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表表达式(Common Table Expression,CTE)和派生表类似,都是虚拟的表,但是相比于派生表,CTE具有一些优势和方便之处。

CTE有两种类型:非递归的CTE和递归CTE。

CTE是标准SQL的特性,属于表表达式的一种,MariaDB支持CTE,MySQL 8才开始支持CTE。

1.非递归CTE

CTE是使用WITH子句定义的,包括三个部分:CTE名称cte_name、定义CTE的查询语句inner_query_definition和引用CTE的外部查询语句outer_query_definition。

它的格式如下:

  1. WITH cte_name1[(column_name_list)] AS (inner_query_definition_1)
  2. [,cte_name2[(column_name_list)] AS (inner_query_definition_2)]
  3. [,...]
  4. outer_query_definition

其中column_name_list指定inner_query_definition中的列列表名,如果不写该选项,则需要保证在inner_query_definition中的列都有名称且唯一,即对列名有两种命名方式:内部命名和外部命名。

注意,outer_quer_definition必须和CTE定义语句同时执行,因为CTE是临时虚拟表,只有立即引用它,它的定义才是有意义的。

下面语句是一个简单的CTE的用法。首先定义一张虚拟表,也就是CTE,然后在外部查询中引用它。

  1. CREATE OR REPLACE TABLE t(id INT NOT NULL PRIMARY KEY,sex CHAR(),NAME CHAR());
  2. INSERT INTO t VALUES (,'nan','David'),(,'nv','Mariah'),(,'nv','gaoxiaofang'),(,'nan','Jim'),
  3. (,'nv','Selina'),(,'nan','John'),(,'nan','Monty'),(,'nv','xiaofang');
  4.  
  5. # 定义CTE,顺便为每列重新命名,且使用ORDER BY子句
  6. WITH nv_t(myid,mysex,myname) AS (
  7. SELECT * FROM t WHERE sex='nv' ORDER BY id DESC
  8. )
  9. # 使用CTE
  10. SELECT * FROM nv_t;
  11. +------+-------+-------------+
  12. | myid | mysex | myname |
  13. +------+-------+-------------+
  14. | | nv | Mariah |
  15. | | nv | gaoxiaofang |
  16. | | nv | Selina |
  17. | | nv | xiaofang |
  18. +------+-------+-------------+

从结果中可以看到,在CTE的定义语句中使用ORDER BY子句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在这里可以发现,CTE和派生表需要满足的几个共同点:每一列要求有列名,包括计算列;列名必须唯一;不能使用ORDER BY子句,除非使用了TOP关键字(标准SQL严格遵守不能使用ORDER BY的规则,但MySQL/MariaDB中允许)。不仅仅是CTE和派生表,其他表表达式(内联表值函数(sql server才支持)、视图)也都要满足这些条件。究其原因,表表达式的本质是表,尽管它们是虚拟表,也应该满足形成表的条件。

一方面,在关系模型中,表对应的是关系,表中的行对应的是关系模型中的元组,表中的字段(或列)对应的是关系中的属性。属性由三部分组成:属性的名称、属性的类型和属性值。因此要形成表,必须要保证属性的名称,即每一列都有名称,且唯一。

另一方面,关系模型是基于集合的,在集合中是不要求有序的,因此不能在形成表的时候让数据按序排列,即不能使用ORDER BY子句。之所以在使用了TOP后可以使用ORDER BY子句,是因为这个时候的ORDER BY只为TOP提供数据的逻辑提取服务,并不提供排序服务。例如使用ORDER BY帮助TOP选择出前10行,但是这10行数据在形成表的时候不保证是顺序的。

相比派生表,CTE有几个优点:

1.多次引用:避免重复书写。

2.多次定义:避免派生表的嵌套问题。

3.可以使用递归CTE,实现递归查询。

例如:

  1. # 多次引用,避免重复书写
  2. WITH nv_t(myid,mysex,myname) AS (
  3. SELECT * FROM t WHERE sex='nv'
  4. )
  5. SELECT t1.*,t2.*
  6. FROM nv_t t1 JOIN nv_t t2
  7. WHERE t1.myid = t2.myid+;
  8.  
  9. # 多次定义,避免派生表嵌套
  10. WITH
  11. nv_t1 AS ( /* 第一个CTE */
  12. SELECT * FROM t WHERE sex='nv'
  13. ),
  14. nv_t2 AS ( /* 第二个CTE */
  15. SELECT * FROM nv_t1 WHERE id>
  16. )
  17. SELECT * FROM nv_t2;

如果上面的语句不使用CTE而使用派生表的方式,则它等价于:

  1. SELECT * FROM
  2. (SELECT * FROM
  3. (SELECT * FROM t WHERE sex='nv') AS nv_t1) AS nv_t2;

2.递归CTE

SQL语言是结构化查询语言,它的递归特性非常差。使用递归CTE可稍微改善这一缺陷。

公用表表达式(CTE)具有一个重要的优点,那就是能够引用其自身,从而创建递归CTE。递归CTE是一个重复执行初始CTE以返回数据子集直到获取完整结果集的公用表表达式。

当某个查询引用递归CTE时,它即被称为递归查询。递归查询通常用于返回分层数据,例如:显示某个组织图中的雇员或物料清单方案(其中父级产品有一个或多个组件,而那些组件可能还有子组件,或者是其他父级产品的组件)中的数据。

递归CTE可以极大地简化在SELECT、INSERT、UPDATE、DELETE或CREATE VIEW语句中运行递归查询所需的代码。

也就是说,递归CTE通过引用自身来实现。它会不断地重复查询每一次递归得到的子集,直到得到最后的结果。这使得它非常适合处理"树状结构"的数据或者有"层次关系"的数据。

2.1 语法

递归cte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定位点成员,一个或多个递归成员,最后一个定位点成员必须使用"union [all]"(mariadb中的递归CTE只支持union [all]集合算法)联合第一个递归成员。

以下是单个定位点成员、单个递归成员的递归CTE语法:

  1. with recursive cte_name as (
  2. select_statement_1 /* 该cte_body称为定位点成员 */
  3. union [all]
  4. cte_usage_statement /* 此处引用cte自身,称为递归成员 */
  5. )
  6. outer_definition_statement /* 对递归CTE的查询,称为递归查询 */

其中:

select_statement_1:称为"定位点成员",这是递归cte中最先执行的部分,也是递归成员开始递归时的数据来源。

cte_usage_statement:称为"递归成员",该语句中必须引用cte自身。它是递归cte中真正开始递归的地方,它首先从定位点成员处获取递归数据来源,然后和其他数据集结合开始递归,每递归一次都将递归结果传递给下一个递归动作,不断重复地查询后,当最终查不出数据时才结束递归。

outer_definition_statement:是对递归cte的查询,这个查询称为"递归查询"。

2.2 递归CTE示例(1)

举个最经典的例子:族谱。

例如,下面是一张族谱表

  1. CREATE OR REPLACE TABLE fork(id INT NOT NULL UNIQUE,NAME CHAR(),father INT,mother INT);
  2. INSERT INTO fork VALUES
  3. (,'chenyi',,),(,'huagner',,),(,'zhangsan',NULL,NULL),
  4. (,'lisi',,),(,'wangwu',,),(,'zhaoliu',NULL,NULL),(,'sunqi',NULL,NULL),
  5. (,'songba',NULL,NULL),(,'yangjiu',NULL,NULL);
  6.  
  7. MariaDB [test]> select * from fork;
  8. +----+----------+--------+--------+
  9. | id | name | father | mother |
  10. +----+----------+--------+--------+
  11. | | chenyi | | |
  12. | | huagner | | |
  13. | | zhangsan | NULL | NULL |
  14. | | lisi | | |
  15. | | wangwu | | |
  16. | | zhaoliu | NULL | NULL |
  17. | | sunqi | NULL | NULL |
  18. | | songba | NULL | NULL |
  19. | | yangjiu | NULL | NULL |
  20. +----+----------+--------+--------+

该族谱表对应的结构图:

如果要找族谱中某人的父系,首先在定位点成员中获取要从谁开始找,例如上图中从"陈一"开始找。那么陈一这个记录就是第一个递归成员的数据源,将这个数据源联接族谱表,找到陈一的父亲黄二,该结果将通过union子句结合到上一个"陈一"中。再次对黄二递归,找到李四,再对李四递归找到赵六,对赵六递归后找不到下一个数据,所以这一分支的递归结束。

递归cte的语句如下:

  1. WITH recursive fuxi AS (
  2. SELECT * FROM fork WHERE `name`='chenyi'
  3. UNION
  4. SELECT f.* FROM fork f JOIN fuxi a WHERE f.id=a.father
  5. )
  6. SELECT * FROM fuxi;

演变结果如下:

首先执行定位点部分的语句,得到定位点成员,即结果中的第一行结果集:

根据该定位点成员,开始执行递归语句:

递归时,按照f.id=a.father的条件进行筛选,得到id=2的结果,该结果通过union和之前的数据结合起来,作为下一次递归的数据源fuxi。

再进行第二次递归:

第三次递归:

由于第三次递归后,id=6的father值为null,因此第四次递归的结果为空,于是递归在第四次之后结束。

2.2 递归CTE示例(2)

该CTE示例主要目的是演示切换递归时的字段名称。

例如,有几个公交站点,它们之间的互通性如下图:

对应的表为:

  1. CREATE OR REPLACE TABLE bus_routes (src char(), dst char());
  2. INSERT INTO bus_routes VALUES
  3. ('stopA','stopB'),('stopB','stopA'),('stopA','stopC'),('stopC','stopB'),('stopC','stopD');
  4. MariaDB [test]> select * from bus_routes;
  5. +-------+-------+
  6. | src | dst |
  7. +-------+-------+
  8. | stopA | stopB |
  9. | stopB | stopA |
  10. | stopA | stopC |
  11. | stopC | stopB |
  12. | stopC | stopD |
  13. +-------+-------+

要计算以stopA作为起点,能到达哪些站点的递归CTE如下:

  1. WITH recursive dst_stop AS (
  2. SELECT src AS dst FROM bus_routes WHERE src='stopA' /* note: src as dst */
  3. UNION
  4. SELECT b.dst FROM bus_routes b
  5. JOIN dst_stop d
  6. WHERE d.dst=b.src
  7. )
  8. SELECT * FROM dst_stop;

结果如下:

  1. +-------+
  2. | dst |
  3. +-------+
  4. | stopA |
  5. | stopB |
  6. | stopC |
  7. | stopD |
  8. +-------+

首先执行定位点语句,得到定位点成员stopA,字段名为dst。

再将定位点成员结果和bus_routes表联接进行第一次递归,如下图:

再进行第二次递归:

再进行第三次递归,但第三次递归过程中,stopD找不到对应的记录,因此递归结束。

2.2 递归CTE示例(3)

仍然是公交路线图:

计算以stopA为起点,可以到达哪些站点,并给出路线图。例如: stopA-->stopC-->stopD 。

以下是递归CTE语句:

  1. WITH recursive bus_path(bus_path,bus_dst) AS (
  2. SELECT src,src FROM bus_routes WHERE src='stopA'
  3. UNION
  4. SELECT CONCAT(b2.bus_path,'-->',b1.dst),b1.dst
  5. FROM bus_routes b1
  6. JOIN bus_path b2
  7. WHERE b2.bus_dst = b1.src AND LOCATE(b1.dst,b2.bus_path)=
  8. )
  9. SELECT * FROM bus_path;

首先获取起点stopA,再获取它的目标stopB和stopC,并将起点到目标使用"-->"连接,即 concat(src,"-->","dst") 。再根据stopB和stopC,获取它们的目标。stopC的目标为stopD和stopB,stopB的目标为stopA。如果连接成功,那么路线为:

  1. stopA-->stopB-->stopA 目标:stopA
  2. stopA-->stopC-->stopD 目标:stopD
  3. stopA-->stopC-->stopB 目标:stopB

这样会无限递归下去,因此我们要判断何时结束递归。判断的方法是目标不允许出现在路线中,只要出现,说明路线会重复计算。

MariaDB表表达式(2):CTE的更多相关文章

  1. SQL.WITH AS.公用表表达式(CTE)(转)

    一.WITH AS的含义    WITH AS短语,也叫做子查询部分(subquery factoring),可以让你做很多事情,定义一个SQL片断,该SQL片断会被整个SQL语句所用到.有的时候,是 ...

  2. SQL.WITH AS.公用表表达式(CTE)

    一.WITH AS的含义    WITH AS短语,也叫做子查询部分(subquery factoring),可以让你做很多事情,定义一个SQL片断,该SQL片断会被整个SQL语句所用到.有的时候,是 ...

  3. SQL中使用WITH AS提高性能,使用公用表表达式(CTE)简化嵌套SQL

    一.WITH AS的含义     WITH AS短语,也叫做子查询部分(subquery factoring),可以让你做很多事情,定义一个SQL片断,该SQL片断会被整个SQL语句所用到.有的时候, ...

  4. SQL中使用WITH AS提高性能-使用公用表表达式(CTE)简化嵌套SQL

    转:http://wudataoge.blog.163.com/blog/static/80073886200961652022389/ 一.WITH AS的含义     WITH AS短语,也叫做子 ...

  5. [转]SQL中使用WITH AS提高性能-使用公用表表达式(CTE)简化嵌套SQL

    一.WITH AS的含义     WITH AS短语,也叫做子查询部分(subquery factoring),可以让你做很多事情,定义一个SQL片断,该SQL片断会被整个SQL语句所用到.有的时候, ...

  6. T-SQL 之 公用表表达式(CTE)

    在编写T-SQL代码时,往往需要临时存储某些结果集.在CTE之前常用的两种临时存储结果集为:临时表和表变量.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公用表表达式的方法. 公用表表达式(Common Table Expre ...

  7. SQL 公用表表达式(CTE)

    1.概念 公用表表达式(Common Table Expression)是SQL SERVER 2005版本之后引入的一个特性.CTE可以看作是一个临时的结果集,可以在接下来的一个SELECT,INS ...

  8. 公用表表达式(CTE)

    公用表表达式(CTE,Common table expression)是和派生表很相似的另一种形式的表表达式,而且具有一些重要优势.CTE 是在 SQL Server 2005 中引入的,是ANSI ...

  9. 公用表表达式(CTE) with as 片段

    1.为什么用CTE,而不用表变量, declare @t table(CountryRegionCode nvarchar(3)) insert into @t(CountryRegionCode)  ...

随机推荐

  1. 常用linux日志查询命令

    1.查看实时日志: tail -f nohup.out 2.分页查看所有日志: cat nohup.out | more 4.分页查看前N行日志: tail -n 1000 nohup.out | m ...

  2. 每天学习点--------第六天(2017-10-10) 摘要: mysql和Oracle的区别

    1.自动增长数据类型的处理 Mysql有自动增长的数据类型,插入记录时不用操作此字段,会自动获取数据值.Oracle没有自动增长的数据类型,需要建立一个自动增长的序列号,插入记录时要把序列号的下一个值 ...

  3. Git中一些远程库操作的细节

    最近在公司,老是遇到Git远程操作的问题,现总结如下: 1,本地checkout一个新的分支,向远程push的时候,若远程没有该分支,会新建一个. 2.将远程代码clone到本地修改并commit后, ...

  4. 去除input的自动填充色

    input:-webkit-autofill { -webkit-box-shadow: 0 0 0px 1000px #ffffff inset !important; }

  5. 在Winform混合式框架中整合外部API接口的调用

    在我们常规的业务处理中,一般内部处理的接口多数都是以数据库相关的,基于混合式开发的Winform开发框架,虽然在客户端调用的时候,一般选择也是基于Web API的调用,不过后端我们可能不仅仅是针对我们 ...

  6. 2018.3.29 div格式设置

    <!DOCTYPE html><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7. bug终结者 团队作业第一周

    bug终结者 团队作业第一周 小组组员及人员分工 小组成员 组长: 20162323 周楠 组员: 20162302 杨京典 20162322 朱娅霖 20162327 王旌含 20162328 蔡文 ...

  8. 20162330 实验一 《Java开发环境的熟悉》 实验报告

    2016-2017-2 实验报告目录: 1 2 3 4 5 20162330 实验一 <Java开发环境的熟悉>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 学生班级:1623 ...

  9. python中functools.singledispatch的使用

    from functools import singledispatch @singledispatch def show(obj): print (obj, type(obj), "obj ...

  10. 视频聊天 Demo

    ESFramework Demo -- 入门Demo,简单的即时通讯系统(附源码) 是基于ESFramework实现的一个简单的文字聊天demo,现在,我们将在这个demo的基础上,使用OMCS为其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