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学够浪:Go语言基础系列 - 8分钟学控制流语句
★文章每周持续更新,原创不易,「三连」让更多人看到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可以微信搜索公众号「 后端技术学堂 」第一时间阅读(一般比博客早更新一到两篇)
”
对于一般的语言使用者来说 ,20% 的语言特性就能够满足 80% 的使用需求,剩下在使用中掌握。基于这一理论,Go 基础系列的文章不会刻意追求面面俱到,但该有知识点都会覆盖,目的是带你快跑赶上 Golang 这趟新车。
Hurry up , Let's go !
控制语句是程序的灵魂,有了它们程序才能完成各种逻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Go 中的各种控制语句。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将掌握以下知识:
if 条件语句 for 循环语句 switch 语句 defer 延迟调用
if 条件语句
与大多数编程语言一样,if
用于条件判断,当条件表达式 expr
为 true
执行 {}
包裹的消息体语句,否则不执行。
语法是这样的:
if expr {
// some code
}
**注意:**语法上和 c
语言不同的是不用在条件表达式 expr
外带括号,和 python
的语法类似。
当然,如果想在条件不满足的时候做点啥,就可以 if
后带 else
语句。语法:
if expr {
// some code
} else {
// another code
}
不仅仅是 if
除了可以在 if
中做条件判断之外,在 Golang 中你甚至可以在 if
的条件表达式前执行一个简单的语句。
举个例子:
if x2 := 1; x2 > 10 {
fmt.Println("x2 great than 10")
} else {
fmt.Println("x2 less than 10", x2)
}
上面的例子在 if
语句中先声明并赋值了 x2
,之后对 x2
做条件判断。
注意:此处在 if
内声明的变量 x2
作用域仅限于 if 和else 语句。
for循环语句
当需要重复执行的时候需要用到循环语句,Go 中只有 for
这一种循环语句。
标准的for循环语法:
for 初始化语句; 条件表达式; 后置语句 {
// some code
}
这种语法形式和 C 语言中 for
循环写法还是很像的,不同的是不用把这三个部分用 ()
括起来。循环执行逻辑:
初始化语句:初始循环时执行一次,做一些初始化工作,一般是循环变量的声明和赋值。 条件表达式:在每次循环前对条件表达式求值操作,若求值结果是 true
则执行循环体内语句,否则不执行。后置语句:在每次循环的结尾执行,一般是做循环变量的自增操作。
举个例子:
sum := 0
for i := 0; i < 10; i++ {
sum += i // i作用域只在for语句内
fmt.Println(i, sum)
}
注意:循环变量i
的作用域只在 for
语句内,超出这个范围就不能使用了。
while循环怎么写?
前面说了,Golang 中只有 for
这一种循环语法,那有没有类似 C 语言中 while
循环的写法呢?答案是有的:把 for
语句的前后两部分省略,只留中间的「条件表达式」的 for
语句等价于 while
循环。
像下面这样:
sum1 := 0
for ;sum1 < 10; { // 可以省略初始化语句和后置语句
sum1++
fmt.Println(sum1)
}
上面的示例没有初始化语句和后置语句,会循环执行 10 次后退出。
当然你要是觉得前后的分号也不想写了,也可以省略不写,上面的代码和下面是等效的:
sum1 := 0
for sum1 < 10 { // 可以省略初始化语句和后置语句,分号也能省略
sum1++
fmt.Println(sum1)
}
在 Golang 中死循环可以这样写,相当于 C 语言中的 while(true)
for { // 死循环
// your code
}
switch 语句
switch
语句可以简化多个 if-else
条件判断写法,避免代码看起来杂乱。
可以先定义变量,然后在 switch
中使用这个变量。
a := 1
switch a {
case 1:
fmt.Println("case 1") // 不用写break 执行到这自动跳出
case 2:
fmt.Println("case 2")
default:
fmt.Printf("unexpect case")
}
输出:case 1
从 C 语言过来的朋友一定有这样的经历:经常会在 case 语句中漏掉 break 导致程序继续往下执行,从而产生奇奇怪怪的 bug
,这种问题在 Golang 中不复存在了。
Golang 在每个 case 后面隐式提供 break
语句。 除非以 fallthrough
语句结束,否则分支会自动终止。
switch a := 1; a { //这里有分号
case 1: // case 无需为常量,且取值不必为整数。
fmt.Println("case 1") // 不用写break 执行到自动跳出 除非以 fallthrough 语句结束
fallthrough
case 2:
fmt.Println("case 2")
default:
fmt.Printf("unexpect case")
}
输出:
case 1
case 2
还可以直接在 switch
中定义变量后使用,但是要注意变量定义之后又分号,比如下面这样:
switch b :=1; b { //注意这里有分号
case 1:
fmt.Println("case 1")
case 2:
fmt.Println("case 2")
default:
fmt.Printf("unexpect case")
}
没有条件的switch
没有条件的 switch 同 switch true
一样,只有当 case
中的表达式值为「真」时才执行,这种形式能简化复杂的 if-else-if else
语法。
下面是用 if
来写多重条件判断,这里写的比较简单若是再多几个 else if
代码结构看起来会更糟糕。
a := 1
if a > 0 {
fmt.Println("case 1")
} else if a < 0 {
fmt.Println("case 2")
} else {
fmt.Printf("unexpect case")
}
如果用上不带条件的 switch
语句,写出来就会简洁很多,像下面这样。
a := 1
switch { // 相当于switch true
case a > 0: // 若表达式为「真」则执行
fmt.Println("case 1")
case a < 0:
fmt.Println("case 2")
default:
fmt.Printf("unexpect case")
}
defer 语句
defer
语句有延迟调用的效果。具体来说defer
后面的函数调用会被压入堆栈,当外层函数返回才会对压栈的函数按后进先出顺序调用。说起来有点抽象,举个例子: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fmt.Println("entry main")
for i := 0; i < 6; i++ {
defer fmt.Println(i)
}
fmt.Println("exit main")
}
fmt.Println(i)
不会每次立即执行,而是在 main
函数返回之后才依次调用,编译运行上述程序的输出:
entry main
exit main //外层函数返回
5
4
3
2
1
0
上面是简单的使用示例,实际使用中defer
通常用来释放函数内部变量,因为它可以在外层函数 return
之后继续执行一些清理动作。
这在文件类操作异常处理中非常实用,比如用于释放文件描述符,我们以后会讲解这块应用,总之先记住 defer
延迟调用的特点。
总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掌握了 Golang 中基本的控制流语句,利用这些控制语句加上一节介绍的变量等基础知识,可以构成丰富的程序逻辑,就能用 Golang 来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了。
感谢各位的阅读,文章的目的是分享对知识的理解,技术类文章我都会反复求证以求最大程度保证准确性,若文中出现明显纰漏也欢迎指出,我们一起在探讨中学习.
今天的技术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创作不易,白票不是好习惯,如果在我这有收获,动动手指「点赞」「关注」是对我持续创作的最大支持。
★
微信搜索公众号「 后端技术学堂 」回复「资料」「1024」有我给你准备的各种编程学习资料。文章每周持续更新,我们下期见!
”
本文使用 mdnice 排版
带你学够浪:Go语言基础系列 - 8分钟学控制流语句的更多相关文章
- 带你学够浪:Go语言基础系列 - 8分钟学基础语法
对于一般的语言使用者来说 ,20% 的语言特性就能够满足 80% 的使用需求,剩下在使用中掌握. 基于这一理论,Go 基础系列的文章不会刻意追求面面俱到,但该有知识点都会覆盖,目的是带你快跑赶上 Go ...
- 带你学够浪:Go语言基础系列 - 8分钟学复合类型
★ 文章每周持续更新,原创不易,「三连」让更多人看到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可以微信搜索公众号「 后端技术学堂 」第一时间阅读(一般比博客早更新一到两篇) " 对于一般的语言使用者来说 ,20% ...
- 带你学够浪:Go语言基础系列 - 10分钟学方法和接口
文章每周持续更新,原创不易,「三连」让更多人看到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可以微信搜索公众号「 后端技术学堂 」第一时间阅读(一般比博客早更新一到两篇) 对于一般的语言使用者来说 ,20% 的语言特性就能够满 ...
- 零基础学Python--------第2章 Python语言基础
第2章 Python语言基础 2.1 Python语法特点 2.11注释 在Python中,通常包括3种类型的注释,分别是单行注释.多行注释和中文编码声明注释. 1.单行注释 在Python中,使用 ...
- 带你学够浪:Go语言基础系列-环境配置和 Hello world
文章每周持续更新,原创不易,「三连」让更多人看到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可以微信搜索公众号「 后端技术学堂 」第一时间阅读(一般比博客早更新一到两篇) 前面几周陆陆续续写了一些后端技术的文章,包括数据库.微 ...
- C语言基础复习总结
C语言基础复习总结 大一学的C++,不过后来一直没用,大多还给老师了,最近看传智李明杰老师的ios课程的C语言入门部分,用了一周,每晚上看大概两小时左右,效果真是顶一学期的课,也许是因为有开发经验吧, ...
- day04<Java语言基础+>
Java语言基础(循环结构概述和for语句的格式及其使用) Java语言基础(循环结构for语句的练习之获取数据) Java语言基础(循环结构for语句的练习之求和思想) Java语言基础(循环结构f ...
- MySQL学习笔记_8_SQL语言基础复习
SQL语言基础复习 一.概述 SQL语句注释方式 1)以"#"开头直到行尾的所有内容都是注释 2)以"--"(--后还有一个空格)开头直到行尾的所有内容都是注释 ...
- D15——C语言基础学PYTHON
C语言基础学习PYTHON——基础学习D15 20180926内容纲要: 1.CSS介绍 2.CSS的四种引入方式 3.CSS选择器 4.CSS常用属性 5.小结 6.练习 1 CSS介绍 层叠样式表 ...
随机推荐
- Analysis分析器
一.Analysis简介 场景执行过程中,loadrunner收集执行过程中的数据,存储在扩展名为.lrr的文件中,Analysis分析器打开这个文件,对文件信息进行处理,并生成图和报告. 数据分析不 ...
- ubuntu软件管理工具的使用——dpkg和apt
deb.rpm.tar.gz三种Linux软件包的区别在哪里呢,这种区别可能使安装进行不下去,那么我们应该下载什么格式的包呢?下面具体讲解一下. rpm包是在Redhat.Suse和Fedora可以直 ...
- .NET 程序员的 Playground :LINQPad
如果想执行一个简单的 C# 语句并获得运行结果,通常我们需要做几个步骤才能达成: 打开 Visual Studio 并新建一个控制台项目. 在 Program.cs 中编写代码并保存. 点击运行按钮或 ...
- Echarts图标宽度变成100px,让图表宽度随着父元素自动适应,Vue实时监听宽度的变化,这可能是史上最好的解决方案!
最近工作中element后台管理使用Echarts图表,本后台项目分图表模式和列表模式,使用display控制显示隐藏,这样就引出了本文的问题. 问题1:Echarts图标宽度变成100px? 问题2 ...
- python机器学习(五)回归算法-线性回归
一.线性回归的概念 1.1.定义 线性回归通过一个或者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之间进行建模的回归分析.其中特点为一个或多个称为回归系数的模型参数的线性组合. 优点:结果易于理解,计算不复杂. 缺点: ...
- @vue/cli 4.0+express 前后端分离实践
之前总结过一篇vue-cli 2.x+express+json-server实现前后端分离的帖子,@vue/cli3.0及4.0搭建的项目与vue-cli2.x的项目结构有很大的不同.这里对@vue/ ...
- Java线程的几种可用状态
1. 新建( new ):新创建了一个线程对象. 2. 可运行( runnable ):线程对象创建后,其他线程(比如 main 线程)调用了该对象 的 start()方法.该状态的线程位于可运行线程 ...
- 8.4 Go select
8.4 Go select Go语言引入了select关键字,用于处理异步IO问题,语义和switch特别相似.语法由select开始,每个条件由case语句来描述.每个case语句必须是IO操作. ...
- 8.1Go并发
第八章 Go并发 Go语言区别于其他语言的一大特点就是出色的并发性能,最重要的一个特性那就是go关键字. 并发场景: UI小姐姐一边开着PS软件,一边微信疯狂的和产品经理打字交流,后台还听着网易云音乐 ...
- DPDK Mempool 库原理(学习笔记)
1 前置知识点学习(了解) 从CPU到实际的存储节点,依据层级划分:Channel > DIMM > Rank > Chip > Bank > Row /Column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