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算法

1 GD/SGD/mini-batch GD

GD:Gradient Descent,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梯度下降,也叫batch GD。

SGD:随机梯度下降。一次只随机选择一个样本进行训练和梯度更新。

mini-batch GD:小批量梯度下降。GD训练的每次迭代一定是向着最优方向前进,但SGD和mini-batch GD不一定,可能会”震荡“。把所有样本一次放进网络,占用太多内存,甚至内存容纳不下如此大的数据量,因此可以分批次训练。可见,SGD是mini-batch GD的特例。

2 动量梯度下降

一个有用的方法:指数加权平均

假如有N天的数据,\(a_1,a_2,a_3,...,a_N\)

如果想拟合一条比较平滑的曲线,怎么做呢。可以使用指数加权平均。概括的说,就是平均前m天的数据作为一个数据点:

\(b_0=0\)

\(b_t = \beta*b_{t-1} + (1-\beta)*a_t\)

比如\(\beta\)取0.9,那么就相当于是平均了10天的数据,这会比较平滑。

为什么叫指数加权平均?是因为,将\(b_t\)计算公式中的\(b_{t-1}\)展开,依次展开下去,会发现:

\(b_t = \beta*(\beta*b_{t-2}+(1-\beta)*a_{t-1})+(1-\beta)*a_t\)

合并一下,前面的数据乘以\(\beta\)的m次方的平均值。因此叫做指数加权平均。

指数加权平均的偏差修正:

很显然,上面公式汇总,假如\(\beta=0.9\),是要平均前10天的数据,则前9天的数据,做加权平均,并没有足够的数据,这会导致前九天数据偏小。举例来说,第一天\(b_1\)仅仅是\(a_1\)的十分之一。可以做偏差修正:

\(b_0=0\)

\(b_t = \beta*b_{t-1} + (1-\beta)*a_t\)

\(b_t = \frac{b_t}{1-\beta ^t}\)

有了指数加权平均的基本知识,就可以讲Moment Gradient Descent。

带动量的梯度下降,他是为了加快学习速度的优化算法。假如参数W方向希望学的快一点,b方向学的慢一点。普通的梯度下降的结果可能恰恰相反,使得b方向学的比较快,从而引发震荡。所以想要让b方向学的慢一点,这时可以用动量梯度下降。算法如下:

For each epco \(t\):

​ cal \(dW,dB\) for each mini-batch.

​ \(V_{dW}=\beta*V_{d_W}+(1-\beta)*dW\)

​ \(V_{db}=\beta*V_{d_b}+(1-\beta)*db\)

​ \(W = W-\alpha*V_{dW}\)

​ \(b=b-\alpha*V_{db}\)

可见,就是将梯度做了指数加权平均。至于为什么叫动量梯度下降,可能是因为\(V_{dW}\)的计算式中,把\(dW\)看作加速度,把\(V_{dW}\)看作速度。

3 RMSprob

Root Mean Square prob。

这是另一种加快学习的方法。其基本思想也是让b学的慢一点,让W学的快一点,从而更快更准的趋向于最优点。

For each epco \(t\):

​ cal \(dW,dB\) for each mini-batch.

​ \(S_{dW}=\beta*S_{dW}+(1-\beta)*(dW)^2\)

​ \(S_{db}=\beta*S_{db}+(1-\beta)*(db)^2\)

​ \(W = W-\alpha*\frac{dW}{\sqrt{S_{dW}}}\)

​ \(b = b-\alpha*\frac{db}{\sqrt{S_{db}}}\)

可见,当梯度较大,则会使得\(S\)较大,从而使得更新变缓慢。

4 Adam

Adaptive Moment Estimation

这是比较普遍的适用于各种网络的一种方法。称作自适应的动量梯度下降。这是上面动量梯度下降和RMSprob的结合版本,效果比较好。两者做加权指数平均的时候,都做了修正。

For each epco \(t\):

​ cal \(dW,dB\) for each mini-batch.

​ \(V_{dW}=\beta_1*V_{d_W}+(1-\beta_1)*dW\)

​ \(V_{db}=\beta_1*V_{d_b}+(1-\beta_1)*db\)

​ \(S_{dW}=\beta_2*S_{dW}+(1-\beta_2)*(dW)^2\)

​ \(S_{db}=\beta_2*S_{db}+(1-\beta_2)*(db)^2\)

​ \(V_{dW}^{correction} = \frac{V_{dW}}{1-\beta_1^t}\)

​ \(V_{db}^{correction} = \frac{V_{db}}{1-\beta1^t}\)

​ \(S_{dW}^{correction} = \frac{S_{dW}}{1-\beta_2^t}\)

​ \(S_{db}^{correction} = \frac{S_{db}}{1-\beta_2^t}\)

​ \(W = W-\alpha*\frac{V_{dW}^{correction}}{\sqrt{S_{dW}^{correcti}}+\varepsilon}\)

​ \(b = b-\alpha*\frac{V_{db}^{correction}}{\sqrt{S_{db}^{correcti}}+\varepsilon}\)

可见,就是在RMSprob中,用动量梯度下降中的梯度指数加权代替梯度,同时所有指数加权项都做了偏差修正。另外,分母加了\(\varepsilon\),这是为了防止除以很小的数造成不稳定。公式中共有4个超参数,他们的取值经验是:

\(\alpha\):学习率,需要调试

\(\beta_1\):取0.9

\(\beta_2\):Adam的作者建议取0.999

\(\varepsilon\):取\(10^{-8}\),并不影响学习效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学习过程中可能有两种窘境,一是困在局部最优,另一个是遇平缓区学习的过慢。采用mini-batch下前者出现的概率很小,即使困在最优也能跳出来,前提是数据量足够。但后者比较棘手,Adam是个比较好的优化算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5 学习率衰减

训练过程中,随着迭代次数,学习率相应减少。

在FB的一篇论文中,使用了不同时间段(迭代次数区间段)采用不同的学习率的方法,效果比较好。

【DeepLearning】优化算法:SGD、GD、mini-batch GD、Moment、RMSprob、Adam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优化深度神经网络(二)优化算法 SGD Momentum RMSprop Adam

    Coursera吴恩达<优化深度神经网络>课程笔记(2)-- 优化算法 深度机器学习中的batch的大小 深度机器学习中的batch的大小对学习效果有何影响? 1. Mini-batch ...

  2. ng-深度学习-课程笔记-7: 优化算法(Week2)

    1 Mini-batch梯度下降 在做梯度下降的时候,不选取训练集的所有样本计算损失函数,而是切分成很多个相等的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mini-batch,我们对一个mini-batch的数据计算代价 ...

  3. 吴恩达深度学习笔记(五) —— 优化算法:Mini-Batch GD、Momentum、RMSprop、Adam、学习率衰减

    主要内容: 一.Mini-Batch Gradient descent 二.Momentum 四.RMSprop 五.Adam 六.优化算法性能比较 七.学习率衰减 一.Mini-Batch Grad ...

  4. 转载: scikit-learn学习之K-means聚类算法与 Mini Batch K-Means算法

    版权声明:<—— 本文为作者呕心沥血打造,若要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gamer_gyt <—— 目录(?)[+] ================== ...

  5. deeplearning.ai 改善深层神经网络 week2 优化算法 听课笔记

    这一周的主题是优化算法. 1.  Mini-batch: 上一门课讨论的向量化的目的是去掉for循环加速优化计算,X = [x(1) x(2) x(3) ... x(m)],X的每一个列向量x(i)是 ...

  6. 深度学习必备:随机梯度下降(SGD)优化算法及可视化

    补充在前:实际上在我使用LSTM为流量基线建模时候,发现有效的激活函数是elu.relu.linear.prelu.leaky_relu.softplus,对应的梯度算法是adam.mom.rmspr ...

  7. 聚类K-Means和大数据集的Mini Batch K-Means算法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blobs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from s ...

  8. deeplearning.ai 改善深层神经网络 week2 优化算法

    这一周的主题是优化算法. 1.  Mini-batch: 上一门课讨论的向量化的目的是去掉for循环加速优化计算,X = [x(1) x(2) x(3) ... x(m)],X的每一个列向量x(i)是 ...

  9. DeepLearning.ai学习笔记(二)改善深层神经网络:超参数调试、正则化以及优化--Week2优化算法

    1. Mini-batch梯度下降法 介绍 假设我们的数据量非常多,达到了500万以上,那么此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梯度下降算法,那么训练模型所花费的时间将非常巨大,所以我们对数据做如下处理: 如图所示,我 ...

随机推荐

  1. H5 可堆叠的圆环进度条,支持任意数量子进度条

    by Conmajia SN: S22-W1M 由来 看到一篇帖子<vue实用组件--圆环百分比进度条>,让我想起了很多年前我在WinForm下仿制过的Chrome进度条. ▲ 原版进度条 ...

  2. 数据库艰难求生之路(基础:创建数据库表格)part1

     创建表格 1.创建表格之identity create table TableName( id ,), col_1 ), col_2 ) ) 这是一个简单的表格创建,identity这个是指在创建表 ...

  3. WPF Geometry 添加Path数据

    当图片转svg,svg转Xaml后,根据数据加载显示图片 DrawingImage: <DrawingImage x:Key="Image.Search"> <D ...

  4. PHP 二维数组排序保持键名不变

    对二维数组指定的键名排序,首先大家想到的是array_multisort函数,关于array_multisort的用法我之前也写了一篇废话不多言,我们看个实例: <?php $data = ar ...

  5. headfirst设计模式(6)—单例模式

    前言 这一章的课题看起来就很和蔼可亲了,比起前面绕的我不要不要的工厂模式,那感觉真是太好了,但是正是因为简单,那么问题就来了,我怎么才能把这个东西叙述清楚?怎么样才能老少咸宜呢? 如何能够在把这个东西 ...

  6. es6 for of 循环

    es6 新增了 for of 循环,只要继承了Iterator 接口的数据集合都可以使用 for of 去循环 for of 循环,统一数据集合的循环方法,解决了forEach循环的不能使用break ...

  7. 硬杠后端(后端坑系列)——Django前期工作

    Django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Web应用框架,由Python写成,采用了MVC的框架模式. MVC MVC是一种软件设计典范,用一种业务逻辑.数据.界面显示分离的方法组织代码,将业务逻辑聚集到一个部件 ...

  8. C# 通过KD树进行距离最近点的查找.

    本文首先介绍Kd-Tree的构造方法,然后介绍Kd-Tree的搜索流程及代码实现,最后给出本人利用C#语言实现的二维KD树代码.这也是我自己动手实现的第一个树形的数据结构.理解上难免会有偏差,敬请各位 ...

  9. Android View的重绘过程之Measure

    博客首页:http://www.cnblogs.com/kezhuang/p/ View绘制的三部曲,  测量,布局,绘画今天我们分析测量过程 view的测量是从ViewRootImpl发起的,Vie ...

  10. Mybatis学习---连接MySQL数据库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