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VS简介

LVS(Linux Virtual Server)即Linux虚拟服务器,目前LVS已经被集成到Linux内核模块中。该项目在Linux内核中实现了基于IP的数据请求负载均衡调度方案,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终端互联网用户从外部访问公司的外部负载均衡服务器,终端用户的Web请求会发送给LVS调度器,调度器根据自己预设的算法决定将该请求发送给后端的某台Web服务器,比如,轮询算法可以将外部的请求平均分发给后端的所有服务器,终端用户访问LVS调度器虽然会被转发到后端真实的服务器,最后根据LVS工作模式的不同,真实服务器会选择不同的方式将用户需要的数据发送到终端用户,LVS工作模式分为NAT模式、TUN模式、以及DR模式。

二、三种工作模式的解析。

三种模式按照性能对比:

NET最差

TUN最好

DR一般

在企业中一般选择一般的,最好的TUN模式价格昂贵

三、LVS负载均衡调度算法

1.轮询调度

轮询调度(Round Robin 简称'RR')算法就是按依次循环的方式将请求调度到不同的服务器上,该算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简单。轮询算法假设所有的服务器处理请求的能力都一样的,调度器会将所有的请求平均分配给每个真实服务器。

2.加权轮询调度

加权轮询(Weight Round Robin 简称'WRR')算法主要是对轮询算法的一种优化与补充,LVS会考虑每台服务器的性能,并给每台服务器添加一个权值,如果服务器A的权值为1,服务器B的权值为2,则调度器调度到服务器B的请求会是服务器A的两倍。权值越高的服务器,处理的请求越多。

3.最小连接调度

最小连接调度(Least Connections 简称'LC')算法是把新的连接请求分配到当前连接数最小的服务器。最小连接调度是一种动态的调度算法,它通过服务器当前活跃的连接数来估计服务器的情况。调度器需要记录各个服务器已建立连接的数目,当一个请求被调度到某台服务器,其连接数加1;当连接中断或者超时,其连接数减1。

(集群系统的真实服务器具有相近的系统性能,采用最小连接调度算法可以比较好地均衡负载。)

4.加权最小连接调度

加权最少连接(Weight Least Connections 简称'WLC')算法是最小连接调度的超集,各个服务器相应的权值表示其处理性能。服务器的缺省权值为1,系统管理员可以动态地设置服务器的权值。加权最小连接调度在调度新连接时尽可能使服务器的已建立连接数和其权值成比例。调度器可以自动问询真实服务器的负载情况,并动态地调整其权值。

5.基于局部的最少连接

基于局部的最少连接调度(Locality-Based Least Connections 简称'LBLC')算法是针对请求报文的目标IP地址的 负载均衡调度,目前主要用于Cache集群系统,因为在Cache集群客户请求报文的目标IP地址是变化的。这里假设任何后端服务器都可以处理任一请求,算法的设计目标是在服务器的负载基本平衡情况下,将相同目标IP地址的请求调度到同一台服务器,来提高各台服务器的访问局部性和Cache命中率,从而提升整个集群系统的处理能力。LBLC调度算法先根据请求的目标IP地址找出该目标IP地址最近使用的服务器,若该服务器是可用的且没有超载,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若服务器不存在,或者该服务器超载且有服务器处于一半的工作负载,则使用'最少连接'的原则选出一个可用的服务器,将请求发送到服务器。

6.带复制的基于局部性的最少连接

带复制的基于局部性的最少连接(Locality-Based Least Connections with Replication  简称'LBLCR')算法也是针对目标IP地址的负载均衡,目前主要用于Cache集群系统,它与LBLC算法不同之处是它要维护从一个目标IP地址到一组服务器的映射,而LBLC算法维护从一个目标IP地址到一台服务器的映射。按'最小连接'原则从该服务器组中选出一一台服务器,若服务器没有超载,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若服务器超载,则按'最小连接'原则从整个集群中选出一台服务器,将该服务器加入到这个服务器组中,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同时,当该服务器组有一段时间没有被修改,将最忙的服务器从服务器组中删除,以降低复制的程度。

7.目标地址散列调度

目标地址散列调度(Destination Hashing 简称'DH')算法先根据请求的目标IP地址,作为散列键(Hash Key)从静态分配的散列表找出对应的服务器,若该服务器是可用的且并未超载,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否则返回空。

8.源地址散列调度U

源地址散列调度(Source Hashing  简称'SH')算法先根据请求的源IP地址,作为散列键(Hash Key)从静态分配的散列表找出对应的服务器,若该服务器是可用的且并未超载,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否则返回空。它采用的散列函数与目标地址散列调度算法的相同,它的算法流程与目标地址散列调度算法的基本相似。

9.最短的期望的延迟

最短的期望的延迟调度(Shortest Expected Delay 简称'SED')算法基于WLC算法。举个例子吧,ABC三台服务器的权重分别为1、2、3 。那么如果使用WLC算法的话一个新请求进入时它可能会分给ABC中的任意一个。使用SED算法后会进行一个运算

A:(1+1)/1=2   B:(1+2)/2=3/2   C:(1+3)/3=4/3   就把请求交给得出运算结果最小的服务器。

10.最少队列调度

最少队列调度(Never Queue 简称'NQ')算法,无需队列。如果有realserver的连接数等于0就直接分配过去,不需要在进行SED运算。

LVS负载均衡软件使用及(LVS简介、三种工作模式、十种调度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VS 负载均衡 三种工作模式 十种调度算法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470303/article/details/80541639 一.LVS简介 LVS(Linux Virtual Server ...

  2. LVS负载均衡(LVS简介、三种工作模式、十种调度算法)

    一.LVS简介 LVS(Linux Virtual Server)即Linux虚拟服务器,是由章文嵩博士主导的开源负载均衡项目,目前LVS已经被集成到Linux内核模块中.该项目在Linux内核中实现 ...

  3. 转载-LVS的三种工作模式

    来源地址:http://www.uml.org.cn/zjjs/201211124.asp 1.lvs简介         lvs是一个开源的软件,由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的章文嵩博士于1998年5月创立 ...

  4. LVS集群的三种工作模式

    LVS的三种工作模式: 1)VS/NAT模式(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2)VS/TUN模式(tunneling) 3)DR模式(Direct routing) 1.N ...

  5. 2.LVS的三种工作模式_NAT模式

    1.LVS的三种工作模式 1)VS/NAT模式(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2)VS/TUN模式(tunneling) 3)DR模式(Direct routing) 1. ...

  6. 4.LVS的三种工作模式_DR模式

    1.DR模式(直接路由模式:Virtual Server via Direct Routing) DR模式是通过改写请求报文的目标MAC地址,将请求发给真实服务器的,而真实服务器响应后的处理结果直接返 ...

  7. 3.LVS的三种工作模式_TUN模式

    1.TUN模式(Virtual Server via IP Tunneling) 采用NAT模式时,由于请求和响应的报文必须通过调度器地址重写,当客户请求越来越多时,调度器处理能力将成为瓶颈.为了解决 ...

  8. LVS 三种工作模式原理、以及优缺点比较(转载)

    原文地址:http://9ilinux.com/149.html 一.NAT模式(VS-NAT) 原理:就是把客户端发来的数据包的IP头的目的地址,在负载均衡器上换成其中一台RS的IP地址,并发至此R ...

  9. tomcat-APR配置及三种工作模式简介

    安装软件包,之前可以用rpm -q 命令查看一下是否存在,如果有这两个软件包先卸载再重新安装yum -y install apr apr-devel 拷贝Tomcat安装目录下的bin目录下的tomc ...

随机推荐

  1. Gevent和猴子补丁

    定义 在2018年看Flutent python时了解到猴子补丁,知道咋回事,但是现在通过代码更深刻认识猴子补丁. 猴子补丁:在运行时修改类或模块,而不改动源码. 例子1 没有用猴子补丁 import ...

  2. Windows10_64位搭建WampServer(运行php代码)教程及问题

    Windows10_64位搭建WampServer(运行php代码)教程及问题    笔者最近学习PHP,想通过web页面的形式更加形象生动的了解php代码的原理.     于是,这次就通过WampS ...

  3. AcWing 870. 约数个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unordered_map> #include <vec ...

  4. 设置idea的快捷键组合 设置为默认

    ubuntu中,idea的快捷键组合 为 “Default for GNOME”,和windows中不一样了,需要修改为“Default”:

  5. Atcoder Beginner Contest152F(DFS+状压DP)

    二维状压写成一维状压,省略加上第i条边这一维 #define HAVE_STRUCT_TIMESPEC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 ...

  6. CSS学习(6)层叠

    1.声明冲突 不同的样式,多次应用到同一元素 层叠:解决声明冲突的过程,浏览器自动处理(权重计算) 有时候需要修改样式的时候,可以使用优先级高的方式覆盖,而不是在源代码修改 ①比较重要性 (1)作者样 ...

  7. Python连载59-HTTP首部字段和消息头,Thinker简介

    一.首部字段或者消息头 1.下面几个类型都是请求的: User-Agent:关于浏览器和它平台的消息,如Mozilla5.0 Accept:客户端能处理的页面的类型,如text/html Accept ...

  8. 查看KVM宿主机上虚拟机的IP的脚本

    查看KVM宿主机上虚拟机的IP的脚本 #!/bin/bash #Auth:liucx #ping当前网段内在线的主机,以便产生arp记录. .{..};do { >& }& do ...

  9. 【代码学习】PYTHON 深拷贝和浅拷贝

    1.浅拷贝是对一个对象的顶层拷贝 就是拷贝了引用,并没有拷贝内容 2.深拷贝引用了内容 import copy a = [1,2,3] b = copy.copy(a) c = copy.deepco ...

  10. 探讨LoadRunner的并发用户和集合点

    近来跟踪一个项目,发现同事们在执行性能测试时,比较热衷于使用集合点,从概念上认为要得到并发用户就必须设置集合点,认为在执行一个压力测试脚本时,设置了集合点才算是有效的并发用户,没有设置结合点,就认为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