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要求读者在阅读之前应该对TCP通过三次握手建立和关闭连接有一定的了解,本文并没有详细讲解三次握手,只是通过一个实例对三次握手进行了一下验证。

  tcp连接的建立和关闭想必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和通过三次或者四次(半关闭)握手来关闭连接!在这里,我想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程序,来分析一下这个过程!

  首先说用到的工具吧,linux下的tcpdump命令,和自己用c语言写的一个服务器端和一个客户端程序。程序的代码如下:

  头文件: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ocket.h>
#include<netinet/in.h>
#include<netdb.h>
#include<errno.h>
#include<signal.h>
#include<unistd.h>
#include<string.h>
#include<sys/wait.h>
#include<arpa/inet.h>

Header

  服务器端:

 #include"header.h"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int socket_n; //套接字描述符
int listen_s; //监听套接字描述符
socklen_t cli_addr_len; //客户端地址长度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addr; //服务器地址
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_addr; //客户端地址 int n=; //接受到的数据长度
char buffer[]; //数据缓冲区
int maxLen=sizeof(buffer);
memset(buffer,,maxLen);
char cli_addr[]; //回创建监听套接字
listen_s=socket(AF_INET,SOCK_STREAM,); //创建本地服务器套接字
memset(&server_addr,,sizeof(server_addr));
server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er_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er_addr.sin_port=htons(); //将套接字绑定到本地套接字地址
if(bind(listen_s,(struct sockaddr *)&server_addr,sizeof(server_addr)) < )
{
perror("Error:binding failed!");
exit();
}
//监听链接请求
if(listen(listen_s,maxLen) < )
{
perror("Error:listening failed!");
exit();
} while()
{
if((socket_n=accept(listen_s,(struct sockaddr *)&client_addr,&cli_addr_len)) < )
{
perror("Error:accepting failed!");
exit();
}
read(socket_n,buffer,maxLen);
inet_ntop(AF_INET,&client_addr.sin_addr,cli_addr,sizeof(cli_addr));
printf("%s sent %s",cli_addr,buffer);
write(socket_n,buffer,strlen(buffer));
printf("刚刚建立的连接即将关闭\n");
close(socket_n);
}
return ;
}

Server

  客户端:

 #include"header.h"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int sockfd;
char buffer_s[];
char buffer_r[];
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memset(buffer_r,,sizeof(buffer_r));
memset(buffer_s,,sizeof(buffer_s)); if(argc != )
{
printf("usage : client <IP address>!");
exit();
} sockfd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 memset(&servaddr,,sizeof(servaddr));
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addr.sin_port = htons();
inet_pton(AF_INET,argv[],&servaddr.sin_addr); connect(sockfd,(struct sockaddr *)&servaddr,sizeof(servaddr)); while(fgets(buffer_s,,stdin) != NULL)
{
write(sockfd,buffer_s,strlen(buffer_s));
if(read(sockfd,buffer_r,) == )
{
printf("client:server terminated prematurely");
}
fputs(buffer_r,stdout);
} return ;
}

Client

  tcpdump用的命令是这句:

tcpdump -i lo tcp port  and host 127.0.0.1

  这条命令表示,我抓取lo网卡(环回接口)上ip为127.0.0.1且端口号为9877(这个9877是我的程序中服务器绑定的接口)的包!

  运行的结果如下图:

  

  客户端发送一个"a\n"给服务器,并且接收到一个"a\n";

  

  这个截的图有点多了,这个与本文有关的部分就是最底下的从./server 开始的部分,服务器接受到一个"a\n",回传给客户端之后立刻将这个连接关闭,并且提示"刚刚建立的连接即将关闭"!

  

  这个是抓包软件抓到的图,这个就得好好分析分析了!

  首先需要说明几点的是,这个分析是从那个15:32:38.348872开始,那个38264表示的是客户端的端口号,9877表示的是服务器的端口号,关于有些包的符号位(图中flags部分)中应该有ACK这个标志,可是具体没有显示,我认为可能是tcpdump省略了,还有些包中的SYN符号(用一个S表示)也可能省略了。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序号应该都是随机数,可是连接建立之后就自动从1开始,我认为这个是tcpdump这个软件自动进行了计算!

  第一条信息表示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一个包,其序号seq为598232472,标志位为SYN,就是建立连接的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自己的序号。

  第二条信息表示服务器发送给客户端一个包,其序号seq为3283581888,确认号为5982324272,标志位为SYC(理论上还应该有ACK,可能这里没有显示出来),这就是建立连接的第二次握手,服务器发送这边的序号,并对客户端的序号进行确认。

  第三条信息表示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一个包,没有序号,确认号为1(我认为这里是tcpdump这个抓包软件进行了处理),表示想要从服务器接受第一个字节,到这里,三次握手已经完成,客户端到服务器的连接已经建立。

  第四条信息表示客户端发送两个字节的信息给服务器,序号seq为1,确认号为1。标志位为PSH(表示不在窗口里面缓存,直接交给应用程序)。

  第五条信息表示服务器对客户端发送的信息表示确认,确认号为3,没有序号。

  第六条信息表示服务器发送给客户端两个字节的信息,序号为1,确认号为3.符号位为PSH。

  第七条信息表示服务器发送给客户端一个连接终止的FIN信息。序号为3,确认号为3,从这里开始了连接关闭的三次握手过程。(这里是服务器主动关闭的,所以三次握手就变成了二次握手~~)。

  第八条信息表示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的一个确认信息,确认号为3,表示对服务器发送的那两个字节的确认。

  第九条信息表示客户端发送一个确认信息给服务器,确认号为4,表示对服务器发送的FIN终止信息进行确认,至此,那个TCP连接也就关闭了。

  OK,这就是三次握手的实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三次握手这个过程。

利用tcpdump分析工具来验证tcp连接的建立和关闭过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Wireshark看TCP连接的建立与关闭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可靠的协议.TCP连接的建立与断开,都是需要经过通信双方的协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三次握手say hello(建立连接):四次握手say goodbye(断开连接).要了解TCP ...

  2. 网络学习笔记(一):TCP连接的建立与关闭

      五层网络模型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其中,传输层有两种主要协议:面向连接的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无连接的UD ...

  3. TCP连接的建立与终止过程详解

    TCP连接的建立与终止: 1.TCP连接的建立      设主机B运行一个服务器进程,它先发出一个被动打开命令,告诉它的TCP要准备接收客户进程的连续请求,然后服务进程就处于听的状态.不断检测是否有客 ...

  4. 第三次作业: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TCP连接的建立与释放过程

    0 个人信息 张樱姿 201821121038 计算1812 1 实验目的 使用路由器连接不同的网络 使用命令行操作路由器 通过抓取HTTP报文,分析TCP连接建立的过程 2 实验内容 使用Packe ...

  5. TCP连接的建立与关闭

    TCP是主机对主机层的传输控制协议:建立连接要三个握手,断开连接要四次挥手. 位码即TCP标志位,有6种标示:SYN(synchronous建立联机),ACK(acknowledgement 确认), ...

  6. Wireshark-TCP协议分析(包结构以及连接的建立和释放)

    原文:http://blog.csdn.net/ahafg/article/details/51039584 TCP:传输控制协议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面向 ...

  7. TCP连接的状态与关闭方式及其对Server与Client的影响

    TCP连接的状态与关闭方式及其对Server与Client的影响 1. TCP连接的状态 首先介绍一下TCP连接建立与关闭过程中的状态.TCP连接过程是状态的转换,促使状态发生转换的因素包括用户调用. ...

  8. TCP连接的状态与关闭方式,及其对Server与Client的影响

    1. TCP连接的状态 首先介绍一下TCP连接建立与关闭过程中的状态.TCP连接过程是状态的转换,促使状态发生转换的因素包括用户调用.特定数据包以及超时等,具体状态如下所示: CLOSED:初始状态, ...

  9. TCP连接的建立以及利用tcpdump分析连接建立的过程(转)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coser/archive/2010/12/05/1968812.html 一.实验目的 实验1_1: 使用Freebsd/Linux操作系统下 ...

随机推荐

  1. Oracle内存管理(之四)

    [深入解析--eygle]学习笔记 1.3 SGA管理 SGA指系统全局区(System Global Area),是一块用于载入数据.对象并保存执行状态和数据库控制信息的一块内存区域,在数据库实例启 ...

  2. 小小ARC造福无数码农

    今天无意中看到非常久之前的一个项目,古老的语法规范,还有更让人战战兢兢"内存管理代码"! 在这不得不说OC中内存管理的三种分类: Mannul Reference Counting ...

  3. Nginx+Memcached+Tomcat集群配置(MSM--win7 64bit)

    本次主要是在win7 64 上演示操作. web应用构建 Memcached安装配置启动 Tomcat配置 所需jar包 memcached-session-manager 序列化 contextxm ...

  4. js获取浏览器和元素对象的尺寸

    1.屏幕尺寸 window.screen.height //屏幕分辨率的高 window.screen.width //屏幕分辨率的宽 window.screen.availHeight //屏幕可用 ...

  5. gerrit docker

    修改项目配置文件 git clone ssh://admin@localhost:29418/All-Projects && scp -p -P 29418 admin@localho ...

  6. java的对象锁和对象传递

    1.对象传递 在JAVA的參数传递中,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基本类型传递,比如int,float,double等,这样的是值传递,第二种是对象传递,比方String或者自己定义的类,这样的是引用传递. ...

  7. Lucene学习总结之七:Lucene搜索过程解析 2014-06-25 14:23 863人阅读 评论(1) 收藏

    一.Lucene搜索过程总论 搜索的过程总的来说就是将词典及倒排表信息从索引中读出来,根据用户输入的查询语句合并倒排表,得到结果文档集并对文档进行打分的过程. 其可用如下图示: 总共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

  8. event.relatedTarget、event.fromElement、event.toElement

    在标准DOM中,mouseover和mouseout所发生的元素可以通过event.target来访问,相关元素通过event.relatedTarget属性来访问.event.relatedTarg ...

  9. PatentTips - Method and system for browsing things of internet of things on ip using web platform

    BACKGROUND The following disclosure relates to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a user to browse phy ...

  10. cocos2d-x win8下的环境配置和建立项目

    cocos2dx 跨平台.可是看网上说开发最合适还是在vs2010中,基本是编完后再移植到安卓. 1.去官网下载源代码2.2.3版本号的. 2.然后运行根文件夹下的build-win32.bat(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