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面向对象编程——继承与派生

一、初始继承

1、什么是继承

继承指的是类与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是”什么的关系,继承的功能之一就是用来解决代码重用问题。

继承是一种创建新类的方式,在python中,新建的类可以继承一个或多个父类,父类又可以成为基类或超类,新建的类称为派生类或子类

2、python中类的继承分为:单继承和多继承

  1. class ParentClass1: #定义父类
  2. pass
  3. class ParentClass2: #定义父类
  4. pass
  5. class SubClass1(ParentClass1): #单继承,基类是ParentClass1,派生类是SubClass
  6. pass
  7. class SubClass2(ParentClass1,ParentClass2): #python支持多继承,用逗号分隔开多个继承的类
  8. pass

3、查看继承

  1. >>> SubClass1.__bases__ #__base__只查看从左到右继承的第一个子类,__bases__则是查看所有继承的父类
  2. (<class '__main__.ParentClass1'>,)
  3. >>> SubClass2.__bases__
  4. (<class '__main__.ParentClass1'>, <class '__main__.ParentClass2'>)

4、经典类与新式类

  1. 1.只有在python2中才分新式类和经典类,python3中统一都是新式类
  2. 2.python2中,没有显式的继承object类的类,以及该类的子类,都是经典类
  3. 3.python2中,显式地声明继承object的类,以及该类的子类,都是新式类
  4. 4.python3中,无论是否继承object,都默认继承object,即python3中所有类均为新式类

注:如果没有指定基类,python的类会默认继承object类,object是所有python类的基类,它提供了一些常见方法(如__str__)的实现。

  1. >>> ParentClass1.__bases__
  2. (<class 'object'>,)
  3. >>> ParentClass2.__bases__
  4. (<class 'object'>,)

二、继承与抽象(先抽象再继承)

抽象即抽取类似或者说比较像的部分。

抽象分成两个层次:

1、将奥巴马和梅西这俩对象比较像的部分抽取成类;

2、将人,猪,狗这三个类比较像的部分抽取成父类。

抽象最主要的作用是划分类别(可以隔离关注点,降低复杂度)

继承:是基于抽象的结果,通过编程语言去实现它,肯定是先经历抽象这个过程,才能通过继承的方式去表达出抽象的结构。

抽象只是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中,一个动作或者说一种技巧,通过抽象可以得到类。

三、继承与重用性

在开发程序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定义了一个类A,然后又想新建立另外一个类B,但是类B的大部分内容与类A的相同时,我们不可能从头开始写一个类B,这就用到了类的继承的概念。

通过继承的方式新建类B,让B继承A,B会‘遗传’A的所有属性(数据属性和函数属性),实现代码重用。

  1. class Hero:
  2. def __init__(self,nickname,aggressivity,life_value):
  3. self.nickname=nickname
  4. self.aggressivity=aggressivity
  5. self.life_value=life_value
  6. def move_forward(self):
  7. print('%s move forward' %self.nickname)
  8. def move_backward(self):
  9. print('%s move backward' %self.nickname)
  10. def move_left(self):
  11. print('%s move forward' %self.nickname)
  12. def move_right(self):
  13. print('%s move forward' %self.nickname)
  14. def attack(self,enemy):
  15. enemy.life_value-=self.aggressivity
  16. class Garen(Hero):
  17. pass
  18. class Riven(Hero):
  19. pass
  20. g1=Garen('草丛伦',100,300)
  21. r1=Riven('锐雯雯',57,200)
  22. print(g1.life_value) #结果:300
  23. r1.attack(g1)
  24. print(g1.life_value) #结果:243

注:用已经有的类建立一个新的类,这样就重用了已经有的软件中的一部分设置大部分,大大节省了编程工作量,这就是常说的软件重用,不仅可以重用自己的类,也可以继承别人的,比如标准库,来定制新的数据类型,这样就是大大缩短了软件开发周期,对大型软件开发来说,意义重大。

四、再看属性查找

像g1.life_value之类的属性引用,会先从实例中找life_value然后去类中找,然后再去父类中找...直到最顶级的父类。那么如何解释下面的打印结果呢?

  1. class Foo:
  2. def f1(self):
  3. print('Foo.f1')
  4. def f2(self):
  5. print('Foo.f2')
  6. self.f1()
  7. class Bar(Foo):
  8. def f1(self):
  9. print('Bar.f1')
  10. b=Bar()
  11. b.f2()
  12. # 打印结果:
  13. # Foo.f2
  14. # Bar.f1

五、派生

当然子类也可以添加自己新的属性或者在自己这里重新定义这些属性(不会影响到父类),需要注意的是,一旦重新定义了自己的属性且与父类重名,那么调用新增的属性时,就以自己为准了。

  1. class Riven(Hero):
  2. camp='Noxus'
  3. def attack(self,enemy): #在自己这里定义新的attack,不再使用父类的attack,且不会影响父类
  4. print('from riven')
  5. def fly(self): #在自己这里定义新的
  6. print('%s is flying' %self.nickname)

在子类中,新建的重名的函数属性,在编辑函数内功能的时候,有可能需要重用父类中重名的那个函数功能,应该是用调用普通函数的方式,即:类名.func(),此时就与调用普通函数无异了,因此即便是self参数也要为其传值。

  1. class Riven(Hero):
  2. camp='Noxus'
  3. def __init__(self,nickname,aggressivity,life_value,skin):
  4. Hero.__init__(self,nickname,aggressivity,life_value) #调用父类功能
  5. self.skin=skin #新属性
  6. def attack(self,enemy): #在自己这里定义新的attack,不再使用父类的attack,且不会影响父类
  7. Hero.attack(self,enemy) #调用功能
  8. print('from riven')
  9. def fly(self): #在自己这里定义新的
  10. print('%s is flying' %self.nickname)
  11. r1=Riven('锐雯雯',57,200,'比基尼')
  12. r1.fly()
  13. print(r1.skin)
  14. '''
  15. 运行结果
  16. 锐雯雯 is flying
  17. 比基尼
  18. '''

六、继承的实现与原理

python到底是如何实现继承的,对于你定义的每一个类,python会计算出一个方法解析顺序(MRO)列表,这个MRO列表就是一个简单的所有基类的线性顺序列表,例如

  1. >>> F.mro() #等同于F.__mro__
  2. [<class '__main__.F'>, <class '__main__.D'>, <class '__main__.B'>,
  3. <class '__main__.E'>, <class '__main__.C'>, <class '__main__.A'>, <class 'object'>]

为了实现继承,python会在MRO列表上从左到右开始查找基类,直到找到第一个匹配这个属性的类为止。而这个MRO列表的构造是通过一个C3线性化算法来实现的。我们不去深究这个算法的数学原理,它实际上就是合并所有父类的MRO列表并遵循如下三条准则:

1、子类会先于父类被检查。

2、多个父类会根据它们在列表中的顺序被检查。

3、如果对下一个类存在两个合法的选择,选择第一个父类。

在Java和C#中子类只能继承一个父类,而Python中子类可以同时继承多个父类,如果继承了多个父类,那么属性的查找方式有两种,分别是: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

示范代码:

  1. class A(object):
  2. def test(self):
  3. print('from A')
  4. class B(A):
  5. def test(self):
  6. print('from B')
  7. class C(A):
  8. def test(self):
  9. print('from C')
  10. class D(B):
  11. def test(self):
  12. print('from D')
  13. class E(C):
  14. def test(self):
  15. print('from E')
  16. class F(D,E):
  17. # def test(self):
  18. # print('from F')
  19. pass
  20. f1=F()
  21. f1.test()
  22. print(F.__mro__) #只有新式才有这个属性可以查看线性列表,经典类没有这个属性
  23. #新式类继承顺序:F->D->B->E->C->A
  24. #经典类继承顺序:F->D->B->A->E->C
  25. #python3中统一都是新式类
  26. #pyhon2中才分新式类与经典类

七、在子类中调用父类的方法

在子类派生出的新方法中,往往需要重用父类的方法,我们有两种方式实现

方式一:指名道姓,即父类名.父类方法()

  1. class Vehicle: #定义交通工具类
  2. Country='China'
  3. def __init__(self,name,speed,load,power):
  4. self.name=name
  5. self.speed=speed
  6. self.load=load
  7. self.power=power
  8. def run(self):
  9. print('开动啦...')
  10. class Subway(Vehicle): #地铁
  11. def __init__(self,name,speed,load,power,line):
  12. Vehicle.__init__(self,name,speed,load,power)
  13. self.line=line
  14. def run(self):
  15. print('地铁%s号线欢迎您' %self.line)
  16. Vehicle.run(self) # 指名道姓的调用
  17. line13=Subway('中国地铁','180m/s','1000人/箱','电',13)
  18. line13.run()

方式二:super()

  1. class Vehicle: #定义交通工具类
  2. Country='China'
  3. def __init__(self,name,speed,load,power):
  4. self.name=name
  5. self.speed=speed
  6. self.load=load
  7. self.power=power
  8. def run(self):
  9. print('开动啦...')
  10. class Subway(Vehicle): #地铁
  11. def __init__(self,name,speed,load,power,line):
  12. #super(Subway,self) 就相当于实例本身 在python3中super()等同于super(Subway,self)
  13. super().__init__(name,speed,load,power)
  14. self.line=line
  15. def run(self):
  16. print('地铁%s号线欢迎您' %self.line)
  17. super(Subway,self).run()
  18. class Mobike(Vehicle):#摩拜单车
  19. pass
  20. line13=Subway('中国地铁','180m/s','1000人/箱','电',13)
  21. line13.run()

这两种方式的区别是:方式一是跟继承没有关系的,而方式二的super()是依赖于继承的,并且即使没有直接继承关系,super仍然会按照mro继续往后查找。

  1. #A没有继承B,但是A内super会基于C.mro()继续往后找
  2. class A:
  3. def test(self):
  4. super().test()
  5. class B:
  6. def test(self):
  7. print('from B')
  8. class C(A,B):
  9. pass
  10. c=C()
  11. c.test() #打印结果:from B
  12. print(C.mro())
  13. #[<class '__main__.C'>, <class '__main__.A'>, <class '__main__.B'>, <class 'object'>]

Python面向对象编程——继承与派生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 面向对象编程 继承 和多态

    Python 面向对象编程 继承 和多态 一:多继承性 对于java我们熟悉的是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父类:但是对于C++ 一个子类可以有多个父亲,同样对于 Python一个类也可以有多个父亲 格式: c ...

  2. python面向对象编程 继承 组合 接口和抽象类

    1.类是用来描述某一类的事物,类的对象就是这一类事物中的一个个体.是事物就要有属性,属性分为 1:数据属性:就是变量 2:函数属性:就是函数,在面向对象里通常称为方法 注意:类和对象均用点来访问自己的 ...

  3. python 面向对象之继承与派生

    一:初识继承 1,什么是继承? 继承指的是类与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是"什么的关系,继承的功能之一就是用来解决代码重用问题 继承是一种创建新类的方式,在python中,新建的类 ...

  4. python面向对象之继承与派生

    一.继承 继承是一种创建新的类的方式,在python中,新建的类可以继承自一个或者多个父类,原始类称为基类或超类,新建的类称为派生类或子类. python中类的继承分为:单继承和多继承,如果是多继承的 ...

  5. python -- 面向对象编程(继承、重写)

    一.继承 子类可以继承父类的所有公有成员,但不能直接访问父类的私有成员,只能通过父类的公有方法间接访问私有属性或私有方法. 如: class DerviedClassName(BaseClassNam ...

  6. Python 面向对象编程——继承和多态

    <基本定义>     在OOP程序设计中,当我们定义一个class的时候,可以从某个现有的class继承,新的class称为子类(Subclass),而被继承的class称为基类.父类或超 ...

  7. python面向对象编程进阶

    python面向对象编程进阶 一.isinstance(obj,cls)和issubclass(sub,super) isinstance(obj,cls)检查是否obj是否是类 cls 的对象 1 ...

  8. Python面向对象编程(下)

    本文主要通过几个实例介绍Python面向对象编程中的封装.继承.多态三大特性. 封装性 我们还是继续来看下上文中的例子,使用Student类创建一个对象,并修改对象的属性.代码如下: #-*- cod ...

  9. 图解python | 面向对象编程

    作者:韩信子@ShowMeAI 教程地址:http://www.showmeai.tech/tutorials/56 本文地址:http://www.showmeai.tech/article-det ...

随机推荐

  1. javacv——读取摄像头的图像、截取视频的画面

    javacv开发包是用于支持java多媒体开发的一套开发包,可以适用于本地多媒体(音视频)调用以及音视频,图片等文件后期操作(图片修改,音视频解码剪辑等等功能). 这些需要引入的包.音视频处理使用ff ...

  2. Java——标准异常

    Throwable这个java类被用来表示任何可以作为异常被抛出的类,Throwable可以分为两种类型,Error用来表示编译时和系统错误,Exception是可以被抛出的基本类型. 1.Runti ...

  3. 我的第一个CAD程序

    [步骤1]新建项目 启动Visual Studio 2010,然后选择一个C#类库,设置好名称和保存位置,点击[确定] [步骤2]添加引用文件AcMgd.dll和AcDbMgd.dll 首次使用时,[ ...

  4. 前端传递给后端复杂类型 webapi 等

    来自URL:https://www.cnblogs.com/kylewell/p/5674564.html 前端我需要通过ajax 传递如下的一个json对象: var model = { Param ...

  5. CMS和G1的区别

    CMS:以获取最短回收停顿时间为目标的收集器,基于并发“标记清理”实现 过程: 1.初始标记:独占PUC,仅标记GCroots能直接关联的对象 2.并发标记:可以和用户线程并行执行,标记所有可达对象 ...

  6. CSS文本超出用省略号代替的方法

    { white-space:nowrap; overflow:hidden; text-overflow:ellipsis; }

  7. Python之读取用户指令和格式化打印

    Python之读取用户指令和格式化打印 一.读取用户指令 当你的程序要接收用户输入的指令时,可以用input函数: name = input("请输入你的名字:") print(& ...

  8. python+unittest框架第六天unittest之优化测试报告

    今天的内容主要是,用第三方的HTMLRUNner 第三方的报告来优化之前第五天批量执行案例的测试报告.案例的部分看第五天的批量执行笔记~ HTMLRUNner他可以生成更美观的测试报告,基于前辈造的车 ...

  9. HDU 6242

    题意略. 思路:这个题的思路非常诡异.由于题目保证存在这样一个圆,那么每个点在这个圆上的概率是1/2,我任选3个点,这3个点都在这个圆上的概率是1 / 8. 不都在这个圆上的概率是7 / 8,在这样选 ...

  10. Java中集合的概述

    一.集合和数组的区别 1.数组(可以存储基本数据类型)是用来存现对象的一种容器,但是数组的长度固定,不适合在对象数量未知的情况下使用. 2.集合(只能存储对象,对象类型可以不一样)的长度可变,可在多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