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知道多态是什么东西,平时敲代码也经常用到多态,但一直没有真正了解多态底层的运行机制到底是怎么样的,这两天才研究明白点,特地写下来,跟各位同学一起进步,同时也希望各位大神指导和指正。

  多态的概念:同一操作作用于不同对象,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有不同的执行结果,这就是多态,简单来说就是:父类的引用指向子类对象。下面先看一段代码

 package polymorphism;

 class Dance {
public void play(){
System.out.println("Dance.play");
}
public void play(int i){
System.out.println("Dance.play" + i);
}
} class Latin extends Dance {
public void play(){
System.out.println("Latin.play");
}
public void play(char c){
System.out.println("Latin.play" + c);
}
}
class Jazz extends Dance {
public void play(){
System.out.println("Jazz.play");
}
public void play(double d){
System.out.println("Jazz.play" + d);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void perform(Dance dance){
dance.pla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new Test().perform(new Latin()); // Upcasting
}
}

  执行结果:Latin.play。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发现perform()方法里面并没有类似“if 参数类型 = Dance/Latin”这样的判断,其实这就是多态的特性,它消除了类型之间的耦合关系,令我们可以把一个对象不当做它所属的特定类型来对待,而是当做其基类的类型来对待。因为上面的Test代码完全可以这么写: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void perform(Latin dance){
dance.play();
}
public void perform(Jazz dance){
dance.pla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new Test().perform(new Latin()); // Upcasting
}
}

但是这样你会发现,如果增加更多新的类似perform()或者自Dance导出的新类,就会增加大量的工作,而通过比较就会知道第一处代码会占优势,这正是多态的优点所在,它改善了代码的组织结构和可读性,同时保证了可扩展性。

  那么到底JVM是怎么指向Latin类中play()的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JAVA使用了后期绑定的概念。当向对象发送消息时,在编译阶段,编译器只保证被调用方法的存在,并对调用参数和返回类型进行检查,但是并不知道将被执行的确切代码,被调用的代码直到运行时才能确定。拿上面代码为例,JAVA在执行后期绑定时,JVM会从方法区中的Latin方法表中取到Latin对象的直接地址,这就是真正执行结果为什么是Latin.play的原因,在解释方法表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绑定的概念。

  将一个方法调用同一个方法主体关联起来被称作绑定,JAVA中分为前期绑定和后期绑定(动态绑定或运行时绑定),在程序执行之前进行绑定(由编译器和连接程序实现)叫做前期绑定,因为在编译阶段被调用方法的直接地址就已经存储在方法所属类的常量池中了,程序执行时直接调用,具体解释请看最后参考资料地址。后期绑定含义就是在程序运行时根据对象的类型进行绑定,想实现后期绑定,就必须具有某种机制,以便在运行时能判断对象的类型,从而找到对应的方法,简言之就是必须在对象中安置某种“类型信”,JAVA中除了static方法、final方法(private方法属于)之外,其他的方法都是后期绑定。后期绑定会涉及到JVM管理下的一个重要的数据结构——方法表,方法表以数组的形式记录当前类及其所有父类的可见方法字节码在内存中的直接地址。

  动态绑定具体的调用过程为:

    1.首先会找到被调用方法所属类的全限定名

    2.在此类的方法表中寻找被调用方法,如果找到,会将方法表中此方法的索引项记录到常量池中(这个过程叫常量池解析),如果没有,编译失败。

    3.根据具体实例化的对象找到方法区中此对象的方法表,再找到方法表中的被调用方法,最后通过直接地址找到字节码所在的内存空间。

  最后说明,域和静态方法都是不具有多态性的,任何的域访问操作都将由编译器解析,因此不是多态的。静态方法是跟类,而并非单个对象相关联的。对动态绑定还有不明白的请看资料链接,个人感觉分析的很到位

  参考资料:http://hxraid.iteye.com/blog/428891

 

深入理解JAVA多态原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转】深入理解Java多态原理

    之前一直知道多态是什么东西,平时敲代码也经常用到多态,但一直没有真正了解多态底层的运行机制到底是怎么样的,这两天才研究明白点,特地写下来,跟各位同学一起进步,同时也希望各位大神指导和指正. 多态的概念 ...

  2. 深入理解java多态没有烤山药的存在,java就不香了吗?

    目录 1. 从吃烤山药重新认识多态 2. 多态前提条件[重点] 3. 多态的体现 4. 多态动态绑定与静态绑定 5. 多态特性的虚方法(virtual) 7. 向上转型 8. 向下转型 9. 向上向下 ...

  3. 深入理解Java多态机制

    从字节码层面来看,Java中的所有方法调用,最终无外乎转换为如下几条调用指令. invokestatic: 调用静态方法. invokespecial: 调用实例构造器<init>方法,私 ...

  4. 理解Java多态

    多态又称Polymophism,poly意思为多,polymophism即多种形态的意思.一种类型引用因为指向不同的子类,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使用不同的方法. 什么是多态 多态建议我们编码时使用comm ...

  5.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原理之Dalvik虚拟机(三)

    更多Android高级架构进阶视频学习请点击:https://space.bilibili.com/474380680 本文是Android虚拟机系列文章的第三篇,专门介绍Andorid系统上曾经使用 ...

  6. 深入理解Java 注解原理

    *注解的用途 注解(Annotation)是JDK1.5引入的新特性,包含在java.lang.annotation包中,它是附加在代码中的一些元信息,将一个类的外部信息与内部成员联系起来,在编 译. ...

  7. 并发编程之美,带你深入理解java多线程原理

    1.什么是多线程? 多线程是为了使得多个线程并行的工作以完成多项任务,以提高系统的效率.线程是在同一时间需要完成多项任务的时候被实现的. 2.了解多线程 了解多线程之前我们先搞清楚几个重要的概念! 如 ...

  8.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原理之内存分配策略(二)

    更多Android高级架构进阶视频学习请点击:https://space.bilibili.com/474380680 1.对象优先在Eden分配 大多情况,对象在新生代Eden区分配.当Eden区没 ...

  9.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原理之垃圾回收器机制(一)

    更多Android高级架构进阶视频学习请点击:https://space.bilibili.com/474380680 对于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这三个部分而言,其生命周期与相关线程有关,随 ...

随机推荐

  1. 理解I/O Completion Port

    欢迎阅读此篇IOCP教程.我将先给出IOCP的定义然后给出它的实现方法,最后剖析一个Echo程序来为您拨开IOCP的谜云,除去你心中对IOCP的烦恼.OK,但我不能保证你明白IOCP的一切,但我会尽我 ...

  2. 作品第二课----点击DIV显示其内容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quo ...

  3. Web开发需要关注的技术细节

    摘要:在网站发布前,开发者需要关注有许多的技术细节,比如接口设计.用户体验.安全性.Web标准.性能.SEO等,倘若一个疏忽就会影响到整体的体验效果.作为一名Web开发者,哪些技术细节需要考虑呢? [ ...

  4. bzoj 4016 [FJOI2014]最短路径树问题(最短路径树+树分治)

    4016: [FJOI2014]最短路径树问题 Time Limit: 5 Sec  Memory Limit: 512 MBSubmit: 426  Solved: 147[Submit][Stat ...

  5. POJ 3186Treats for the Cows (区间DP)

    详见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string.h> using namespace s ...

  6. 337. House Robber III

    二刷吧..不知道为什么house robbery系列我找不到笔记,不过印象中做了好几次了. 不是很难,用的post-order做bottom-up的运算. 对于一个Node来说,有2种情况,一种是选( ...

  7. hdu 4651 Partition (利用五边形定理求解切割数)

    下面内容摘自维基百科: 五边形数定理[编辑] 五边形数定理是一个由欧拉发现的数学定理,描写叙述欧拉函数展开式的特性[1] [2].欧拉函数的展开式例如以下: 亦即 欧拉函数展开后,有些次方项被消去,仅 ...

  8. PureMVC(JS版)源码解析(十一):Model类

          这篇博文讲PureMVC三个核心类——Model类.Model类的构造函数及工厂函数[即getInstance()方法]和View类.Controller类是一样的,这里就不重复讲解了,只 ...

  9. XC文件管理器(Android应用)

    XC文件管理器,是基于Android4.4开发的一个方便易用的文件管理器,具有文件的目录管理和文件的管理,主要包括文件的新建.删除.重命名.复制,移动剪切以及文件详情查看等文件和目录的功能,同时支持文 ...

  10. JavaScript 应用开发 #3:应用的主视图

    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在应用里面,创建了表示数据的模型,表示数据列表的集合,组织模型显示的视图与模板.下面, 我们要想办法,去把模型的列表显示在应用的界面上.这样我们就可以再去为应用创建一个主要的视图,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