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http://www.cnblogs.com/panyinghua/p/3283831.html

mro即method resolution order,主要用于在多继承时判断调的属性的路径(来自于哪个类)。之前查看了很多资料,说mro是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算法的。但不完全正确在Python2.3之前是基于此算法,但从Python2.3起应用了新算法:C3算法。
 
为什么采用C3算法
C3算法最早被提出是用于Lisp的,应用在Python中是为了解决原来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算法不满足本地优先级,和单调性的问题。
本地优先级:指声明时父类的顺序,比如C(A,B),如果访问C类对象属性时,应该根据声明顺序,优先查找A类,然后再查找B类。
单调性:如果在C的解析顺序中,A排在B的前面,那么在C的所有子类里,也必须满足这个顺序。
在Python官网的The Python 2.3 Method Resolution Order中作者举了例子,说明这一情况。

代码段1:

F=type('Food', (), {remember2buy:'spam'})
E=type('Eggs', (F,), {remember2buy:'eggs'})
G=type('GoodFood', (F,E), {})
根据本地优先级在调用G类对象属性时应该优先查找F类,而在Python2.3之前的算法给出的顺序是G E F O,而在心得C3算法中通过阻止类层次不清晰的声明来解决这一问题,以上声明在C3算法中就是非法的。
 
C3算法
判断mro要先确定一个线性序列,然后查找路径由由序列中类的顺序决定。所以C3算法就是生成一个线性序列。
如果继承自一个基类:
class B(A)
这时B的mro序列为[B,A]
 
如果继承自多个基类
class B(A1,A2,A3 ...)
这时B的mro序列 mro(B) = [B] + merge(mro(A1), mro(A2), mro(A3) ..., [A1,A2,A3])
merge操作就是C3算法的核心。
 遍历执行merge操作的序列,如果一个序列的第一个元素,在其他序列中也是第一个元素,或不在其他序列出现,则从所有执行merge操作序列中删除这个元素,合并到当前的mro中。
merge操作后的序列,继续执行merge操作,直到merge操作的序列为空。
如果merge操作的序列无法为空,则说明不合法。
代码段2:
class A(O):pass
class B(O):pass
class C(O):pass
class E(A,B):pass
class F(B,C):pass
class G(E,F):pass

A、B、C都继承至一个基类,所以mro序列依次为[A,O]、[B,O]、[C,O]

mro(E) = [E] + merge(mro(A), mro(B), [A,B])
       = [E] + merge([A,O], [B,O], [A,B])
执行merge操作的序列为[A,O]、[B,O]、[A,B]
A是序列[A,O]中的第一个元素,在序列[B,O]中不出现,在序列[A,B]中也是第一个元素,所以从执行merge操作的序列([A,O]、[B,O]、[A,B])中删除A,合并到当前mro,[E]中。
mro(E) = [E,A] + merge([O], [B,O], [B])
再执行merge操作,O是序列[O]中的第一个元素,但O在序列[B,O]中出现并且不是其中第一个元素。继续查看[B,O]的第一个元素B,B满足条件,所以从执行merge操作的序列中删除B,合并到[E, A]中。
mro(E) = [E,A,B] + merge([O], [O])
       = [E,A,B,O]
 
同理
mro(F) = [F] + merge(mro(B), mro(C), [B,C])
           = [F] + merge([B,O], [C,O], [B,C])
           = [F,B] + merge([O], [C,O], [C])
           = [F,B,C] + merge([O], [O])
           = [F,B,C,O]
 
mro(G) = [G] + merge(mro[E], mro[F], [E,F])
           = [G] + merge([E,A,B,O], [F,B,C,O], [E,F])
           = [G,E] + merge([A,B,O], [F,B,C,O], [F])
           = [G,E,A] + merge([B,O], [F,B,C,O], [F])
           = [G,E,A,F] + merge([B,O], [B,C,O])
           = [G,E,A,F,B] + merge([O], [C,O])
           = [G,E,A,F,B,C] + merge([O], [O])
           = [G,E,A,F,B,C,O]
 
自己实现了一个mro算法
代码段3:
 from exceptions import Exception

 def c3_lineration(kls):
if len(kls.__bases__) == 1:
return [kls, kls.__base__]
else:
l = [c3_lineration(base) for base in kls.__bases__]
l.append([base for base in kls.__bases__])
return [kls] + merge(l) def merge(args):
if args:
for mro_list in args:
for class_type in mro_list:
for comp_list in args:
if class_type in comp_list[1:]:
break
else:
next_merge_list = []
for arg in args:
if class_type in arg:
arg.remove(class_type)
if arg:
next_merge_list.append(arg)
else:
next_merge_list.append(arg)
return [class_type] + merge(next_merge_list)
else:
raise Exception
else:
return []

merge

测试代码

代码段4:

class A(object):pass
class B(object):pass
class C(object):pass
class E(A,B):pass
class F(B,C):pass
class G(E,F):pass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 c3_lineration(G)

代码段4的输出如下:G E A F B C object.

Python 多继承(新式类) 的mro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大神必须掌握的技能:多继承、super和MRO算法

    本文主要以Python3.x为例讲解Python多继承.super以及MRO算法. 1. Python中的继承 任何面向对象编程语言都会支持继承,Python也不例外.但Python语言却是少数几个支 ...

  2. python(十四)新式类和旧式类

    这里有个重要概念呢在下面那个链接 http://blog.csdn.net/zimou5581/article/details/53053775 http://www.cnblogs.com/btch ...

  3. Python之面向对象新式类和经典类

    Python之面向对象新式类和经典类 新式类和经典类的继承原理: 在Python3中,就只有新式类一种了. 先看Python3中新式类: 类是有继承顺序的: Python的类是可以继承多个类的,也就是 ...

  4. Python - 面向对象编程 - 新式类和旧式类

    object object 是 Python 为所有对象提供的父类,默认提供一些内置的属性.方法:可以使用 dir 方法查看 新式类 以 object 为父类的类,推荐使用 在 Python 3.x ...

  5. Python基础:新式类的属性访问

    一.概述 二.准备工作 1.讨论对象 2.名词解释 三.实例绑定的属性访问 1.获取属性 一般规则 参考源码 示例验证 2.设置属性 一般规则 参考源码 示例验证 3.删除属性 一般规则 参考源码 示 ...

  6. python中的新式类与旧式类

    在python2中,有新式类与旧式类的区别: 首先创建一个类: class Sb(object): pass 如果创建时继承自object,说明这是一个新式类,不写object,说明是一个旧式类: 那 ...

  7. python单例模式控制成只初始化一次,常规型的python单例模式在新式类和经典类中的区别。

    单例模式的写法非常多,但常规型的单例模式就是这样写的,各种代码可能略有差异,但核心就是要搞清楚类属性 实例属性,就很容易写出来,原理完全一模一样. 如下: 源码: class A(object): d ...

  8. 多任务-python实现-继承Thread类,单独编写一个类(2.1.2)

    @ 目录 1.thread类 1.thread类 threding代码实现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 class MyThread(threading.Thread): ...

  9. 20 多继承 MRO 算法 深度优先遍历 super

    类的多继承 一个类可以继承多个无关的类. 一个类可以被多个无关的类继承 1.经典类. 在python2.2之前. 已经是历史了. MRO 采用的是树形结构的深度递归遍历(一条道跑到黑) 2.新式类 在 ...

随机推荐

  1. 《Maven实战》笔记-7-持续集成

    一.持续集成的步骤: 1.持续编译 2.持续数据库集成 3.持续测试 4.持续审查 5.持续部署 6.持续反馈   二.持续集成工具——Hudson 1.安装Hudson 2.准备Subversion ...

  2. 《网络攻防》 第十二周作业 SQL注入

    SQL注入实践 1.打开seed虚拟机,使用命令sudo service apache2 start启动apache,发现一条提示,意思就是不能可靠地确定域名,如图 即使右下角标着OK,但我还是不放心 ...

  3. Jmeter-BeanShell的使用介绍

    最近学习使用了jmeter来对接口进行测试.使用jmter进行接口测试,有时候需要编写一些BeanShell脚本语言,或者利用BeanShell调用自己的工具类,来完成jmeter基本功能中无法实现的 ...

  4. jQuery的Validate插件

    http://www.runoob.com/jquery/jquery-plugin-validate.html 项目中的:: $(function () { $('#createDepartment ...

  5. Promise 异步函数顺序执行

    可以满足需求,且使用方法和Promise.all统一 var a = function()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setTi ...

  6. PCA(主成分分析)

    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PCA通过线性变换将原始数据变换为一组各维度线性无关的表示,可用于提取数据的主要特征分量,常用于高维数据的降 ...

  7. Python3中集合的混合使用

    比较简单没什么好说的: list_1 = [1,2,3,4,6,3,2,5,7,8,2,1] list_1 = set(list_1) list_1.add(999) list_2 = set([2, ...

  8. duddo在xml里面出现红叉的解决方法

    原因是没有加入dubbo.xsd window-Preferences-输入xml-xmltacalog....... 配置离线约束:http://code.alibabatech.com/schem ...

  9. Mybatis的输出结果封装

    resultType属性可以指定结果集的类型,它支持基本类型和实体类类型. 需要注意的是,它和parameterType一样,如果注册过类型别名的,可以直接使用别名. 没有注册过的必须使用全限定类名. ...

  10. c语言参考书籍

    很惭愧没能把c++学的很好,毕竟离开始工作只有2年时间,对自己要求不要过高,慢慢来吧.话说知道自己的不足,以后要更加抓紧了!fighting~ 现在计划着把c语言给学习一下了,当然这次指的是深入地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