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一:vmstat(服务端)

一、vmstat选项参数解释

-V:显示vmstat版本信息

-n:只在开始时显示一次各字段名称

-a:显示活跃和非活跃内存

-d:显示各个磁盘相关统计信息

-D:显示磁盘总体信息

-p:显示指定磁盘分区统计信息

-s:显示内存相关统计信息及多种系统活动数量

-m:显示slabinfo

-t:在输出信息的时候也将时间一并输出出来

-S:使用指定单位显示。参数有k、K、m、M,分别代表1000、1024、1000000、1048576字节(byte)。默认单位为K(1024bytes)

delay:刷新时间间隔。如果不指定,只显示一条结果

count:刷新次数。如果不指定刷新次数,但指定了刷新时间间隔,这时刷新次数为无穷

二、vmstat各字段说明

1、procs

r:表示运行和等待CPU时间片的进程数(就是说多少个进程真的分配到CPU),这个值如果长期大于系统CPU个数,说明CPU不足,需要增加CPU。

b:表示在等待资源的进程数,比如正在等待I/O或者内存交换等。

2、memory

swpd:表示切换到内存交换区的内存大小,即虚拟内存已使用的大小(单位KB),如果大于0,表示你的机器物理内存不足了,如果不是程序内存泄露的原因,那么你该升级内存了或者把耗内存的任务迁移到其他机器。

free:表示当前空闲的物理内存

buff:表示baffers cached内存大小,也就是缓冲大小,一般对块设备的读写才需要缓冲。

Cache:表示page cached的内存大小,也就是缓存大小,一般作为文件系统进行缓冲,频繁访问的文件都会被缓存,如果cache值非常大说明缓存文件比较多,如果此时io中的bi比较小,说明文件系统效率比较好。

3、swap

si:表示有磁盘调入内存,也就是内存进入内存交换区的内存大小;通俗的讲就是 每秒从磁盘读入虚拟内存的大小,如果这个值大于0,表示物理内存不够用或者内存泄露了,要查找耗内存进程解决掉。

so:表示由内存进入磁盘,也就是由内存交换区进入内存的内存大小。

注意:一般情况下si、so的值都为0,如果si、so的值长期不为0,则说明系统内存不足,需要增加系统内存。

4、io

bi:表示由块设备读入数据的总量,即读磁盘,单位kb/s

bo:表示写到块设备数据的总量,即写磁盘,单位kb/s

注意:如果bi+bo的值过大,且wa值较大,则表示系统磁盘IO瓶颈。

5、system

in:表示某一时间间隔内观测到的每秒设备终端数。

cs:表示每秒产生的 上下文切换次数,例如我们调用系统函数,就要进行上下文切换,线程的切换,也要进程上下文切换,这个值要越小越好,太大了,要考虑调低线程或者进程的数目,例如在apache和nginx这种web服务器中,我们一般做性能测试时会进行几千并发甚至几万并发的测试,选择web服务器的进程可以由进程或者线程的峰值一直下调,压测,直到cs到一个比较小的值,这个进程和线程数就是比较合适的值了。系统调用也是,每次调用系统函数,我们的代码就会进入内核空间,导致上下文切换,这个是很耗资源,也要尽量避免频繁调用系统函数。上下文切换次数过多表示你的CPU大部分浪费在上下文切换,导致CPU干正经事的时间少了,CPU没有充分利用,是不可取的。

注意:这两个值越大,则由内核消耗的CPU就越多

6、CPU

us:表示用户进程消耗的CPU时间百分比,us值越高,说明用户进程消耗CPU时间越多,如果长期大于50%,则需要考虑优化程序或者算法

sy:表示系统内核进程消耗的CPU时间百分比,一般来说us+sy应该小于80%,如果大于80%,说明可能存在CPU瓶颈

id:表示CPU处在空间状态的时间百分比

wa:表示IP等待所占用的CPU时间百分比,wa值越高,说明I/O等待越严重,根据经验wa的参考值为20%,如果超过20%,说明I/O等待严重,引起I/O等待的原因可能是磁盘大量随机读写造成的,也可能是磁盘或者监控器的贷款瓶颈(主要是块操作)造成的

综上所述,如果评估CPU,需要重点关注procs项的r列值和CPU想的us、sy、wa列的值

三、vmstat

1、第一个参数是采样的时间间隔数,单位是秒,第二个参数是采样的次数:vmstat 2 5

2、每2秒采集数据一直采集直到结束程序:vmsta 2

3、在vmstat命令中加入时间信息并输出到文件中:vmstat -n 5 | awk '{ printf "%s\t",$0; system("date +\"[%F %T\"]"); }' >wzx.txt

工具二:nmon(服务端)

一、安装:将安装包nmon16m_helpsystems.tar.gz上传至服务器后,解压,根据服务器的版本信息选择对应的安装包,并将选择的安装包重命名为nmon

二、启动命令:执行命令可以启动监控:./nmon -f -t -s 60 -c 600 /opt/nmon,启动后就可发现对应进程以启动

同时将会生成对应的文件:

三、破解excel,启用宏:由于对于生成的nmon文件需要利用到nmon analyser v66(1).xlsm文件中的excel宏操作,所以打开之前需要破解,KMS-VL-ALL-6.9.3-Chs.rar工具即可破解,此时需要退出杀毒软件,以管理员身份运行,

四、破解后利用excel方式打开nmon analyser v66(1).xlsm,点击“分析nmon数据”即可生成对应文件:

工具三:sar(服务端)

1、安装sar:yum -y install sysstat

2、监控CPU:

每5秒采集一次:sar -u 5

每2秒采集一次,共采集3次:sar -u 2 3

每2秒采集一次,直到12点50分,数据将保存到/tmp/cpu.log文件中:sar -u 2  -e 12:50:00 > /tmp/cpu.log

  %usr:用户进程消耗的CPU时间百分比。

  %nice: 运行正常进程消耗的CPU时间百分比。

  %system:系统进程消耗的CPU时间百分比。

  %iowait:I/O等待所占CPU时间百分比。

  %steal:在内存紧张环境下,pagein强制对不同的页面进行的steal操作。

  %idle:CPU空闲状态的时间百分比。

3、监控内存:

每2秒采集一次,共采集3次:sar -r 2 3

  Kbmemfree:这个值和free命令中的free值基本一致,所以它不包括buffer和cache的空间。

  kbmemused:这个值和free命令中的used值基本一致,所以它包括buffer和cache的空间。

  %memused:这个值是kbmemused和内存总量(不包括swap)的一个百分比。

  kbbuffers和kbcached:这两个值就是free命令中的buffer和cache。

  kbcommit:保证当前系统所需要的内存,即为了确保不溢出而需要的内存(RAM+swap)。

  %commit:这个值是kbcommit与内存总量(包括swap)的一个百分比。

4、内存分页监控

每2秒采集一次,共采集3次:sar -B 2  3

  pgpgin/s:表示每秒从磁盘或SWAP置换到内存的字节数(KB)。

  pgpgout/s:表示每秒从内存置换到磁盘或SWAP的字节数(KB)。

  fault/s:每秒钟系统产生的缺页数,即主缺页与次缺页之和(major + minor)。

  majflt/s:每秒钟产生的主缺页数。

5、磁盘I/O监控:sar -b 2 3

  tps:每秒钟物理设备的I/O 传输总量。

  rtps:每秒钟从物理设备读入的数据总量。

  wtps:每秒钟向物理设备写入的数据总量。

  bread/s:每秒钟从物理设备读入的数据量,单位为块/s。

  bwrtn/s:每秒钟向物理设备写入的数据量,单位为块/s。

6、进程队列长度和负载监控:sar -q 2  3

  runq-sz:运行队列的长度(等待运行的进程数)。

  plist-sz:进程列表中进程(processes)和线程(threads)的数量。

  ldavg-1:最后1分钟的系统平均负载(System load average)。

  ldavg-5:过去5分钟的系统平均负载。

  ldavg-15:过去15分钟的系统平均负载。

7、系统交换活动信息监控:sar -w 2  3

  pswpin/s:每秒系统换入的交换页面(swap page)数量。

  pswpout/s:每秒系统换出的交换页面(swap page)数量。

8、设备使用情况监控:sar -d 2  3 -p

  tps:每秒从物理磁盘I/O的次数.多个逻辑请求会被合并为一个I/O磁盘请求,一次传输的大小是不确定的。

  rd_sec/s:每秒读扇区的次数。

  wr_sec/s:每秒写扇区的次数。

  avgrq-sz: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数据大小(扇区)。

  avgqu-sz:磁盘请求队列的平均长度。

  await:从请求磁盘操作到系统完成处理,每次请求的平均消耗时间,包括请求队列等待时间,单位是毫秒(1秒=1000毫秒)。

  svctm:系统处理每次请求的平均时间,不包括在请求队列中消耗的时间。

  %util:I/O请求占CPU的百分比,比率越大,说明越饱和。

  1. avgqu-sz的值较低时,设备的利用率较高。

  2. 当%util的值接近1% 时,表示设备带宽已经占满。

9、监控网卡流量:sar -n DEV 2  3

注:sar -n DEV  -f /var/log/sa/sa13  #查看某一天的流量历史,后面跟文件名

10、分析

  要判断系统瓶颈问题,有时需几个sar命令选项结合起来
  •怀疑CPU存在瓶颈,可用sar-u 和sar-q 等来查看
  •怀疑内存存在瓶颈,可用sar-B、sar-r 和sar-W 等来查看
  •怀疑I/O存在瓶颈,可用sar-b、sar-u 和sar-d 等来查看
 
 

工具四:zabbix(服务端\网页都是可以监控的)

linux 服务器资源 监控工具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Meter监控Linux服务器资源案例

    JMeter是一款压力测试工具,我们也可以用它来监控服务器资源使用情况.JMeter正常自带可以通过Tomcat的/manager/status来监控服务资源使用情况.这种情况只能监控Tomcat支持 ...

  2. Jmeter通过SSHCommand测试获取Linux服务器资源文件信息

    有些时间我们想通过接口测试来获取服务器上面的某个资源文件信息,应该怎么办? 别急.... Jmeter通过ssh协议可以实现这个操作. 下面来看一下具体的实现吧. 需要提前安装好的工具: 1.按照好j ...

  3. paramiko:实现ssh协议,对linux服务器资源的访问

    介绍 网络传输是遵循协议的,比如SSH,paramiko则是实现了SSHv2协议的一个python库(底层使用的是cryptography).有了paramiko之后,我们便可以通过python使用s ...

  4. shell:实现linux服务器资源监控并发送告警邮件

    1.安装方式 wget http://10.8.225.126/wsmonitor/install.sh;sh install.sh test@test.com 2.install.sh #!/bin ...

  5. Spotlight on linux 监控 linux服务器资源

    步骤一:在window主机上安装spotlight 下载地址:http://worlddownloads.quest.com.edgesuite.net/Repository/www.quest.co ...

  6. jmeter监控linux服务器资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8102592/article/details/100136375 https://blog.csdn.net/liuqiuxiu/arti ...

  7. 4个强大的Linux服务器监控工具[转]

    本文介绍了一些可以用来监控网络使用情况的Linux命令行工具.这些工具可以监控通过网络接口传输的数据,并测量目前哪些数据所传输的速度.入站流量和出站流量分开来显示. 一些命令可以显示单个进程所使用的带 ...

  8. (转)资源监控工具Spotlight监测LINUX

    个人1.安装spotlight,Spotlight on Unix2.配置spotlight,注意spotlight默认不能使用root用户进行连接,需要用户自己创建一个具有root权限的用户.(1) ...

  9. Linux资源监控工具 glances

    使用资源监控工具 glances 前言 glances 可以为 Unix 和 Linux 性能专家提供监视和分析性能数据的功能,其中包括: CPU 使用率 内存使用情况 内核统计信息和运行队列信息 磁 ...

随机推荐

  1. Redis内存碎片

    内存碎片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当Redis数据删除后,Redis释放的内存空间可能不是连续的,这就会带来一个问题,这些不连续的内存空间有可能处于闲置的,但是redis缺无法来保存数据,这就会减低Red ...

  2. 【C语言】浮点型在内存中的存储

    1. 摘要 在了解到C语言中整型是以二进制补码形式存储在内存中后,我们不禁很好奇:那么浮点型的数据是以什么形式存储在内存中的呢? 实际上,早在1985年,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就制定了IEEE 754标准 ...

  3. NOIP 模拟 9 数颜色

    题解 一道裸的数据结构题 正解是排序 \(+\) 二分,但是这怎么能有动态开点线段树好写呢? 于是我就打了暴力,骗了五十分. 对于每种颜色,我们在下标上开一颗线段树,对于交换若颜色相同则跳过,否则直接 ...

  4. 题解 P6271 [湖北省队互测2014]一个人的数论

    通过这道题学了伯努利数,写篇题解推一下 题目 先推一下式子 \[\sum_{i=1}^ni^d[gcd(i,n)=1] \] \[\sum_{i=1}^{n}i^d\sum_{k|i}\sum_{k| ...

  5. mysql删除大表更快的办法

    实现:巧用LINK(硬链接),原理:linux文件系统中硬链接相当于文件的入口,记录着ionde的信息.一个文件存在多个硬连接时,删除一个硬链接不会真正的删除ionde(存储文件的数据) # 创建硬链 ...

  6. taro小程序地址选择组件

    效果图: address_picker.tsx: import Taro, { Component } from '@tarojs/taro' import { View, PickerView, P ...

  7. MySQL 数据库、数据表、数据的基本操作

    1.数据库(database)管理 1.1 create 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firstDB; 1.2 show 查看所有数据库 mysql> show database ...

  8. Qt 中的属性系统(Property System)

    21 人赞同了该文章 本节内容主要讲解我对 Qt 属性系统的理解.官方文档参考 The Property System. 如何理解"属性系统"这个概念? 一般我们说一个类有什么属性 ...

  9. 学ant(2)——path

    1.path是ant内置的一种datatype,作用是声明路径之类的东西,在官方的manual中也叫做Path-like Structures,一般是这样声明的 <pathelement loc ...

  10. URL的加密解密方法

    package day11.about_url_encoder; import java.io.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 import java.net.URLDe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