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A 离线方案研究报告
本文并不是介绍如何将一个网页配置成离线应用并支持安装下载的。研究PWA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保证用户的资源可以直接从本地加载,来忽略全国或者全球网络质量对页面加载速度造成影响。当然,如果页面上所需的资源,除了资源文件外并不需要任何的网络请求,那它除了不支持安装到桌面,已经算是一个离线应用了。
什么是PWA
PWA(Progressive Web App)是一种结合了网页和原生应用程序功能的新型应用程序开发方法。PWA 通过使用现代 Web 技术,例如 Service Worker 和 Web App Manifest,为用户提供了类似原生应用的体验。
从用户角度来看,PWA 具有以下特点:
可离线访问:PWA 可以在离线状态下加载和使用,使用户能够在没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继续浏览应用;
可安装:用户可以将 PWA 添加到主屏幕,就像安装原生应用一样,方便快捷地访问;
推送通知:PWA 支持推送通知功能,可以向用户发送实时更新和提醒;
响应式布局:PWA 可以适应不同设备和屏幕大小,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
从开发者角度来看,PWA 具有以下优势:
跨平台开发:PWA 可以在多个平台上运行,无需单独开发不同的应用程序;
更新便捷:PWA 的更新可以通过服务器端更新 Service Worker 来实现,用户无需手动更新应用;
可发现性:PWA 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进行索引,增加应用的可发现性;
安全性:PWA 使用 HTTPS 协议传输数据,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总之,PWA 是一种具有离线访问、可安装、推送通知和响应式布局等特点的新型应用开发方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为开发者带来更高的效率。
我们从PWA的各种能力中,聚焦下其可离线访问的能力。
Service Worker
离线加载本质上是页面所需的各种js
、css
以及页面本身的html
,都可以缓存到本地,不再从网络上请求。这个能力是通过Service Worker
来实现的。
Service Worker 是一种在浏览器背后运行的脚本,用于处理网络请求和缓存数据。它可以拦截和处理网页请求,使得网页能够在离线状态下加载和运行。Service Worker 可以缓存资源,包括 HTML、CSS、JavaScript 和图像等,从而提供更快的加载速度和离线访问能力。它还可以实现推送通知和后台同步等功能,为 Web 应用带来更强大的功能和用户体验。
某些情况下,Service Worker 和浏览器插件的 background 很相似,但在功能和使用方式上有一些区别:
- 功能差异: Service Worker 主要用于处理网络请求和缓存数据,可以拦截和处理网页请求,实现离线访问和资源缓存等功能。而浏览器插件的 background 主要用于扩展浏览器功能,例如修改页面、拦截请求、操作 DOM 等。
- 运行环境: Service Worker 运行在浏览器的后台,独立于网页运行。它可以在网页关闭后继续运行,并且可以在多个页面之间共享状态。而浏览器插件的 background 也在后台运行,但是它的生命周期与浏览器窗口相关,关闭浏览器窗口后插件也会被终止。
- 权限限制: 由于安全考虑,Service Worker 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直接访问 DOM,只能通过 postMessage() 方法与网页进行通信。而浏览器插件的 background 可以直接操作 DOM,对页面有更高的控制权。
总的来说,Service Worker 更适合用于处理网络请求和缓存数据,提供离线访问和推送通知等功能;而浏览器插件的 background 则更适合用于扩展浏览器功能,操作页面 DOM,拦截请求等。
注册
注册一个Service Worker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下面举个简单的例子
<!-- index.html -->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Service Worker 示例</title>
</head>
<body>
<script>
if ('serviceWorker' in navigator) {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 function() {
navigator.serviceWorker.register('/service-worker.js')
.then(function(registration) {
console.log('Service Worker 注册成功:', registration.scope);
})
.catch(function(error) {
console.log('Service Worker 注册失败:', error);
});
});
}
</script>
</body>
</html>
// service-worker.js
// 定义需要预缓存的文件列表
const filesToCache = [
'/',
'/index.html',
'/styles.css',
'/script.js',
'/image.jpg'
];
// 安装Service Worker时进行预缓存
self.addEventListener('install', function(event) {
event.waitUntil(
caches.open('my-cache')
.then(function(cache) {
return cache.addAll(filesToCache);
})
);
});
// 激活Service Worker
self.addEventListener('activate', function(event) {
event.waitUntil(
caches.keys().then(function(cacheNames) {
return Promise.all(
cacheNames.filter(function(cacheName) {
return cacheName !== 'my-cache';
}).map(function(cacheName) {
return caches.delete(cacheName);
})
);
})
);
});
// 拦截fetch事件并从缓存中返回响应
self.addEventListener('fetch', function(event) {
event.respondWith(
caches.match(event.request)
.then(function(response) {
return response || fetch(event.request);
})
);
});
上述示例中,注册Service Worker的逻辑包含在HTML文件的<script>
标签中。当浏览器加载页面时,会检查是否支持Service Worker,如果支持,则注册Service Worker文件/service-worker.js
。
Service Worker文件中,首先定义了需要预缓存的文件列表filesToCache
。在install
事件中,将这些文件添加到缓存中。在activate
事件中,删除旧缓存。在fetch
事件中,拦截请求并从缓存中返回响应。
Service Worker文件service-worker.js
需要放置在页面的主域名下。在调用navigator.serviceWorker.register('/service-worker.js')
时,可以在第二个参数中设置scope
,用来确定Service Worker的影响范围,默认是sw文件所在path的作用域。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sw文件被放置在/a
目录下,是不能设置作用域为/
的。因为文件本身路径的级别小于根路径。
使用
当我们按照上面的示例,配置好了html
及对应的sw.js
后,启动服务并刷新页面,应该就能看到控制台打印出了Service Worker 注册成功
的日志。
如果在chrome浏览器中,可以打开控制台,切换到应用Tab,就能看到我们刚注册好的应用了。
此时在浏览器的缓存空间中,也能发现我们开辟的缓存my-cache
,内部存储着我们指定的预缓存文件index.html
。由于我的项目只有根页面,所以只有一个条目。
此时如果页面所需的所有文件都被缓存了,即使将浏览器设置成断网模式,刷新页面也是能打开的。本文的目的并不是创建离线应用,下面我们讲讲上面方式会面临的问题。
如何确定预缓存范围
如果我们的项目只有一个仓库,可以使用一些webpack
插件,可以直接帮我们生成sw
文件。每次重新构建都会生成新的文件,这样就不用担心多存或者少存文件了。同时,在下一章节的删除旧缓存中,每次更新版本号就好了。
Workbox 是一个用于创建离线优先的网络应用程序的JavaScript库。它提供了一套工具和功能,帮助开发人员创建可靠的离线体验,并使网页应用程序能够在网络连接不稳定或断开的情况下正常工作。Workbox可以用于缓存和提供离线资源,实现离线页面导航,处理后台同步和推送通知等功能。它能够简化离线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并提供强大的缓存管理和资源加载能力。
对于有统一配置后台的微前端项目,这个问题有些棘手。
由于有后台管理,更新某个模块的文件很常见,但并不想每次都更新
sw.js
。由于资源的不确定性,无法在
precache
中列举出所有的资源列表,即使列举出了,可能用户永远也不会用到某个文件,造成缓存浪费或溢出。出于第1、2条缘由,更新
sw
文件后,无法确定如何删除旧缓存。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确定的是,先在precache
中列举出所有的基础底座的资源文件,并单独占用一个cacheName
。
对于剩下的不确定性的业务文件,可以使用动态缓存的方式,这个会在后面具体讲解,也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
资源更新
由于刷新页面后,所有资源都从缓存中获取,此时修改html
后,再刷新浏览器,页面并没有更新。
这个问题其实不用太担心,虽然我们的资源都被缓存了,但是sw.js
本身是不会被缓存的。即使我们在下一次更新中,删除了页面上注册Service Worker的代码,已经注册的Service Worker也会一直激活,直到我们主动的删除它。
对于一般的SPA项目,上线后资源一般是不变的,如果我们希望更新页面,只需要更新sw.js
就好。当注册的Service Worker文件发生变化时,浏览器会自动下载新的Service Worker文件,并在下一次访问页面时激活新的Service Worker。
更新文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 删除旧缓存:
示例代码中,在activate
阶段,我们执行了删除缓存的逻辑。真实环境中,一般会将cacheName
带上版本号,每次更新sw
都更新下版本号。这样每次都会将旧缓存删掉,并重新开辟新版本的缓存。各浏览器对于缓存超出后的处理是不同的,例如chrome
就是缓存逐出策略。及时的清理缓存,可以防止出现一些奇怪的问题。
const version = 'v1';
const preCacheName = 'pre-cache-'+ version;
// 将后文调用的 ’my-cache‘的位置替换为 preCacheName
- Service Worker 更新不及时:
同一个域下,只能有一个Service Worker被激活,只有所有该域下的页面都关闭了,下一个注册的Service Worker才能被激活并取代上一个。对于某些用户来说,这个时间太长了。
因此,我们需要在install
事件中,等待precache
环节结束后,调用self.skipWaiting();
来立即激活新的Service Worker,但并不会立即接管控制所有客户端(即浏览器标签页)。这意味着旧的Service Worker仍然会处理当前打开的页面,直到这些页面被关闭或重新加载。
为了确保新的Service Worker可以立即接管所有客户端,在activate
事件中调用clients.claim()
方法。这个方法会在新的Service Worker激活后,立即接管所有已打开的页面,而不需要等待这些页面重新加载。这样可以确保新的Service Worker能够立即生效,提供更新的功能和服务。
更改完后的代码如下,这样修改后,skipWaiting()
和clients.claim()
方法会在异步操作完成后被调用,确保新的Service Worker在安装完成后立即激活并接管所有客户端。
// 安装Service Worker时进行预缓存
self.addEventListener('install', function (event) {
event.waitUntil(
(async function () {
await caches
.open(preCacheName)
.then(function (cache) {
return cache.addAll(filesToCache);
})
.then(() => {
self.skipWaiting();
});
})()
);
});
// 激活Service Worker
self.addEventListener('activate', function (event) {
event.waitUntil((async function () {
await clearOutdateResources();
self.clients.claim();
})());
});
现在,更新下index.html
,然后将上述sw.js
的更新保存,接着刷新两次页面(不要着急,给注册和加载资源一些时间,可以在控制台中观察下Service Worker的活跃状态以及缓存的变化)。
可以在某个时刻,发现同时存在两个Service Worker,一个处于激活状态,是我们正在使用的,另一个处于待激活状态,因为正在进行install
。此时缓存空间也会同时存在两个版本的缓存,等新的Service Worker激活后,就会删除旧缓存。然后就只存在一个最新的Service Worker了,同时缓存也只剩一个了。
现在每次用户打开新的页面,
- 优先从缓存中获取资源
- 如果发现
sw
文件被更新,安装新的文件 - 文件内会下载新的资源,同时删除旧缓存,并且接管所有页面
- 用户下一次打开新页面或刷新当前页面,就会展示最新的内容
能力扩展
基础操作搞定了。但是上面我们还欠了点技术债,即如果不确定到底有哪些资源,怎么动态的做出缓存。不要着急,现在先进行下扩展阅读。
缓存的几种策略
当谈到Service Worker缓存策略时,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策略:
- Cache First(优先缓存):首先尝试从缓存中获取响应,如果缓存中存在该资源,则直接返回;如果没有缓存或缓存过期,则向网络发送请求。
- Network First(优先网络):首先尝试从网络获取响应,如果网络请求成功,则返回网络响应;如果网络请求失败,则从缓存中获取响应,即使缓存过期也会返回缓存的响应。
- Cache Only(仅缓存):只从缓存中获取响应,不向网络发送请求。适用于完全离线可访问的资源。
- Network Only(仅网络):只从网络获取响应,不使用缓存。适用于需要实时数据的场景。
- Stale-While-Revalidate(同时更新和使用缓存):首先尝试从缓存中获取响应,如果缓存过期,则向网络发送请求获取最新响应,并更新缓存。同时返回缓存的响应,以便快速展示内容。
上文中我们使用的,就是缓存优先模式。对于不怎么更新或者只有一个仓库的应用来说,使用sw.js
文件的更新来说已经足够了。毕竟代码写的越多,bug就越多。同比,更新的越频繁,系统就越不稳定。
Stale-While-Revalidate
其他策略如果有兴趣,可以自行搜索,现在我们来讲下动态缓存是怎么实现的。毕竟对于微服务来说,不更新sw
是最好的,如果能忘了它就更好了。
上文中我们介绍了Cache First
,重新附下代码
// 拦截fetch事件并从缓存中返回响应
self.addEventListener('fetch', function (event) {
event.respondWith(
caches.match(event.request).then(function (response) {
return response || fetch(event.request);
})
);
});
新增一个mock.js
,脚本会向body中新增一个字符串。将js
文件使用script
的方式加载。
// mock.js
const div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div.innerText = 'Hello World';
document.body.appendChild(div);
// index.html
<script src="./mock.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同时调整下sw
的拦截逻辑。
// 新增runtime缓存
const runtimeCacheName = 'runtime-cache-' + version;
// 符合条件也是缓存优先,但是每次都重新发起网络请求更新缓存
const isStaleWhileRevalidate = (request) => {
const url = request.url;
const index = ['http://127.0.0.1:5500/mock.js'].indexOf(url);
return index !== -1;
};
self.addEventListener('fetch', function (event) {
event.respondWith(
// 尝试从缓存中获取响应
caches.match(event.request).then(function (response) {
var fetchPromise = fetch(event.request).then(function (networkResponse) {
// 符合匹配条件才克隆响应并将其添加到缓存中
if (isStaleWhileRevalidate(event.request)) {
var responseToCache = networkResponse.clone();
caches.open(runtimeCacheName).then(function (cache) {
cache.put(event.request, responseToCache.clone());
});
}
return networkResponse;
});
// 返回缓存的响应,然后更新缓存中的响应
return response || fetchPromise;
})
);
});
现在每次用户打开新的页面,
- 优先从缓存中获取资源,同时发起一个网络请求
- 有缓存则直接返回缓存,没有则返回一个
fetchPromise
fetchPromise
内部更新符合缓存条件的请求- 用户下一次打开新页面或刷新当前页面,就会展示最新的内容
通过修改isStaleWhileRevalidate
中url的匹配条件,就能够控制是否更新缓存。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可以将index.html
从precache
列表中移除,放入runtime
中,或者专门处理下index.html
的放置规则,去更新precache
中的缓存。最好不要出现多个缓存桶中存在同一个request
的缓存,那样就不知道走的到底是哪个缓存了。
一般来说,微前端的应用,资源文件都有个固定的存放位置,文件本身通过在文件名上增加hash
或版本号来进行区分。我们在isStaleWhileRevalidate
函数中匹配存放资源位置的路径,这样用户在第二次打开页面时,就可以直接使用缓存了。如果是内嵌页面,可以与平台沟通,是否可以在应用冷起的时候,偷偷访问一个资源页面,提前进行预加载,这样就能在首次打开的时候也享受本地缓存了。
缓存过期
即使我们缓存了一些资源文件,例如Iconfont、字体库等只会更新自身内容,但不会变化名称的文件。仅使用Stale-While-Revalidate
其实也是可以的。用户会在第二次打开页面时看到最新的内容。
但为了提高一些体验,例如,用户半年没打开页面了,突然在今天打开了一下,展示历史的内容就不太合适了,这时候可以增加一个缓存过期的策略。
如果我们使用的是Workbox
,通过使用ExpirationPlugin
来实现的。ExpirationPlugin
是Workbox
中的一个缓存插件,它允许为缓存条目设置过期时间。示例如下所示
import { registerRoute } from 'workbox-routing';
import { CacheFirst, StaleWhileRevalidate } from 'workbox-strategies';
import { ExpirationPlugin } from 'workbox-expiration';
// 设置缓存的有效期为一小时
const cacheExpiration = {
maxAgeSeconds: 60 * 60, // 一小时
};
// 使用CacheFirst策略,并应用ExpirationPlugin
registerRoute(
({ request }) => request.destination === 'image',
new CacheFirst({
cacheName: 'image-cache',
plugins: [
new ExpirationPlugin(cacheExpiration),
],
})
);
// 使用StaleWhileRevalidate策略,并应用ExpirationPlugin
registerRoute(
({ request }) => request.destination === 'script',
new StaleWhileRevalidate({
cacheName: 'script-cache',
plugins: [
new ExpirationPlugin(cacheExpiration),
],
})
);
或者我们可以实现一下自己的缓存过期策略。首先是增加缓存过期时间。在原本的更新缓存的基础上,设置自己的cache-control
,然后再放入缓存中。示例中直接删除了原本的cache-control
,真正使用中,需要判断下,比如no-cache
类型的资源,就不要使用缓存了。
每次命中缓存时,都会判断下是否过期,如果过期,则直接返回从网络中获取的最新的请求,并更新缓存。
self.addEventListener('fetch', function (event) {
event.respondWith(
// 尝试从缓存中获取响应
caches.match(event.request).then(function (response) {
var fetchPromise = fetch(event.request).then(function (networkResponse) {
if (isStaleWhileRevalidate(event.request)) {
// 检查响应的状态码是否为成功
if (networkResponse.status === 200) {
// 克隆响应并将其添加到缓存中
var clonedResponse = networkResponse.clone();
// 在存储到缓存之前,设置正确的缓存头部
var headers = new Headers(networkResponse.headers);
headers.delete('cache-control');
headers.append('cache-control', 'public, max-age=3600'); // 设置缓存有效期为1小时
// 创建新的响应对象并存储到缓存中
var cachedResponse = new Response(clonedResponse.body, {
status: networkResponse.status,
statusText: networkResponse.statusText,
headers: headers,
});
caches.open(runtimeCacheName).then((cache) => {
cache.put(event.request, cachedResponse);
});
}
}
return networkResponse;
});
// 检查缓存的响应是否存在且未过期
if (response && !isExpired(response)) {
return response; // 返回缓存的响应
}
return fetchPromise;
})
);
});
function isExpired(response) {
// 从响应的headers中获取缓存的有效期信息
var cacheControl = response.headers.get('cache-control');
if (cacheControl) {
var maxAgeMatch = cacheControl.match(/max-age=(\d+)/);
if (maxAgeMatch) {
var maxAgeSeconds = parseInt(maxAgeMatch[1], 10);
var requestTime = Date.parse(response.headers.get('date'));
var expirationTime = requestTime + maxAgeSeconds * 1000;
// 检查当前时间是否超过了缓存的有效期
if (Date.now() < expirationTime) {
return false; // 未过期
}
}
}
return true; // 已过期
}
从Service Worker发起的请求,可能会被浏览器自身的内存缓存或硬盘缓存捕获,然后直接返回。
精确清理缓存
下面的内容,默认为微前端应用。
随着微前端应用的更新,会逐渐出现失效的资源文件一直出现在缓存中,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缓存溢出。
定时更新
例如以半年为期限,定期更新sw
文件的版本号,每次更新都会一刀切的将上一个版本中的动态缓存干掉,此操作会导致下次加载变慢,因为会重新通过网络请求的方式加载来创建缓存。但如果更新频率控制得当,并且资源拆分合理,用户感知不会很大。
处理不常用缓存
上文中的缓存过期策略,并不适用于此处。因为微服务中资源文件中,只要文件名不变,内容就应该不变。我们只是期望删除超过一定时间没有使用的条目,防止缓存溢出。这里也使用Stale-While-Revalidate
的原因是为了帮助我们识别长期不使用的js
文件,方便删除。
本来可以使用self.registration.periodicSync.register
来创建一个周期性任务,但是由于兼容性问题,放弃了。需要的可自行研究,附上网址。
这里我们换一个条件。每当有网络请求被触发时,启动一个延迟20s的debounce
函数,来处理缓存问题。先把之前的清除旧版本缓存的函数改名成clearOldResources
。然后设定缓存过期时间为10s,刷新两次页面来触发网路请求,20s之后,runtime
缓存中的mock.js
就会被删除了。真实场景下,延迟函数和缓存过期都不会这么短,可以设置成5min和3个月。
function debounce(func, delay) {
let timerId;
return function (...args) {
clearTimeout(timerId);
timerId = setTimeout(() => {
func.apply(this, args);
}, delay);
};
}
const clearOutdateResources = debounce(function () {
cache
.open(runtimeCacheName)
.keys()
.then(function (requests) {
requests.forEach(function (request) {
cache.match(request).then(function (response) {
// response为匹配到的Response对象
if (isExpiredWithTime(response, 10)) {
cache.delete(request);
}
});
});
});
});
function isExpiredWithTime(response, time) {
var requestTime = Date.parse(response.headers.get('date'));
if (!requestTime) {
return false;
}
var expirationTime = requestTime + time * 1000;
// 检查当前时间是否超过了缓存的有效期
if (Date.now() < expirationTime) {
return false; // 未过期
}
return true; // 已过期
}
重新总结下微前端应用下的缓存配置:
使用版本号,并初始化
preCache
和runtimeCache
preCache
中预缓存基座数据,使用Cache First
策略,sw
不更新则基座数据不更新runtimeCache
使用Stale-While-Revalidate
策略负责动态缓存业务资源的数据,每次访问页面都动态更新一次使用
debounce
函数,每次访问页面都会延迟清除过期的缓存如果需要更新
preCache
中的基座数据,则需要升级版本号并重新安装sw
文件。新服务激活后会删除上一个版本的数据runtimeCache
和preCache
不能同时存储一个资源,否则可能导致混乱。
最终示例
下面是最终的sw.js
,我删除掉了缓存过期的逻辑,如有需要请自行从上文代码中获取。顺便我增加了一点点丧心病狂的错误处理逻辑。
理论上,index.html
应该放入预缓存的列表里,但我懒得写在Stale-While-Revalidate
里分别更新preCache
和runtimeCache
了,相信看完上面内容的你,一定可以自己实现对应逻辑。
如果你用了下面的文件,每次刷新完页面的20s后,runtime的缓存就会被清空,因为我们过期时间只设置了10s。而每次发起请求后的20s后就会进行过期判断。
在真实的验证过程中,有部分
const version = 'v1';
const preCacheName = 'pre-cache-' + version;
const runtimeCacheName = 'runtime-cache'; // runtime不进行整体清除
const filesToCache = []; // 这里将index.html放到动态缓存里了,为了搭自动更新的便车。这个小项目也没别的需要预缓存的了
const maxAgeSeconds = 10; // 缓存过期时间,单位s
const debounceClearTime = 20; // 延迟清理缓存时间,单位s
// 符合条件也是缓存优先,但是每次都重新发起网络请求更新缓存
const isStaleWhileRevalidate = (request) => {
const url = request.url;
const index = [`${self.location.origin}/mock.js`, `${self.location.origin}/index.html`].indexOf(url);
return index !== -1;
};
/*********************上面是配置代码***************************** */
const addResourcesToCache = async () => {
return caches.open(preCacheName).then((cache) => {
return cache.addAll(filesToCache);
});
};
// 安装Service Worker时进行预缓存
self.addEventListener('install', function (event) {
event.waitUntil(
addResourcesToCache().then(() => {
self.skipWaiting();
})
);
});
// 删除上个版本的数据
async function clearOldResources() {
return caches.keys().then(function (cacheNames) {
return Promise.all(
cacheNames
.filter(function (cacheName) {
return ![preCacheName, runtimeCacheName].includes(cacheName);
})
.map(function (cacheName) {
return caches.delete(cacheName);
})
);
});
}
// 激活Service Worker
self.addEventListener('activate', function (event) {
event.waitUntil(
clearOldResources().finally(() => {
self.clients.claim();
clearOutdateResources();
})
);
});
// 缓存优先
const isCacheFirst = (request) => {
const url = request.url;
const index = filesToCache.findIndex((u) => url.includes(u));
return index !== -1;
};
function addToCache(cacheName, request, response) {
try {
caches.open(cacheName).then((cache) => {
cache.put(request, response);
});
} catch (error) {
console.error('add to cache error =>', error);
}
}
async function cacheFirst(request) {
try {
return caches
.match(request)
.then((response) => {
if (response) {
return response;
}
return fetch(request).then((response) => {
// 检查是否成功获取到响应
if (!response || response.status !== 200) {
return response; // 返回原始响应
}
var clonedResponse = response.clone();
addToCache(runtimeCacheName, request, clonedResponse);
return response;
});
})
.catch(() => {
console.error('match in cacheFirst error', error);
return fetch(request);
});
} catch (error) {
console.error(error);
return fetch(request);
}
}
// 缓存优先,同步更新
async function handleFetch(request) {
try {
clearOutdateResources();
// 尝试从缓存中获取响应
return caches.match(request).then(function (response) {
var fetchPromise = fetch(request).then(function (networkResponse) {
// 检查响应的状态码是否为成功
if (!networkResponse || networkResponse.status !== 200) {
return networkResponse;
}
// 克隆响应并将其添加到缓存中
var clonedResponse = networkResponse.clone();
addToCache(runtimeCacheName, request, clonedResponse);
return networkResponse;
});
// 返回缓存的响应,然后更新缓存中的响应
return response || fetchPromise;
});
} catch (error) {
console.error(error);
return fetch(request);
}
}
self.addEventListener('fetch', function (event) {
const { request } = event;
if (isCacheFirst(request)) {
event.respondWith(cacheFirst(request));
return;
}
if (isStaleWhileRevalidate(request)) {
event.respondWith(handleFetch(request));
return;
}
});
function debounce(func, delay) {
let timerId;
return function (...args) {
clearTimeout(timerId);
timerId = setTimeout(() => {
func.apply(this, args);
}, delay);
};
}
const clearOutdateResources = debounce(function () {
try {
caches.open(runtimeCacheName).then((cache) => {
cache.keys().then(function (requests) {
requests.forEach(function (request) {
cache.match(request).then(function (response) {
const isExpired = isExpiredWithTime(response, maxAgeSeconds);
if (isExpired) {
cache.delete(request);
}
});
});
});
});
} catch (error) {
console.error('clearOutdateResources error => ', error);
}
}, debounceClearTime * 1000);
function isExpiredWithTime(response, time) {
var requestTime = Date.parse(response.headers.get('date'));
if (!requestTime) {
return false;
}
var expirationTime = requestTime + time * 1000;
// 检查当前时间是否超过了缓存的有效期
if (Date.now() < expirationTime) {
return false; // 未过期
}
return true; // 已过期
}
注意
在真实的验证过程中,有部分资源获取不到date
这个数据,因此为了保险,我们还是在存入缓存时,自己补充一个存入时间
// 克隆响应并将其添加到缓存中
var clonedResponse = networkResponse.clone();
// 在存储到缓存之前,设置正确的缓存头部
var headers = new Headers(networkResponse.headers);
headers.append('sw-save-date', Date.now());
// 创建新的响应对象并存储到缓存中
var cachedResponse = new Response(clonedResponse.body, {
status: networkResponse.status,
statusText: networkResponse.statusText,
headers: headers,
});
在判断过期时,取我们自己写入的key
即可。
function isExpiredWithTime(response, time) {
var requestTime = Number(response.headers.get('sw-save-date'));
if (!requestTime) {
return false;
}
var expirationTime = requestTime + time * 1000;
// 检查当前时间是否超过了缓存的有效期
if (Date.now() < expirationTime) {
return false; // 未过期
}
return true; // 已过期
}
不可见响应
还记得上面为了安全考虑,在存入缓存时,对响应的状态做了判断,非200的都不缓存。然后就又发现异常场景了。
// 检查是否成功获取到响应
if (!response || response.status !== 200) {
return response; // 返回原始响应
}
opaque
响应通常指的是跨源请求(CORS)中的一种情况,在该情况下,浏览器出于安全考虑,不允许访问服务端返回的响应内容。opaque
响应通常发生在服务工作者(Service Workers)进行的跨源请求中,且没有CORS头部的情况下。
opaque
响应的特征是:
- 响应的内容无法被JavaScript访问。
- 响应的大小无法确定,因此Chrome开发者工具中会显示为 (opaque)。
- 响应的状态码通常是 0,即使实际上服务器可能返回了不同的状态码。
因此我们需要做一些补充动作。不单是补充cors
模式,还得同步设置下credentials
。
const newRequest =
request.url === 'index.html'
? request
: new Request(request, { mode: 'cors', credentials: 'omit' });
在Service Workers发起网络请求时,如果页面本身需要认证,那就像上面代码那样,对页面请求做个判断。request.url === 'index.html'
是我写的示例,真实请求中,需要拼出完整的url路径。而对于资源文件,走非认证的cors
请求即可。将请求的request
改为我们变更后的newRequest
,请求资源就可以正常的被缓存了。
var fetchPromise = fetch(newRequest).then(function (networkResponse)
销毁
离线缓存用得好升职加薪,用不好就删库跑路。除了上面的一点点的防错逻辑,整体的降级方案一定要有。
看到这里,应该已经忘了Service Worker是如何被注册上的吧。没事,我们看个新的脚本。在原本的基础上,我们加了个变量SW_FALLBACK
,如果离线缓存出问题了,赶紧到管理后台,把对应的值改成true
。让用户多刷新两次就好了。只要不是彻底的崩溃导致html
无法更新,这个方案就没问题。
// 如果有问题,将此值改成true
SW_FALLBACK = false;
if ('serviceWorker' in navigator) {
if (!SW_FALLBACK) {
navigator.serviceWorker
.register('/eemf-service-worker.js')
.then((registration) => {
console.log('Service Worker 注册成功!');
})
.catch((error) => {
console.log('Service Worker 注册失败:', error);
});
} else {
navigator.serviceWorker.getRegistration('/').then((reg) => {
reg && reg.unregister();
if(reg){
window.location.reload();
}
});
}
}
对于没有管理后台配置html
的项目,可以将上面的脚本移动到sw-register.js
的脚本中,在html
以script
的形式加载该脚本,并将该文件缓存设置为no-cache
,也不要在sw
中缓存该文件。这样出问题后,覆写下该文件即可。
总结
所有要说的,在上面都说完了。PWA的离线方案,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但是也有其局限性。本项目所用的demo已经上传到了github,可自行查看。
参考文档
作者:CHO 张鹏程
来源:京东云开发者社区 转载请注明来源
PWA 离线方案研究报告的更多相关文章
- Blazor WebAssembly 渐进式 Web 应用程序 (PWA) 使用 LocalStorage 离线处理数据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densen2014/p/16133343.html Window.localStorage 只读的localStorage 属性允许你访问一 ...
- PWA - 整体(未完)
渐进式 Web 应用(PWA) 运用现代的 Web API 以及传统的渐进式增强策略来创建跨平台 Web 应用程序. PWA 的优势 可被发现 易安装 manifest(https://develop ...
- 让老板虎躯一震的前端技术,KPI杀手
本文由云+社区发表 作者:思衍Jax 天下武功,唯 (wei) 快(fu) 不(bu) 破(po). 随着近几年的前端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团队使用 React.Vue 等 SPA 框架作为其主要 ...
- 前端优化点(此文转载 http://mp.weixin.qq.com/s/6mVVKmqDL_xYl15AeoJTWg)
此文转载自:http://mp.weixin.qq.com/s/6mVVKmqDL_xYl15AeoJTWg (原文地址) 围绕前端的性能多如牛毛,涉及到方方面面,以下我们将围绕PC浏览器和移动端浏览 ...
- 前端面试题 ---- html篇
想要换工作了,转载自https://www.cnblogs.com/zhangshuda/p/8464772.html,感谢原博主. 一.html 1.html和xhtml区别 1. html:超文本 ...
- ORA-00257: archiver error. Connect internal only, until freed.
早上BA抄送客户的邮件过来,说系统用不了,应用系统报异常Unable to open connection to oracle,Microsoft Provider v2.0.50727.42,既然是 ...
- 基于GMap.Net的地图解决方案
一 地图的加载与显示 关于GMap的介绍与使用可以看我以前的文章: GMap.Net开发之在WinForm和WPF中使用GMap.Net地图插件 GMap.Net是.Net下一个地图控件,可以基于Ht ...
- 阿伦学习html5 之 Local Storage (本地储存)
一.浏览器存储的发展历程 本地存储解决方案很多,比如Flash SharedObject.Google Gears.Cookie.DOM Storage.User Data.window.name.S ...
- Docker 入门实践
欢迎大家前往腾讯云技术社区,获取更多腾讯海量技术实践干货哦~ 作者:张戈 导语 本文从新手视角记录了一个实际的Dokcer应用场景从创建.上传直到部署的详细过程,并简单的介绍了腾讯云容器服务的使用方法 ...
- 小强的HTML5移动开发之路(19)——HTML5 Local Storage(本地存储)
来自:http://blog.csdn.net/dawanganban/article/details/18218701 一.浏览器存储的发展历程 本地存储解决方案很多,比如Flash SharedO ...
随机推荐
- 每日一库:fsnotify简介
fsnotify是一个用Go编写的文件系统通知库.它提供了一种观察文件系统变化的机制,例如文件的创建.修改.删除.重命名和权限修改.它使用特定平台的事件通知API,例如Linux上的inotify,m ...
- Go 并发编程 - Goroutine 基础 (一)
基础概念 进程与线程 进程是一次程序在操作系统执行的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CPU.时间.内存.IO等.每个进程都拥有着独立的内存空间和系统资源.进程之间的内存是不共享的.通常需要使用 IPC 机制进行数 ...
- RK3568开发笔记(六):开发板烧写ubuntu固件(支持mipi屏镜像+支持hdmi屏镜像)
前言 编译了uboot,kernel,buildroot后,可以单独输入固件,也可以整体打包成rootfs进行一次性输入,rootfs直接更新升级这个方式目前也是常用的. 烧写器软件:RKDe ...
- tomcat配置域名绑定项目
有时候我们需要根据访问的不同域名,对应tomcat中不同的项目例如:一个网站同时做了两套,pc版和手机版.手机版对应的域名是m.we-going.com,就需要在tomcat配置文件中加入以下代码:& ...
- 防火墙&&firewalld&&iptables
防火墙&&firewalld&&iptables 目录 防火墙&&firewalld&&iptables 一.firewalld 1.c ...
- windows10 jdk下载及环境配置
一.环境准备 windows10 系统 jdk 各种版本(配置大同小异) 二.下载并安装jdk 下载地址: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java/javase/ ...
- 分布式事务 —— SpringCloud Alibaba Seata
Seata 简介 传统的单体应用中,业务操作使用同一条连接操作不同的数据表,一旦出现异常就可以整体回滚.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业务需求的变化,单体应用被拆分成微服务应用,原来的单体应用被拆分成多个独立的 ...
- CCF CSP认证注册、报名、查询成绩、做模拟题等答疑
CCF CSP认证注册.报名.查询成绩.做模拟题等答疑 CCF CSP认证中心将考生在注册,或报名,或查询成绩,或历次真题练习时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给出解决方法,具体如下: 1.注册时,姓名可否随意 ...
- 区间检测(range)
区间检测(range) 时间限制: 1 Sec 内存限制: 128 MB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长度为n的序列,进行m次检测,每次检测某个区间中,是否有重复的数. 输入 第一行,两个整数n和m,表示序列 ...
- DHorse v1.4.2 发布,基于 k8s 的发布平台
版本说明 优化特性 在集群列表增加集群版本: 修改Jvm的GC指标名: 解决问题 解决shell脚本换行符的问题: 解决部署历史列表页,环境名展示错误的问题: 解决指标收集功能的异常: 升级指南 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