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虚拟机克隆后网卡不能使用

解决方法如下

cat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1.将eth0这行注释掉或者删除,这里记载的还是克隆系统时的MAC地址,但是新启动的系统MAC已经更改
2.将NAME="eth1" 改为 “eth0”,ATTR 标记的MAC地址,这个是虚拟机为这个虚拟网卡分配的MAC
3.用上面的MAC替换掉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中的MAC
4.然后重启即可,这里必须重启机器,重启网卡是没用的。
还有一个办法,不用eth0,直接用eth1等,把/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复制成/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
 
linux修改环境变量

查看PATH:echo $PATH
以添加mongodb server为列
修改方法一:
export PATH=/usr/local/mongodb/bin:$PATH
//配置完后可以通过echo $PATH查看配置结果。
生效方法:立即生效
有效期限:临时改变,只能在当前的终端窗口中有效,当前窗口关闭后就会恢复原有的path配置
用户局限:仅对当前用户

修改方法二:
通过修改.bashrc文件:
vim ~/.bashrc 
//在最后一行添上:
export PATH=/usr/local/mongodb/bin:$PATH
生效方法:(有以下两种)
1、关闭当前终端窗口,重新打开一个新终端窗口就能生效
2、输入“source ~/.bashrc”命令,立即生效
有效期限:永久有效
用户局限:仅对当前用户

修改方法三:
通过修改profile文件:
vim /etc/profile
/export PATH //找到设置PATH的行,添加
export PATH=/usr/local/mongodb/bin:$PATH
生效方法:系统重启
有效期限:永久有效
用户局限:对所有用户

路由

添加临时路由
1.为某网络添加路由
route add -net 220.181.8.0/24 gw 192.168.72.2

2.添加到某主机的路由
route add -host 220.123.123.123 gw 192.168.72.2

3.添加默认路由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72.2

添加永久路由
方法1: 在/etc/rc.local里添加执行命令文本内容
route add -host 220.123.123.123 gw 192.168.72.2
该方法注意点:需要/etc/rc.local具有开机执行权限,该方法的缺陷是在/etc/init.d/network服务重启后添加的路由会消失

方法2:增加文件,并写入如下需要添加的路由信息:vim /etc/sysconfig/static-routes
any net 220.181.9.0/24 gw 192.168.72.2
any host 220.181.9.2 gw 192.168.72.2
该方法的原理为:/etc/init.d/network在启动时,会调用执行/etc/sysconfig/static-routes文件内容,详细调用方式请查看/etc/init.d/network文件内容
此方法的优点是:即使/etc/init.d/network服务重启,路由表信息也不会丢失。

linux杂货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 驱动开发

    linux驱动开发总结(一) 基础性总结 1, linux驱动一般分为3大类: * 字符设备 * 块设备 * 网络设备 2, 开发环境构建: * 交叉工具链构建 * NFS和tftp服务器安装 3, ...

  2. Linux 命令、Shell 杂货铺

    我看过一篇博客,是有关随手记录一些常用的命令的.感觉对自己比较有价值,不过其他人读起来就比较费劲了,毕竟没有什么主线.各取所需吧各位~ 1.CentOS 查看和修改系统时间和时区 date #查看系统 ...

  3. linux系统日志使用

    FROM:http://blog.csdn.net/zzxian/article/details/7905964 Part I: syslogd & klogd   ---------/etc ...

  4. 明明白白你的Linux服务器——日志篇

    日志对于安全来说,非常重要,它记录了系统每天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你可以通过他来检查错误发生的原因,或者受到攻击时攻击者留下的痕迹.日志主要的功能有:审计和监测.他还可以实时的监测系统状态,监测和追踪 ...

  5. 【Linux】文件操作系统调用

    一. 文件描述符 在Linux下使用文件描述符来表示设备文件和普通文件.文件描述符是一个整型的数据,所有对文件的操作都通过文件描述符实现.文件描述符的范围是0~OPEN_MAX,系统中有3个已经分配的 ...

  6. linux编程之文件操作

    在linux下用文件描述符来表示设备文件盒普通文件,文件描述符是一个整型的数据,所有对文件的操作都是通过文件描述符来实现的. 文件描述符是文件系统中连接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的枢纽,当我们打开一个或者创建 ...

  7. linux运维/自动化开发__目录

    服务器软件安装 nginx apache php mysql oracle tomcat memcached mongodb sqlserver 常用pc端工具安装使用 Xshell         ...

  8. Linux系统入门命令100条 转

    https://www.howtoforge.com/linux-commands/ 2017-04-27 RiboseYim 睿哥杂货铺 Author : Himanshu Arora 原文:htt ...

  9. Linux 内核概述 - Linux Kernel

    Linux 内核学习笔记整理. Unix unix 已有40历史,但计算机科学家仍认为其是现存操作系统中最大和最优秀的系统,它已成为一种传奇的存在,历经时间的考验却依然声名不坠. 1973 年,在用 ...

随机推荐

  1. Go - Map 集合

    目录 概述 声明 Map 生成 JSON 编辑和删除 推荐阅读 概述 Map 集合是无序的 key-value 数据结构. Map 集合中的 key / value 可以是任意类型,但所有的 key ...

  2. Spring Cloud Alibaba | Nacos配置管理

    目录 Spring Cloud Alibaba | Nacos配置管理 1. pom.xml 项目依赖 2. 在 bootstrap.properties 中配置 Nacos server 的地址和应 ...

  3. Senparc.Weixin.MP SDK 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教程(二十一):在小程序中使用 WebSocket (.NET Core)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 .NET Core 环境下,借助 SignalR 在小程序内使用 WebSocket.关于 WebSocket 和 SignalR 的基础理论知识不在这里展开,已经有足够的参考资料, ...

  4. Bzoj 1997 [Hnoi2010]Planar题解

    1997: [Hnoi2010]Planar Time Limit: 10 Sec  Memory Limit: 64 MBSubmit: 2224  Solved: 824[Submit][Stat ...

  5. 工作经验之石氏thinking

    经常听到N多人说工作经验这个名词:也时常听到人说工作多少年就是多少年工作经验.我听着总觉得有点别扭,感觉他们把这个名词说的太简单了,而且觉得不是工作N年就一定有所谓的工作经验.我觉得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工 ...

  6. 【最小生成树之Kruskal例题-建设电力系统】-C++

    前置知识点Kruskal最短路算法,如果没掌握的请先去掌握! 描述 小明所在的城市由于下暴雪的原因,电力系统严重受损.许多电力线路被破坏,因此许多村庄与主电网失去了联系.政府想尽快重建电力系统,所以, ...

  7. SQLite的一些体会

    SQLite遵循sql语法,所以如果接触过数据库,使用它进行增删改查几乎没障碍.在.net中,它与Mysql.sql server的类也相似,比如连接类名字是SQLiteConnection,不过它S ...

  8. Java中lambda表达式详解

    原文地址:http://blog.laofu.online/2018/04/20/java-lambda/ 为什么使用lambda 在java中我们很容易将一个变量赋值,比如int a =0;int ...

  9. dij模板

    #include<cstdio> #include<vector> #include<queue>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edge ...

  10. 网络IP的操作

    10.10.10.10/8求解问题:子网掩码 10.255.255.255该IP地址所在网络的网络ID 10.0.0.0该IP地址所在网络的广播地址 10.255.255.255该IP地址所在网络的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