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通常借助日志来实现事务,常见的有undo log、redo log,undo/redo log都能保证事务特性,undolog实现事务原子性,redolog实现事务的持久性。

为了最大程度避免数据写入时io瓶颈带来的性能问题,MySQL采用了这样一种缓存机制:当query修改数据库内数据时,InnoDB先将该数据从磁盘读取到内存中,修改内存中的数据拷贝,并将该修改行为持久化到磁盘上的事务日志(先写redo log buffer,再定期批量写入),而不是每次都直接将修改过的数据记录到硬盘内,等事务日志持久化完成之后,内存中的脏数据可以慢慢刷回磁盘,称之为Write-Ahead Logging。事务日志采用的是追加写入,顺序io会带来更好的性能优势。

为了避免脏数据刷回磁盘过程中,掉电或系统故障带来的数据丢失问题,InnoDB采用事务日志(redo log)来解决该问题。

一、先简单了解几个概念

数据库数据存放的文件称为data file;

日志文件称为log file;

数据库数据是有缓存的,如果没有缓存,每次都写或者读物理disk,那性能就太低下了。数据库数据的缓存称为data buffer,日志(redo)缓存称为log buffer。

内存缓冲池

buffer pool如果mysql不用内存缓冲池,每次读写数据时,都需要访问磁盘,必定会大大增加I/O请求,导致效率低下。所以Innodb引擎在读写数据时,把相应的数据和索引载入到内存中的缓冲池(buffer pool)中,一定程度的提高了数据读写的速度。

buffer pool:占最大块内存,用来存放各种数据的缓存包括有索引页、数据页、undo页、插入缓冲、自适应哈希索引、innodb存储的锁信息、数据字典信息等。工作方式总是将数据库文件按页(每页16k)读取到缓冲池,然后按最近最少使用(lru)的算法来保留在缓冲池中的缓存数据。如果数据库文件需要修改,总是首先修改在缓存池中的页(发生修改后即为脏页dirty page),然后再按照一定的频率将缓冲池的脏页刷新到文件。

表空间

表空间可看做是InnoDB存储引擎逻辑结构的最高层。 表空间文件:InnoDB默认的表空间文件为ibdata1。

  • 段:表空间由各个段组成,常见的段有数据段、索引段、回滚段(undo log段)等。

  • 区:由64个连续的页组成,每个页大小为16kb,即每个区大小为1MB。

  • 页:每页16kb,且不能更改。常见的页类型有:数据页、Undo页、系统页、事务数据页、插入缓冲位图页、插入缓冲空闲列表页、未压缩的二进制大对象页、压缩的二进制大对象页。

 redo log 和undo log

  为了满足事务的持久性,防止buffer pool数据丢失,innodb引入了redo log。为了满足事务的原子性,innodb引入了undo log。

二、undo log

Undo log 是为了实现事务的原子性。还用Undo Log来实现多版本并发控制(简称:MVCC)。

delete/update操作的内部机制

当事务提交的时候,innodb不会立即删除undo log,因为后续还可能会用到undo log,如隔离级别为repeatable read时,事务读取的都是开启事务时的最新提交行版本,只要该事务不结束,该行版本就不能删除,即undo log不能删除。

但是在事务提交的时候,会将该事务对应的undo log放入到删除列表中,未来通过purge来删除。并且提交事务时,还会判断undo log分配的页是否可以重用,如果可以重用,则会分配给后面来的事务,避免为每个独立的事务分配独立的undo log页而浪费存储空间和性能。

通过undo log记录delete和update操作的结果发现:(insert操作无需分析,就是插入行而已)

  • delete操作实际上不会直接删除,而是将delete对象打上delete flag,标记为删除,最终的删除操作是purge线程完成的。
  • update分为两种情况:update的列是否是主键列。
  • 如果不是主键列,在undo log中直接反向记录是如何update的。即update是直接进行的。
  • 如果是主键列,update分两部执行:先删除该行,再插入一行目标行。

①事务的原子性

  事务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不都不做,不能只做一半。如果在执行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要回到事务开始时的状态,所有的操作都要回滚。

②原理 
  Undo Log的原理很简单,为了满足事务的原子性,在操作任何数据之前,首先将数据备份到一个地方(这个存储数据备份的地方称为Undo Log)。然后进行数据的修改。如果出现了错误或者用户执行了ROLLBACK语句,系统可以利用Undo Log中的备份将数据恢复到事务开始之前的状态。

假设有A、B两个数据,值分别为1,2。 进行+2的事务操作。 
A.事务开始. 
B.记录A=1到undo log. 
C.修改A=3. 
D.记录B=2到undo log. 
E.修改B=4. 
F.将undo log写到磁盘。 
G.将数据写到磁盘。 
H.事务提交 
这里有一个隐含的前提条件:‘数据都是先读到内存中,然后修改内存中的数据,最后将数据写回磁盘’。

之所以能同时保证原子性和持久化,是因为以下特点: 
A. 更新数据前记录Undo log。 
B. 为了保证持久性,必须将数据在事务提交前写到磁盘。只要事务成功提交,数据必然已经持久化。 
C. Undo log必须先于数据持久化到磁盘。如果在G,H之间系统崩溃,undo log是完整的,可以用来回滚事务。 
D. 如果在A-F之间系统崩溃,因为数据没有持久化到磁盘。所以磁盘上的数据还是保持在事务开始前的状态。 
缺点:每个事务提交前将数据和Undo Log写入磁盘,这样会导致大量的磁盘IO,因此性能很低。

三、Redo Log

redo log就是保存执行的SQL语句到一个指定的Log文件,当mysql执行数据恢复时,重新执行redo log记录的SQL操作即可。引入buffer pool会导致更新的数据不会实时持久化到磁盘,当系统崩溃时,虽然buffer pool中的数据丢失,数据没有持久化,但是系统可以根据Redo Log的内容,将所有数据恢复到最新的状态。redo log在磁盘上作为一个独立的文件存在。默认情况下会有两个文件,名称分别为 ib_logfile0和ib_logfile1。

参数innodb_log_file_size指定了redo log的大小;innodb_log_file_in_group指定了redo log的数量,默认为2; innodb_log_group_home_dir指定了redo log所在路径。

  1.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 100M
  2.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128M
  3. innodb_data_home_dir = /home/mysql/local/mysql/var
  4. innodb_data_file_path = ibdata1:1Gautoextend
  5. innodb_file_io_threads = 4
  6.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 = 16
  7.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1
  8.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8M
  9. innodb_log_file_size = 128M
  10. innodb_log_file_in_group = 2
  11. innodb_log_group_home_dir = /home/mysql/local/mysql/var

为了满足事务的原子性,在操作任何数据之前,首先将数据备份到Undo Log,然后进行数据的修改。如果出现了错误或者用户执行了ROLLBACK语句,系统可以利用Undo Log中的备份将数据恢复到事务开始之前的状态。与redo log不同的是,磁盘上不存在单独的undo log文件,它存放在数据库内部的一个特殊段(segment)中,这称为undo段(undo segment),undo段位于共享表空间内。

Innodb为每行记录都实现了三个隐藏字段:

  • 6字节的事务ID(DB_TRX_ID)
  • 7字节的回滚指针(DB_ROLL_PTR)
  • 隐藏的ID

redo log的记录内容

undo log和 redo log本身是分开的。innodb的undo log是记录在数据文件(ibd)中的,而且innodb将undo log的内容看作是数据,因此对undo log本身的操作(如向undo log中插入一条undo记录等),都会记录redo log。undo log可以不必立即持久化到磁盘上。即便丢失了,也可以通过redo log将其恢复。因此当插入一条记录时:

  1. 向undo log中插入一条undo log记录。
  2. 向redo log中插入一条”插入undo log记录“的redo log记录。
  3. 插入数据。
  4. 向redo log中插入一条”insert”的redo log记录。

redo log的io性能

为了保证Redo Log能够有比较好的IO性能,InnoDB 的 Redo Log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尽量保持Redo Log存储在一段连续的空间上。因此在系统第一次启动时就会将日志文件的空间完全分配。以顺序追加的方式记录Redo Log。
  2. 批量写入日志。日志并不是直接写入文件,而是先写入redo log buffer,然后每秒钟将buffer中数据一并写入磁盘
  3. 并发的事务共享Redo Log的存储空间,它们的Redo Log按语句的执行顺序,依次交替的记录在一起,以减少日志占用的空间。
  4. Redo Log上只进行顺序追加的操作,当一个事务需要回滚时,它的Redo Log记录也不会从Redo Log中删除掉。

①原理

  和Undo Log相反,Redo Log记录的是新数据的备份。在事务提交前,只要将Redo Log持久化即可,不需要将数据持久化。当系统崩溃时,虽然数据没有持久化,但是Redo Log已经持久化。系统可以根据Redo Log的内容,将所有数据恢复到最新的状态。

②Undo + Redo事务的简化过程

A.事务开始. 
B.记录A=1到undo log. 
C.修改A=3. 
D.记录A=3到redo log. 
E.记录B=2到undo log. 
F.修改B=4. 
G.记录B=4到redo log. 
H.将redo log写入磁盘。 
I.事务提交

四、小结

A-G的过程是在内存中进行的,相应的操作记录在redo log buffer(B&E),redo log buffer(E&G)中,事务执行结果(此时未提交)也存在db buffer中(C&F),buffer满了就写入磁盘当中,如果buffer存储的事务数量都是1个,也就意味着是将日志立即刷入磁盘,那么数据的一致性很好保证。如果存储多个的话,是一次事务完成就会先将redo log同步到磁盘当中并有一个状态位来记录是否提交,再去真正的提交事务,将db buffer 中的数据同步到DB的磁盘当中去。要保证在db buffer中的内容写入磁盘数据库文件之前,应当把log buffer的内容写入磁盘日志文件。这种方式可以减少磁盘IO,增加吞吐量。 不过,这种方式适用于一致性要求不高的情景。因为如果出现断电等系统故障,log buffer、db buffer中的完成的事务还没同步到磁盘会丢失。 像银行这种要求事务较高的一致性,就一定要保证每次事务都要记录到磁盘中,如果服务器down了的时候去redo log中恢复,重做一次已经提交的事务。

五、redo & undo log的作用

  • 数据持久化

    buffer pool中维护一个按脏页修改先后顺序排列的链表,叫flush_list。根据flush_list中页的顺序刷数据到持久存储。按页面最早一次被修改的顺序排列。正常情况下,dirty page什么时候flush到磁盘上呢?

    1. 当redo空间占满时,将会将部分dirty page flush到disk上,然后释放部分redo log。
    2. 当需要在Buffer pool分配一个page,但是已经满了,这时候必须 flush dirty pages to disk。一般地,可以通过启动参数 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控制这种情况,当buffer pool中的dirty page到达这个比例的时候,把dirty page flush到disk中。
    3. 检测到系统空闲的时候,会flush。
  • 数据恢复

    随着时间的积累,Redo Log会变的很大。如果每次都从第一条记录开始恢复,恢复的过程就会很慢,从而无法被容忍。为了减少恢复的时间,就引入了Checkpoint机制。假设在某个时间点,所有的脏页都被刷新到了磁盘上。这个时间点之前的所有Redo Log就不需要重做了。系统记录下这个时间点时redo log的结尾位置作为checkpoint。在进行恢复时,从这个checkpoint的位置开始即可。Checkpoint点之前的日志也就不再需要了,可以被删除掉。

六、恢复(Recovery)

恢复策略 
  前面说到未提交的事务和回滚了的事务也会记录Redo Log,因此在进行恢复时,这些事务要进行特殊的处理.有2种不同的恢复策略:

A. 进行恢复时,只重做已经提交了的事务。(返回给客户端的是已经提交一定保证数据的可恢复持久性) 
B. 进行恢复时,重做所有事务包括未提交的事务和回滚了的事务。然后通过Undo Log回滚那些未提交的事务。比如在B-E过程中down机了,那么恢复时根据undo log去重新模拟当时的情景(但是如果log buffer的空间很大,log没有同步到磁盘这个过程就没有办法来进行,同时由于事务没有提交,返回给客户端的值是未提交成功,所以也没有关系)

InnoDB事务日志(redo log 和 undo log)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详细分析MySQL事务日志(redo log和undo log)

    innodb事务日志包括redo log和undo log.redo log是重做日志,提供前滚操作,undo log是回滚日志,提供回滚操作. undo log不是redo log的逆向过程,其实它 ...

  2. 详细分析MySQL事务日志(redo log和undo log) 表明了为何mysql不会丢数据

    innodb事务日志包括redo log和undo log.redo log是重做日志,提供前滚操作,undo log是回滚日志,提供回滚操作. undo log不是redo log的逆向过程,其实它 ...

  3. 【MySQL (六) | 详细分析MySQL事务日志redo log】

    Reference:  https://www.cnblogs.com/f-ck-need-u/archive/2018/05/08/9010872.html 引言 为了最大程度避免数据写入时 IO ...

  4. mysql事务(一)——redo log与undo log

    数据事务 即支持ACID四大特性. A:atomicity          原子性——事务中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执行失败,回滚到初始状态 C:consistency     一致性—— ...

  5. InnoDB事务之redo log工作原理

    Reference: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121710 InnoDB是一个事务性的存储引擎,而InnoDB的事务实现是基于事务日志redo ...

  6. 必须了解的mysql三大日志-binlog、redo log和undo log

    日志是 mysql 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数据库运行期间各种状态信息.mysql日志主要包括错误日志.查询日志.慢查询日志.事务日志.二进制日志几大类.作为开发,我们重点需要关注的是二进制日志( ...

  7. MySQL日志系统bin log、redo log和undo log

    MySQL日志系统bin log.redo log和undo log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简介:日志是MySQL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数据库运行期间各种状态信息,主要包括错误日 ...

  8. 【Mysql】三大日志 redo log、bin log、undo log

    @ 目录 redo log(物理日志\重做日志) binlog(逻辑日志/归档日志) update语句执行流程 Uodolog(回滚日志/重做日志) undo log+redo log保证持久性 re ...

  9. 日志:Redo Log 和 Undo Log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 Redo Log 和 Undo Log: 利用 Redo Log 和 Undo Log 实现本地事务的原子性.持久性 Redo Log 的写回策略 Redo Log Buffer 的 ...

随机推荐

  1. CF 1083 C. Max Mex

    C. Max Mex https://codeforces.com/contest/1083/problem/C 题意: 一棵$n$个点的树,每个点上有一个数(每个点的上的数互不相同,而且构成一个0~ ...

  2. ffmpeg 踩坑实录 安装与视频切片(一)

    这段时间一直在做一个关于视频处理的项目.其中有一块需要切片相关功能.于是采用了ffmpeg来完成相关需求. 第一,ffmpeg的安装. 首先下载官方包,我这里用的是ffmpeg-release-64b ...

  3. 180718-jar包执行传参使用小结

    jar包执行时传参的使用姿势 虽说我们现在大多不太直接使用jar包运行方式,目前比较主流的是将自己的服务丢在某个容器中(如tomcat,jetty等)运行,比如我之前所属的电商公司,就是将项目打包为w ...

  4. Springboot 配置实现定时任务

    善于思考,拥抱变化,才能拥有未来 在springboot项目中可以通过配置文件来实现定时任务的轮询,当然也可以将具体执行的corn表达式配置到数据库,实现动态从数据库获取. @Configuratio ...

  5. Web性能测试篇:AB 压力测试

    1. 压力测试的概念\定义 1.这段话是给刚接触\学习性能测试知识的初学者,在实际工作中都会接触到性能测试.压力测试.负载测试等专业名词也容易混淆,下面带大家熟悉下这到底是怎么定义: 1.1.性能测试 ...

  6. Android错误:can not get file data of lua/start_v2.op [LUA ERROR] [string "require "lua/start_v2””] 已解决

    错误: can not get file data of lua/start_v2.op [LUA ERROR] [string "require "lua/start_v2””] ...

  7. TW实习日记:第六天

    今日的一整天都是在开发微信相关的接口,因为项目的系统是嵌在企业微信中,所以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微信UserID和企业系统ID的匹配关系,那么就需要用手机号或是邮箱这种两边都存在的唯一参数进行匹配.然后再将 ...

  8. java之接口开发-初级篇-webservice协议

    webservice协议 客户端: 客户端生成使用soapUI生成 外部提供webservice地址,地址后加?wsdl.选择好目录然后生成,放到项目中实现 服务端: web.xml平级目录下创建se ...

  9. [leetcode-884-Uncommon Words from Two Sentences]

    We are given two sentences A and B.  (A sentence is a string of space separated words.  Each word co ...

  10. 【数位dp】Enigma

    http://codeforces.com/gym/101889 E 与一般数位dp不同,保存的是能否满足条件,而非记录方案数 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