对齐 标志,符号是减号“-”;
接着是可选的最小宽度 修饰符,用十进制数表示。如果字符小于最小宽度,则左填充或右填充,默认是左填充(即右对齐),填充符为空格。如果字符大于最小宽度,字符永远不会被截断。
最大宽度 修饰符,符号是点号"."后面加十进制数。如果字符大于最大宽度,则从前面截断。点符号“.”后面加减号“-”在加数字,表示从尾部截断。
例如:%-4relative 表示,将输出从程序启动到创建日志记录的时间 进行左对齐 且最小宽度为4。
(转)Spring boot——logback.xml 配置详解(三)<appender>的更多相关文章
- (转)Spring boot——logback.xml 配置详解(二)
文章转载自:http://aub.iteye.com/blog/1101260,在此对作者的辛苦表示感谢! 1 根节点<configuration>包含的属性 scan: 当此属性设置为t ...
- Spring boot——logback.xml 配置详解(二)
阅读目录 1 根节点包含的属性 2 根节点的子节点 文章转载自:http://aub.iteye.com/blog/1101260,在此对作者的辛苦表示感谢! 回到顶部 1 根节点<config ...
- (转)Spring boot——logback.xml 配置详解(四)<filter>
文章转载自:http://aub.iteye.com/blog/1101260,在此对作者的辛苦表示感谢! 1 filter的使用 <filter>: Logback的过滤器基于三值逻辑( ...
- Spring boot——logback.xml 配置详解(四)<filter>
阅读目录 1 filter的使用 2 常用的过滤器 文章转载自:http://aub.iteye.com/blog/1101260,在此对作者的辛苦表示感谢! 回到顶部 1 filter的使用 < ...
- Spring boot——logback.xml 配置详解(三)<appender>
阅读目录 1 appender 2 encoder 文章转载自:http://aub.iteye.com/blog/1101260,在此对作者的辛苦表示感谢! 回到顶部 1 appender < ...
- Spring 入门 web.xml配置详解
Spring 入门 web.xml配置详解 https://www.cnblogs.com/cczz_11/p/4363314.html https://blog.csdn.net/hellolove ...
- Spring Boot整合Mybatis配置详解
首先,你得有个Spring Boot项目. 平时开发常用的repository包在mybatis里被替换成了mapper. 配置: 1.引入依赖: <dependency> <gro ...
- logback.xml配置详解
先附上本文分析用的例子: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configuration> ...
- 常用logback.xml配置详解
选择logback的理由 ==logback==与==log4j==的简单对比一下: 1.首先,对于同样的代码路径,==logback==使用起来更快. 2.==logback==原生实现了log4j ...
随机推荐
- 高CPU、数据库无法读写的真凶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如下系列文章,都是针对dump分析的实战和总结: Windbg DUMP分析(原创汇总) http://www.cnblogs.com/LoveOfPrince/p/6653341 ...
- checkbox全选、全不选实现
<form name=aa1 > <p> <input type=checkbox name="radiot ...
- JavaBean自动生成get和set方法
用Myeclipse开发java web程序,写javabean的时候,如果字段很多的话,写get和set方法是一件很无语和浪费时间的事情,所以Myeclipse提供了一个自动生成这些方法的功能. ...
- winfrom DataSet和实体类的相互转换
最近做WInfrom项目,对表格和控件的数据绑定非常喜欢用实体类对象来解决,但是绑定以后 又怎么从控件中拿到实体类或者转换为datatable 或者dataset呢 经过在网上的搜索以及自己的改进 完 ...
- javascript中 __proto__与prorotype的理解
我们先看看这样一段代码: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Person = function () { }; var p = n ...
- php简单的文件操作
(1)先要想好要操作哪个文件? (2)确定文件的路径? (3)要有什么文件管理功能? 一.先做一下简单的查看文件功能,文件中的文件和文件夹都显示,但是双击文件夹可以显示下一级子目录,双击"返 ...
- Step by Step 用Azure Automation 来开虚机(ARM)
使用Azure Automation来自动化处理各种重复的耗时的云管理任务从而帮助云运维人员提升效率,帮助降低运营成本. 具体相关的介绍以及怎样利用Azure Automation来完成定期开关虚拟机 ...
- Java - byte[] 和 String互相转换
通过用例学习Java中的byte数组和String互相转换,这种转换可能在很多情况需要,比如IO操作,生成加密hash码等等. 除非觉得必要,否则不要将它们互相转换,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数据,专门服务 ...
- vue2.0 配置 选项 属性 方法 事件 ——速查
全局配置 silent 设置日志与警告 optionMergeStrategies 合并策略 devtools 配置是否允许vue-devtools errorHandler 错误 ...
- 重温Android中的消息机制
引入: 提到Android中的消息机制,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我们在开发中不可避免的要和它打交道.从我们开发的角度来看,Handler是Android消息机制的上层接口.我们在平时的开发中只需要和Ha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