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覆盖率(Code Coverage)是反映测试用例对被测软件覆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测试工作进展情况的重要指标。它也是对测试工作进行量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测试工作往往不如开发那样激动人心,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测试难于量化,而代码覆盖率恰恰是解决着一问题的重要指标。根据其覆盖内容的不同,又可以细分为: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路径覆盖以及循环覆盖等等,这里有一篇很好的博客《代码覆盖率浅谈》介绍了各种不同覆盖率的定义。有的理解起来还是蛮拗口的,但其实不难,用到了再看就成!在所有这些覆盖中语句覆盖(Statement coverage)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常用的、最有效的覆盖率,Visual Studio采用的是语句覆盖中的基本块覆盖(Basic block coverage)。

对于敏捷开发团队而言,代码覆盖率是每个Sprint要完成的硬性质量标准(Exit Criteria)之一,覆盖率高低根据项目的不同而不同:75%,80%甚至100%都是可能的。代码覆盖率是一个白盒概念,毕竟它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代码。既然代码覆盖率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时候该用它?该如何用它?

有人认为代码覆盖率重要,所以从项目的一开始就要进行代码覆盖率的检查和分析,即 获取覆盖率 –> 发现未覆盖的代码 –> 添加新测试用例。这样的使用方式,我把它命名为“代码覆盖率驱动的测试(CCDT,Code Coverage Driven Test)”。CCDT看起来很美,理论上无懈可击,但实际操作则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先不说这种方式是否正确,单就由此引入的开销来说,就够项目组喝一壶的,呵呵!之所这样说,是因为CCDT需要经历:获取覆盖率、分析覆盖率和添加测试用例这三步,每一步都存在着很多潜在“副产品”开销,尤其是前两步。要获取覆盖率,需要执行所有的测试用例,而你知道现在业界70%的测试仍然是手动的,仅为了覆盖率就频繁的执行测试用例,显然是不现实的;频繁分析覆盖率结果也是一件耗时的工作,无论开发人员还是测试人员做都是如此,尤其是对于采用敏捷开发方法的团队,短迭代不允许引入如此劳神的工作内容。胡凯在他的博客中称这种唯覆盖率论症状为“测试覆盖率强迫症”,其中有一句描述很精彩:

“ 测试覆盖率仅仅能够告诉团队什么没有被测试,根本就回答不了软件是否经过了有效测试!”

我认为对于测试团队而言,测试的过程应该是用户场景覆盖驱动的测试(USCDT,User Scenario Coverage Driven Test) ,即测试人员应该从用户真实使用场景出发,思考要测试的内容和设计测试用例。代码覆盖率是对USCDT的必要补充,以发现其中未覆盖的场景(Test Hole)。代码覆盖应该是在项目/迭代的中后期引入,不用很频繁,点到为止,例如对一个3-4周的迭代,3次的覆盖率检查就已经足够了。当然,如果你的自动化测试比例比较高,采用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的方式,例如:Visual Studio 2010中持续集成的构建功能,每次都能自动的进行代码覆盖率的统计,则可以更早,更频繁进行代码覆盖率,但前提一定是这不会带来过多的开销。

说了这么多,下面来点儿实际的吧,看看Visual Studio 2010中如何获取代码覆盖率数据!在Visual Studio的集成开发环境中获自动化测试用例的码覆盖率数据是最简单的(采用命令行方式则稍复杂一些,但它还可以用来获取手动测试用例的覆盖数据),只需要下面三步:

步骤一 :在Test Settings配置中选择Code Coverage

(Updated 2011/6/1) 这里需要注意,当选择Code Coverage项时,还要选择“Configure”按钮去配置一下要针对哪一个文件(.exe/.dl)收集覆盖数据,Visual Studio会自动对这个文件进行instrument操作,否则是不会收集到覆盖数据的。

步骤二 :执行自动化测试用例

步骤三 :查看代码覆盖率结果

随着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的现代化和傻瓜化,现在获取和分析代码覆盖率工作越来越简单了,但人们对代码覆盖数据的使用却仍然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其中还有很多值得去深入发掘的好东东,用于帮助测试团队优化测试过程和测试用例的设计。《代码覆盖从简到繁 (四) – 为代码签入把门儿 》一文中介绍了,如何在代码签入的流程中引入覆盖率检查。

代码覆盖率 (Code Coverage)从简到繁 (一)的更多相关文章

  1. Qt代码覆盖率code coverage(VS版)

    版权声明:若无来源注明,Techie亮博客文章均为原创.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标题和地址: 本文标题:Qt代码覆盖率code coverage(VS版)     本文地址:http://techi ...

  2. 测试工具 - IDEA - IDEA Code Coverage

    概述 使用 idea 自带的 code coverage 工具 背景 了解 白盒测试用例设计 和 测试覆盖率 之后, 大概就需要 实践 了 实践的话, 还是需要 工具 来检验效果 工具选取 选项 Ja ...

  3. python代码覆盖率统计-coverage

    coverage.py是一个用来统计python程序代码覆盖率的工具.它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并且支持最终生成界面友好的html报告.在最新版本中,还提供了分支覆盖的功能. 官方网站: http://ne ...

  4. 10 Code Coverage Tools for C & C++

    Code coverage is a measure used in software testing that describes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source co ...

  5. Gumshoe - Microsoft Code Coverage Test Toolset

    Gumshoe - Microsoft Code Coverage Test Toolset 2014-07-17 What is Gumshoe? How to instrument a binar ...

  6. [Jest] Track project code coverage with Jest

    Jest comes pre-packaged with the ability to track code coverage for the modules you're testing, but ...

  7. Effective Java提升Code Coverage代码涵盖率 - 就是爱Java

    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测试程序,但是如何得知是否已完整测试了主程序?,透过Code Coverage代码涵盖率,我们可以快速地得知,目前系统中,有多少程序中被测试过,不考虑成本跟投资效益比,涵盖率越高,代表 ...

  8. CI集成phpunit Error: No code coverage driver is available 的解决

    CI集成phpunit时,运行报No code coverage driver is available的错误,如下图: yanglingdeMacBook-Pro:tests yangling$ p ...

  9. Chrome DevTools: Export your raw Code Coverage Data

    The Code Coverage tool visually shows you which lines of code in your CSS and JavaScript are used an ...

随机推荐

  1. SpringMVC源码分析-400异常处理流程及解决方法

    本文涉及SpringMVC异常处理体系源码分析,SpringMVC异常处理相关类的设计模式,实际工作中异常处理的实践. 问题场景 假设我们的SpringMVC应用中有如下控制器: 代码示例-1 @Re ...

  2. 【Vue】删除数组元素,导致剩余元素被重新渲染

    最近在项目中有使用Vue,然而在开发过程中发现,当我对数组中的元素进行删除时,会导致该元素后面的元素没有被重新渲染. html代码如下:有两个组件:一个是Main组件,用来包含所有的内容容器:一个是子 ...

  3. 记一次Hbase的行键过滤器事故问题

    数据总数:746条数据 因为后面需要进行算法合成,而且spark目前对这种算法支持并不好,因此采用代码编写,所以在查询hbase的过程中采用的是java直接查询, 但是为了加快查询速度,我尽可能的使用 ...

  4. EJS 入门学习

    EJS(Embedded JavaScript templates)是一个简单高效的模板语言,通过数据和模板,可以生成HTML标记文本.可以说EJS是一个JavaScript库,EJS可以同时运行在客 ...

  5. python中用xlsxwriter创建图表

    缺点:xlsxwriter不能对已存在的Excel进行编辑插入图标   生成图标需要: 1.先准备数据 2.将数据插入到excel中 3.根据插入的数据生成图表 这里的生成excel主要分为准备多维数 ...

  6. 记录几个爬取动态网页时的问题(下拉框,旧的元素无法获取,获取的源代码和f12看到的不一致,爬取延迟)

    更新.....这个动态网页其实直接抓取ajax请求就可以了,很简单,我之前想复杂了,虽然也实现了,但是效率极低,不过没关系,就当作是对Selenium的一次学习吧 1.最近在爬取一个动态网页,其中为了 ...

  7. 团队作业第六次—团队Github实战训练

    作业描述 课程 软件工程1916|W(福州大学) 团队名称 修!咻咻! 作业要求 团队作业第六次-团队Github实战训练 团队目标 搭建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抽奖系统,根据QQ聊天记录,完成从统计参与抽 ...

  8. 如何让pandas表格直接转换为markdown表格

    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33181846/programmatically-convert-pandas-dataframe-to-markdown-t ...

  9. Winform消息与并行的形象比喻

    有一次我给同事讲述跨线程调用时使用了高速行驶的并行列车来比喻,感觉比较形象. 线程列车 多线程就像多个并行的列车,每个线程在各自的轨道上不断向前行驶.主界面所在的线程称为UI线程,也叫主线程,主线程依 ...

  10. google 历史版本浏览器下载

    传送门: https://www.portablesoft.org/google-chrome-legacy-ver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