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python之路-day08
#学习了编码后,还要了解三种字符串。# 一、# 普通字符串:u''以字符作为输出单位,# print(u'abc') # 用于显示abc# # 二进制字符串:b'' 二进制字符串以字节作为输出单位# print(b'abc')#b'abc'# # # 原义字符串:r''以字符作为输出单位,所有在普通字符串中能被转义的符号在这都原样输出# print(u'a\tb\nc')# #a b# #c# print(r'a\tb\nc')#a\tb\nc# # print(r'F:\python\1.三种字符串.py')#F:\python\1.三种字符串.py## # 二、文件操作的三步骤# # 1.打开文件: 硬盘空间被操作系统持有,文件对象被应用程序持有# f = open('source.txt', 'r', encoding='utf-8')# ## # 2.操作文件# data = f.read()#读 当然还有写 f.write# ## # 3.释放文件:释放操作系统对硬盘空间的持有# f.close()# # 三、基础的写# wf = open('target.txt', 'w', encoding='utf-8')## wf.write('123\n') # 一次写一条,行必须用\n标识# wf.write('456\n')# wf.flush() # 向操作系统发送一条将内存中写入的数据刷新到硬盘# wf.write('789\n')# wf.writelines(['abc\n', 'def\n', 'xyz\n']) # 一次写多行,行必须用\n标识## wf.close() # 1.将内存中写入的数据刷新到硬盘 2.释放硬盘空间 # 四、with...open语法# 优化整合了文件资源的打开与释放# -- 在with的缩进内可以操作文件对象,一旦取消缩进,资源就被释放了 # part1# as起别名,rf持有文件资源的变量# with open('target.txt', 'r', encoding='utf-8') as rf:# 文件操作的具体代码# 缩进一旦取消缩进,资源就被释放了 # part2# with open('target.txt', 'r', encoding='utf-8') as rf1, open('target1.txt', 'r', encoding='utf-8') as rf2:# print(rf1.read())# print(rf2.read())## # print(rf1.read()) # 报错# # print(rf2.read()) # 报错### # part3# with open('target.txt', 'r', encoding='utf-8') as rf1:# with open('target1.txt', 'r', encoding='utf-8') as rf2:# print(rf1.read())# print(rf2.read())# # print(rf1.read()) # 可以操作# # print(rf2.read()) # 不可以操作# 五、文件的操作模式# 主模式:r | w | a | x# -- 主模式只能选取一个,规定着主要的操作方式# 从模式:t | b | +# -- 从模式也必须出现,但个数不一定是一个,为主模式额外添加功能## r: 读,必须有# w: 清空写,可有可无# a: 追加写,可有可无# x:创建写,必须无## t:默认,按字符操作# b:按字节操作# +:可读可写## # rt: 文件必须提前存在,不存在报错,文件操作采用字符形式 - 简写为 r# # wt: 文件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存在则清空后写入,不存在新建后写入,文件操作采用字符形式 - 简写为 w# # at: 文件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存在在之前内容的末尾追加写入,不存在新建后写入,文件操作采用字符形式 - 简写为 a## # rb: 文件必须提前存在,不存在报错,文件操作采用字节形式# # wb: 文件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存在则清空后写入,不存在新建后写入,文件操作采用字节形式# # ab: 文件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存在在之前内容的末尾追加写入,不存在新建后写入,文件操作采用字节形式## # r+t:文件必须存在的可读可写,默认从头开始替换写,按字符操作# # w+t:文件存在清空不存在创建的可读可写,按字符操作# # a+t:文件存在追加不存在创建的可读可写,按字符操作## # r+b:文件必须存在的可读可写,默认从头开始替换写,按字节操作# # w+b:文件存在清空不存在创建的可读可写,按字节操作# # a+b:文件存在追加不存在创建的可读可写,按字节操作 # 六、文件的操作编码问题# t模式下:原文件采用什么编码,你就选取什么编码操作,如果不选取,默认跟操作系统保持一致# -- t模式下一定要指定编码## b模式下:硬盘的数据就是二进制,且能根据内容识别出编码,写入时的数据也是通过某种编码提前处理好的,所有在操作时,没有必要再去规定编码## #七、文件的复制# # 文本文件的复制:可以t也可以b# with open('target.txt', 'r', encoding='utf-8') as rf:# with open('target2.txt', 'w', encoding='utf-8') as wf:# for line in rf:# wf.write(line)## with open('target.txt', 'rb') as rf:# with open('target3.txt', 'wb') as wf:# for line in rf:# wf.write(line) ## # 非文本文件只能采用b模式操作,不需要指定编码 - 因为根本不涉及编码解码过程# with open('001.mp4', 'rb') as rf:# with open('002.mp4', 'wb') as wf:# for line in rf:# wf.write(line)# #九、 游标操作## ```python# # 1.游标操作的是字节,所有只能在b模式下进行操作# # 2.游标操作可以改变操作位置,r模式下可以改变位置进行操作,所有主模式选择r模式# # 3.seek(offset, whence):# # -- offset为整数就是往后偏移多少个字节,负数就是往前偏移多少个字节# # -- whence:0代表将游标置为开头,1代表从当前位置,2代表将游标置为末尾### # 你是日本人# with open('target.txt', 'rb') as f:# # 先读6个字节# data = f.read(6)# print(data.decode('utf-8')) # 你是# # 将游标从头开始往后偏移3个字节# f.seek(3, 0)# data = f.read(6)# print(data.decode('utf-8')) # 是日# # 从当前游标位置往前偏移3个字节# f.seek(-3, 1)# data = f.read(3)# print(data.decode('utf-8')) # 日## f.seek(-3, 2)# data = f.read(3)# print(data.decode('utf-8')) # 人
初学python之路-day08的更多相关文章
- 初学python之路-day08前期总结
# 1# 计算机原理:控制器 运算器 存储器 input设备 output设备 IO流# 三大核心:CPU 内存 硬盘 # 内存分布:栈区 与 堆区# 如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如1111转成十进制为1 ...
- 初学python之路-day12
本篇补上字符串的比较:按照从左往右比较每一个字符,通过字符对应的ascii进行比较 一.函数默认值的细节 # 如果函数的默认参数的默认值为变量,在所属函数定义阶段一执行就被确定为当时变量存放的值 a ...
- 初学python之路-day10
基础部分先告一段落,今天开始学习函数. 一.函数:完成 特定 功能的代码块,作为一个整体,对其进行特定的命名,该名字就代表函数 -- 现实中:很多问题要通过一些工具进行处理 => ...
- 初学python之路-day07-字符编码
今天的博客主要关于字符编码,并对前几天学习的数据类型做些总结. 学习字符编码的目的:解决乱码问题. 应用程序打开文本文件的三步骤 1.打开应用程序 2.将数据加载到内存中 3.cpu将内存中的数 ...
- 初学python之路-day04
每天一篇总结,今天学习的是有关于流程控制的知识. 流程控制,顾名思义,在计算机运行中,程序是被某种控制方式按照某种流程或者规律来执行的.而python程序的运行,肯定也是按照某种规律在执行.这些规律可 ...
- 初学python之路-day03
我在前面的文章提到了变量的概念,这里详细介绍下变量的命名.变量名,只能是字母.数字及下划线 "_" 任意组成,而且不能以数字开头.在命名变量时,尽量避免与系统关键词重名,如:'an ...
- 初学python之路-day02
python,诞生于1989年的圣诞,Guido van Rossum为了打发无聊,因此发明了python,并且开放了其源代码,使得这门语言在随后的几十年的发展的越来越广.现今,2.x版本已经在2.7 ...
- 初学python之路-day01
第一天学习python,先了解到了进制之间的转换关系. 如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如1111转成十进制为15,1111从左向右可看出2^3+2^2+2^1+2^0为8+4+2+1=15.记住前8位1的二 ...
- Python之路Day08
文件操作 open() -- 打开 open通过Python控制操作系统打开文件 f=open('文件路径',mode='r',encoding='utf-8') mode -- 不写就默认是r f ...
随机推荐
- ES6 Promise 用法讲解
Promise是一个构造函数,自己身上有all.reject.resolve这几个眼熟的方法,原型上有then.catch等同样很眼熟的方法. 那就new一个 var p = new Promise( ...
- C#给字符串赋予字面值——字符串插入、转义序列的使用
1.占位符.字符串插入 给字符串赋予字面值时,经常遇见在字符串中包含变量的情况,用连接符进行拼接.转换的方式比较麻烦.还容易出错.C#提供了较为便捷的处理方式,即‘占位符’,以及C#6的新功能‘插入字 ...
- Python爬虫beautifulsoup4常用的解析方法总结
摘要 如何用beautifulsoup4解析各种情况的网页 beautifulsoup4的使用 关于beautifulsoup4,官网已经讲的很详细了,我这里就把一些常用的解析方法做个总结,方便查阅. ...
- css居中flex
css利用flex实现居中(子元素可以不必管宽高):
- react 入坑笔记(六) - 组件的生命周期
React 组件生命周期 详细参考: react 组件生命周期 组件的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状态: 1.Mounting:已经挂载/插入到真实 DOM 树上: 2.Updating:正在被重新渲染: 3. ...
- 常见排序算法总结: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简单选择排序以及java实现
今天来总结一下常用的内部排序算法.内部排序算法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大概有:算法的原理,算法的编码实现,算法的时空复杂度的计算和记忆,何时出现最差时间复杂度,以及是否稳定,何时不稳定. 首先来总结下常用内 ...
- [BZOJ 1095] [ZJOI 2007] 捉迷藏
Description 传送门 Solution 先将原树转化成点分树: 然后维护三个堆: \(c[i]\) 保存点分树中子树 \(i\) 中的黑色节点到 \(fa[i]\) 的距离: \(b[i]\ ...
- ASP.Net笔记整理(一)
验证码类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Drawing; using System.Drawing.Draw ...
- 【HTTP】http协议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一. HTTP状态码是用以表示网页服务器HTTP响应状态的3位数字代码.所有状态码的第一个数字代表了响应的五种状态之一.当用户试图通过HTTP或FTP协议访问一台运行主机上的内容时,Web服务器返回一 ...
- Sublime Text 3 安装简记
1.下载:( Sublime Text Version 3.1.1 Build 3176 ) https://www.sublimetext.com/3 2.安装Package Control: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