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认证得总结:

这个讲述的步骤也是先创建超管用户,关闭服务,然后生成密钥文件,开启安全认证,启动服务

相关概念

先来看一张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有四个组件:mongos、config server、shard、replica set。

mongos,数据库集群请求的入口,所有的请求都通过mongos进行协调,不需要在应用程序添加一个路由选择器,mongos自己就是一个请求分发中心,它负责把对应的数据请求请求转发到对应的shard服务器上。在生产环境通常有多mongos作为请求的入口,防止其中一个挂掉所有的mongodb请求都没有办法操作。

config server,顾名思义为配置服务器,存储所有数据库元信息(路由、分片)的配置。mongos本身没有物理存储分片服务器和数据路由信息,只是缓存在内存里,配置服务器则实际存储这些数据。mongos第一次启动或者关掉重启就会从 config server 加载配置信息,以后如果配置服务器信息变化会通知到所有的 mongos 更新自己的状态,这样 mongos 就能继续准确路由。在生产环境通常有多个 config server 配置服务器,因为它存储了分片路由的元数据,防止数据丢失!

shard,分片(sharding)是指将数据库拆分,将其分散在不同的机器上的过程。将数据分散到不同的机器上,不需要功能强大的服务器就可以存储更多的数据和处理更大的负载。基本思想就是将集合切成小块,这些块分散到若干片里,每个片只负责总数据的一部分,最后通过一个均衡器来对各个分片进行均衡(数据迁移)。

replica set,中文翻译副本集,其实就是shard的备份,防止shard挂掉之后数据丢失。复制提供了数据的冗余备份,并在多个服务器上存储数据副本,提高了数据的可用性, 并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仲裁者(Arbiter),是复制集中的一个MongoDB实例,它并不保存数据。仲裁节点使用最小的资源并且不要求硬件设备,不能将Arbiter部署在同一个数据集节点中,可以部署在其他应用服务器或者监视服务器中,也可部署在单独的虚拟机中。为了确保复制集中有奇数的投票成员(包括primary),需要添加仲裁节点做为投票,否则primary不能运行时不会自动切换primary。

简单了解之后,我们可以这样总结一下,应用请求mongos来操作mongodb的增删改查,配置服务器存储数据库元信息,并且和mongos做同步,数据最终存入在shard(分片)上,为了防止数据丢失同步在副本集中存储了一份,仲裁在数据存储到分片的时候决定存储到哪个节点。

环境准备

系统系统 centos6.5

三台服务器:192.168.0.75/84/86

安装包: mongodb-linux-x86_64-3.4.6.tgz

服务器规划

服务器75 服务器84 服务器86
mongos mongos mongos
config server config server config server
shard server1 主节点 shard server1 副节点 shard server1 仲裁
shard server2 仲裁 shard server2 主节点 shard server2 副节点
shard server3 副节点 shard server3 仲裁 shard server3 主节点

端口分配:

mongos:20000
config:21000
shard1:27001
shard2:27002
shard3:27003

集群搭建

1、安装mongodb

#解压
tar -xzvf mongodb-linux-x86_64-3.4.6.tgz -C /usr/local/
#改名
mv mongodb-linux-x86_64-3.4.6 mongodb

分别在每台机器建立conf、mongos、config、shard1、shard2、shard3六个目录,因为mongos不存储数据,只需要建立日志文件目录即可。

mkdir -p /usr/local/mongodb/conf
mkdir -p /usr/local/mongodb/mongos/log
mkdir -p /usr/local/mongodb/config/data
mkdir -p /usr/local/mongodb/config/log
mkdir -p /usr/local/mongodb/shard1/data
mkdir -p /usr/local/mongodb/shard1/log
mkdir -p /usr/local/mongodb/shard2/data
mkdir -p /usr/local/mongodb/shard2/log
mkdir -p /usr/local/mongodb/shard3/data
mkdir -p /usr/local/mongodb/shard3/log

配置环境变量

vim /etc/profile
# 内容
export MONGODB_HOME=/usr/local/mongodb
export PATH=$MONGODB_HOME/bin:$PATH
# 使立即生效
source /etc/profile

2、config server配置服务器

mongodb3.4以后要求配置服务器也创建副本集,不然集群搭建不成功。

添加配置文件

vi /usr/local/mongodb/conf/config.conf

## 配置文件内容
pidfilepath = /usr/local/mongodb/config/log/configsrv.pid
dbpath = /usr/local/mongodb/config/data
logpath = /usr/local/mongodb/config/log/congigsrv.log
logappend = true bind_ip = 0.0.0.0
port = 21000
fork = true #declare this is a config db of a cluster;
configsvr = true #副本集名称
replSet=configs #设置最大连接数
maxConns=20000

启动三台服务器的config server

mongod -f /usr/local/mongodb/conf/config.conf

登录任意一台配置服务器,初始化配置副本集

#连接
mongo --port 21000
#config变量
config = {
... _id : "configs",
... members : [
... {_id : 0, host : "192.168.0.75:21000" },
... {_id : 1, host : "192.168.0.84:21000" },
... {_id : 2, host : "192.168.0.86:21000" }
... ]
... } #初始化副本集
rs.initiate(config)

其中,"_id" : "configs"应与配置文件中配置的 replicaction.replSetName 一致,"members" 中的 "host" 为三个节点的 ip 和 port

3、配置分片副本集(三台机器)

设置第一个分片副本集

配置文件

vi /usr/local/mongodb/conf/shard1.conf

#配置文件内容
#——————————————–
pidfilepath = /usr/local/mongodb/shard1/log/shard1.pid
dbpath = /usr/local/mongodb/shard1/data
logpath = /usr/local/mongodb/shard1/log/shard1.log
logappend = true bind_ip = 0.0.0.0
port = 27001
fork = true #打开web监控
httpinterface=true
rest=true #副本集名称
replSet=shard1 #declare this is a shard db of a cluster;
shardsvr = true #设置最大连接数
maxConns=20000

启动三台服务器的shard1 server

mongod -f /usr/local/mongodb/conf/shard1.conf

登陆任意一台服务器,初始化副本集

mongo --port 27001
#使用admin数据库
use admin
#定义副本集配置,第三个节点的 "arbiterOnly":true 代表其为仲裁节点。
config = {
... _id : "shard1",
... members : [
... {_id : 0, host : "192.168.0.75:27001" },
... {_id : 1, host : "192.168.0.84:27001" },
... {_id : 2, host : "192.168.0.86:27001” , arbiterOnly: true }
... ]
... }
#初始化副本集配置
rs.initiate(config);

设置第二个分片副本集

配置文件

vi /usr/local/mongodb/conf/shard2.conf

#配置文件内容
#——————————————–
pidfilepath = /usr/local/mongodb/shard2/log/shard2.pid
dbpath = /usr/local/mongodb/shard2/data
logpath = /usr/local/mongodb/shard2/log/shard2.log
logappend = true bind_ip = 0.0.0.0
port = 27002
fork = true #打开web监控
httpinterface=true
rest=true #副本集名称
replSet=shard2 #declare this is a shard db of a cluster;
shardsvr = true #设置最大连接数
maxConns=20000

启动三台服务器的shard2 server

mongod -f /usr/local/mongodb/conf/shard2.conf

登陆任意一台服务器,初始化副本集

mongo --port 27002
#使用admin数据库
use admin
#定义副本集配置
config = {
... _id : "shard2",
... members : [
... {_id : 0, host : "192.168.0.75:27002" , arbiterOnly: true },
... {_id : 1, host : "192.168.0.84:27002" },
... {_id : 2, host : "192.168.0.86:27002" }
... ]
... } #初始化副本集配置
rs.initiate(config);

设置第三个分片副本集

配置文件

vi /usr/local/mongodb/conf/shard3.conf

#配置文件内容
#——————————————–
pidfilepath = /usr/local/mongodb/shard3/log/shard3.pid
dbpath = /usr/local/mongodb/shard3/data
logpath = /usr/local/mongodb/shard3/log/shard3.log
logappend = true bind_ip = 0.0.0.0
port = 27003
fork = true #打开web监控
httpinterface=true
rest=true #副本集名称
replSet=shard3 #declare this is a shard db of a cluster;
shardsvr = true #设置最大连接数
maxConns=20000

启动三台服务器的shard3 server

mongod -f /usr/local/mongodb/conf/shard3.conf

登陆任意一台服务器,初始化副本集

mongo --port 27003
#使用admin数据库
use admin
#定义副本集配置
config = {
... _id : "shard3",
... members : [
... {_id : 0, host : "192.168.0.75:27003" },
... {_id : 1, host : "192.168.0.84:27003" , arbiterOnly: true},
... {_id : 2, host : "192.168.0.86:27003" }
... ]
... } #初始化副本集配置
rs.initiate(config);

4、配置路由服务器 mongos

先启动配置服务器和分片服务器,后启动路由实例启动路由实例:(三台机器)

vi /usr/local/mongodb/conf/mongos.conf

#内容
pidfilepath = /usr/local/mongodb/mongos/log/mongos.pid
logpath = /usr/local/mongodb/mongos/log/mongos.log
logappend = true bind_ip = 0.0.0.0
port = 20000
fork = true #监听的配置服务器,只能有1个或者3个 configs为配置服务器的副本集名字
configdb = configs/192.168.0.75:21000,192.168.0.84:21000,192.168.0.86:21000 #设置最大连接数
maxConns=20000

启动三台服务器的mongos server

mongos -f /usr/local/mongodb/conf/mongos.conf

5、启用分片

目前搭建了mongodb配置服务器、路由服务器,各个分片服务器,不过应用程序连接到mongos路由服务器并不能使用分片机制,还需要在程序里设置分片配置,让分片生效。

登陆任意一台mongos

mongo --port 20000
#使用admin数据库
user admin
#串联路由服务器与分配副本集
sh.addShard("shard1/192.168.0.75:27001,192.168.0.84:27001,192.168.0.86:27001")
sh.addShard("shard2/192.168.0.75:27002,192.168.0.84:27002,192.168.0.86:27002")
sh.addShard("shard3/192.168.0.75:27003,192.168.0.84:27003,192.168.0.86:27003")
#查看集群状态
sh.status()

6、测试

目前配置服务、路由服务、分片服务、副本集服务都已经串联起来了,但我们的目的是希望插入数据,数据能够自动分片。连接在mongos上,准备让指定的数据库、指定的集合分片生效。

#指定testdb分片生效
db.runCommand( { enablesharding :"testdb"});
#指定数据库里需要分片的集合和片键
db.runCommand( { shardcollection : "testdb.table1",key : {id: 1} } )

我们设置testdb的 table1 表需要分片,根据 id 自动分片到 shard1 ,shard2,shard3 上面去。要这样设置是因为不是所有mongodb 的数据库和表 都需要分片!

测试分片配置结果

mongo  127.0.0.1:20000
#使用testdb
use testdb;
#插入测试数据
for (var i = 1; i <= 100000; i++)
db.table1.save({id:i,"test1":"testval1"});
#查看分片情况如下,部分无关信息省掉了
db.table1.stats(); {
"sharded" : true,
"ns" : "testdb.table1",
"count" : 100000,
"numExtents" : 13,
"size" : 5600000,
"storageSize" : 22372352,
"totalIndexSize" : 6213760,
"indexSizes" : {
"_id_" : 3335808,
"id_1" : 2877952
},
"avgObjSize" : 56,
"nindexes" : 2,
"nchunks" : 3,
"shards" : {
"shard1" : {
"ns" : "testdb.table1",
"count" : 42183,
"size" : 0,
...
"ok" : 1
},
"shard2" : {
"ns" : "testdb.table1",
"count" : 38937,
"size" : 2180472,
...
"ok" : 1
},
"shard3" : {
"ns" : "testdb.table1",
"count" :18880,
"size" : 3419528,
...
"ok" : 1
}
},
"ok" : 1
}

可以看到数据分到3个分片,各自分片数量为: shard1 “count” : 42183,shard2 “count” : 38937,shard3 “count” : 18880。已经成功了!

后期运维

启动关闭

mongodb的启动顺序是,先启动配置服务器,在启动分片,最后启动mongos.

mongod -f /usr/local/mongodb/conf/config.conf
mongod -f /usr/local/mongodb/conf/shard1.conf
mongod -f /usr/local/mongodb/conf/shard2.conf
mongod -f /usr/local/mongodb/conf/shard3.conf
mongod -f /usr/local/mongodb/conf/mongos.conf

关闭时,直接killall杀掉所有进程

killall mongod
killall mongos



对于搭建好的mongodb副本集加分片集群,为了安全,启动安全认证,使用账号密码登录。

默认的mongodb是不设置认证的。只要ip和端口正确就能连接,这样是不安全的。mongodb官网上也说,为了能保障mongodb的安全可以做以下几个步骤:

1、使用新的端口,默认的27017端口如果一旦知道了ip就能连接上,不太安全

2、设置mongodb的网络环境,最好将mongodb部署到公司服务器内网,这样外网是访问不到的。公司内部访问使用vpn等

3、开启安全认证。认证要同时设置服务器之间的内部认证方式,同时要设置客户端连接到集群的账号密码认证方式

环境准备

最简单的集群是3*3,即三个分片和三个副本集,可以保证高可用,即使一台机器全宕机了,服务仍然能够正常访问。

mongodb版本:mongodb-linux-x86_64-rhel70-3.4.9.tgz

操作系统:centos7

三台服务器:10.12.40.82,10.12.40.83,10.12.40.86

10.12.40.82 10.12.40.83 10.12.40.86
mongos:23000 mongos:23000 mongos:23000
config server:23100 config server:23100 config server:23100
shard server1 主节点:23101 shard server1从节点:23101 shard server1 仲裁节点:23101
shard server2从节点:23102 shard server2仲裁节点:23102 shard server2主节点:23102
shard server3仲裁节点:23103 shard server3主节点:23103 shard server3从节点:23103

对副本集执行访问控制需要配置两个方面:

1、副本集和共享集群的各个节点成员之间使用内部身份验证,可以使用密钥文件或x.509证书。密钥文件比较简单,本文介绍的也是使用密钥文件,官方推荐如果是测试环境可以使用密钥文件,但是正是环境,官方推荐x.509证书。原理就是,集群中每一个实例彼此连接的时候都检验彼此使用的证书的内容是否相同。只有证书相同的实例彼此才可以访问

2、使用客户端连接到mongodb集群时,开启访问授权。对于集群外部的访问。如通过可视化客户端,或者通过代码连接的时候,需要开启授权。

下面开始详细说明:

1、生成密钥文件

1.1 在keyfile身份验证中,副本集中的每个mongod实例都使用keyfile的内容作为共享密码,只有具有正确密钥文件的mongod或者mongos实例可以连接到副本集。密钥文件的内容必须在6到1024个字符之间,并且在unix/linux系统中文件所有者必须有对文件至少有读的权限。

1.2 可以用任何方式生成密钥文件例如:

openssl rand -base64 756 > /data/mongodb/testKeyFile.file
chmod 400 /data/mongodb/keyfile/testKeyFile.file

第一条命令是生成密钥文件,第二条命令是使用chmod更改文件权限,为文件所有者提供读权限

2、将密钥复制到集群中的每台机器(82,83,86)的指定位置

如:scp -P22 /data/mongodb/testKeyFile.file root@10.12.40.86:/data/mongodb

2.1一定要保证密钥文件一致。文件位置随便。但是为了方便查找,建议每台机器都放到一个固定的位置。我的配置文件都放在/data/mongodb/testKeyFile.file

3、预先创建好一个管理员账号和密码然后将集群中的所有mongod和mongos全部关闭

账号可以在集群认开启认证以后添加。但是那时候添加比较谨慎。只能添加一次,如果忘记了就无法再连接到集群。建议在没开启集群认证的时候先添加好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然后再开启认证再重启

连接任意一台机器的mongos

mongo --port 23000

添加用户

use admin   //注意一定要使用admin数据库
db.createUser({user:"your account",pwd:"your password",roles:[{role:"root",db:"admin"}]})

然后依次连接到每一台机器上执行。

killall mongod
killall mongos

然后删除每个mongod实例存储数据存储路径下面的mongod.lock(如果后面启动不报错可以不处理)

3.1可以发现。集群多少有的节点都关闭了。没开启认证的集群如果开启认证需要集群宕机几分钟。当然也有热启动的方式,官方文档中有介绍

说明:可以先开启认证重启后再添加用户。但是只能在admin库添加一次,所以如果忘记了,或者权限分配不恰当就无法再更改,所以建议先添加用户再开启认证重启,并且集群不建议在每个单节点添加用户,并且建议单节点关闭初始添加账号的权限,详情见enableLocalhostAuthBypass)

4、使用访问控制强制重新启动复制集的每个成员

这个步骤比较重要。设置访问控制有两种方式。我选择在配置文件里面配置好。(也可以在启动命令时使用命令来指定)

4.1依次在每台机器上的mongod(注意是所有的mongod不是mongos)的配置文件中加入下面一段配置。如我在10.12.40.83上的config server,shard1,shard2,shard3都加入下面的配置文件

security:
keyFile: /data/mongodb/testKeyFile.file
authorization: enabled

4.2依次在每台机器上的mongos配置文件中加入下面一段配置。如我在10.12.40.83上的mongos配置文件中加入上面的一段配置

security:   keyFile: /data/mongodb/testKeyFile.file

解释:

mongos比mongod少了authorization:enabled的配置。原因是,副本集加分片的安全认证需要配置两方面的,副本集各个节点之间使用内部身份验证,用于内部各个mongo实例的通信,只有相同keyfile才能相互访问。所以都要开启keyFile: /data/mongodb/testKeyFile.file

然而对于所有的mongod,才是真正的保存数据的分片。mongos只做路由,不保存数据。所以所有的mongod开启访问数据的授权authorization:enabled。这样用户只有账号密码正确才能访问到数据

4.3 重启每个mongo示例。因为我的认证配置在了配置文件里面,所以启动命令不需要再加认证的参数 (例如--auth等)

mongod -f /data/mongodb/config/configs.config
mongod -f /data/mongodb/config/shard1.config
mongod -f /data/mongodb/config/shard2.config
mongod -f /data/mongodb/config/shard3.config
mongos -f /data/mongodb/config/mongos.config

依次重启三台机器的mongod和mongos实例

5、连接mongodb集群

如果用mongo sell脚本连接

mongo --port 23000
use admin
db.auth("your account","your password")

如果返回1表示连接成功,然后你就可以访问自己的数据库啦~!如use testDB

如果使用mongodb连接工具。我用的是Robo3T。在连接的时候选择使用authentization



mongodb集群搭建(分片+副本)开启安全认证的更多相关文章

  1. MongoDB集群搭建-分片

    MongoDB集群搭建-分片 一.场景: 1,机器的磁盘不够用了.使用分片解决磁盘空间的问题. 2,单个mongod已经不能满足写数据的性能要求.通过分片让写压力分散到各个分片上面,使用分片服务器自身 ...

  2. mongodb3.6集群搭建:分片+副本集

    mongodb是最常用的noSql数据库,在数据库排名中已经上升到了前五.这篇文章介绍如何搭建高可用的mongodb(分片+副本)集群. 在搭建集群之前,需要首先了解几个概念:路由,分片.副本集.配置 ...

  3. MongoDB集群搭建之副本集模仿主从模式的行为

    #模拟主节点异常中断 [root@ba3b27d855f6 bin]# kill -9 199 [root@ba3b27d855f6 bin]#   #连接到其中一台备份节点 [root@ba3b27 ...

  4. mongodb 搭建集群(分片+副本集)

    mongodb  搭建集群(分片+副本集) 一.搭建结构图: 二.搭建步骤:

  5. MongoDB集群搭建-副本集

    MongoDB集群搭建-副本集 概念性的知识,可以参考本人博客地址: 一.Master-Slave方案: 主从: 二.Replica Set方案: 副本集: 步骤:(只要按步骤操作,100%成功) 1 ...

  6. Mongodb 集群搭建以及常见错误

    Mongodb 集群搭建以及常见错误 1 关于Replica Sets +Sharding(主从复制加分片)搭建,不这详细去说,网上有很多,大部分的例子就三台服务器之间做主从复制,分2个shard,架 ...

  7. Mongodb集群搭建之 Replica Set

    Mongodb集群搭建之 Replica Set Replica Set 中文翻译叫做副本集,不过我并不喜欢把英文翻译成中文,总是感觉怪怪的.其实简单来说就是集群当中包含了多份数据,保证主节点挂掉了, ...

  8. mongodb集群搭建过程记录

    mongodb集群搭建花费比较长的时间,在此记录下过程,方便以后使用 一 软件环境 系统:ubuntu 18.04,mongodb 社区版4.2 https://docs.mongodb.com/ma ...

  9. mongodb集群搭建(分片+副本)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tyouknow/p/7344005.html 相关概念 先来看一张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有四个组件:mongos.config server ...

随机推荐

  1. MLX90640 红外热成像仪测温模块简要介绍说明

    MLX90640 红外热成像仪测温模块简要介绍说明 (1) A 型和 B 型的区别 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视场角不同: A 型为 110*75° , B 型为 55*35° ,通俗一点讲就是 A 型是广 ...

  2. NodeJS 基于 Dapr 构建云原生微服务应用,从 0 到 1 快速上手指南

    Dapr 是一个可移植的.事件驱动的运行时,它使任何开发人员能够轻松构建出弹性的.无状态和有状态的应用程序,并可运行在云平台或边缘计算中,它同时也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开发框架.Dapr 确保开发人员专注 ...

  3. 新建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来源:牛客网

    题目 链接:https://ac.nowcoder.com/acm/contest/28886/1015 来源:牛客网 时间限制:C/C++ 1秒,其他语言2秒 空间限制:C/C++ 32768K,其 ...

  4. 在less里面使用js函数

    .colorPaletteMixin() { @functions: ~`(function() { this.colorPalette = function() { return '123px'; ...

  5. Vue $nextTick && 过度与动画

    1 # $nextTick 2 # 1.语法: this.$nextTick(回调函数); 3 # 2.作用:在下一次DOM更新结束后执行其指定的回调. 4 # 3.什么时候用:当改变数据后,要基于更 ...

  6. 函数,递归以及dom简单操作

    函数 函数概述 函数就是具备某个功能的一个工具.是完成某个功能的一段代码. 系统提供了很多函数,但是并不能包含所有的功能,所以有些功能需要我们自己来写----自定义函数.函数定义好以后,就可以像系统函 ...

  7. 文件上传接入阿里云OSS

    目的:将文件交给阿里云进行管理,可避免文件对本地服务器资源的占用,阿里云OSS还可根据读写偏好选择合适的文件存储类型服务器,文件异地备份等 一.阿里云OSS基础了解(前提) 1.存储空间(Bucket ...

  8. ASP.Net Core异步编程

    ASP.Net Core异步编程 概念 什么是异步编程? 异步编程是可以让程序并行运行的一种手段,其可以让程序中的一个工作单元与主应用程序线程分开独立运行,并且在工作单元运行结束后,会通知主应用程序线 ...

  9. python中的画图神器——turtle模块

    turtle库的基础命令介绍(1)画布画布cancas是绘图区域,可以设置它的大小和初始位置 turtle.screensize(1000,600,'red') 大小的设置 turtle.setup( ...

  10. rh358 001 Linux网络与systemd设置

    358 rhel7 ce ansible 部署服务 dhcp nginx vanish haproxy 打印机服务 服务管理自动化 systemd与systemctl systemctl 来管理sy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