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说明
为了确保服务不会被过多的http长连接压垮,我们需要对tomcat设定个最大连接数,超过这个连接数的请求会拒绝,让其负载到其它机器。达到保护自己的同时起到连接数负载均衡的作用。

动手去做
一开始根据故障todoList提供的参数MaxKeepAliveRequests,进行验证,我们将tomcat配置server.xml修改为:

同时,启动客户端模拟30个长连接。

预期应该只有10个连接能保持住。
结果与预期不符,30个连接都连上了,而且正常。
这由此怀疑提供的配置参数是否是真正限制最大连接数的含义了。

KeepAlive是在HTTP1.1中定义的,用来保持客户机和服务器的长连接,通过减少建立TCP Session的次数来提高性能。常用的配置参数有{KeepAlive, KeepAliveTimeout, MaxKeepAliveRequests}。逐个说来:
KeepAlive是决定开启KeepAlive支持;
KeepAliveTimeout决定一 个KeepAlive的连接能保持多少时间,Timeout就尽快shutdown链接,若还有数据必须再建立新的连接 了;
MaxKeepAliveRequests于KeepAliveTimeout相似,意思是服务多少个请求就shutdown连接。

显然与我们想到的要求不符,再搜索其它配置参数:

maxConnections

根据字面意思觉得就应该是这个了。
去验证吧!

最大连接数为10,我们启动30个长连接,
预期应该是只有10个长连接,实际结果却是远超过10个。这个有点不应该啊。

实验验证
原来还有个参数可以觉得连接数的大小

maxThreads:tomcat起动的最大线程数,即同时处理的任务个数,默认值为200
acceptCount:当tomcat起动的线程数达到最大时,接受排队的请求个数,默认值为100

这两个值如何起作用,请看下面三种情况
情况1:接受一个请求,此时tomcat起动的线程数没有到达maxThreads,tomcat会起动一个线程来处理此请求。
情况2:接受一个请求,此时tomcat起动的线程数已经到达maxThreads,tomcat会把此请求放入等待队列,等待空闲线程。
情况3:接受一个请求,此时tomcat起动的线程数已经到达maxThreads,等待队列中的请求个数也达到了acceptCount,此时tomcat会直接拒绝此次请求,返回connection refused

同时加上maxConnections

原来tomcat最大连接数取决于maxConnections这个值加上acceptCount这个值,在连接数达到了maxConenctions之后,tomcat仍会保持住连接,但是不处理,等待其它请求处理完毕之后才会处理这个请求。

源码分析
tomcat的最大连接数参数是maxConnections,这个值表示最多可以有多少个socket连接到tomcat上。BIO模式下默认最大连接数是它的最大线程数(缺省是200),NIO模式下默认是10000,APR模式则是8192(windows上则是低于或等于maxConnections的1024的倍数)。如果设置为-1则表示不限制。

在tomcat里通过一个计数器来控制最大连接,比如在Endpoint的Acceptor里大致逻辑如下:

while (running) {
...
//if we have reached max connections, wait
countUpOrAwaitConnection(); //计数+1,达到最大值则等待

...
// Accept the next incoming connection from the server socket
socket = serverSock.accept();

...
processSocket(socket);

...
countDownConnection(); //计数-1
closeSocket(socket);
}
计数器是通过LimitLatch锁来实现的,它内部主要通过一个java.util.concurrent.locks.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的实现来控制。

我们将最大连接数设置为10,同时启动超过30个长连接,
然后通过jstack可以看到acceptor线程阻塞在countUpOrAwaitConnection方法上:

http-nio-8080-Acceptor-0" daemon prio=10 tid=0x00007f9cfc191000 nid=0x1e07 waiting on condition [0x00007f9ca9fde000]
java.lang.Thread.State: WAITING (parking)
at sun.misc.Unsafe.park(Native Method)
- parking to wait for <0x000000076595b688> (a org.apache.tomcat.util.threads.LimitLatch$Sync)
a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LockSupport.park(LockSupport.java:156)
a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parkAndCheckInterrupt(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java:811)
a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doAcquireSharedInterruptibly(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java:969)
a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acquireSharedInterruptibly(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java:1281)
at org.apache.tomcat.util.threads.LimitLatch.countUpOrAwait(LimitLatch.java:115)
at org.apache.tomcat.util.net.AbstractEndpoint.countUpOrAwaitConnection(AbstractEndpoint.java:755)
at org.apache.tomcat.util.net.NioEndpoint$Acceptor.run(NioEndpoint.java:787)
at java.lang.Thread.run(Thread.java:662)
代码层面也解释了这种现象。

总结
tomcat能支持最大连接数由maxConnections加上acceptCount来决定。同时maxThreads如何设定?

以下部分结论引用自:http://duanfei.iteye.com/blog/1894387
一般的服务器操作都包括两方面:1计算(主要消耗cpu),2等待(io、数据库等)

第一种极端情况,如果我们的操作是纯粹的计算,那么系统响应时间的主要限制就是cpu的运算能力,此时maxThreads应该尽量设的小,降低同一时间内争抢cpu的线程个数,可以提高计算效率,提高系统的整体处理能力。

第二种极端情况,如果我们的操作纯粹是IO或者数据库,那么响应时间的主要限制就变为等待外部资源,此时maxThreads应该尽量设的大,这样 才能提高同时处理请求的个数,从而提高系统整体的处理能力。此情况下因为tomcat同时处理的请求量会比较大,所以需要关注一下tomcat的虚拟机内 存设置和linux的open file限制。

现实应用中,我们的操作都会包含以上两种类型(计算、等待),所以maxThreads的配置并没有一个最优值,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配置。

最好的做法是:在不断测试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优化,才能得到最合理的配置。

acceptCount的配置,我一般是设置的跟maxThreads一样大,这个值应该是主要根据应用的访问峰值与平均值来权衡配置的。

如果设的较小,可以保证接受的请求较快相应,但是超出的请求可能就直接被拒绝

如果设的较大,可能就会出现大量的请求超时的情况,因为我们系统的处理能力是一定的

Linux查看连接数,并发数
软连接 
Bat代码  
ln -s /home/ictfmcg/data/photo /var/jtnd/data/photo  
tomcat 6的Connector配置如下 
Xml代码  
<Connector port="8080" protocol="HTTP/1.1"  
               connectionTimeout="20000"  
               redirectPort="8443"  
               maxThreads="800" acceptCount="1000"/>  
其中最后两个参数意义如下: 
maxThreads:tomcat起动的最大线程数,即同时处理的任务个数,默认值为200 
acceptCount:当tomcat起动的线程数达到最大时,接受排队的请求个数,默认值为100 
这两个值如何起作用,请看下面三种情况 
情况1:接受一个请求,此时tomcat起动的线程数没有到达maxThreads,tomcat会起动一个线程来处理此请求。 
情况2:接受一个请求,此时tomcat起动的线程数已经到达maxThreads,tomcat会把此请求放入等待队列,等待空闲线程。 
情况3:接受一个请求,此时tomcat起动的线程数已经到达maxThreads,等待队列中的请求个数也达到了acceptCount,此时tomcat会直接拒绝此次请求,返回connection refused 
maxThreads如何配置 
一般的服务器操作都包括量方面:1计算(主要消耗cpu),2等待(io、数据库等) 
第一种极端情况,如果我们的操作是纯粹的计算,那么系统响应时间的主要限制就是cpu的运算能力,此时maxThreads应该尽量设的小,降低同一时间内争抢cpu的线程个数,可以提高计算效率,提高系统的整体处理能力。 
第二种极端情况,如果我们的操作纯粹是IO或者数据库,那么响应时间的主要限制就变为等待外部资源,此时maxThreads应该尽量设的大,这样才能提高同时处理请求的个数,从而提高系统整体的处理能力。此情况下因为tomcat同时处理的请求量会比较大,所以需要关注一下tomcat的虚拟机内存设置和linux的open file限制。 
我在测试时遇到一个问题,maxThreads我设置的比较大比如3000,当服务的线程数大到一定程度时,一般是2000出头,单次请求的响应时间就会急剧的增加, 
百思不得其解这是为什么,四处寻求答案无果,最后我总结的原因可能是cpu在线程切换时消耗的时间随着线程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大, 
cpu把大多数时间都用来在这2000多个线程直接切换上了,当然cpu就没有时间来处理我们的程序了。 
以前一直简单的认为多线程=高效率。。其实多线程本身并不能提高cpu效率,线程过多反而会降低cpu效率。 
当cpu核心数<线程数时,cpu就需要在多个线程直接来回切换,以保证每个线程都会获得cpu时间,即通常我们说的并发执行。 
所以maxThreads的配置绝对不是越大越好。 
现实应用中,我们的操作都会包含以上两种类型(计算、等待),所以maxThreads的配置并没有一个最优值,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配置。 
最好的做法是:在不断测试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优化,才能得到最合理的配置。 
acceptCount的配置,我一般是设置的跟maxThreads一样大,这个值应该是主要根据应用的访问峰值与平均值来权衡配置的。 
如果设的较小,可以保证接受的请求较快相应,但是超出的请求可能就直接被拒绝 
如果设的较大,可能就会出现大量的请求超时的情况,因为我们系统的处理能力是一定的。 
1、查看apache当前并发访问数:
Bat代码  
netstat -an | grep ESTABLISHED | wc -l  
   对比httpd.conf中MaxClients的数字差距多少。 
2、查看有多少个进程数: 
Bat代码  
ps aux|grep httpd|wc -l  
3、可以使用如下参数查看数据 
Bat代码  
#ps -ef|grep httpd|wc -l  
 1388 
  统计httpd进程数,连个请求会启动一个进程,使用于Apache服务器。 
  表示Apache能够处理1388个并发请求,这个值Apache可根据负载情况自动调整。 
Bat代码  
#netstat -nat|grep -i "80"|wc -l  
  4341 
  netstat -an会打印系统当前网络链接状态,而grep -i "80"是用来提取与80端口有关的连接的,wc -l进行连接数统计。  www.2cto.com  
  最终返回的数字就是当前所有80端口的请求总数。 
Bat代码  
#netstat -na|grep ESTABLISHED|wc -l  
  376 
  netstat -an会打印系统当前网络链接状态,而grep ESTABLISHED 提取出已建立连接的信息。 然后wc -l统计。 
  最终返回的数字就是当前所有80端口的已建立连接的总数。 
Bat代码  
netstat -nat||grep ESTABLISHED|wc  
    - 可查看所有建立连接的详细记录 
  查看Apache的并发请求数及其TCP连接状态: 
  Linux命令: 
Bat代码  
netstat -n | awk '/^tcp/ {++S[$NF]} END {for(a in S) print a, S[a]}'  
  返回结果示例: 
  LAST_ACK 5 
  SYN_RECV 30 
  ESTABLISHED 1597 
  FIN_WAIT1 51 
  FIN_WAIT2 504 
  TIME_WAIT 1057 
  其中的 
  SYN_RECV表示正在等待处理的请求数; 
  ESTABLISHED表示正常数据传输状态; 
  TIME_WAIT表示处理完毕,等待超时结束的请求数。

摘自:https://blog.csdn.net/quliuwuyiz/article/details/79979031

tomcat 的最大连接数设置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转载:Tomcat的JVM设置和连接数设置

    Windows环境下修改“%TOMCAT_HOME%\bin\catalina.bat”文件,在文件开头增加如下设置:set JAVA_OPTS=-Xms256m -Xmx512m Linux环境下修 ...

  2. Tomcat之jvm及连接数设置

    一.Tomcat的JVM提示内存溢出 查看%TOMCAT_HOME%\logs文件夹下,日志文件是否有内存溢出错误 二.修改Tomcat的JVM 1.错误提示:java.lang.OutOfMemor ...

  3. Tomcat的JVM和连接数设置

    Tomcat的JVM和连接数设置 Windows环境下修改“%TOMCAT_HOME%\bin\catalina.bat”文件,在文件开头增加如下设置:set JAVA_OPTS=-Xms256m - ...

  4. Tomcat的JVM设置和连接数设置

    Windows环境下修改“%TOMCAT_HOME%\bin\catalina.bat”文件,在文件开头增加如下设置:set JAVA_OPTS=-Xms256m -Xmx512m Linux环境下修 ...

  5. Tomcat系列(8)——Tomcat运行模式连接数和线程池

    Connector的主要功能,是接收连接请求,创建Request和Response对象用于和请求端交换数据:然后分配线程让Engine(也就是Servlet容器)来处理这个请求,并把产生的Reques ...

  6. Tomcat6连接数设置:permsize

    Tomcat6默认配置,在后台一阵全点击服务器就报废了,查了一下就要是PERMSIZE默认值过小造成(16-64) TOMCAT_HOME/bin/catalina.sh 添加一行:JAVA_OPTS ...

  7. Tomcat学习笔记 - 错误日志 - NetBeans配置tomcat出错情况总结 -- 尚未授予访问 Tomcat 服务器的权限。请在服务器管理器的 Tomcat 定制器中设置 "manager-script" 角色的正确用户名和口令。 有关详细信息, 请查看服务器日志。

    错误描述: 发布时控制台出现: 部署错误: 尚未授予访问 Tomcat 服务器的权限.请在服务器管理器的 Tomcat 定制器中设置 "manager-script" 角色的正确用 ...

  8. Resour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用户的连接数设置的太小

    -bash:fork:Resour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的问题   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linux用户的连接数设置的太小,只要修改max user processes就可 ...

  9. Tomcat之——内存溢出设置JAVA_OPTS

    答案1设置Tomcat启动的初始内存其初始空间(即-Xms)是物理内存的1/64,最大空间(-Xmx)是物理内存的1/4.可以利用JVM提供的-Xmn -Xms -Xmx等选项可进行设置三.实例,以下 ...

随机推荐

  1. Thinkphp框架下设置session的过期时间

    打开项目中的配置文件,添加session的过期配置,如下: 'SESSION_OPTIONS' => array( 'name' => 'BJYSESSION', //设置session名 ...

  2. MJExtension的一些实用技巧

    1.在代码文件中 引入"MJExtension.h" :解决属性中的命名和服务端传过来的数据中的key不同的问题 -(NSDcitionrary *)replacedkeyFrom ...

  3. 初次使用visual studio

    之前一直听闻VS是世界上最强IDE,但是害怕他的体积庞大,一直不敢使用.我一直喜欢轻便简洁的东西,编译器也是一样,所以刚开始我使用的是C-FREE5,虽然界面略显粗糙,和低调奢华有内涵的VS比起来,真 ...

  4. 9.4Django

    2018-9-4 17:19:13 昨天和基友玩到了十点 一路溜着玩喝豆腐脑,谈谈人生!感触颇深! 越努力,越幸运! 关于 Django的一开始的配置东西! 2018-9-4 19:42:27 201 ...

  5. SPOJ MKTHNUM & POJ 2104 - K-th Number - [主席树模板题]

    题目链接:http://poj.org/problem?id=2104 Description You are working for Macrohard company in data struct ...

  6. Kettle 4.2源码分析第三讲--Kettle 转换机制transformation介绍

    转换机制 每个转换步骤都是ETL数据流里面的一个任务.转换步骤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输入步骤从外部数据源获取数据,例如文件或者数据库:处理步骤处理数据流,字段计算,流处理等,例如整合或者过滤.输出步骤 ...

  7. Taking a peek inside with the Actuator

    Taking a peek inside with the Actuator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 ...

  8. Master Boot Record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ster_boot_record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主引导记录 A master boot r ...

  9. asm 32 /64

    我使用NASM编写的,运行在32位windows和linux主机上,但后来需求增加了,需要在64位windows和linux上运行,windows自身有个wow(windows on windows) ...

  10. Photoshop制作倒影的两种方法

    图片加了倒影,画面立刻变得生动起来.而用PS,制作倒影是如此的方便. 素材1 将素材1导入文档,ctrl+J复制图层,编辑-变换-垂直翻转将翻转的图层拖至下方 为翻转的图层添加图层蒙版,选中渐变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