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司安装了几台DELL PE2650和2850的服务器,统一安装的是RHLE5.132位系统,而服务器的SCSI硬盘都统一做了raid1。公司老总要求对硬盘IO作统一检测报告,在Linux下找了许多工具,发现最实用的还是iostat,这个需要先安装sysstat ,即yum -y install sysstat ;公司内部的yum服务器搭建这个不是本文的重点,这里不作详细叙述。
# iostat -x 1 10
Linux 2.6.18-92.el5xen 03/01/2010
avg-cpu:   %user %nice %system %iowait   %steal %idle
          1.10 0.00 4.82 39.54 0.07 54.46
Device:       rrqm/s wrqm/s r/s w/s rsec/s wsec/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sda             0.00     3.50   0.40   2.50     5.60 48.00 18.48     0.00 0.97 0.97 0.28
sdb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sdc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sdd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sde             0.00     0.10   0.30   0.20     2.40     2.40     9.60     0.00 1.60 1.60 0.08
sdf              17.40     0.50 102.00   0.20 12095.20     5.60 118.40     0.70 6.81 2.09   21.36
sdg          232.40     1.90 379.70   0.50 76451.20 19.20 201.13     4.94 13.78 2.45   93.16
rrqm/s: 每秒进行 merge 的读操作数目。即 delta(rmerge)/s
wrqm/s:    每秒进行 merge 的写操作数目。即 delta(wmerge)/s
r/s:           每秒完成的读 I/O 设备次数。即 delta(rio)/s
w/s:       每秒完成的写 I/O 设备次数。即 delta(wio)/s
rsec/s: 每秒读扇区数。即 delta(rsect)/s
wsec/s:   每秒写扇区数。即 delta(wsect)/s
rkB/s:   每秒读K字节数。是 rsect/s 的一半,因为每扇区大小为512字节。(需要计算)
wkB/s: 每秒写K字节数。是 wsect/s 的一半。(需要计算)
avgrq-sz: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数据 大小 (扇区)。delta(rsect+wsect)/delta(rio+wio)
avgqu-sz: 平均I/O队列长度。即 delta(aveq)/s/1000 (因为aveq的单位为毫秒)。
await: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等待时间 (毫秒)。即 delta(ruse+wuse)/delta(rio+wio)
svctm: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服务 时间 (毫秒)。即 delta(use)/delta(rio+wio)
%util:    一秒中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用于 I/O 操作,或者说一秒中有多少时间 I/O 队列是非空的。即 delta(use)/s/1000 (因为use的单位为毫秒)
 
如果%util 接近100%,说明产生的I/O请求太多,I/O系统 已经满负荷,该磁盘
可能存在瓶颈;idle 小于70% IO压力就较大了,一般读取速度有较多的wait。 
 
同时可以结合vmstat 查看查看b参数 (等待资源的进程数 )和wa参数(IO等待所占用的CPU时间的百分比,高过30%时IO压力高 ) 
 
另外还可以参考 
一般:
svctm < await (因为同时等待的请求的等待时间被重复计算了),
svctm的大小一般和磁盘性能 有关 :CPU/内存 的负荷也会对其有影响,请求过多也会间接导致 svctm 的增加。
await: await的大小一般取决于服务时间(svctm) 以及 I/O 队列的长度和 I/O 请求的发出模式 。
如果svctm 比较接近await,说明I/O 几乎没有等待时间; 
如果await 远大于svctm,说明I/O队列太长,应用 得到的响应时间变慢 
如果响应时间超过了用户 可以容许的范围,这时可以考虑更换更快的磁盘,调整内核 elevator算法,优化 应用,或者升级 CPU 。
队列长度(avgqu-sz)也可作为衡量系统 I/O 负荷的指标,但由于 avgqu-sz 是按照单位时间的平均值,所以不能反映瞬间的 I/O 洪水。
 
别人一个不错的例子(I/O 系统vs超市排队) 
举一个例子,我们在超市排队 checkout 时,怎么决定该去哪个交款台呢? 首当是看排的队人数,5个人总比20人要快吧?除了数人头,我们也常常看看前面人购买的东西多少,如果前面有个采购了一星期食品的大妈,那么可以考虑换个 队排了。还有就是收银员的速度了,如果碰上了连钱都点不清楚的新手,那就有的等了。另外,时机也很重要,可能 5分钟前还人满为患的收款台,现在已是人去楼空,这时候交款可是很爽啊,当然,前提是那过去的 5 分钟里所做的事情比排队要有意义(不过我还没发现什么事情比排队还无聊的)。
I/O 系统也和超市排队有很多类似之处:
r/s+w/s 类似于交款人的总数
平均队列长度(avgqu-sz)类似于单位时间里平均排队人的个数
平均服务时间(svctm)类似于收银员的收款速度
平均等待时间(await)类似于平均每人的等待时间
平均I/O数据(avgrq-sz)类似于平均每人所买的东西多少
I/O 操作率 (%util)类似于收款台前有人排队的时间比例。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出 I/O 请求的模式,以及 I/O 的速度和响应时间。
下面是别人写的这个参数输出的分析
# iostat -x 1
avg-cpu:   %user %nice %sys %idle
16.24 0.00 4.31 79.44
Device: rrqm/s wrqm/s r/s w/s   rsec/s   wsec/s rkB/s wkB/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dev/cciss/c0d0
0.00   44.90   1.02 27.55 8.16   579.59     4.08 289.80 20.57 22.35 78.21 5.00   14.29
/dev/cciss/c0d0p1
0.00   44.90   1.02 27.55 8.16   579.59     4.08 289.80 20.57 22.35 78.21 5.00   14.29
/dev/cciss/c0d0p2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上面的 iostat 输出表明秒有 28.57 次设备 I/O 操作: 总IO(io)/s = r/s(读) +w/s(写) = 1.02+27.55 = 28.57 (次/秒) 其中写操作占了主体 (w:r = 27:1)。
平均每次设备 I/O 操作只需要 5ms 就可以完成,但每个I/O 请求却需要等上 78ms,为什么? 因为发出的 I/O 请求太多 (每秒钟约29 个),假设这些请求是同时发出的,那么平均等待时间可以这样计算:
平均等待时间 = 单个I/O 服务时间 * ( 1 + 2 + ... + 请求总数-1) / 请求总数
应用到上面的例子: 平均等待时间 = 5ms * (1+2+...+28)/29 = 70ms,和 iostat 给出的78ms 的平均等待时间很接近。这反过来表明 I/O 是同时发起的。
每秒发出的 I/O 请求很多 (约29 个),平均队列却不长 (只有2 个左右),这表明这 29 个请求的到来并不均匀,大部分时间 I/O 是空闲的。
一秒中有 14.29% 的时间 I/O 队列中是有请求的,也就是说,85.71% 的时间里 I/O 系统无事可做,所有 29 个I/O 请求都在142毫秒之内处理掉了。
delta(ruse+wuse)/delta(io) = await = 78.21 => delta(ruse+wuse)/s=78.21 * delta(io)/s = 78.21*28.57 =2232.8,表明每秒内的I/O请求总共需要等待2232.8ms。所以平均队列长度应为 2232.8ms/1000ms = 2.23,而iostat 给出的平均队列长度 (avgqu-sz) 却为22.35,为什么?因为iostat 中有bug,avgqu-sz值应为2.23,而不是22.35。
※附带说明下,我用iostat对服务器检测时,一般用iostat -d命令;而返回的结果,我关注的一般是tps、blk_read/s、blk_wrth/s 这三项,我一般是拿三台不同型号的服务器在相同环境下作对比测试,这样性能上的差异,一下子就出来了。

用iostat对linux硬盘IO性能进行检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iostat查看linux硬盘IO性能

    rrqm/s:   每秒进行 merge 的读操作数目.即 delta(rmerge)/swrqm/s:  每秒进行 merge 的写操作数目.即 delta(wmerge)/sr/s:        ...

  2. 使用iostat来对linux硬盘IO性能进行检测

    -x显示扩展统计数据 # 每隔1s显示6个统计数据 $ iostat -x 1 6 # 每隔1s显示磁盘sda的6个统计数据 $ iostat -x sda 1 6 # 每隔1s显示设备sda及其分区 ...

  3. 通过iostat来查看linux硬盘IO性能|实例分析

    iostat查看linux硬盘IO性能 rrqm/s: 每秒进行 merge 的读操作数目.即 delta(rmerge)/s wrqm/s: 每秒进行 merge 的写操作数目.即 delta(wm ...

  4. iostat来对linux硬盘IO性能进行了解

    http://www.php-oa.com/2009/02/03/iostat.html

  5. Centos硬盘IO性能检测命令iostat[转]

    Centos硬盘IO性能检测命令iostat[转] 在Linux下频繁存取文件后,物理内存会很快被用光,当程序结束后,内存不会被正常释放,而是一直作为caching.这个问题,貌似有不少人在问,不过都 ...

  6. Linux的IO性能监控工具iostat详解

    Linux系统出现了性能问题,一般我们可以通过top.iostat.free.vmstat等命令来查看初步定位问题.其中iostat可以提供更丰富的IO性能状态数据. . 基本使用 $iostat - ...

  7. Linux的IO性能监控

    一般使用iostat命令监控I/O性能1.iostat命令可用参数列表: OPTIONS -c Display the CPU utilization report. -d Display the d ...

  8. 性能调优3:硬盘IO性能

    数据库系统严重依赖服务器的资源:CPU,内存和硬盘IO,通常情况下,内存是数据的读写性能最高的存储介质,但是,内存的价格昂贵,这使得系统能够配置的内存容量受到限制,不能大规模用于数据存储:并且内存是易 ...

  9. 理解 IO_WAIT 并且了解利用包括 top htop iotop iostat 工具来查看 IO 性能

    今天继续拜读「深入浅出计算机组成原理」专栏,觉得讲 IO_WAIT 这篇很有意思,正好可以结合前面的一篇讲物理硬件存速度的一块儿看. 现在我们看硬盘厂商出品的性能报告,通常会看到两个指标,一个是响应时 ...

随机推荐

  1. C语言 · 成绩查询系统

    抱歉,昨天忘了往博客上更新,今天补上. 成绩查询系统 分值: 21 数学老师小y 想写一个成绩查询系统,包含如下指令: insert [name] [score],向系统中插入一条信息,表示名字为na ...

  2. Android——关于PagerAdapter的使用方法的总结(转)

    PagerAdapter简介 PagerAdapter是android.support.v4包中的类,它的子类有FragmentPagerAdapter, FragmentStatePagerAdap ...

  3. 将url参数转为json对象

    /** * 将url参数转为json对象 * * @param str * @returns {{}} */ function parseQueryString(str){ arr = [], len ...

  4. 一圖讓你看懂javascript原型鏈

    每個對象的原型(protype)是一個對象 每個對象都有一個內置屬性protype(__pro__)指向一個對象

  5. 【转】【Python】python使用urlopen/urlretrieve下载文件时出现403 forbidden的解决方法

    第一:urlopen出现403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 -*- import urllib url = "http://www.go ...

  6. 【转】JS对Cookie的读写删除

    JavaScript是运行在客户端的脚本,因此一般是不能够设置Session的,因为Session是运行在服务器端的.而cookie是运行在客户端的,所以可以用JS来设置cookie. 假设有这样一种 ...

  7. Android seLinux 设置

    在android O上添加服务.在访问一些路径的时出现了权限的问题,将seLinux关闭之后运行成功.所以需要设置相关的权限. 参考文档: http://blog.csdn.net/tung214/a ...

  8. HTML5游戏中动画帧的概念理解

    最近在弄一个HTML5游戏,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出这个帧结构. HTML5游戏最重要也就是对帧的理解. 容器:Canvas 一个画布 sprite:一个canvas上有多个动画,每个动画对象就是一个An ...

  9. SpringMVC系列(三):REST风格

    一.什么叫REST REST:即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资源)表现层状态转化.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互联网软件架构.它结构清晰.符合标准.易于理解.扩展方便,所 ...

  10. Java数组扩展

    Java中,数组初始化后如何扩展数组? 示例 以下示例显示如何在创建新并初始化数组后扩展数组. package com.yiibai; public class ExtendingArray { p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