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环境是linux系统,效果如下:

1.启动服务端程序,监听在6666端口上

 2.启动客户端,与服务端建立TCP连接

 3.建立完TCP连接,在客户端上向服务端发送消息

4.断开连接

实现的功能很简单,但是对于初来乍到的我费了不少劲,因此在此总结一下,如有错点请各位大神指点指点

什么是SOCKET(插口):

这里不用 "套接字" 而是用 "插口" 是因为在《TCP/IP协议卷二》中,翻译时也是用 "插口" 来表示socket的。

"套接字" 这词不知道又是哪个教授级人物造出来的,听起来总是很怪,虽然可以避免语义上的歧义,但不明显。

对插口通俗的理解就是:它是一个可以用来输入或者输出的网络端,另一端也具有同样相对应的操作。

具体其他高级的定义不是这里的重点。值得说的是:

每个插口都可以标识某个程序通信的一端,通过系统调用使得程序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交流连接起来。

应用程序 -> 系统调用 -> 插口层 -> 协议层 -> 接口层  ->发送(接收的话与之相反)

如何标识一个SOCKET:

如上定义所述,可以通过地址,协议,端口三要素来确定一个通信端,而在linux C程序中使用 标识符 来标识一个

SOCKET,Unix系统对设备的读写操作等同于对描述符的读写操作,标识符可以用于:插口 管道 目录 设备 文件等等

描述符是个正整数,事实上他是检查表表项中的一个下标,用于指向打开文件表的结构。

述符前三个标识符0  1  2 分别系统保留:标准输入(键盘),标准输出(屏幕),标准错误输出

当我们使用新的描述符来创建socket时,他一般从最小未使用的数字开始分配,也就是3

服务端实现的流程:

1.服务端开启一个SOCKET(socket函数)

2.使用SOCKET绑定一个端口号(bind函数)

3.在这个端口号上开启监听功能(listen函数)

4.当有对端发送连接请求,向其发送ack+syn建立连接(accept函数)

5.接收或者回复消息(read函数 write函数)

客户端实现流程:

1.打开一个SOCKET

2.向指定的IP 和端口号发起连接(connect函数)

3.接收或者发送消息(send函数  recv函数)

如何并发处理:

如果按照以上流程实现其实并不难,但是有个缺陷,因为C语言是按顺序单一流程运行,也就是说如果

直接在程序当中使用accept函数(建立连接)的话,那么程序会阻塞在accept这里,这是因为如果客户端

一直没有发送connect连接,那么accept就无法得知客户端的IP和端口,也就只能一直等待(阻塞)直到

有请求触发继续执行为止,这样就导致如果同时多个客户向服务端发送请求连接,那么服务端只能按照

单一线程去处理第一个客户端,无法开启多个线程同时处理多个用户的请求。

如何解决:

下面摘文截取网上的资料,有兴趣者可以看看

系统提供select函数来实现多路复用输入/输出模型,该函数用于在非阻塞中,当一个套接字或一组套接字有信号时通知你

  1. int select(int nfds, fd_set *readfds, fd_set *writefds, exceptfds, const struct timeval* timeout);

所在的头文件为:

  1. #include <sys/time.h>
  2.  
  3. #include <unistd.h>

功能:测试指定的fd是否可读,可写 或者 是否有异常条件待处理

readset  用来检查可读性的一组文件描述字。

writeset 用来检查可写性的一组文件描述字。

exceptset用来检查是否有异常条件出现的文件描述字。(注:不包括错误)

timeout  用于描述一段时间长度,如果在这个时间内,需要监视的描述符没有事件发生则函数返回,返回值为0。

对于select函数的功能简单的说就是对文件fd做一个测试。测试结果有三种可能:

  1. .timeout=NULL (阻塞:select将一直被阻塞,直到某个文件描述符上发生了事件)
  2. .timeout所指向的结构设为非零时间 (等待固定时间:如果在指定的时间段里有事件发生或者时间耗尽,函数均返回)
  3. .timeout所指向的结构,时间设为0 (非阻塞:仅检测描述符集合的状态,然后立即返回,并不等待外部事件的发生)

返回值:

返回对应位仍然为1的fd的总数。注意啦:只有那些可读,可写以及有异常条件待处理的fd位仍然为1。

否则为0哦。举个例子,比如recv(), 在没有数据到来调用它的时候,你的线程将被阻塞,如果数据一直不来,

你的线程就要阻塞很久.这样显然不好。所以采用select来查看套节字是否可读(也就是是否有数据读了) 。

现在,UNIX系统通常会在头文件<sys/select.h>中定义常量FD_SETSIZE,它是数据类型fd_set的描述字数量,

其值通常是1024,这样就能表示<1024的fd。

fd_set结构体:

文件描述符集合,用于存放多个fd(文件描述符,这里就是套接字)

可以存放服务端的fd,有客户端的fd。下面是对这个文件描述符集合的操作:

  1. FD_ZERO(*fds): fds设为空集
  2.  
  3. FD_CLR(fd,*fds): 从集合fds中删除指定的fd
  4.  
  5. FD_SET(fd,*fds): 从集合fds中添加指定的fd
  6.  
  7. FD_ISSET(fd,*fds): 判断fd是否属于fds的集合

步骤如下

  1. socket s;
  2. .....
  3. fd_set set;
  4. while(){
  5. FD_ZERO(&set); //将你的套节字集合清空
  6. FD_SET(s, &set); //加入你感兴趣的套节字到集合,这里是一个读数据的套节字s
  7. select(,&set,NULL,NULL,NULL); //检查套节字是否可读,
  8. if(FD_ISSET(s, &set) //检查s是否在这个集合里面,
  9. { //select将更新这个集合,把其中不可读的套节字去掉
  10. //只保留符合条件的套节字在这个集合里面
  11. recv(s,...);
  12. }
  13. //do something here
  14. }

假设fd_set长度为1字节,fd_set中的每一位可以对应一个文件描述符,那么1字节最大可以对应8个fd

  1. ()执行fd_set set; FD_ZERO(&set); set用位为0000,0000
  2. ()若fd=,执行FD_SET(fd,&set); set变为 0001,0000(第5位置为1)
  3. ()若再加入fd=,fd=1 set变为 0001,0011
  4. ()执行select(,&set,,,) 阻塞等待
  5. ()若fd=,fd=2 上都发生可读事件,则select返回,此时set变为0000,0011。注意:没有事件发生的fd=5被清空。

1.可监控描述符的个数取决与sizeof(fd_set)的值

2.文件描述符的上限可以修改

3.将fd加入select监控集时,还需要一个array数组保存所有值

因为每次select扫描之后,有信号的fd在集合中应被保留,但select将集合清空

因此array数组可以将活跃的fd存放起来,方便下次加入fd集合中

对集合fe_set与array进行遍历存储,即所有fd都重新加入fd_set集合中

另外活跃状态在array中的值是1,非活跃状态的值是0

4.具体过程看代码会好理解

使用select函数的过程一般是:

先调用宏FD_ZERO将指定的fd_set清零,然后调用宏FD_SET将需要测试的fd加入fd_set,

接着调用函数select测试fd_set中的所有fd,最后用宏FD_ISSET检查某个fd在函数select调用后,相应位是否仍然为1

复制粘贴的摘文排版起来真的是痛苦,我已经尽力排版了。。。

客户端:

  1. #include <time.h>
  2. #include <stdio.h>
  3. #include <stdlib.h>
  4. #include <string.h>
  5. #include <unistd.h>
  6. #include <arpa/inet.h>
  7. #include <netinet/in.h>
  8. #include <fcntl.h>
  9. #include <sys/stat.h>
  10. #include <sys/types.h>
  11. #include <sys/socket.h>
  12.  
  13. #define REMOTE_PORT 6666        //服务器端口
  14. #define REMOTE_ADDR "127.0.0.1"    //服务器地址
  15.  
  16. int main(){
  17. int sockfd;
  18. struct sockaddr_in addr;
  19. char msgbuffer[256];
  20.  
  21. //创建套接字
  22. sockfd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23. if(sockfd>=0)
  24. printf("open socket: %d\n",sockfd);
  25.  
  26. //将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存储于套接字结构体中
  27. bzero(&addr,sizeof(addr));
  28. addr.sin_family=AF_INET;
  29. addr.sin_port=htons(REMOTE_PORT);
  30. 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REMOTE_ADDR);
  31.  
  32. //向服务器发送请求
  33. if(connect(sockfd,(struct sockaddr*)&addr,sizeof(addr))>=0)
  34. printf("connect successfully\n");
  35.  
  36. //接收服务器返回的消息(注意这里程序会被阻塞,也就是说只有服务器回复信息,才会继续往下执行)
  37. recv(sockfd,msgbuffer,sizeof(msgbuffer),0);
  38. printf("%s\n",msgbuffer);
  39.  
  40. while(1){
  41. //将键盘输入的消息发送给服务器,并且从服务器中取得回复消息
  42. bzero(msgbuffer,sizeof(msgbuffer));
  43. read(STDIN_FILENO,msgbuffer,sizeof(msgbuffer));
  44. if(send(sockfd,msgbuffer,sizeof(msgbuffer),0)<0)
  45. perror("ERROR");
  46.  
  47. bzero(msgbuffer,sizeof(msgbuffer));
  48. recv(sockfd,msgbuffer,sizeof(msgbuffer),0);
  49. printf("[receive]:%s\n",msgbuffer);
  50.  
  51. usleep(500000);
  52. }
  53. }

 服务端:

  1. #include <time.h>
  2. #include <stdio.h>
  3. #include <stdlib.h>
  4. #include <string.h>
  5. #include <unistd.h>
  6. #include <arpa/inet.h>
  7. #include <netinet/in.h>
  8. #include <sys/types.h>
  9. #include <sys/socket.h>
  10.  
  11. #define LOCAL_PORT 6666      //本地服务端口
  12. #define MAX 5            //最大连接数量
  13.  
  14. int main(){
  15. int sockfd,connfd,fd,is_connected[MAX];
  16. struct sockaddr_in addr;
  17. int addr_len = sizeof(struct sockaddr_in);
  18. char msgbuffer[256];
  19. char msgsend[] = "Welcome To Demon Server";
  20. fd_set fds;
  21.  
  22. //创建套接字
  23. sockfd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24. if(sockfd>=0)
  25. printf("open socket: %d\n",sockfd);
  26.  
  27. //将本地端口和监听地址信息保存到套接字结构体中
  28. bzero(&addr,sizeof(addr));
  29. addr.sin_family=AF_INET;
  30. addr.sin_port=htons(LOCAL_PORT);
  31. 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INADDR_ANY表示任意地址0.0.0.0 0.0.0.0
  32.  
  33. //将套接字于端口号绑定
  34. if(bind(sockfd,(struct sockaddr*)&addr,sizeof(addr))>=0)
  35. printf("bind the port: %d\n",LOCAL_PORT);
  36.  
  37. //开启端口监听
  38. if(listen(sockfd,3)>=0)
  39. printf("begin listenning...\n");
  40.  
  41. //默认所有fd没有被打开
  42. for(fd=0;fd<MAX;fd++)
  43. is_connected[fd]=0;
  44.  
  45. while(1){
  46. //将服务端套接字加入集合中
  47. FD_ZERO(&fds);
  48. FD_SET(sockfd,&fds);
  49.  
  50. //将活跃的套接字加入集合中
  51. for(fd=0;fd<MAX;fd++)
  52. if(is_connected[fd])
  53. FD_SET(fd,&fds);
  54.  
  55. //监视集合中的可读信号,如果某个套接字有信号则继续执行,此时集合中只有存在信号的套接字会被置为1,其他置为0
  56. if(!select(MAX,&fds,NULL,NULL,NULL))
  57. continue;
  58.  
  59. //遍历所有套接字判断是否在属于集合中的活跃套接字
  60. for(fd=0;fd<MAX;fd++){
  61. if(FD_ISSET(fd,&fds)){
  62. if(fd==sockfd){ //如果套接字是服务端,那么与客户端accept建立连接
  63. connfd = accept(sockfd,(struct sockaddr*)&addr,&addr_len);
  64. write(connfd,msgsend,sizeof(msgsend)); //向其输出欢迎语
  65. is_connected[connfd]=1; //对客户端的fd对应下标将其设为活跃状态,方便下次调用
  66. printf("connected from %s\n",inet_ntoa(addr.sin_addr));
  67. }else{ //如果套接字是客户端,读取其信息并返回,如果读取不到信息,冻结其套接字
  68. if(read(fd,msgbuffer,sizeof(msgbuffer))>0){
  69. write(fd,msgbuffer,sizeof(msgbuffer));
  70. printf("[read]: %s\n",msgbuffer);
  71. }else{
  72. is_connected[fd]=0;
  73. close(fd);
  74. printf("close connected\n");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编写一个简单的TCP服务端和客户端的更多相关文章

  1. netcore 实现一个简单的Grpc 服务端和客户端

    参考资料,和详细背景不做赘述. 首先定义prop 文件 syntax ="proto3"; package RouteGrpc; service HelloWorld{ rpc S ...

  2. [C语言]一个很实用的服务端和客户端进行TCP通信的实例

    本文给出一个很实用的服务端和客户端进行TCP通信的小例子.具体实现上非常简单,只是平时编写类似程序,具体步骤经常忘记,还要总是查,暂且将其记下来,方便以后参考. (1)客户端程序,编写一个文件clie ...

  3. 【转】TCP/UDP简易通信框架源码,支持轻松管理多个TCP服务端(客户端)、UDP客户端

    [转]TCP/UDP简易通信框架源码,支持轻松管理多个TCP服务端(客户端).UDP客户端 目录 说明 TCP/UDP通信主要结构 管理多个Socket的解决方案 框架中TCP部分的使用 框架中UDP ...

  4. 基于Select模型的Windows TCP服务端和客户端程序示例

    最近跟着刘远东老师的<C++百万并发网络通信引擎架构与实现(服务端.客户端.跨平台)>,Bilibili视频地址为C++百万并发网络通信引擎架构与实现(服务端.客户端.跨平台),重新复习下 ...

  5. swoole创建TCP服务端和客户端

    服务端: server.php <?php //创建Server对象,监听 127.0.0.1:9501端口    $serv = new swoole_server("127.0.0 ...

  6. 动手实现一个较为简单的MQTT服务端和客户端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hnlyf168/DotNet.Framework 昨天晚上大致测试了下 ,490个客户端(一个收一个发)  平均估计每个每秒60个包  使用mqtt协 ...

  7. TCP/UDP简易通信框架源码,支持轻松管理多个TCP服务端(客户端)、UDP客户端

    目录 说明 TCP/UDP通信主要结构 管理多个Socket的解决方案 框架中TCP部分的使用 框架中UDP部分的使用 框架源码结构 补充说明 源码地址 说明 之前有好几篇博客在讲TCP/UDP通信方 ...

  8. vertx 从Tcp服务端和客户端开始翻译

    写TCP 服务器和客户端 vert.x能够使你很容易写出非阻塞的TCP客户端和服务器 创建一个TCP服务 最简单的创建TCP服务的方法是使用默认的配置:如下 NetServer server = ve ...

  9. go --socket通讯(TCP服务端与客户端的实现)

    这篇文章主要使用Go语言实现一个简单的TCP服务器和客户端.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协议是 ECHO, 这个RFC 862定义的一个简单协议.为什么说这个协议很简单呢, 这是因为服务器只需把收到的客户端的 ...

随机推荐

  1. 如何让局域网内的其他电脑访问本机的mysql

    测试电脑:本机ip是125.216.250.67  其他电脑 125.216.250.68 第一步:先用其他电脑ping本机,看能否ping通 如上图即为成功ping通了 第二步:开放mysql的全向 ...

  2. 第三章(jQuery中的DOM操作)

    3.1 DOM 操作分类 ①DOM Core 包括(getElementById() , getElementsByTagName() , getAttribute() , setAttribute( ...

  3. Ubantu 16.4 samba安装配置

    本文总结了Ubantu 16.04 环境下的samba安装.配置及使用.本文为原创,也是我的第一篇博客,以后会经常写博客,记录自己的学习.总结及研究,让博客见证着我成长的轨迹. 下文中的所有命令均使用 ...

  4. 图论基础之Dijkstra算法的初探

         图论,顾名思义就是有图有论.        图:由点"Vertex"和边"Edge "组成,且图分为有向图和无向图(本文讨论有向图),之前做毕业设计的 ...

  5. vijos1011题解

    题目:      顺治喜欢滑雪,这并不奇怪,因为滑雪的确很刺激.可是为了获得速度,滑的区域必须向下倾斜,而且当你滑到坡底,你不得不再次走上坡或者等待太监们来载你.顺治想知道载一个区域中最长的滑坡.区域 ...

  6. JavaScript第三课 (循环)

    循环语句       !如果至少需要执行一次循环体,就用do … while语句,一般情况下用while语句就可以了. while 语法:一直读取循环到条件为假时停止循环. while(条件) { 语 ...

  7. Watson Product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Watson related products or services. I will add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

  8. springmvc(一) springmvc框架原理分析和简单入门程序

    springmvc这个框架真的非常简单,感觉比struts2还更简单,好好沉淀下来学习~ --WH 一.什么是springmvc? 我们知道三层架构的思想,并且如果你知道ssh的话,就会更加透彻的理解 ...

  9. Bash : 索引数组

    Bash 提供了两种类型的数组,分别是索引数组(indexed array)和关联数组(associative array).本文主要介绍索引数组的基本用法. 索引数组的基本特点 Bash 提供的数组 ...

  10. 使用URLConnection调用axis1.4开发的webservice

    写在前面: 调用webservice的方式有很多:1.直接在客户端使用工具生成客户端代码,将代码拷进项目中调用即可:2.使用对应的webservice框架来进行调用,比如如果我们我的服务端开发用的是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