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cnf 详解
[client]
port =3306
socket =/tmp/mysql.sock [mysqld]
port =3306
socket =/tmp/mysql.sock basedir =/usr/local/mysql
datadir =/data/mysql
pid-file =/data/mysql/mysql.pid
user = mysql
bind-address =0.0.0.0
server-id =1#表示是本机的序号为1,一般来讲就是master的意思 skip-name-resolve
# 禁止MySQL对外部连接进行DNS解析,使用这一选项可以消除MySQL进行DNS解析的时间。但需要注意,如果开启该选项,# 则所有远程主机连接授权都要使用IP地址方式,否则MySQL将无法正常处理连接请求#skip-networking back_log =600# MySQL能有的连接数量。当主要MySQL线程在一个很短时间内得到非常多的连接请求,这就起作用,# 然后主线程花些时间(尽管很短)检查连接并且启动一个新线程。back_log值指出在MySQL暂时停止回答新请求之前的短时间内多少个请求可以被存在堆栈中。# 如果期望在一个短时间内有很多连接,你需要增加它。也就是说,如果MySQL的连接数据达到max_connections时,新来的请求将会被存在堆栈中,# 以等待某一连接释放资源,该堆栈的数量即back_log,如果等待连接的数量超过back_log,将不被授予连接资源。# 另外,这值(back_log)限于您的操作系统对到来的TCP/IP连接的侦听队列的大小。# 你的操作系统在这个队列大小上有它自己的限制(可以检查你的OS文档找出这个变量的最大值),试图设定back_log高于你的操作系统的限制将是无效的。 max_connections =1000# MySQL的最大连接数,如果服务器的并发连接请求量比较大,建议调高此值,以增加并行连接数量,当然这建立在机器能支撑的情况下,因为如果连接数越多,介于MySQL会为每个连接提供连接缓冲区,就会开销越多的内存,所以要适当调整该值,不能盲目提高设值。可以过'conn%'通配符查看当前状态的连接数量,以定夺该值的大小。 max_connect_errors =6000# 对于同一主机,如果有超出该参数值个数的中断错误连接,则该主机将被禁止连接。如需对该主机进行解禁,执行:FLUSH HOST。 open_files_limit =65535# MySQL打开的文件描述符限制,默认最小1024;当open_files_limit没有被配置的时候,比较max_connections*5和ulimit -n的值,哪个大用哪个,# 当open_file_limit被配置的时候,比较open_files_limit和max_connections*5的值,哪个大用哪个。 table_open_cache =128# MySQL每打开一个表,都会读入一些数据到table_open_cache缓存中,当MySQL在这个缓存中找不到相应信息时,才会去磁盘上读取。默认值64# 假定系统有200个并发连接,则需将此参数设置为200*N(N为每个连接所需的文件描述符数目);# 当把table_open_cache设置为很大时,如果系统处理不了那么多文件描述符,那么就会出现客户端失效,连接不上 max_allowed_packet =4M# 接受的数据包大小;增加该变量的值十分安全,这是因为仅当需要时才会分配额外内存。例如,仅当你发出长查询或MySQLd必须返回大的结果行时MySQLd才会分配更多内存。# 该变量之所以取较小默认值是一种预防措施,以捕获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错误信息包,并确保不会因偶然使用大的信息包而导致内存溢出。 binlog_cache_size =1M# 一个事务,在没有提交的时候,产生的日志,记录到Cache中;等到事务提交需要提交的时候,则把日志持久化到磁盘。默认binlog_cache_size大小32K max_heap_table_size =8M# 定义了用户可以创建的内存表(memory table)的大小。这个值用来计算内存表的最大行数值。这个变量支持动态改变 tmp_table_size =16M# MySQL的heap(堆积)表缓冲大小。所有联合在一个DML指令内完成,并且大多数联合甚至可以不用临时表即可以完成。# 大多数临时表是基于内存的(HEAP)表。具有大的记录长度的临时表 (所有列的长度的和)或包含BLOB列的表存储在硬盘上。# 如果某个内部heap(堆积)表大小超过tmp_table_size,MySQL可以根据需要自动将内存中的heap表改为基于硬盘的MyISAM表。还可以通过设置tmp_table_size选项来增加临时表的大小。也就是说,如果调高该值,MySQL同时将增加heap表的大小,可达到提高联接查询速度的效果 read_buffer_size =2M# MySQL读入缓冲区大小。对表进行顺序扫描的请求将分配一个读入缓冲区,MySQL会为它分配一段内存缓冲区。read_buffer_size变量控制这一缓冲区的大小。# 如果对表的顺序扫描请求非常频繁,并且你认为频繁扫描进行得太慢,可以通过增加该变量值以及内存缓冲区大小提高其性能 read_rnd_buffer_size =8M# MySQL的随机读缓冲区大小。当按任意顺序读取行时(例如,按照排序顺序),将分配一个随机读缓存区。进行排序查询时,# MySQL会首先扫描一遍该缓冲,以避免磁盘搜索,提高查询速度,如果需要排序大量数据,可适当调高该值。但MySQL会为每个客户连接发放该缓冲空间,所以应尽量适当设置该值,以避免内存开销过大 sort_buffer_size =8M# MySQL执行排序使用的缓冲大小。如果想要增加ORDER BY的速度,首先看是否可以让MySQL使用索引而不是额外的排序阶段。# 如果不能,可以尝试增加sort_buffer_size变量的大小 join_buffer_size =8M# 联合查询操作所能使用的缓冲区大小,和sort_buffer_size一样,该参数对应的分配内存也是每连接独享 thread_cache_size =8# 这个值(默认8)表示可以重新利用保存在缓存中线程的数量,当断开连接时如果缓存中还有空间,那么客户端的线程将被放到缓存中,# 如果线程重新被请求,那么请求将从缓存中读取,如果缓存中是空的或者是新的请求,那么这个线程将被重新创建,如果有很多新的线程,# 增加这个值可以改善系统性能.通过比较Connections和Threads_created状态的变量,可以看到这个变量的作用。(–>表示要调整的值)# 根据物理内存设置规则如下:# 1G —> 8# 2G —> 16# 3G —> 32# 大于3G —> 64 query_cache_size =8M#MySQL的查询缓冲大小(从4.0.1开始,MySQL提供了查询缓冲机制)使用查询缓冲,MySQL将SELECT语句和查询结果存放在缓冲区中,# 今后对于同样的SELECT语句(区分大小写),将直接从缓冲区中读取结果。根据MySQL用户手册,使用查询缓冲最多可以达到238%的效率。# 通过检查状态值'Qcache_%',可以知道query_cache_size设置是否合理:如果Qcache_lowmem_prunes的值非常大,则表明经常出现缓冲不够的情况,# 如果Qcache_hits的值也非常大,则表明查询缓冲使用非常频繁,此时需要增加缓冲大小;如果Qcache_hits的值不大,则表明你的查询重复率很低,# 这种情况下使用查询缓冲反而会影响效率,那么可以考虑不用查询缓冲。此外,在SELECT语句中加入SQL_NO_CACHE可以明确表示不使用查询缓冲 query_cache_limit =2M#指定单个查询能够使用的缓冲区大小,默认1M key_buffer_size =4M#指定用于索引的缓冲区大小,增加它可得到更好处理的索引(对所有读和多重写),到你能负担得起那样多。如果你使它太大,# 系统将开始换页并且真的变慢了。对于内存在4GB左右的服务器该参数可设置为384M或512M。通过检查状态值Key_read_requests和Key_reads,# 可以知道key_buffer_size设置是否合理。比例key_reads/key_read_requests应该尽可能的低,# 至少是1:100,1:1000更好(上述状态值可以使用SHOW STATUS LIKE 'key_read%'获得)。注意:该参数值设置的过大反而会是服务器整体效率降低 ft_min_word_len =4# 分词词汇最小长度,默认4 transaction_isolation = REPEATABLE-READ
# MySQL支持4种事务隔离级别,他们分别是:# READ-UNCOMMITTED, READ-COMMITTED, REPEATABLE-READ, SERIALIZABLE.# 如没有指定,MySQL默认采用的是REPEATABLE-READ,ORACLE默认的是READ-COMMITTED log_bin = mysql-bin
binlog_format = mixed
expire_logs_days =30#超过30天的binlog删除 log_error =/data/mysql/mysql-error.log #错误日志路径
slow_query_log =1
long_query_time =1#慢查询时间 超过1秒则为慢查询
slow_query_log_file =/data/mysql/mysql-slow.log performance_schema =0
explicit_defaults_for_timestamp #lower_case_table_names = 1 #不区分大小写 skip-external-locking #MySQL选项以避免外部锁定。该选项默认开启default-storage-engine =InnoDB#默认存储引擎 innodb_file_per_table =1# InnoDB为独立表空间模式,每个数据库的每个表都会生成一个数据空间# 独立表空间优点:# 1.每个表都有自已独立的表空间。# 2.每个表的数据和索引都会存在自已的表空间中。# 3.可以实现单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移动。# 4.空间可以回收(除drop table操作处,表空不能自已回收)# 缺点:# 单表增加过大,如超过100G# 结论:# 共享表空间在Insert操作上少有优势。其它都没独立表空间表现好。当启用独立表空间时,请合理调整:innodb_open_files innodb_open_files =500# 限制Innodb能打开的表的数据,如果库里的表特别多的情况,请增加这个。这个值默认是300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64M# InnoDB使用一个缓冲池来保存索引和原始数据, 不像MyISAM.# 这里你设置越大,你在存取表里面数据时所需要的磁盘I/O越少.# 在一个独立使用的数据库服务器上,你可以设置这个变量到服务器物理内存大小的80%# 不要设置过大,否则,由于物理内存的竞争可能导致操作系统的换页颠簸.# 注意在32位系统上你每个进程可能被限制在 2-3.5G 用户层面内存限制,# 所以不要设置的太高. innodb_write_io_threads =4
innodb_read_io_threads =4# innodb使用后台线程处理数据页上的读写 I/O(输入输出)请求,根据你的 CPU 核数来更改,默认是4# 注:这两个参数不支持动态改变,需要把该参数加入到my.cnf里,修改完后重启MySQL服务,允许值的范围从 1-64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 =0# 默认设置为 0,表示不限制并发数,这里推荐设置为0,更好去发挥CPU多核处理能力,提高并发量 innodb_purge_threads =1# InnoDB中的清除操作是一类定期回收无用数据的操作。在之前的几个版本中,清除操作是主线程的一部分,这意味着运行时它可能会堵塞其它的数据库操作。# 从MySQL5.5.X版本开始,该操作运行于独立的线程中,并支持更多的并发数。用户可通过设置innodb_purge_threads配置参数来选择清除操作是否使用单# 独线程,默认情况下参数设置为0(不使用单独线程),设置为 1 时表示使用单独的清除线程。建议为1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2# 0:如果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的值为0,log buffer每秒就会被刷写日志文件到磁盘,提交事务的时候不做任何操作(执行是由mysql的master thread线程来执行的。# 主线程中每秒会将重做日志缓冲写入磁盘的重做日志文件(REDO LOG)中。不论事务是否已经提交)默认的日志文件是ib_logfile0,ib_logfile1# 1:当设为默认值1的时候,每次提交事务的时候,都会将log buffer刷写到日志。# 2:如果设为2,每次提交事务都会写日志,但并不会执行刷的操作。每秒定时会刷到日志文件。要注意的是,并不能保证100%每秒一定都会刷到磁盘,这要取决于进程的调度。# 每次事务提交的时候将数据写入事务日志,而这里的写入仅是调用了文件系统的写入操作,而文件系统是有 缓存的,所以这个写入并不能保证数据已经写入到物理磁盘# 默认值1是为了保证完整的ACID。当然,你可以将这个配置项设为1以外的值来换取更高的性能,但是在系统崩溃的时候,你将会丢失1秒的数据。# 设为0的话,mysqld进程崩溃的时候,就会丢失最后1秒的事务。设为2,只有在操作系统崩溃或者断电的时候才会丢失最后1秒的数据。InnoDB在做恢复的时候会忽略这个值。# 总结# 设为1当然是最安全的,但性能页是最差的(相对其他两个参数而言,但不是不能接受)。如果对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要求不高,完全可以设为2,如果只最求性能,例如高并发写的日志服务器,设为0来获得更高性能 innodb_log_buffer_size =2M# 此参数确定些日志文件所用的内存大小,以M为单位。缓冲区更大能提高性能,但意外的故障将会丢失数据。MySQL开发人员建议设置为1-8M之间 innodb_log_file_size =32M# 此参数确定数据日志文件的大小,更大的设置可以提高性能,但也会增加恢复故障数据库所需的时间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3# 为提高性能,MySQL可以以循环方式将日志文件写到多个文件。推荐设置为3 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 =90# innodb主线程刷新缓存池中的数据,使脏数据比例小于90%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120# InnoDB事务在被回滚之前可以等待一个锁定的超时秒数。InnoDB在它自己的锁定表中自动检测事务死锁并且回滚事务。InnoDB用LOCK TABLES语句注意到锁定设置。默认值是50秒 bulk_insert_buffer_size =8M# 批量插入缓存大小, 这个参数是针对MyISAM存储引擎来说的。适用于在一次性插入100-1000+条记录时, 提高效率。默认值是8M。可以针对数据量的大小,翻倍增加。 myisam_sort_buffer_size =8M# MyISAM设置恢复表之时使用的缓冲区的尺寸,当在REPAIR TABLE或用CREATE INDEX创建索引或ALTER TABLE过程中排序 MyISAM索引分配的缓冲区 myisam_max_sort_file_size =10G# 如果临时文件会变得超过索引,不要使用快速排序索引方法来创建一个索引。注释:这个参数以字节的形式给出 myisam_repair_threads =1# 如果该值大于1,在Repair by sorting过程中并行创建MyISAM表索引(每个索引在自己的线程内) interactive_timeout =28800# 服务器关闭交互式连接前等待活动的秒数。交互式客户端定义为在mysql_real_connect()中使用CLIENT_INTERACTIVE选项的客户端。默认值:28800秒(8小时) wait_timeout =28800# 服务器关闭非交互连接之前等待活动的秒数。在线程启动时,根据全局wait_timeout值或全局interactive_timeout值初始化会话wait_timeout值,# 取决于客户端类型(由mysql_real_connect()的连接选项CLIENT_INTERACTIVE定义)。参数默认值:28800秒(8小时)# MySQL服务器所支持的最大连接数是有上限的,因为每个连接的建立都会消耗内存,因此我们希望客户端在连接到MySQL Server处理完相应的操作后,# 应该断开连接并释放占用的内存。如果你的MySQL Server有大量的闲置连接,他们不仅会白白消耗内存,而且如果连接一直在累加而不断开,# 最终肯定会达到MySQL Server的连接上限数,这会报'too many connections'的错误。对于wait_timeout的值设定,应该根据系统的运行情况来判断。# 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show processlist命令查看当前系统的连接状态,如果发现有大量的sleep状态的连接进程,则说明该参数设置的过大,# 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小些。要同时设置interactive_timeout和wait_timeout才会生效。[mysqldump]
quick
max_allowed_packet =16M#服务器发送和接受的最大包长度[myisamchk]
key_buffer_size =8M
sort_buffer_size =8M
read_buffer =4M
write_buffer =4M
- MySQL 5.5.13
- 参数说明:
- [client]
- character-set-server = utf8
- port = 3306
- socket = /data/mysql/3306/mysql.sock
- [mysqld]
- character-set-server = utf8
- user = mysql
- port = 3306
- socket = /data/mysql/3306/mysql.sock
- basedir = /usr/local/webserver/mysql
- datadir = /data/mysql/3306/data
- log-error = /data/mysql/3306/mysql_error.log
- pid-file = /data/mysql/3306/mysql.pid
- # table_cache 参数设置表高速缓存的数目。每个连接进来,都会至少打开一个表缓存。#因此, table_cache 的大小应与 max_connections 的设置有关。例如,对于 200 个#并行运行的连接,应该让表的缓存至少有 200 × N ,这里 N 是应用可以执行的查询#的一个联接中表的最大数量。此外,还需要为临时表和文件保留一些额外的文件描述符。
- #当 Mysql 访问一个表时,如果该表在缓存中已经被打开,则可以直接访问缓存;如果#还没有被缓存,但是在 Mysql 表缓冲区中还有空间,那么这个表就被打开并放入表缓#冲区;如果表缓存满了,则会按照一定的规则将当前未用的表释放,或者临时扩大表缓存来存放,使用表缓存的好处是可以更快速地访问表中的内容。执行 flush tables 会#清空缓存的内容。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查看数据库运行峰值时间的状态值 Open_tables #和 Opened_tables ,判断是否需要增加 table_cache 的值(其中 open_tables 是当#前打开的表的数量, Opened_tables 则是已经打开的表的数量)。即如果open_tables接近table_cache的时候,并且Opened_tables这个值在逐步增加,那就要考虑增加这个#值的大小了。还有就是Table_locks_waited比较高的时候,也需要增加table_cache。
- open_files_limit = 10240
- table_cache = 512
- #非动态变量,需要重启服务
- #指定MySQL可能的连接数量。当MySQL主线程在很短的时间内接收到非常多的连接请求,该参数生效,主线程花费很短的时间检查连接并且启动一个新线程。back_log参数的值指出在MySQL暂时停止响应新请求之前的短时间内多少个请求可以被存在堆栈中。如果系统在一个短时间内有很多连接,则需要增大该参数的值,该参数值指定到来的TCP/IP连接的侦听队列的大小。不同的操作系统在这个队列大小上有它自己的限制。试图设定back_log高于你的操作系统的限制将是无效的。默认值为50。对于Linux系统推荐设置为小于512的整数。
- back_log = 600
- #MySQL允许最大连接数
- max_connections = 5000
- #可以允许多少个错误连接
- max_connect_errors = 6000
- #使用–skip-external-locking MySQL选项以避免外部锁定。该选项默认开启
- external-locking = FALSE
- #设置最大包,限制server接受的数据包大小,避免超长SQL的执行有问题默认值为16M,当MySQL客户端或mysqld服务器收到大于max_allowed_packet字节的信息包时,将发出“信息包过大”错误,并关闭连接。对于某些客户端,如果通信信息包过大,在执行查询期间,可能会遇到“丢失与MySQL服务器的连接”错误。默认值16M。
- #dev-doc: http://dev.mysql.com/doc/refman/5.5/en/packet-too-large.html
- max_allowed_packet = 32M
- # Sort_Buffer_Size 是一个connection级参数,在每个connection(session)第一次需要使用这个buffer的时候,一次性分配设置的内存。
- #Sort_Buffer_Size 并不是越大越好,由于是connection级的参数,过大的设置+高并发可能会耗尽系统内存资源。例如:500个连接将会消耗 500*sort_buffer_size(8M)=4G内存
- #Sort_Buffer_Size 超过2KB的时候,就会使用mmap() 而不是 malloc() 来进行内存分配,导致效率降低。
- #技术导读 http://blog.webshuo.com/2011/02/16/mysql-sort_buffer_size/
- #dev-doc: http://dev.mysql.com/doc/refman/5.5/en/server-parameters.html
- #explain select*from table where order limit;出现filesort
- #属重点优化参数
- sort_buffer_size = 8M
- #用于表间关联缓存的大小
- join_buffer_size = 1M
- #服务器线程缓存这个值表示可以重新利用保存在缓存中线程的数量,当断开连接时如果缓存中还有空间,那么客户端的线程将被放到缓存中,如果线程重新被请求,那么请求将从缓存中读取,如果缓存中是空的或者是新的请求,那么这个线程将被重新创建,如果有很多新的线程,增加这个值可以改善系统性能.通过比较 Connections 和 Threads_created 状态的变量,可以看到这个变量的作用
- thread_cache_size = 300
- #设置thread_concurrency的值的正确与否, 对mysql的性能影响很大, 在多个cpu(或多核)的情况下,错误设置了thread_concurrency的值, 会导致mysql不能充分利用多cpu(或多核), 出现同一时刻只能一个cpu(或核)在工作的情况。thread_concurrency应设为CPU核数的2倍. 比如有一个双核的CPU, 那么thread_concurrency的应该为4; 2个双核的cpu, thread_concurrency的值应为8
- #属重点优化参数
- thread_concurrency = 8
- #对于使用MySQL的用户,对于这个变量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前几年的MyISAM引擎优化中,这个参数也是一个重要的优化参数。但随着发展,这个参数也爆露出来一些问题。机器的内存越来越大,人们也都习惯性的把以前有用的参数分配的值越来越大。这个参数加大后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我们首先分析一下query_cache_size的工作原理:一个SELECT查询在DB中工作后,DB会把该语句缓存下来,当同样的一个SQL再次来到DB里调用时,DB在该表没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把结果从缓存中返回给Client。这里有一个关建点,就是DB在利用Query_cache工作时,要求该语句涉及的表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发生变更。那如果该表在发生变更时,Query_cache里的数据又怎么处理呢?首先要把Query_cache和该表相关的语句全部置为失效,然后在写入更新。那么如果Query_cache非常大,该表的查询结构又比较多,查询语句失效也慢,一个更新或是Insert就会很慢,这样看到的就是Update或是Insert怎么这么慢了。所以在数据库写入量或是更新量也比较大的系统,该参数不适合分配过大。而且在高并发,写入量大的系统,建系把该功能禁掉。
- #重点优化参数(主库 增删改-MyISAM)
- query_cache_size = 512M
- #指定单个查询能够使用的缓冲区大小,缺省为1M
- query_cache_limit = 2M
- #默认是4KB,设置值大对大数据查询有好处,但如果你的查询都是小数据查询,就容易造成内存碎片和浪费
- #查询缓存碎片率 = Qcache_free_blocks / Qcache_total_blocks * 100%
- #如果查询缓存碎片率超过20%,可以用FLUSH QUERY CACHE整理缓存碎片,或者试试减小query_cache_min_res_unit,如果你的查询都是小数据量的话。
- #查询缓存利用率 = (query_cache_size – Qcache_free_memory) / query_cache_size * 100%
- #查询缓存利用率在25%以下的话说明query_cache_size设置的过大,可适当减小;查询缓存利用率在80%以上而且Qcache_lowmem_prunes > 50的话说明query_cache_size可能有点小,要不就是碎片太多。
- #查询缓存命中率 = (Qcache_hits – Qcache_inserts) / Qcache_hits * 100%
- query_cache_min_res_unit = 2k
- default-storage-engine = MyISAM
- #限定用于每个数据库线程的栈大小。默认设置足以满足大多数应用
- thread_stack = 192K
- # 设定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可用的级别如下:
- # READ-UNCOMMITTED, READ-COMMITTED, REPEATABLE-READ, SERIALIZABLE
- # 1.READ UNCOMMITTED-读未提交2.READ COMMITTE-读已提交3.REPEATABLE READ -可重复读4.SERIALIZABLE -串行
- transaction_isolation = READ-COMMITTED
- # tmp_table_size 的默认大小是 32M。如果一张临时表超出该大小,MySQL产生一个 The table tbl_name is full 形式的错误,如果你做很多高级 GROUP BY 查询,增加 tmp_table_size 值。
- tmp_table_size = 246M
- max_heap_table_size = 246M
- #索引缓存大小: 它决定了数据库索引处理的速度,尤其是索引读的速度
- key_buffer_size = 512M
- # MySql读入缓冲区大小。对表进行顺序扫描的请求将分配一个读入缓冲区,MySql会为它分配一段内存缓冲区。read_buffer_size变量控制这一缓冲区的大小。如果对表的顺序扫描请求非常频繁,并且你认为频繁扫描进行得太慢,可以通过增加该变量值以及内存缓冲区大小提高其性能。
- read_buffer_size = 4M
- # MySql的随机读(查询操作)缓冲区大小。当按任意顺序读取行时(例如,按照排序顺序),将分配一个随机读缓存区。进行排序查询时,MySql会首先扫描一遍该缓冲,以避免磁盘搜索,提高查询速度,如果需要排序大量数据,可适当调高该值。但MySql会为每个客户连接发放该缓冲空间,所以应尽量适当设置该值,以避免内存开销过大。
- read_rnd_buffer_size = 16M
- #批量插入数据缓存大小,可以有效提高插入效率,默认为8M
- bulk_insert_buffer_size = 64M
- # MyISAM表发生变化时重新排序所需的缓冲
- myisam_sort_buffer_size = 128M
- # MySQL重建索引时所允许的最大临时文件的大小 (当 REPAIR, ALTER TABLE 或者 LOAD DATA INFILE).
- # 如果文件大小比此值更大,索引会通过键值缓冲创建(更慢)
- myisam_max_sort_file_size = 10G
- # 如果一个表拥有超过一个索引, MyISAM 可以通过并行排序使用超过一个线程去修复他们.
- # 这对于拥有多个CPU以及大量内存情况的用户,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myisam_repair_threads = 1
- #自动检查和修复没有适当关闭的 MyISAM 表
- myisam_recover
- interactive_timeout = 120
- wait_timeout = 120
- innodb_data_home_dir = /data/mysql/3306/data
- #表空间文件 重要数据
- innodb_data_file_path = ibdata1:2000M;ibdata2:10M:autoextend
- #这个参数用来设置 InnoDB 存储的数据目录信息和其它内部数据结构的内存池大小,类似于Oracle的library cache。这不是一个强制参数,可以被突破。
-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 16M
- #这对Innodb表来说非常重要。Innodb相比MyISAM表对缓冲更为敏感。MyISAM可以在默认的 key_buffer_size 设置下运行的可以,然而Innodb在默认的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设置下却跟蜗牛似的。由于Innodb把数据和索引都缓存起来,无需留给操作系统太多的内存,因此如果只需要用Innodb的话则可以设置它高达 70-80% 的可用内存。一些应用于 key_buffer 的规则有 — 如果你的数据量不大,并且不会暴增,那么无需把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设置的太大了
-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512M
- #文件IO的线程数,一般为 4,但是在 Windows 下,可以设置得较大。
- innodb_file_io_threads = 4
- # 在InnoDb核心内的允许线程数量.
- # 最优值依赖于应用程序,硬件以及操作系统的调度方式.
- # 过高的值可能导致线程的互斥颠簸.
-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 = 8
- #如果将此参数设置为1,将在每次提交事务后将日志写入磁盘。为提供性能,可以设置为0或2,但要承担在发生故障时丢失数据的风险。设置为0表示事务日志写入日志文件,而日志文件每秒刷新到磁盘一次。设置为2表示事务日志将在提交时写入日志,但日志文件每次刷新到磁盘一次。
-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2
- #此参数确定些日志文件所用的内存大小,以M为单位。缓冲区更大能提高性能,但意外的故障将会丢失数据.MySQL开发人员建议设置为1-8M之间
-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16M
- #此参数确定数据日志文件的大小,以M为单位,更大的设置可以提高性能,但也会增加恢复故障数据库所需的时间
- innodb_log_file_size = 128M
- #为提高性能,MySQL可以以循环方式将日志文件写到多个文件。推荐设置为3M
-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 3
- #推荐阅读 http://www.taobaodba.com/html/221_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_checkpoint.html
- # Buffer_Pool中Dirty_Page所占的数量,直接影响InnoDB的关闭时间。参数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可以直接控制了Dirty_Page在Buffer_Pool中所占的比率,而且幸运的是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是可以动态改变的。所以,在关闭InnoDB之前先将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调小,强制数据块Flush一段时间,则能够大大缩短MySQL关闭的时间。
- 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 = 90
- # InnoDB 有其内置的死锁检测机制,能导致未完成的事务回滚。但是,如果结合InnoDB使用MyISAM的lock tables 语句或第三方事务引擎,则InnoDB无法识别死锁。为消除这种可能性,可以将innodb_lock_wait_timeout设置为一个整数值,指示 MySQL在允许其他事务修改那些最终受事务回滚的数据之前要等待多长时间(秒数)
-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 120
- #独享表空间(关闭)
- innodb_file_per_table = 0
- #start mysqld with –slow-query-log-file=/data/mysql/3306/slow.log
- slow_query_log
- long_query_time = 1
- replicate-ignore-db = mysql
- replicate-ignore-db = test
- replicate-ignore-db = information_schema
- #配置从库上的更新操作是否写二进制文件,如果这台从库,还要做其他从库的主库,那么就需要打这个参数,以便从库的从库能够进行日志同步这个参数要和—logs-bin一起使用
- log-slave-updates
- log-bin = /data/mysql/3306/binlog/binlog
- binlog_cache_size = 4M
- #STATEMENT,ROW,MIXED
- #基于SQL语句的复制(statement-based replication, SBR),基于行的复制(row-based replication, RBR),混合模式复制(mixed-based replication, MBR)。相应地,binlog的格式也有三种:STATEMENT,ROW,MIXED。
- binlog_format = MIXED
- max_binlog_cache_size = 64M
- max_binlog_size = 1G
- relay-log-index = /data/mysql/3306/relaylog/relaylog
- relay-log-info-file = /data/mysql/3306/relaylog/relaylog
- relay-log = /data/mysql/3306/relaylog/relaylog
- expire_logs_days = 30
- skip-name-resolve
- #master-connect-retry = 10
- slave-skip-errors = 1032,1062,126,1114,1146,1048,1396
- server-id = 1
- [mysqldump]
- quick
- max_allowed_packet = 32M
- [myisamchk]
- key_buffer_size = 256M
- sort_buffer_size = 256M
- read_buffer = 2M
- write_buffer = 2M
- [mysqlhotcopy]
- interactive-timeout
my.cnf 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 mysql配置文件my.cnf详解
原文地址:mysql配置文件my.cnf详解 作者:gron basedir = path 使用给定目录作为根目录(安装目录). character-sets-dir = path 给出存放着字符集的 ...
- mysql学习3:mysql之my.cnf详解
mysql之my.cnf详解 本文转自:https://www.cnblogs.com/panwenbin-logs/p/8360703.html 以下是 my.cnf 配置文件参数解释: #*** ...
- my.cnf 详解与优化【转】
MySQL配置文件my.cnf 例子最详细翻译,可以保存做笔记用. #BEGIN CONFIG INFO#DESCR: 4GB RAM, 只使用InnoDB, ACID, 少量的连接, 队列负载大#T ...
- (转)MySQL性能调优my.cnf详解
MySQL性能调优my.cnf详解 https://blog.linuxeye.cn/379.html http://blog.csdn.net/orichisonic/article/details ...
- MySQL性能调优my.cnf详解
[client] port = 3306 socket = /tmp/mysql.sock [mysqld] port = 3306 socket = /tmp/mysql.sock basedir ...
- MySQL优化性能my.cnf详解
提供一个MySQL 5.6版本适合在1GB内存VPS上的my.cnf配置文件(点击这里下载文件): [client] port=3306 socket=/tmp/mysql.sock [mysqld] ...
- my.cnf详解
[client] port = 3306 socket = /tmp/mysql.sock [mysqld] port = 3306 socket = /tmp/mysql.sock basedir ...
- mysql之my.cnf详解
以下是 my.cnf 配置文件参数解释: #*** client options 相关选项 ***# #以下选项会被MySQL客户端应用读取.注意只有MySQL附带的客户端应用程序保证可以读取这段内容 ...
- MySQL5.6版本性能调优my.cnf详解
[client] port = 3306 socket = /tmp/mysql.sock [mysqld] port = 3306 socket = /tmp/mysql.sock basedir ...
随机推荐
- 使用jsp实现文件上传的功能
首先是表单的jsp文件:upload.jsp <%@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language="ja ...
- MFC框架程序解析
MFC的 程序框架: WinMain函数:程序首先到达全局变量theApp,再到达theAPP的构造函数,最后到达WinMain函数处. 问:为何要定义一个全局对象theAPP,让其在WinMain函 ...
- PHP一致性哈希实现。。
<?php /** *@author:xiaojiang 20140222 * 一致性哈希php 实现 */ class MyHash{ //虚拟节点数 private $_virtualCou ...
- No.1 PyQt学习
由于项目的原因,要学PyQt了.以下是第一天的学习成果 # -*- coding: utf-8 -*- import sys from PyQt4 import QtGui, QtCore class ...
- jenkins部署war包到远程服务器的tomcat
一.目的 jenkins上将war包,部署到远程服务器的tomcat上. 这边tomcat在windows 主机A上,版本apache-tomcat-8.5.23. jenkins在主机B上,cent ...
- CONE NAT 和 Symmetric NAT
CONE NAT 和 Symmetric NAT 1. NAT 的划分 RFC3489 中将 NAT 的实现分为四大类: Full Cone NAT 完全锥形 NAT Restricted Cone ...
- Artech的MVC4框架学习——第七章Action的执行
概况:Action的执行不仅包含action方法的执行,还包含相关筛选器的执行. 第一基于线程池的请求,http请求称谓工作线程(p321),基于线程池优势:工作线程重用和工作线程数量的限制. 第二两 ...
- IOS 6 和 IOS7 UITableViewCell上添加控件的获取
假设每个cell上面都有UIButton,怎么判断哪个Cell上的按钮被按下了呢? IOS6上 -(IBAction)btnClick:(id)sender { UIButton *btn = (UI ...
- 初始react
很久就期待学习react了,惰性,一直都没有去翻阅react的资料,最近抽空,简单的了解了一下react,先记录一下,后续慢慢的学习. 一.ReactJS简介 React 起源于 Facebook 的 ...
- fis前端开发框架
FIS是专为解决前端开发中自动化工具.性能优化.模块化框架.开发规范.代码部署.开发流程等问题的工具框架,相比gulp和grunt更傻瓜化,上手更容易,最近抽空学习了一下,分享一下心得. FIS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