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www.jellythink.com/archives/359

前言

之前做了一个性能测试的项目,就是需要对现在的产品进行性能测试,获得测试数据,然后书写测试报告,并提出合理化的改善意见。项目很简单,我们获得了一系列性能测试数据,对于数据,我们需要在Excel中制作测试数据的折线图、饼状图和柱状图,以直观的表现出性能的变化。在实际操作时,我发现,如果我修改了一个数据,折线图、饼状图和柱状图就都发生了变换。这个是如何做到的?这就要说到今天总结的观察者模式了,作为设计模式大家庭中最重要的一个,我们不得不去好好的学习一下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

在GOF的《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一书中对观察者模式是这样说的: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当一个对象发生了变化,关注它的对象就会得到通知;这种交互也称为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目标是通知的发布者,它发出通知时并不需要知道谁是它的观察者。

再说说上面的数据和图之间的关系;不管是折线图、饼状图,还是柱状图,它们都依赖于数据;当数据发生变化时,数据对象会通知依赖于它的对象去更新;所以就有了Excel中,当数据发生变化时,对应的统计图也会自动的重绘。

UML类图

Subject(目标)
——目标知道它的观察者。可以有任意多个观察者观察同一个目标;
——提供注册和删除观察者对象的接口。

Observer(观察者)
——为那些在目标发生改变时需获得通知的对象定义一个更新接口。

ConcreteSubject(具体目标)
——将有关状态存入各ConcreteObserver对象;
——当它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向它的各个观察者发出通知。

ConcreteObserver(具体观察者)
——维护一个指向ConcreteSubject对象的引用;
——存储有关状态,这些状态应与目标的状态保持一致;
——实现Observer的更新接口以使自身状态与目标的状态保持一致。

观察者模式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协作:

  1. 当ConcreteSubject发生任何可能导致其观察者与其本身状态不一致的改变时,它将通知它的各个观察者;
  2. 在得到一个具体目标的改变通知后,ConcreteObserver对象可向目标对象查询信息。ConcreteObserver使用这些信息以使它的状态与目标对象的状态一致。

以下是调用时序图:

使用场合

在以下任一情况下都可以使用观察者模式:

  1. 当一个抽象模型有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依赖于另一方面。将这二者封装在独立的对象中以使它们可以各自独立的改变和复用;
  2. 当对一个对象的改变需要同时改变其它对象,而不知道具体有多少对象有待改变;
  3. 当一个对象必须通知其它对象,而它又不能假定其它对象是谁;也就是说,你不希望这些对象是紧密耦合的。

代码实现

  1. #include <iostream>
  2. #include <list>
  3. using namespace std;
  4.  
  5. class Observer
  6. {
  7. public:
  8. virtual void Update(int) = 0;
  9. };
  10.  
  11. class Subject
  12. {
  13. public:
  14. virtual void Attach(Observer *) = 0;
  15. virtual void Detach(Observer *) = 0;
  16. virtual void Notify() = 0;
  17. };
  18.  
  19. class ConcreteObserver : public Observer
  20. {
  21. public:
  22. ConcreteObserver(Subject *pSubject) : m_pSubject(pSubject){}
  23.  
  24. void Update(int value)
  25. {
  26. cout<<"ConcreteObserver get the update. New State:"<<value<<endl;
  27. }
  28.  
  29. private:
  30. Subject *m_pSubject;
  31. };
  32.  
  33. class ConcreteObserver2 : public Observer
  34. {
  35. public:
  36. ConcreteObserver2(Subject *pSubject) : m_pSubject(pSubject){}
  37.  
  38. void Update(int value)
  39. {
  40. cout<<"ConcreteObserver2 get the update. New State:"<<value<<endl;
  41. }
  42.  
  43. private:
  44. Subject *m_pSubject;
  45. };
  46.  
  47. class ConcreteSubject : public Subject
  48. {
  49. public:
  50. void Attach(Observer *pObserver);
  51. void Detach(Observer *pObserver);
  52. void Notify();
  53.  
  54. void SetState(int state)
  55. {
  56. m_iState = state;
  57. }
  58.  
  59. private:
  60. std::list<Observer *> m_ObserverList;
  61. int m_iState;
  62. };
  63.  
  64. void ConcreteSubject::Attach(Observer *pObserver)
  65. {
  66. m_ObserverList.push_back(pObserver);
  67. }
  68.  
  69. void ConcreteSubject::Detach(Observer *pObserver)
  70. {
  71. m_ObserverList.remove(pObserver);
  72. }
  73.  
  74. void ConcreteSubject::Notify()
  75. {
  76. std::list<Observer *>::iterator it = m_ObserverList.begin();
  77. while (it != m_ObserverList.end())
  78. {
  79. (*it)->Update(m_iState);
  80. ++it;
  81. }
  82. }
  83.  
  84. int main()
  85. {
  86. // Create Subject
  87. ConcreteSubject *pSubject = new ConcreteSubject();
  88.  
  89. // Create Observer
  90. Observer *pObserver = new ConcreteObserver(pSubject);
  91. Observer *pObserver2 = new ConcreteObserver2(pSubject);
  92.  
  93. // Change the state
  94. pSubject->SetState(2);
  95.  
  96. // Register the observer
  97. pSubject->Attach(pObserver);
  98. pSubject->Attach(pObserver2);
  99.  
  100. pSubject->Notify();
  101.  
  102. // Unregister the observer
  103. pSubject->Detach(pObserver);
  104.  
  105. pSubject->SetState(3);
  106. pSubject->Notify();
  107.  
  108. delete pObserver;
  109. delete pObserver2;
  110. delete pSubject;
  111. }

总结

观察者模式在23个设计模式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我们基本上各大框架中都是随处可见。真正的理解了整个模式,对我们去理解别人的代码有非常大的帮助;在我们日后的工作中也会或多或少的使用该设计模式。这里总结的不是很全面,在日后如果碰到了需要补充的内容,我会继续补充的;同时也希望大家提出更好的建议。

2014年2月14日 于大连,东软。

(转)C++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18. 星际争霸之php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

    题记==============================================================================本php设计模式专辑来源于博客(jymo ...

  2. linkin大话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

    linkin大话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定义了对象间的一对多依赖关系,让一个或者多个观察者观察一个对象主题.当主题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的时候,系统能通知所有的依赖于此对象的观察者对象,从而能自 ...

  3. java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Observer)

    java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Observer) java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Observer) 观察者模式的定义: 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 ...

  4. js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

    定义: 观察者模式又叫发布订阅模式,它定义了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观察者模式让两个对象松耦合地联系在一起,虽然不太清楚彼此的细节,但这不影响他们之间的互相通信. 思路 定义一个对象,在对象中实 ...

  5. 【设计模式】Java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设计模式]Java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不断学习才是王道 继续踏上学习之路,学之分享笔记 总有一天我也能像各位大佬一样 @一个有梦有戏的人 @怒放吧德德 分享学习心得,欢迎指正,大家一起学习成长 ...

  6. [Head First设计模式]山西面馆中的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

    系列文章 [Head First设计模式]山西面馆中的设计模式——装饰者模式 引言 不知不自觉又将设计模式融入生活了,吃个饭也不得安生,也发现生活中的很多场景,都可以用设计模式来模拟.原来设计模式就在 ...

  7. javascript 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在设计模式中被重点提到,因为它应用的场景非常多,而且在模块化设计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MVC模式中最底层的就是观察者模式,当下流行的javascript框架backbone就是很好地运用 ...

  8. c#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

    Observer 与 Subject 互为耦合,但是这种耦合的双方都依赖于抽象,而不依赖于具体. 一.观察者模式 目的 我们都知道解决一个问题有N种解决方式,但在面向对象的设计中如何能做到“高内聚,低 ...

  9. JAVA 设计模式 观察者模式

    用途 观察者模式 (Observer) 观察者模式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 这个主题对象在状态发生变化时,会通知所有观察者对象,使它们能够自动更新自己. 观 ...

  10. IOS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

    前言:23种软件设计模式中的观察者模式,也是在软件开发中,挺常用的一种设计模式.而在苹果开发中,苹果Cocoa框架已经给我们实现了这个设 计模式,那就是通知和KVO(Key-Value Observi ...

随机推荐

  1. HW4.36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i ...

  2. groupinfo

    http://www.wenzizone.com/2011/07/07/centos_x64_yum_da_jian_xen.html [yum xen] 配置epel就不说了,ruiy哥的文档有; ...

  3. Spark RDD概念学习系列之RDD的容错机制(十七)

    RDD的容错机制 RDD实现了基于Lineage的容错机制.RDD的转换关系,构成了compute chain,可以把这个compute chain认为是RDD之间演化的Lineage.在部分计算结果 ...

  4. Ⅷ.spring的点点滴滴--抽象对象和子对象

    承接上文 抽象对象和子对象 .net篇(环境为vs2012+Spring.Core.dll v1.31) public class parent {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

  5. 剖析iphone之触摸事件touchstart

    今天做项目发现一个问题,貌似从前没有遇到过,就记录一下,以后方便看.....(代码只显示了js这部分 样式结构都会写) 一般我们绑定click触发事件都是直接用onclick 或者方便一点click, ...

  6. contentProvider模板

    package com.example.qunzheng.todolist.provider; import android.content.ContentProvider; import andro ...

  7. sharepoint 2013 更改搜索server组态

    1.新搜索server在.安装sharepoint server 2013,并连接到一个现有的sharepoint server领域,完成后.您可以配置新的搜索server. 打开sharepoint ...

  8. 垂死挣扎还是涅槃重生 -- Delphi XE5 公布会归来感想

    Delphi 是一个基本上被我遗忘的工具, 要不是在使用RapidSql , 我是收不到Embarcadero 公司发出的邀请来參加Delphi XE5的公布会的. 有人可能要问为什么是Embarca ...

  9. Android(java)学习笔记156:Java虚拟机和Dalvik虚拟机的区别

    Google于2007年底正式发布了Android SDK, 作为 Android系统的重要特性,Dalvik虚拟机也第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它对内存的高效使用,和在低速CPU上表现出的高性能,确实令 ...

  10. ITopologicalOperator Buffer调用异常的解决方法 .异常来自 HRESULT:0x8004023E

    最近在做一个分析功能时,需要循环调用Buffer来对图形创建缓冲区.在开发测试时没问题,但拿到客户实际使用时,出现异常. 后来把出异常的数据拿来测试,发现在调用Buffer时出错.但做为参数传入的图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