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ython中bytes和str

Python3 最重要的新特性大概要算是对文本(text)和二进制数据(binary data)作了更为清晰的区分

(1)Python 3.0使用文本和(二进制)数据的概念而不是Unicode字符串和8位字符串。所有文本都是Unicode; 但编码的 Unicode表示为二进制数据。用于保存文本str的类型是用于保存数据的类型 bytes。与2.x情况的最大区别在于,任何在Python 3.0中混合文本和数据的尝试都会提高 TypeError,而如果你要在Python 2.x中混合使用Unicode和8位字符串,那么如果8位字符串可以使用它碰巧只包含7位(ASCII)字节,但UnicodeDecodeError如果它包含非ASCII值,则会得到 。多年来,这种特定价值的行为造成了许多悲伤的面孔。、

(2)您不能再将u"..."文字用于Unicode文本。但是,您必须将b"..."文字用于二进制数据。

(3)由于strbytes类型不能混合,因此必须始终在它们之间进行显式转换。使用str.encode() 从去strbytes,并bytes.decode() 从去bytesstr。你也可以分别使用bytes(s, encoding=...) 和str(b,encoding=...).

>>> b=b'good'
>>> print(type(b))
<class 'bytes'>
>>> str(b3,encoding='utf-8')
'example'
>>> print(type(str(b3,encoding='utf-8')))
<class 'str'>
>>>

4)原始字符串文字中的所有反斜杠都按字面解释。这意味着原始字符串中的转义'\U''\u'转义不会被特别处理。例如,r'\u20ac'Python 3.0中是一个包含6个字符的字符串,而在2.6中,ur'\u20ac'则是单个“euro”字符。(当然,此更改仅影响原始字符串文字;欧元字符'\u20ac'在Python 3.0中。

总结bytes和str的区别:

1、bytes(一堆二进制的数字,如:b'11001010')主要是给在计算机看的,string主要是给人看的

首先计算机能存储的唯一东西就是 bytes。所以为了在计算机中存储东西,我们首先得将其编码(encode),例如将其转化为 bytes。比如:
要想保存音乐,我们首先得用 MP3, WAV 等将其编码
要想保存图片,我们首先得用 PNG, JPEG 等将其编码
要想保存文本,我们首先得用 ASCII, UTF-8 等将其编码
Unicode 是字符集,不是字符编码。Unicode 把全世界的字符都搜集并且编号了,但是没有规定具体的编码规则。编码规则有 UTF-8、GBK 之类的。

Python3 不会以任意隐式的方式混用 str 和 bytes。正是这使得两者的区分特别清晰,你不能拼接字符串和字节包,也无法在字节包里搜索字符串(反之亦然),也不能将字符串传入参数为字节包的函数(反之亦然)。

2、中间有个桥梁就是编码规则,现在大趋势是utf8

例如:在编辑和保存文件时,从文件读取的UTF-8字符被转换为Unicode字符到内存里,编辑完成后,保存的时候再把Unicode转换为UTF-8保存到文件:

 

3、bytes对象是二进制,很容易转换成16进制,例如\x64

4、string就是我们看到的内容,例如'abc'

5、string经过编码encode,转化成二进制对象,给计算机识别

6、bytes经过反编码decode,转化成string,让我们看,但是注意反编码的编码规则是有范围,\xc8就不是utf8识别的范围

2、bytes和str的相互转换

(1)string to bytes

按 utf-8 的方式编码,转成 bytes

 >>> string='good job' #str类型
>>> str_to_byte=string.encode('utf-8') #转换为bytes类型
>>> type(string)
<class 'str'>
>>> type(str_to_byte)
<class 'bytes'>
>>> print(str_to_byte)
b'good job'
>>>

按 gb2312 的方式编码,转成 bytes

>>> str_t_bytes=string.encode('gb2312')
>>> type(str_t_bytes)
<class 'bytes'>
>>> print(str_t_bytes)
b'good job'
>>>

(2)bytes 转换为s't'r

解码成 string,默认不填

>>> website_string = website_bytes_utf8.decode()
>>> type(website_string)
<class 'str'>
>>> website_string
>>>'http://www.jb51.net/'

解码成 string,使用 gb2312 的方式

>>> str='good job'
>>> website_bytes_gb2312=str.encode('gb2312')
>>> type(website_bytes_gb2312)
<class 'bytes'>
>>> website_string_gb2312=website_bytes_gb2312.decode('gb2312')
<class 'str'>
>>> website_string_gb2312
'good job'
>>>

 

补充:字符编码

我们已经讲过了,字符串也是一种数据类型,但是,字符串比较特殊的是还有一个编码问题。因为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如果要处理文本,就必须先把文本转换为数字(二进制)才能处理。最早的计算机在设计时采用8个比特(bit)作为一个字节(byte),所以,一个字节能表示的最大的整数就是255(二进制11111111=十进制255),如果要表示更大的整数,就必须用更多的字节。比如两个字节可以表示的最大整数是65535,4个字节可以表示的最大整数是4294967295。由于计算机是美国人发明的,因此,最早只有127个字符被编码到计算里,也就是大小写英文字母、数字和一些符号,这个编码表被称为ASCII编码,比如大写字母A的编码是65,小写字母z的编码是122。但是要处理中文显然一个字节是不够的,至少需要两个字节,而且还不能和ASCII编码冲突,所以,中国制定了GB2312编码,用来把中文编进去。你可以想得到的是,全世界有上百种语言,日本把日文编到Shift_JIS里,韩国把韩文编到Euc-kr里,各国有各国的标准,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冲突,结果就是,在多语言混合的文本中,显示出来会有乱码。

因此,Unicode应运而生。Unicode把所有语言都统一到一套编码里,这样就不会再有乱码问题了。Unicode标准也在不断发展,但最常用的是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如果要用到非常偏僻的字符,就需要4个字节)。现代操作系统和大多数编程语言都直接支持Unicode。

现在,捋一捋ASCII编码和Unicode编码的区别:ASCII编码是1个字节,而Unicode编码通常是2个字节。

字母A用ASCII编码是十进制的65,二进制的01000001

字符0用ASCII编码是十进制的48,二进制的00110000,注意字符'0'和整数0是不同的;

汉字已经超出了ASCII编码的范围,用Unicode编码是十进制的20013,二进制的01001110 00101101

你可以猜测,如果把ASCII编码的A用Unicode编码,只需要在前面补0就可以,因此,A的Unicode编码是00000000 01000001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果统一成Unicode编码,乱码问题从此消失了。但是,如果你写的文本基本上全部是英文的话,用Unicode编码比ASCII编码需要多一倍的存储空间,在存储和传输上就十分不划算。

所以,本着节约的精神,又出现了把Unicode编码转化为“可变长编码”的UTF-8编码。UTF-8编码把一个Unicode字符根据不同的数字大小编码成1-6个字节,常用的英文字母被编码成1个字节,汉字通常是3个字节,只有很生僻的字符才会被编码成4-6个字节。如果你要传输的文本包含大量英文字符,用UTF-8编码就能节省空间:

字符 ASCII Unicode UTF-8
A 01000001 00000000 01000001 01000001
x 01001110 00101101 11100100 10111000 10101101

从上面的表格还可以发现,UTF-8编码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ASCII编码实际上可以被看成是UTF-8编码的一部分,所以,大量只支持ASCII编码的历史遗留软件可以在UTF-8编码下继续工作。

搞清楚了ASCII、Unicode和UTF-8的关系,我们就可以总结一下现在计算机系统通用的字符编码工作方式:

在计算机内存中,统一使用Unicode编码,当需要保存到硬盘或者需要传输的时候,就转换为UTF-8编码。

用记事本编辑的时候,从文件读取的UTF-8字符被转换为Unicode字符到内存里,编辑完成后,保存的时候再把Unicode转换为UTF-8保存到文件:

浏览网页的时候,服务器会把动态生成的Unicode内容转换为UTF-8再传输到浏览器:

所以你看到很多网页的源码上会有类似<meta charset="UTF-8" />的信息,表示该网页正是用的UTF-8编码。

python中bytes和str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浅析Python中bytes和str区别

    本博转载自:Chown-Jane-Y的浅析Python3中的bytes和str类型 Python 3最重要的新特性之一是对字符串和二进制数据流做了明确的区分.文本总是Unicode,由str类型表示, ...

  2. python中bytes类型转换为str类型

    使用的原因:基于URL解析报文的时候,要使用str类型,但是提供的确实bytes类型,报错: TypeError: must be str, not bytes 所以就把bytes类型转换为str类型 ...

  3. Python的bytes和str

    Python和C的字符串 在Python 3 中,bytes单独作为一个类型,不再和str类型混在一起.关于字符串和字节,我想先回顾下C/C++ 在C/C++中,字符串是由char数组构成,每个元素是 ...

  4. python中unicode 和 str相互转化

    python中的str对象其实就是"8-bit string" ,字节字符串,本质上类似java中的byte[]. 而python中的unicode对象应该才是等同于java中的S ...

  5. python中unicode和str的组合

    python中unicode对象和str对象拼接在一起,会自动将str对象转换成unicode对象 即:a="aa" b=u"bb" c=a+b type(c) ...

  6. 实验吧-web-天下武功唯快不破(Python中byte和str的转换)

    题目:看看响应头 打开网站,既然已经提示我们看响应头了,那我们就看看呗(习惯bp,也可直接F12查看) 可以看到,响应头部分有个FLAG,而且有提示:please post what you find ...

  7. Python 3中bytes和str的分别

    最近把一段py2的代码转换到py3的代码,结果运行到向socket中写数据的代码部分出现了'str' does not support the buffer interface这样一个错误. 一番搜索 ...

  8. Python中bytes与字符串的相互转化

    代码: # bytes转字符串方式一 b=b'\xe9\x80\x86\xe7\x81\xab' string=str(b,'utf-8') print(string) # bytes转字符串方式二 ...

  9. python中list和str互转

    1.list转str 假设有一个名为test_list的list,转换后的str名为test_str 则转换方法: test_str = "".join(test_list) 例子 ...

随机推荐

  1. 关于post xml的请求和响应

    关于post的请求作为开发者应该常用到,post请求的数据包含了参数和data,post参数相对比较容易理解,比如我们一个form提交,其实就是调用后台方法的,发送相关参数,这里我单独说一下关于pos ...

  2. 二、搭建Swagger

    1.新建.netCore webapi项目 2.安装swagger ,通过 Package Manager 控制台:Install-Package Swashbuckle.AspNetCore 3.修 ...

  3. 02tensorflow非线性回归以及分类的简单实用,softmax介绍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使用numpy生成200个随机点 x_data ...

  4. opencv windows源码编译

    WITH_QT//H:\software\programming\qt\5.12.3\mingw73_32\lib\cmake  5.6的路径要改这样 WITH_OPENGL 编译器mingw32-m ...

  5. debian系列systemd 配置nodejs服务

    1  新建service配置文件 vi /etc/systemd/system/node.service [Unit] Description=My super nodejs app [Service ...

  6. ForkJoinPool源码简单解析

    ForkJoin框架之ForkJoinTask  java  阅读约 62 分钟 前言 在前面的文章"CompletableFuture和响应式编程"中提到了ForkJoinTas ...

  7. mobiscroll实现二级联动菜单

    mobiscroll是一款非常使用的移动端选择控件,一般用来日期时间的选择的多,其实从官网上可以看到它有很多方面的使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有兴趣可以去官网上查阅一下 https://demo.mob ...

  8. SNOI2017 礼物

    题解 设前\(n\)个人的礼物个数和为\(F_n\), 那么显然\[F_n = 2 \times F_{n-1} + i^k\] 考虑矩阵快速幂 棘手的问题是:\(i^k\)不是可以直接用矩阵乘法可以 ...

  9. LeetCode--046--全排列(java)

    给定一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序列,返回其所有可能的全排列. 示例: 输入: [1,2,3] 输出: [ [1,2,3], [1,3,2], [2,1,3], [2,3,1], [3,1,2], [3,2,1 ...

  10. 两个list 合并后去除掉重复removeAll()的,然后再随机获取最后list中的 几个值

    public static void test1(){ String s1="1,2,5,3,6,9"; String n1[]=s1.spl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