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Java NIO 三件套
在 NIO 中有几个核心对象需要掌握:缓冲区(Buffer)、选择器(Selector)、通道(Channel)。
2.1.1 缓冲区 Buffer
1.Buffer 操作基本 API
缓冲区实际上是一个容器对象,更直接的说,其实就是一个数组,在 NIO 库中,所有数据都是用缓冲区处理的。在读
取数据时,它是直接读到缓冲区中的; 在写入数据时,它也是写入到缓冲区中的;任何时候访问 NIO 中的数据,都
是将它放到缓冲区中。而在面向流 I/O 系统中,所有数据都是直接写入或者直接将数据读取到 Stream 对象中。
在 NIO 中,所有的缓冲区类型都继承于抽象类 Buffer,最常用的就是 ByteBuffer,对于 Java 中的基本类型,基本都有
一个具体 Buffer 类型与之相对应,它们之间的继承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使用 IntBuffer 的例子:
package com.lf.io;

import java.nio.IntBuffer;

public class IntBuffer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分配新的 int 缓冲区,参数为缓冲区容量
// 新缓冲区的当前位置将为零,其界限(限制位置)将为其容量。它将具有一个底层实现数组,其数组偏移量将为零。
IntBuffer buffer = IntBuffer.allocate(8);
for (int i = 0; i < buffer.capacity(); ++i) {
int j = 2 * (i + 1);
// 将给定整数写入此缓冲区的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递增
buffer.put(j);
}
// 重设此缓冲区,将限制设置为当前位置,然后将当前位置设置为 0
buffer.flip();
// 查看在当前位置和限制位置之间是否有元素
while (buffer.hasRemaining()) {
// 读取此缓冲区当前位置的整数,然后当前位置递增
int j = buffer.get();
System.out.print(j + " ");
}
}
}

输出:2 4 6 8 10 12 14 16

2.Buffer 的基本的原理
 
在谈到缓冲区时,我们说缓冲区对象本质上是一个数组,但它其实是一个特殊的数组,缓冲区对象内置了一些机制,
能够跟踪和记录缓冲区的状态变化情况,如果我们使用 get()方法从缓冲区获取数据或者使用 put()方法把数据写入缓冲
区,都会引起缓冲区状态的变化。
在缓冲区中,最重要的属性有下面三个,它们一起合作完成对缓冲区内部状态的变化跟踪:
position:指定下一个将要被写入或者读取的元素索引,它的值由 get()/put()方法自动更新,在新创建一个 Buffer 对象时,position 被初始化为 0。
limit:指定还有多少数据需要取出(在从缓冲区写入通道时),或者还有多少空间可以放入数据(在从通道读入缓冲区时)。
capacity:指定了可以存储在缓冲区中的最大数据容量,实际上,它指定了底层数组的大小,或者至少是指定了准许我们使用的底层数组的容量。
以上三个属性值之间有一些相对大小的关系:0 <= position <= limit <= capacity。如果我们创建一个新的容量大小为
10 的 ByteBuffer 对象,在初始化的时候,position 设置为 0,limit 和 capacity 被设置为 10,在以后使用 ByteBuffer
对象过程中,capacity 的值不会再发生变化,而其它两个个将会随着使用而变化。
 
下面我们用代码来演示一遍,准备一个 txt 文档,存放的 E 盘,输入以下内容:
FLGB.
下面我们用一段代码来验证 position、limit 和 capacity 这几个值的变化过程,代码如下
package com.lf.io;

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
import java.nio.Buffer;
import java.nio.ByteBuffer;
import java.nio.channels.FileChannel; public class Buffer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这用用的是文件 IO 处理
FileInputStream fin = new FileInputStream("E://test.txt");
//创建文件的操作管道
FileChannel fc = fin.getChannel();
//分配一个 10 个大小缓冲区,说白了就是分配一个 10 个大小的 byte 数组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0);
output("初始化", buffer);
//先读一下
fc.read(buffer);
output("调用 read()", buffer);
//准备操作之前,先锁定操作范围
buffer.flip();
output("调用 flip()", buffer);
//判断有没有可读数据
while (buffer.remaining() > 0) {
byte b = buffer.get();
System.out.print(((char) b));
}
output("调用 get()", buffer);
//可以理解为解锁
buffer.clear();
output("调用 clear()", buffer);
//最后把管道关闭
fin.close();
} //把这个缓冲里面实时状态给答应出来
public static void output(String step, Buffer buffer) {
System.out.println(step + " : ");
//容量,数组大小
System.out.print("capacity: " + buffer.capacity() + ", ");
//当前操作数据所在的位置,也可以叫做游标
System.out.print("position: " + buffer.position() + ", ");
//锁定值,flip,数据操作范围索引只能在 position - limit 之间
System.out.println("limit: " + buffer.limit());
System.out.println();
}
}

输出:

初始化 :
capacity: 10, position: 0, limit: 10 调用 read() :
capacity: 10, position: 4, limit: 10 调用 flip() :
capacity: 10, position: 0, limit: 4 LFGB调用 get() :
capacity: 10, position: 4, limit: 4 调用 clear() :
capacity: 10, position: 0, limit: 10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
运行结果我们已经看到,下面呢对以上结果进行图解,四个属性值分别如图所示:

我们可以从通道中读取一些数据到缓冲区中,注意从通道读取数据,相当于往缓冲区中写入数据。如果读取 4 个自己
的数据,则此时 position 的值为 4,即下一个将要被写入的字节索引为 4,而 limit 仍然是 10,如下图所示:

下一步把读取的数据写入到输出通道中,相当于从缓冲区中读取数据,在此之前,必须调用 flip()方法,该方法将会完
成两件事情:
1. 把 limit 设置为当前的 position 值
2. 把 position 设置为 0
由于 position 被设置为 0,所以可以保证在下一步输出时读取到的是缓冲区中的第一个字节,而 limit 被设置为当前的
position,可以保证读取的数据正好是之前写入到缓冲区中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现在调用 get()方法从缓冲区中读取数据写入到输出通道,这会导致 position 的增加而 limit 保持不变,但 position 不
会超过 limit 的值,所以在读取我们之前写入到缓冲区中的 4 个自己之后,position 和 limit 的值都为 4,如下图所示:

在从缓冲区中读取数据完毕后,limit 的值仍然保持在我们调用 flip()方法时的值,调用 clear()方法能够把所有的状态变
化设置为初始化时的值,如下图所示: 

3.缓冲区的分配
在前面的几个例子中,我们已经看过了,在创建一个缓冲区对象时,会调用静态方法 allocate()来指定缓冲区的容量,其实调用
allocate()相当于创建了一个指定大小的数组,并把它包装为缓冲区对象。或者我们也可以直接将一个现有的数组,包装为缓冲区对
象,如下示例代码所示:
/**
* 手动分配缓冲区
*/
public class BufferWrap {
public void myMethod() {
// 分配指定大小的缓冲区
ByteBuffer buffer1 = ByteBuffer.allocate(10);
// 包装一个现有的数组
byte array[] = new byte[10];
ByteBuffer buffer2 = ByteBuffer.wrap(array);
}
}
4.缓冲区分片
在 NIO 中,除了可以分配或者包装一个缓冲区对象外,还可以根据现有的缓冲区对象来创建一个子缓冲区,即在现有缓冲区上切
出一片来作为一个新的缓冲区,但现有的缓冲区与创建的子缓冲区在底层数组层面上是数据共享的,也就是说,子缓冲区相当于是
现有缓冲区的一个视图窗口。调用 slice()方法可以创建一个子缓冲区,让我们通过例子来看一下
package com.lf.io;

import java.nio.ByteBuffer;

/*** 缓冲区分片 */
public class BufferSlice {
static publ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0);
// 缓冲区中的数据 0-9
for (int i = 0; i < buffer.capacity(); ++i) {
buffer.put((byte) i);
}
// 创建子缓冲区
buffer.position(3);
buffer.limit(7);
ByteBuffer slice = buffer.slice();
// 改变子缓冲区的内容
for (int i = 0; i < slice.capacity(); ++i) {
byte b = slice.get(i);
b *= 10;
slice.put(i, b);
}
buffer.position(0);
buffer.limit(buffer.capacity());
while (buffer.remaining() > 0) {
System.out.println(buffer.get());
}
}
}
在该示例中,分配了一个容量大小为 10 的缓冲区,并在其中放入了数据 0-9,而在该缓冲区基础之上又创建了一个子缓冲区3-6,并
改变子缓冲区中的内容,从最后输出的结果来看,只有子缓冲区“可见的”那部分数据发生了变化,并且说明子缓冲区与原缓冲区是
数据共享的,输出结果如下所示:

输出:

0
1
2
30
40
50
60
7
8
9
5.只读缓冲区
只读缓冲区非常简单,可以读取它们,但是不能向它们写入数据。可以通过调用缓冲区的 asReadOnlyBuffer()方法,将任何常规缓
冲区转 换为只读缓冲区,这个方法返回一个与原缓冲区完全相同的缓冲区,并与原缓冲区共享数据,只不过它是只读的。如果原
缓冲区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只读缓冲区的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
package com.lf.io;

import java.nio.ByteBuffer;

public class ReadOnlyBuffer {
static publ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0);
// 缓冲区中的数据 0-9
for (int i = 0; i < buffer.capacity(); ++i) {
buffer.put((byte) i);
}
// 创建只读缓冲区
ByteBuffer readonly = buffer.asReadOnlyBuffer();
// 改变原缓冲区的内容
for (int i = 0; i < buffer.capacity(); ++i) {
byte b = buffer.get(i);
b *= 10;
buffer.put(i, b);
}
readonly.position(0);
readonly.limit(buffer.capacity());
// 只读缓冲区的内容也随之改变
while (readonly.remaining() > 0) {
System.out.println(readonly.get());
}
}
}
如果尝试修改只读缓冲区的内容,则会报 ReadOnlyBufferException 异常。只读缓冲区对于保护数据很有用。在将缓冲区传递给某
个 对象的方法时,无法知道这个方法是否会修改缓冲区中的数据。创建一个只读的缓冲区可以保证该缓冲区不会被修改。只可以
把常规缓冲区转换为只读缓冲区,而不能将只读的缓冲区转换为可写的缓冲区。
 
6.直接缓冲区
直接缓冲区是为加快 I/O 速度,使用一种特殊方式为其分配内存的缓冲区,JDK 文档中的描述为:给定一个直接字节缓冲区,Java
虚拟机将尽最大努力直接对它执行本机 I/O 操作。也就是说,它会在每一次调用底层操作系统的本机 I/O 操作之前(或之后),尝试
避免将缓冲区的内容拷贝到一个中间缓冲区中或者从一个中间缓冲区中拷贝数据。要分配直接缓冲区,需要调用 allocateDirect()
方法,而不是 allocate()方法,使用方式与普通缓冲区并无区别,如下面的拷贝文件示例
package com.lf.io;

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FileOutputStream;
import java.nio.ByteBuffer;
import java.nio.channels.FileChannel; public class DirectBuffer {
static publ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首先我们从磁盘上读取刚才我们写出的文件内容
String infile = "E://test.txt";
FileInputStream fin = new FileInputStream(infile);
FileChannel fcin = fin.getChannel();
//把刚刚读取的内容写入到一个新的文件中
String outfile = String.format("E://testcopy.txt");
FileOutputStream fout = new FileOutputStream(outfile);
FileChannel fcout = fout.getChannel();
// 使用 allocateDirect,而不是 allocate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Direct(1024);
while (true) {
buffer.clear();
int r = fcin.read(buffer);
if (r == -1) {
break;
}
buffer.flip();
fcout.write(buffer);
}
}
}
7.内存映射
内存映射是一种读和写文件数据的方法,它可以比常规的基于流或者基于通道的 I/O 快的多。内存映射文件 I/O 是通过使文件中的
数据出现为 内存数组的内容来完成的,这其初听起来似乎不过就是将整个文件读到内存中,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一般来说,
只有文件中实际读取或者写入的部分才会映射到内存中。如下面的示例代码:
 
package com.lf.io;

import java.io.RandomAccessFile;
import java.nio.MappedByteBuffer;
import java.nio.channels.FileChannel; /**
* IO 映射缓冲区
*/
public class MappedBuffer {
static private final int start = 0;
static private final int size = 1024; static publ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RandomAccessFile raf = new RandomAccessFile("E://test.txt", "rw");
FileChannel fc = raf.getChannel();
//把缓冲区跟文件系统进行一个映射关联
// 只要操作缓冲区里面的内容,文件内容也会跟着改变
MappedByteBuffer mbb = fc.map(FileChannel.MapMode.READ_WRITE, start, size);
mbb.put(0, (byte) 97);
mbb.put(1023, (byte) 122);
raf.close();
}
}
 
2.1.2 选择器 Selector
 
传统的 Server/Client 模式会基于 TPR(Thread per Request),服务器会为每个客户端请求建立一个线程,由该线程单独负责处理
一个客户请求。这种模式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线程数量的剧增,大量的线程会增大服务器的开销。大多数的实现为了避免这个问题,
都采用了线程池模型,并设置线程池线程的最大数量,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如果线程池中有 200 个线程,而有 200 个用户都在
进行大文件下载,会导致第201个用户的请求无法及时处理,即便第201个用户只想请求一个几KB大小的页面。传统的 Server/Client
模式如下图所示: 

NIO 中非阻塞 I/O 采用了基于 Reactor 模式的工作方式,I/O 调用不会被阻塞,相反是注册感兴趣的特定 I/O 事件,如可读数据到
达,新的套接字连接等等,在发生特定事件时,系统再通知我们。NIO 中实现非阻塞 I/O 的核心对象就是 Selector,Selector 就是
注册各种 I/O 事件地方,而且当那些事件发生时,就是这个对象告诉我们所发生的事件,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有读或写等任何注册的事件发生时,可以从 Selector 中获得相应的 SelectionKey,同时从 SelectionKey 中可
以找到发生的事件和该事件所发生的具体的 SelectableChannel,以获得客户端发送过来的数据。
使用 NIO 中非阻塞 I/O 编写服务器处理程序,大体上可以分为下面三个步骤:
 
1. 向 Selector 对象注册感兴趣的事件。
2. 从 Selector 中获取感兴趣的事件。
3. 根据不同的事件进行相应的处理。
接下来我们用一个简单的示例来说明整个过程。首先是向 Selector 对象注册感兴趣的事件:

创建了 ServerSocketChannel 对象,并调用 configureBlocking()方法,配置为非阻塞模式,接下来的三行代码把该通道绑定到指定
端口,最后向 Selector 中注册事件,此处指定的是参数是 OP_ACCEPT,即指定我们想要监听 accept 事件,也就是新的连接发 生
时所产生的事件,对于 ServerSocketChannel 通道来说,我们唯一可以指定的参数就是 OP_ACCEPT。
从 Selector 中获取感兴趣的事件,即开始监听,进入内部循环:

在非阻塞 I/O 中,内部循环模式基本都是遵循这种方式。首先调用 select()方法,该方法会阻塞,直到至少有一个事件发生,然后
再使用 selectedKeys()方法获取发生事件的 SelectionKey,再使用迭代器进行循环。
最后一步就是根据不同的事件,编写相应的处理代码:

此处分别判断是接受请求、读数据还是写事件,分别作不同的处理。在 Java1.4 之前的 I/O 系统中,提供的都是面向流的 I/O
系统,系统一次一个字节地处理数据,一个输入流产生一个字节的数据,一个输出流消费一个字节的数据,面向流的
I/O 速度非常慢,而在 Java 1.4 中推出了 NIO,这是一个面向块的 I/O 系统,系统以块的方式处理处理,每一个操作在
一步中产生或者消费一个数据库,按块处理要比按字节处理数据快的多。 
 
2.3.3 通道 Channel
通道是一个对象,通过它可以读取和写入数据,当然了所有数据都通过 Buffer 对象来处理。我们永远不会将字节直接
写入通道中,相反是将数据写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字节的缓冲区。同样不会直接从通道中读取字节,而是将数据从通
道读入缓冲区,再从缓冲区获取这个字节。
在 NIO 中,提供了多种通道对象,而所有的通道对象都实现了 Channel 接口。它们之间的继承关系如下图所示:

1.使用 NIO 读取数据
在前面我们说过,任何时候读取数据,都不是直接从通道读取,而是从通道读取到缓冲区。所以使用 NIO 读取数据可
以分为下面三个步骤:
1. 从 FileInputStream 获取 Channel
2. 创建 Buffer
3. 将数据从 Channel 读取到 Buffer 中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使用 NIO 从文件中读取数据的例子:
package com.lf.io;

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
import java.nio.ByteBuffer;
import java.nio.channels.FileChannel; public class FileInputDemo {
static publ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FileInputStream fin = new FileInputStream("E://test.txt");
// 获取通道
FileChannel fc = fin.getChannel();
// 创建缓冲区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024);
// 读取数据到缓冲区
fc.read(buffer);
buffer.flip();
while (buffer.remaining() > 0) {
byte b = buffer.get();
System.out.print(((char) b));
}
fin.close();
}
}
2.使用 NIO 写入数据
使用 NIO 写入数据与读取数据的过程类似,同样数据不是直接写入通道,而是写入缓冲区,可以分为下面三个步骤:
1. 从 FileInputStream 获取 Channel。 
2. 创建 Buffer。
3. 将数据从 Channel 写入到 Buffer 中。
package com.lf.io;

import java.io.FileOutputStream;
import java.nio.ByteBuffer;
import java.nio.channels.FileChannel; public class FileOutputDemo {
static private final byte message[] = {83, 111, 109, 101, 32, 98, 121, 116, 101, 115, 46}; static publ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FileOutputStream fout = new FileOutputStream("E://test.txt");
FileChannel fc = fout.getChannel();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024);
for (int i = 0; i < message.length; ++i) {
buffer.put(message[i]);
}
buffer.flip();
fc.write(buffer);
fout.close();
}
}
3.IO 多路复用 
目前流行的多路复用 IO 实现主要包括四种:select、poll、epoll、kqueue。下表是他们的一些重要特性的比较:

多路复用 IO 技术最适用的是“高并发”场景,所谓高并发是指 1 毫秒内至少同时有上千个连接请求准备好。其他情
况下多路复用 IO 技术发挥不出来它的优势。另一方面,使用 JAVA NIO 进行功能实现,相对于传统的 Socket 套接字
实现要复杂一些,所以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进行技术选择.
 
2.4 NIO 源码初探
说到源码先得从 Selector 的 open 方法开始看起,java.nio.channels.Selector:

看看 SelectorProvider.provider()做了什么:

其中 provider = sun.nio.ch.DefaultSelectorProvider.create();会根据操作系统来返回不同的实现类,windows 平台就返回
WindowsSelectorProvider;而 if (provider != null) return provider;
保证了整个 server 程序中只有一个 WindowsSelectorProvider 对象;
再看看 WindowsSelectorProvider. openSelector():

new WindowsSelectorImpl(SelectorProvider)代码:
 

其中 Pipe.open()是关键,这个方法的调用过程是:

SelectorProvider 中: 

再看看怎么 new PipeImpl()的:

其中 IOUtil.makePipe(true)是个 native 方法

具体实现: 

正如这段注释所描述的:

High32 位存放的是通道 read 端的文件描述符 FD(file descriptor),low 32 bits 存放的是 write 端的文件描述符。所以取
到 makepipe()返回值后要做移位处理。

这行代码把返回的 pipe 的 write 端的 FD 放在了 pollWrapper 中(后面会发现,这么做是为了实现 selector 的 wakeup())
ServerSocketChannel.open()的实现:

SelectorProvider:

可见创建的 ServerSocketChannelImpl 也有 WindowsSelectorImpl 的引用。

然后通过 serverChannel1.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ACCEPT);把 selector 和 channel 绑定在一起,也就是把 new

ServerSocketChannel 时创建的 FD 与 selector 绑定在了一起。
到此,server 端已启动完成了,主要创建了以下对象:
WindowsSelectorProvider:单例
WindowsSelectorImpl 中包含:
pollWrapper:保存 selector 上注册的 FD,包括 pipe 的 write 端 FD 和 ServerSocketChannel 所用的 FD
wakeupPipe:通道(其实就是两个 FD,一个 read,一个 write)
再到 Server 中的 run():
selector.select();主要调用了 WindowsSelectorImpl 中的这个方法:

其中 subSelector.poll()是核心,也就是轮训 pollWrapper 中保存的 FD;具体实现是调用 native 方法 poll0:

这个 poll0()会监听 pollWrapper 中的 FD 有没有数据进出,这会造成 IO 阻塞,直到有数据读写事件发生。比如,由于

pollWrapper 中保存的也有 ServerSocketChannel 的 FD,所以只要 ClientSocket 发一份数据到 ServerSocket,那么 poll0()
就会返回;又由于 pollWrapper 中保存的也有 pipe 的 write 端的 FD,所以只要 pipe 的 write 端向 FD 发一份数据,也会造
成 poll0()返回;如果这两种情况都没有发生,那么 poll0()就一直阻塞,也就是 selector.select()会一直阻塞;如果有任
何一种情况发生,那么 selector.select()就会返回,所有在 OperationServer 的 run()里要用 while (true) {,这样就可以保证在
selector 接收到数据并处理完后继续监听 poll();
这时再来看看 WindowsSelectorImpl. Wakeup()

可见 wakeup()是通过 pipe 的 write 端 send(scoutFd, &byte, 1, 0),发生一个字节 1,来唤醒 poll()。所以在需要的时候就
可以调用 selector.wakeup()来唤醒 selector。
 
2.5 反应堆 Reactor
现在我们已经对阻塞 I/O 已有了一定了解,我们知道阻塞 I/O 在调用 InputStream.read()方法时是阻塞的,它会一直等
到数据到来时(或超时)才会返回;同样,在调用 ServerSocket.accept()方法时,也会一直阻塞到有客户端连接才会
返回,每个客户端连接过来后,服务端都会启动一个线程去处理该客户端的请求。阻塞 I/O 的通信模型示意图如下:

如果你细细分析,一定会发现阻塞 I/O 存在一些缺点。根据阻塞 I/O 通信模型,我总结了它的两点缺点:
1. 当客户端多时,会创建大量的处理线程。且每个线程都要占用栈空间和一些 CPU 时间
2. 阻塞可能带来频繁的上下文切换,且大部分上下文切换可能是无意义的。在这种情况下非阻塞式 I/O 就有了它的应用前景。
 
Java NIO 是在 jdk1.4 开始使用的,它既可以说成“新 I/O”,也可以说成非阻塞式 I/O。下面是 Java NIO 的工作原理:
1. 由一个专门的线程来处理所有的 IO 事件,并负责分发。
2. 事件驱动机制:事件到的时候触发,而不是同步的去监视事件。
3. 线程通讯:线程之间通过 wait,notify 等方式通讯。保证每次上下文切换都是有意义的。减少无谓的线程切换。
下面贴出我理解的 Java NIO 反应堆的工作原理图: 

(注:每个线程的处理流程大概都是读取数据、解码、计算处理、编码、发送响应。) 
 
2.6 Netty 与 NIO
 
2.6.1 Netty 支持的功能与特性
按照定义来说,Netty 是一个异步、事件驱动的用来做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网络应用框架。主要的优点有:
1. 框架设计优雅,底层模型随意切换适应不同的网络协议要求。
2. 提供很多标准的协议、安全、编码解码的支持。
3. 解决了很多 NIO 不易用的问题。
4. 社区更为活跃,在很多开源框架中使用,如 Dubbo、RocketMQ、Spark 等

上图体现的主要是 Netty 支持的功能或者特性:
1.底层核心有:Zero-Copy-Capable Buffer,非常易用的灵拷贝 Buffer(这个内容很有意思,稍后专门来说);统一的API;标准可扩展的时间模型
2.传输方面的支持有:管道通信(具体不知道干啥的,还请老司机指教);Http 隧道;TCP 与 UDP
3.协议方面的支持有:基于原始文本和二进制的协议;解压缩;大文件传输;流媒体传输;protobuf 编解码;安全认证;http 和 websocket 
 
2.6.2 Netty 采用 NIO 而非 AIO 的理由
1.Netty 不看重 Windows 上的使用,在 Linux 系统上,AIO 的底层实现仍使用 EPOLL,没有很好实现 AIO,因此在性能上没有明显的优势,而且被 JDK 封装了一层不容易深度优化。
2.Netty 整体架构是 reactor 模型, 而 AIO 是 proactor 模型, 混合在一起会非常混乱,把 AIO 也改造成 reactor 模型看起来是把 epoll 绕个弯又绕回来。
3.AIO还有个缺点是接收数据需要预先分配缓存, 而不是NIO那种需要接收时才需要分配缓存, 所以对连接数量非常大但流量小的情况, 内存浪费很多。
4.Linux 上 AIO 不够成熟,处理回调结果速度跟不到处理需求,比如外卖员太少,顾客太多,供不应求,造成处理速度有瓶颈(待验证)。 
 

Netty(二)Netty 与 NIO 之前世今生的更多相关文章

  1. 2.Netty 与 NIO 之前世今生

      2.Netty 与 NIO 之前世今生 本文围绕一下几点阐述: 1. NIO 的核心组件 Buffer.Selector.Channel. 2.何谓多路复用? 3.Netty 支持的功能与特性. ...

  2. Netty学习笔记(一)——nio基础

    Netty简单认识: 1) Netty 是由JBOSS 提供的一个Java 开源框架. 2) Netty 是一个异步的.基于事件驱动的网络应用框架,用以快速开发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网络I0 程序. 3) ...

  3. Netty学习——Netty和Protobuf的整合(二)

    Netty学习——Netty和Protobuf的整合(二) 这程序是有瑕疵的,解码器那里不通用,耦合性太强,有两个很明显的问题,但是要怎么解决呢?如:再加一个内部类型 Person2,之前的代码就不能 ...

  4. 【Netty】Netty传输

    一.前言 在简单学习了Netty中的组件后,接着学习Netty中数据的传输细节. 二.传输 2.1 传输示例 Netty中的数据传输都是使用的字节类型,下面通过一个实例进行说明,该实例中服务器接受请求 ...

  5. Netty学习——Netty和Protobuf的整合(一)

    Netty学习——Netty和Protobuf的整合 Protobuf作为序列化的工具,将序列化后的数据,通过Netty来进行在网络上的传输 1.将proto文件里的java包的位置修改一下,然后再执 ...

  6. 【Netty】Netty入门之WebSocket小例子

    服务端: 引入Netty依赖 <!-- netty --> <dependency> <groupId>io.netty</groupId> <a ...

  7. 002——Netty之Netty介绍

    Netty出现背景 Java NIO难用 据说存在bug 业界其他NIO框架不成熟 Netty主要解决两个相应关注领域 (1)异步和事件驱动的实现. (2)一组设计模式,将应用逻辑与网络层解耦. 特性 ...

  8. JAVA I/O(二)文件NIO

    一.Unix五种I/O模型 读取和写入文件I/O操作都是调用操作系统提高的接口,对磁盘I/O来说,一般是将数据从磁盘拷贝到内核空间,然后从内核空间拷贝到用户空间.为了减小I/O时间,一般内核空间存在高 ...

  9. 【netty】(1)---BIO NIO AIO演变

    BIO NIO AIO演变 Netty是一个提供异步事件驱动的网络应用框架,用以快速开发高性能.高可靠的网络服务器和客户端程序.Netty简化了网络程序的开发,是很多框架和公司都在使用的技术. Net ...

随机推荐

  1. Qt 使用tablib获取多媒体tag信息

    最近项目需要, 要获取音乐文件tag信息. 有两个方式, 本人偏向第二种方式. 效率比较高,可控性比较好. 一.QML方式 使用QML Audio component 进行解析. 将多媒体文件都放到P ...

  2. IDEA SSM后端框架入门

    SSM框架 如果对SSM一无所知,推荐先去看这本书,可以在微信读书上看. 知识点 控制器返回对象时,对象需要有getter,setter方法,才能自动转化为json数据类型. 一个服务管理者对应多个业 ...

  3. Jenkins部署springboot项目

    记录jenkins如何部署springboot项目(jar类型的) 一.首先需要先配置好jenkins的基本配置(jdk.maven--),可在系统管理-->>全局工具配置中进行配置. 配 ...

  4. 大数据之Hadoop技术入门汇总

    今天,小编对Hadoop入门学习知识进行了汇总,帮助大家更好地入手大数据.小编关于Hadoop入门总共发写了12篇原创文章,文章是参照尚硅谷大数据视频教程来进行撰写的. 今天,小编带你解锁正确的阅读顺 ...

  5. CF1416D 做题心得

    CF1416D 做题心得 上次在某trick中提到了这个题,一开始觉得太毒瘤没有写,现在把它补上了. 感觉实现这个东西,比单纯收获一个trick,收获的东西多太多了. 主要思路 它的主要trick是& ...

  6. 济南学习D1T5__HEAP

    死亡 [问题描述] 现在有个位置可以打sif,有个人在排队等着打sif.现在告诉你前个人每个人需要多长的时间打sif,问你第个人什么时候才能打sif.(前个人必须按照顺序来) [输入格式] 第一行两个 ...

  7. C#编写一个在asp.net core 3.1下的简单的corn模式的计划任务和一个更简单的定时器类

    asp.net core 下,新增了一个BackgroundService用来实现能在后台跑一个长久运行的任务,因此,也可以用来替换掉原来使用的static的Timer组件, Timer组件主要有以下 ...

  8. WeCenter (最新版) 前台RCE漏洞 (2020-02-22)

    漏洞通过phar触发反序列化漏洞. 触发点:./models/account.php 中的 associate_remote_avatar 方法: 搜索全局调用了该方法的地方: ./app/accou ...

  9. Docker+Prometheus+Alertmanager+Webhook钉钉告警

    Docker+Prometheus+Alertmanager+Webhook钉钉告警 1.环境部署 1.1 二进制部署 1.2 docker部署 1.2.1 webhook 1.2.2 alertma ...

  10. GeoMesa命令行,索引概述

    GeoMesa 一.GeoMesa命令行 查看classpath 创建表 描述表 批量导入数据 解释查询 统计分析 导出feature 删除feature 获取目录中的全部表的名称 删除表 删除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