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3.x配置说明
Mongodb 3.x配置说明,本文内容忽略了Enterprise版和一些不常用的配置。
一、配置说明
在Mongod安装包中,包含2个进程启动文件:mongod和mongos;其中mongd是核心基础进程,用来接收读写请求、负责存储实际数据,mongod实例是构成集群的基本单位,比如Replication set、Sharding Cluster、Config Servers等;mongos是Sharding Cluster架构模式中的“路由”进程,即客户端请求访问mongos,然后有mongos将请求转发给合适的sharding server执行操作,并将result返回给客户端,所以mongos基本不存储数据,只是在内存中缓存部分shard key与sharding server的对应关系,便于路由。
在配置文件方面,mongod和mongos有很多相同之处,下文中如有区别之处将会特别指出。
在一个节点上,通常同时启动mongod和mongos进程是正常的,他们之间不存在资源竞争,但是为了避免冲突,我们希望它们使用各自的配置文件,比如mongod.conf、mongos.conf;mongodb的某些平台下的安装包中没有自带配置文件,需要开发者自己创建。
重要配置参数讲解如下:
1、processManagement:
fork: <true | false>
描述:是否以fork模式运行mongod/mongos进程,默认为false。
pidFilePath:<路径>
描述:配合"fork:true"参数,将mongod/mongos进程ID写入指定的文件,如果不指定,将不会创建PID文件。
2、net:
bindIp: <127.0.0.1>
描述:mongod/monogs进程绑定的IP,application通过此IP、port建立链接。可以绑定在任意网卡接口上,如果你的mongos/mongod只需要内网访问,可以绑定在内网IP(例如:192.168.1.100),如果需要外网访问,那么则绑定外网IP,如果此值为“0.0.0.0”,则绑定到所有接口即内网、外网IP均可以访问。(不建议)可以绑定都多个ip上,ip地址之间用“,”分割。
port: 27017
描述:mongod/mongos侦听端口,默认为27017;不过因为mongodb有2种典型的架构模式:replica set和sharding,如果开发者在一个节点上部署多个mongod实例,需要注意修改此端口以避免冲突。
maxIncomingConnections: 65536
描述:mongod/mongos进程允许的最大连接数,如果此值超过操作系统配置的连接数阀值,将不会生效(ulimit);默认值为65536。通常客户端将会使用连接池机制,可以有效的控制每个客户端的链接个数。
wireObjectCheck: true
描述:当客户端写入数据时,mongos/mongod是否检测数据的有效性(BSON),如果数据格式不良,此insert、update操作将会被拒绝;默认值为true
ipv6: false
描述:是否支持mongos/mongod多个实例之间使用IPV6网络,默认值为false。此值需要在整个cluster中保持一致。
3、storage:
dbPath: db
描述:mongod进程存储数据目录,此配置仅对mongod进程有效。默认值为:/data/db。
indexBuildRetry: true
描述:当构建索引时mongod意外关闭,那么再次启动是否重新构建索引;索引构建失败,mongod重启后将会删除尚未完成的索引,但是否重建由此参数决定。默认值为true。
repairPath: _tmp
描述:配合--repair启动命令参数,在repair期间使用此目录存储临时数据,repair结束后此目录下数据将被删除,此配置仅对mongod进程有效。不建议在配置文件中配置,而是使用mongod启动命令指定。
engine: mmapv1
描述:存储引擎类型,mongodb 3.0之后支持“mmapv1”、“wiredTiger”两种引擎,默认值为“mmapv1”;官方宣称wiredTiger引擎更加优秀。
journal:
enabled: true
描述:是否开启journal日志持久存储,journal日志用来数据恢复,是mongod最基础的特性,通常用于故障恢复。64位系统默认为true,32位默认为false,建议开启,仅对mongod进程有效。
directoryPerDB: false
描述:是否将不同DB的数据存储在不同的目录中,dbPath的子目录,目录名为db的名称。对已经存储数据的mongod修改此值,需要首先使用mongodump指令将数据导出,然后关闭mongod,再修改此值和指定新的dbPath,然后使用mongorestore指令重新导入数据。(即导出数据,并使用mongorestore将数据重新写入mongod的新目录中)
对于replica set架构模式,只需要在每个secondary依次操作:关闭secondary,然后配置新的dbPath,然后启动即可(会执行初始化sync,从primary中将数据去完全同步到本地)。最后操作primary。
此参数仅对mongod进程有效,默认值为false,不建议修改此值
syncPeriodSecs: 60
描述:mongod使用fsync操作将数据flush到磁盘的时间间隔,默认值为60(单位:秒),强烈建议不要修改此值;mongod将变更的数据写入journal后再写入内存,并间歇性的将内存数据flush到磁盘中,即延迟写入磁盘,有效提升磁盘效率。此指令不影响journal存储,仅对mongod有效。
mmapv1:(如下配置仅对MMAPV1引擎生效)
quota:
enforced: false
描述:配额管理,是否限制每个DB所能持有的最大文件数量,仅对mongod有效,默认值为false,建议保持默认值。
maxFilesPerDB: 8
描述:如果enforce开启,每个DB所持有的存储文件不会超过此阀值。仅对mongod进程有效。
smallFiles: false
描述:是否使用小文件存储数据;如果此值为true,mongod将会限定每个数据文件的大小为512M(默认最大为2G),journal降低到128M(默认为1G)。如果DB的数据量较大,将会导致每个DB创建大量的小文件,这对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在production环境下,不建议修改此值,在测试时可以设置为true,节约磁盘。
journal:
commitIntervalMs: 100
描述:mongod进程提交journal日志的时间间隔,即fsync的间隔。考虑到磁盘效能,mongod间歇性的flush日志数据;此值越小,数据丢失的可能性越低,磁盘消耗越大,性能越低。如果希望write操作强制立即写入journal,可以传递参数选项“j:true”(在客户端write操作中指定此选项即可),此操作(包括此前尚未提交的)将会立即fsync到磁盘。仅对mongod有效,单位:毫秒
nsSize: 每个database的namespace文件的大小,默认为16,单位:M;最大值可以设置为2048,即dbpath下“.ns”后缀文件的大小。16M基本上可以保存24000条命名条目,新建一个collection或者index信息,即会增加一个namespace条目;如果你的database下需要创建大量的collection(比如数据分析),则可以适度调大此值。
wiredTiger:(如下配置仅对wiredTiger引擎生效(3.0以上版本)
engineConfig:
cacheSizeGB: 8
描述:wiredTiger缓存工作集(working set)数据的内存大小,单位:GB,此值决定了wiredTiger与mmapv1的内存模型不同,它可以限制mongod对内存的使用量,而mmapv1则不能(依赖于系统级的mmap)。默认情况下,cacheSizeGB的值为假定当前节点只部署一个mongod实例,此值的大小为物理内存的一半;如果当前节点部署了多个mongod进程,那么需要合理配置此值。如果mongod部署在虚拟容器中(比如,lxc,cgroups,Docker)等,它将不能使用整个系统的物理内存,则需要适当调整此值。默认值为物理内存的一半。
journalCompressor: snappy
描述:journal日志的压缩算法,可选值为“none”、“snappy”、“zlib”。
directoryForIndexes: false
描述:是否将索引和collections数据分别存储在dbPath单独的目录中。即index数据保存“index”子目录,collections数据保存在“collection”子目录。默认值为false,仅对mongod有效。
collectionConfig:
blockCompressor: snappy
描述:collection数据压缩算法,可选值“none”、“snappy”、“zlib”。开发者在创建collection时可以指定值,以覆盖此配置项。如果mongod中已经存在数据,修改此值不会带来问题,旧数据仍然使用原来的算法解压,新数据文件将会采用新的解压缩算法。
indexConfig:
prefixCompression: true
描述:是否对索引数据使用“前缀压缩”(prefix compression,一种算法)。前缀压缩,对那些经过排序的值存储,有很大帮助,可以有效的减少索引数据的内存使用量。默认值为true。
4、operationProfiling:
slowOpThresholdMs: 100
描述:数据库profiler判定一个操作是“慢查询”的时间阀值,单位毫秒;mongod将会把慢查询记录到日志中,即使profiler被关闭。当profiler开启时,慢查询记录还会被写入“system.profile”这个系统级的collection中。请参看mongod profiler相关文档。默认值为100,此值只对mongod进程有效。
mode: off
描述:数据库profiler级别,操作的性能信息将会被写入日志文件中,可选值:
1)off:关闭profiling
2)slowOp:on,只包含慢操作日志
3)all:on,记录所有操作
数据库profiling会影响性能,建议只在性能调试阶段开启。此参数仅对mongod有效。
5、replication:(复制集架构模式配置,如果只是单点,则无需配置)
oplogSizeMB: 10240
描述:replication操作日志的最大尺寸,单位:MB。mongod进程根据磁盘最大可用空间来创建oplog,比如64位系统,oplog为磁盘可用空间的5%,一旦mongod创建了oplog文件,此后再次修改oplogSizeMB将不会生效。此值不要设置的太小, 应该足以保存24小时的操作日志,以保证secondary有充足的维护时间;如果太小,secondary将不能通过oplog来同步数据,只能全量同步。此值仅对mongod有效。
enableMajorityReadConcern: false
描述:是否开启readConcern的级别为“majority”,默认为false;只有开启此选项,才能在read操作中使用“majority”。(3.2+版本)
replSetName: <无默认值>
描述:“复制集”的名称,复制集中的所有mongd实例都必须有相同的名字,sharding分布式下,不同的sharding应该使用不同的replSetName。仅对mongod有效。
secondaryIndexPrefetch: all
描述:只对mmapv1存储引擎有效。复制集中的secondary,从oplog中运用变更操作之前,将会先把索引加载到内存中,默认情况下,secondaries首先将操作相关的索引加载到内存,然后再根据oplog应用操作。可选值:
1)none:secondaries不将索引数据加载到内容
2)all:sencondaries将此操作有关的索引数据加载到内存
3)_id_only:只加载_id索引
默认值为:all,此配置仅对mongod有效。
localPingThresholdMs: 15
描述:ping时间,单位:毫秒,mongos用来判定将客户端read请求发给哪个secondary。仅对mongos有效。默认值为15,和客户端driver中的默认值一样。当mongos接收到客户端read请求,它将:
1、找出复制集中ping值最小的member。
2、将延迟值被此值允许的members,构建一个列表
3、从列表中随机选择一个member。
ping值是动态值,每10秒计算一次。mongos将客户端请求转发给延迟较小(与此值相比)的某个secondary节点。仅对mongos有效。
6、sharding:(仅对sharding架构模式下有效)
clusterRole: <无默认值>
描述:在sharding集群中,此mongod实例的角色,可选值:
1、configsvr:此实例为config server,此实例默认侦听27019端口
2、shardsvr:此实例为shard(分片),侦听27018端口
此配置仅对mongod有效。通常config server和sharding server需要使用各自的配置文件。
archiveMovedChunks: true
描述:当chunks因为“负载平衡”而迁移到其他节点时,mongod是否将这些chunks归档,并保存在dbPath下“moveChunk”目录下,mongod不会删除moveChunk下的文件。默认为true。
autoSplit: true
描述:是否开启sharded collections的自动分裂,仅对mongos有效。如果所有的mongos都设定为false,那么collections数据增长但不能分裂成新的chunks。因为集群中任何一个mongos进程都可以触发split,所以此值需要在所有mongos行保持一致。仅对mongos有效。
configDB: <无默认值>
描述:设定config server的地址列表,每个server地址之间以“,”分割,通常sharded集群中指定1或者3个config server。(生产环境,通常是3个config server,但1个也是可以的)。所有的mongos实例必须配置一样,否则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问题。仅对mongos有效。
chunkSize: 64
描述:sharded集群中每个chunk的大小,单位:MB,默认为64,此值对于绝大多数应用而言都是比较理想的。chunkSize太大会导致分布不均,太小会导致分裂成大量的chunk而经常移动
##整个sharding集群中,此值需要保持一致,集群启动后修改此值将不再生效。仅对mongos有效。
7、sytemsLog:(系统日志,必须配置)
verbosity: 0
描述:日志级别,0:默认值,包含“info”信息,1~5,即大于0的值均会包含debug信息
quiet: true
描述:"安静",此时mongod/mongos将会尝试减少日志的输出量。不建议在production环境下开启,否则将会导致跟踪错误比较困难。
traceAllExceptions: true
描述:打印异常详细信息。
path: logs/mongod.log
logAppend: false
描述:如果为true,当mongod/mongos重启后,将在现有日志的尾部继续添加日志。否则,将会备份当前日志文件,然后创建一个新的日志文件;默认为false。
logRotate: rename
描述:日志“回转”,防止一个日志文件特别大,则使用logRotate指令将文件“回转”,可选值:
1)rename:重命名日志文件,默认值。
2)reopen:使用linux日志rotate特性,关闭并重新打开此日志文件,可以避免日志丢失,但是logAppend必须为true。
destination: file
描述:日志输出目的地,可以指定为“ file”或者“syslog”,表述输出到日志文件,如果不指定,则会输出到标准输出中(standard output)。
8、与安全有关的配置(摘要介绍)
- security:
- authorization: enabled
- clusterAuthMode: keyFile
- keyFile: /srv/mongodb/keyfile
- javascriptEnabled: true
- setParameter:
- enableLocalhostAuthBypass: true
- authenticationMechanisms: SCRAM-SHA-1
1)authorization:disabled或者enabled,仅对mongod有效;表示是否开启用户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即客户端可以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认证的方式访问系统的数据,默认为“disabled”,即客户端不需要密码即可访问数据库数据。(限定客户端与mongod、mongos的认证)
2)clusterAuthMode:集群中members之间的认证模式,可选值为“keyFile”、“sendKeyFile”、“sendX509”、“x509”,对mongod/mongos有效;默认值为“keyFile”,mongodb官方推荐使用x509,不过我个人觉得还是keyFile比较易于学习和使用。不过3.0版本中,mongodb增加了对TLS/SSL的支持,如果可以的话,建议使用SSL相关的配置来认证集群的member,此文将不再介绍。(限定集群中members之间的认证)
3)keyFile:当clusterAuthMode为“keyFile”时,此参数指定keyfile的位置,mongodb需要有访问此文件的权限。
4)javascriptEnabled:true或者false,默认为true,仅对mongod有效;表示是否关闭server端的javascript功能,就是是否允许mongod上执行javascript脚本,如果为false,那么mapreduce、group命令等将无法使用,因为它们需要在mongod上执行javascript脚本方法。如果你的应用中没有mapreduce等操作的需求,为了安全起见,可以关闭javascript。
“setParameter”允许指定一些的Server端参数,这些参数不依赖于存储引擎和交互机制,只是微调系统的运行状态,比如“认证机制”、“线程池参数”等。参见【parameter】
1)enableLocalhostAuthBypass:true或者false,默认为true,对mongod/mongos有效;表示是否开启“localhost exception”,对于sharding cluster而言,我们倾向于在mongos上开启,在shard节点的mongod上关闭。
2)authenticationMechanisms:认证机制,可选值为“SCRAM-SHA-1”、“MONGODB-CR”、“PLAN”等,建议为“SCRAM-SHA-1”,对mongod/mongos有效;一旦选定了认证机制,客户端访问databases时需要与其匹配才能有效。
9、与性能有关的参数
- setParameter:
- connPoolMaxShardedConnsPerHost: 200
- connPoolMaxConnsPerHost: 200
- notablescan: 0
1)connPoolMaxShardedConnsPerHost:默认值为200,对mongod/mongos有效;表示当前mongos或者shard与集群中其他shards链接的链接池的最大容量,此值我们通常不会调整。连接池的容量不会阻止创建新的链接,但是从连接池中获取链接的个数不会超过此值。维护连接池需要一定的开支,保持一个链接也需要占用一定的系统资源。
2)connPoolMaxConnsPerHost:默认值为200,对mongod/mongos有效;同上,表示mongos或者mongod与其他mongod实例之间的连接池的容量,根据host限定。
二、配置样例
mongodb 3.0之后配置文件采用YAML格式,这种格式非常简单,使用<key>:<value>表示,开头使用“空格”作为缩进。需要注意的是,“:”之后有value的话,需要紧跟一个空格,如果key只是表示层级,则无需在“:”后增加空格(比如:systemLog:后面既不需要空格)。按照层级,每行4个空格缩进,第二级则8个空格,依次轮推,顶层则不需要空格缩进。如果格式不正确,将会出现如下错误:
- Error parsing YAML config file: yaml-cpp: error at line 3, column 1: illegal tab when looking for indentation
- Error parsing YAML config file: yaml-cpp: error at line 15, column 12: illegal map value
1、mongod.conf
- systemLog:
- quiet: false
- path: /data/mongodb/logs/mongod.log
- logAppend: false
- destination: file
- processManagement:
- fork: true
- pidFilePath: /data/mongodb/mongod.pid
- net:
- bindIp: 127.0.0.1
- port: 27017
- maxIncomingConnections: 65536
- wireObjectCheck: true
- ipv6: false
- storage:
- dbPath: /data/mongodb/db
- indexBuildRetry: true
- journal:
- enabled: true
- directoryPerDB: false
- engine: mmapv1
- syncPeriodSecs: 60
- mmapv1:
- quota:
- enforced: false
- maxFilesPerDB: 8
- smallFiles: true
- journal:
- commitIntervalMs: 100
- wiredTiger:
- engineConfig:
- cacheSizeGB: 8
- journalCompressor: snappy
- directoryForIndexes: false
- collectionConfig:
- blockCompressor: snappy
- indexConfig:
- prefixCompression: true
- operationProfiling:
- slowOpThresholdMs: 100
- mode: off
如果你的架构模式为replication Set,那么还需要在所有的“复制集”members上增加如下配置:
- replication:
- oplogSizeMB: 10240
- replSetName: rs0
- secondaryIndexPrefetch: all
如果为sharding Cluster架构,则需要在shard节点增加如下配置:
- sharding:
- clusterRole: shardsvr
- archiveMovedChunks: true
当然,一个mongod实例即可以为“复制集”的member之一,也可以作为sharding集群中的一个分片,这取决你的架构模式。
mongod进程可以做为“config server”实例,只需要将“clusterRole: configsvr”即可;由此可见,一个mongod实例可以为“单点实例”、“config server”、“sharding server” + “replication set member”其中一个角色,建议使用不同的配置文件启动它。
2、mongos.conf
- systemLog:
- quiet: false
- path: /data/mongodb/logs/mongod.log
- logAppend: false
- destination: file
- processManagement:
- fork: true
- pidFilePath: /data/mongodb/mongod.pid
- net:
- bindIp: 127.0.0.1
- port: 37017
- maxIncomingConnections: 65536
- wireObjectCheck: true
- ipv6: false
- replication:
- localPingThresholdMs: 15
- sharding:
- autoSplit: true
- configDB: m1.com:27018,m2.com:27018,m3.com:27018
- chunkSize: 64
mongos实例不需要存储实际的数据,对内存有一定的消耗,在sharding架构模式下使用;mongos需接收向客户端请求(后端的sharded和replication set则不需要让客户端知道),它可以将客户端请求转发到一个分片集群上(分片集群基于复制集)延迟相对较小的secondary上,同时还负责chunk的分裂和迁移工作。
三、其他
1、启动与关闭
配置文件中绝大部分参数,都可以通过进程启动命令指定,通常启动命令行中的参数将覆盖配置文件中的参数。
- ./mongod -f mongod.conf
当然,也可以通过使用多个命令行参数来启动,如下仅为示例:
- ./mongod --bind_ip 127.0.0.1 --port 27017 --dbpath /data/mongodb/db --logpath /data/mongodb/logs --storageEngine mmapv1 --fork
mongod配置中所指定的目录地址必须首先创建,否则将无法启动,这有别与其他系统。
mongos启动方式同上。如果希望基于service方式启动mongod、mongos,请参考其他文档。
可以通过kill指令来关闭mongod进程,不过这种方式有些粗暴,在production环境中可能会导致数据损坏,建议使用mongo shell来“cleanly”关闭mongod进程,这种方式安全而且不会导致数据损坏。
- ./mongo
- > use admin;
- > db.shutdownServer();
可以使用“kill <mongod process ID>”的方式关闭,这种方式也是“cleanly”;如果使用“kill -9 ”方式就是强制线程退出,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如果在非fork下运行mongod,直接在shell上使用“CTRL-C”方式也是“cleanly”退出。对于线上环境,最好不要“kill -9”。
2、repair
“修复”数据库,当mongodb运行一段时间之后,特别是经过大量删除、update操作之后,我们可以使用repair指令对数据存储进行“repair”,它将整理、压缩底层数据存储文件,重用磁盘空间,相当于数据重新整理了一遍,对数据优化有一定的作用。
如果mongod没有开启journaling日志功能,repair指令可以在系统异常crash之后,用于整理数据、消除损坏数据;如果开启了journaling日志功能,我们则需不要使用repair来修复数据,因为journal就可以帮助mongod恢复数据。在replication set模式下,可以使用repair,但是通常可以直接删除旧数据,使用“数据同步”操作,即可达到“恢复”、“整理”数据的目的,效果和repair一样,而且效率更高。
repair需要磁盘有一定的剩余空间,为当前database数据量 + 2GB,可以通过使用“--repairpath”来指定repair期间存储临时数据的目录。repair指令还会重建indexes,可以降低索引的数据大小。
如果mongod意外crash,需要首先正常启动mongod,让根据journal日志恢复完数据之后,才能执行repair;如果journal日志有数据尚未恢复,那么使用repair指令启动mongod将会失败。
repair时需要关闭mongod进程,执行完毕后再启动。
- ./mongod --dbpath=/data/mongodb/db --repair
mongodb比较倾向于使用shell来repair特定的database,这个操作相对比较可控,其内部工作机制一样。
- >./mongo
- >user mydatabase;
- >db.repairDatabase();
3、mongodump与mongorestore
我们通常会使用到mongodb数据的备份功能,或者将一个备份导入到一个新的mongod实例中(数据冷处理),那么就需要借助这两个指令。
mongodump将整个databases全部内容导出到一个二进制文件中,可以在其他mongod使用mongorestore来加载整个文件。需要注意mongodump不会导出“local”数据库中的数据,当然这个local库对恢复数据也没有太大意义。
“-u”参数指定访问database的用户名,“-p”指定密码,“--host”和“--port”指定mongod实例的位置,“--db”指定需要dump的数据库,如果不指定则dump所有数据库,“--collection”指定需要dump的集合表,如果不指定则dumpl整个db下的所有collections;“--query <json>”指定dump时的查询条件,“--out”指定结果输出文件的路径:
- >./mongodump --host m1.com --port 27017 -u root -p pass --out /data/mongodb/backup/dump_2015_10_10
mongorestore则将dump的数据文件导入到database,mongorestore可以创建新的database或者将数据添加到现有的database中。如果将数据restore到已经存在的database中,mongorestore仅执行insert,不会执行update,如果数据库中已经存在相同的“_id”数据,mongorestore不会覆盖原有的document。mongorestore会重新创建indexes,所有的操作都是insert而不会update。
基本指令类似于mongodump,“--db”指定需要将数据restore到哪个db中,如果此db不存在,则创建;如果没有指定“--db”,mongorestore则根据原始数据所属的db重新创建,这可能会导致数据覆盖。“--drop”表示在restore数据之前,首先删除目标db中原有的collections,--drop不会删除那些在dump文件中没有的collection。“--stopOnError”表示出错时强制退出。
- ./mongorestore --db mydatabase /data/mongodb/backup/dump_2015_10_10
4、mongoimport和mongoexport
mongoexport将数据导出为JSON或者CSV格式,以便其他应用程序解析。
因为mongodb数据是BSON格式,有些数据类型是JSON不具有的,所以导出JSON格式会仍然会丢失数据类型;所以如果导出的数据是准备给其他mongodb恢复数据,那么建议使用mongodump和mongorestore。
命令参数同3)
5、mongostat指令可以间歇性的打印出当前mongod实例中“数据存储”、“flush”、读写次数、网络输出等参数,是查看mongod性能的有效手段。mongotop可以根据查看各个database下读写情况。
更多关于mongodb的运维操作,稍后介绍。
6、mongo shell操作简述:
1)help:列出所有的function
2)show dbs:展示当前实例中所有的databases。
3)use <dbname>:切换到指定的db,接下来的操作将会在此db中。
4)show collections:展示出当前db中所有的collections。
5)show users:展示当前db中已经添加的所有用户。
6)show roles:展示当前db中所有内置的或者自定义的用户角色。
7)show profile:这涉及到profile相关的配置,默认情况下展示出最近5个操作耗时超过1秒的操作,通常用于跟踪慢查询。
8)db.help():展示出可以在db上进行的操作function。
9)db.<collection>.help():展示出可以在colleciton上进行的操作。
参考:
1、https://docs.mongodb.org/manual/reference/configuration-options/
2、https://docs.mongodb.org/manual/reference/parameters
mongo3.x配置说明的更多相关文章
- Mongo3基础操作
由于3.X的文档是在3.X当前最新版本前记录,所以这里列出一些常用的操作,比如建立库,删除库,等一些格式,然后在描述开启远程和创建用户的一些区别,以及讲解2.X和3.X配置文件区别. 1. Mongo ...
- NHibernate之映射文件配置说明
NHibernate之映射文件配置说明 1. hibernate-mapping 这个元素包括以下可选的属性.schema属性,指明了这个映射所引用的表所在的schema名称.假若指定了这个属性, 表 ...
- WCF服务器证书配置说明-没有能够进行密钥交换的私钥,或者进程可能没有访问私钥的权限
WCF服务器证书配置说明 1.创建证书: makecert.exe -sr LocalMachine -ss My -a sha1 -n CN=XXX -sky exchange -pe 说明: -s ...
- log4net一些配置说明
<configuration> <configSections> <section name="log4net" type="System. ...
- maven -- 学习笔记(二)之setting.xml配置说明(备忘)
setting.xml配置说明,learn from:http://pengqb.javaeye.com,http://blog.csdn.net/mypop/article/details/6146 ...
- Atitit.mybatis的测试 以及spring与mybatis在本项目中的集成配置说明
Atitit.mybatis的测试 以及spring与mybatis在本项目中的集成配置说明 1.1. Mybatis invoke1 1.2. Spring的数据源配置2 1.3. Mybatis ...
- syslog-ng 学习心得与配置说明
配置说明syslog-ng的主配置文件存放在:/etc/syslog-ng/syslog-ng.conf 一.基础 系统自带版本: 引用 # rpm -qa|grep syslog-ng syslog ...
- keepalived工作原理和配置说明 腾讯云VPC内通过keepalived搭建高可用主备集群
keepalived工作原理和配置说明 腾讯云VPC内通过keepalived搭建高可用主备集群 内网路由都用mac地址 一个mac地址绑定多个ip一个网卡只能一个mac地址,而且mac地址无法改,但 ...
- [Asp.net]Uploadify所有配置说明,常见bug问题分析
引言 之前写过一篇使用swfupload上传图片的文章:周末大放送网站图片上传,水印,预览,截图,这里分析一下,当时使用uploadify上传,无法获取上传后,图片路径的问题.当时没有测试没有成功,一 ...
随机推荐
- 机器学习:Python实现聚类算法(二)之AP算法
1.算法简介 AP(Affinity Propagation)通常被翻译为近邻传播算法或者亲和力传播算法,是在2007年的Science杂志上提出的一种新的聚类算法.AP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全部数据点都 ...
- Spring MVC 源码分析
Spring MVC SpringMVC中扮演关键角色的DispatcherServlet类. 1 DispatcherServlet 1.1DispatcherServlet 类图 1.2 初始 ...
- asp.net EF框架执行原生SQL语句
1.执行无参数sql: string sql = "select * from IntegralInfo where convert(nvarchar,getdate(),23)='{0}' ...
- js 运动框架及实例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 ...
- 多文档界面QMdiArea
当使用多文档界面功能时,我们是将QMdiArea作为主窗口的中央部件,然后在这个中央部件中,我们可以同时打开很多个子窗口QMdiSubWindow 样式: import sys from PyQt5. ...
- dubbo集群服务下一台服务挂了对服务调用的影响
一.问题描述:项目中2台dubbo服务给移动端提供查询接口,移动端反应说查询时而很快(秒刷),时而很慢(4-5秒). 二.问题分析: 1.问题猜想:网络不稳定原因导致,但是切换公司wifi和手机4G, ...
- AES加解密算法
直接粘代码,该类是基于微信公众号消息加密解密所提供的PHP DEMO改造而来,目前使用于彬彬大学APP接口token校验中. php的mcrypt 扩展已经过时了大约10年,并且用起来很复杂.因此它被 ...
- asp.net mvc 中[Authorize]在IE9以上版本关于FormsAuthentication.SetAuthCookie无效的问题 解决方案
简单的解决方法是,在网站根目录,新增一个浏览器定义文件(browser definition file) 叫“App_Browsers”文件夹,然后里面放一个“IE10.browser”文件即可,网站 ...
- 以前的 Delphi版本
Delphi 1 Delphi 2 Delphi 3 Delphi 4 Delphi 5 Delphi 6 Delphi 7 Delphi 8 Delphi 2005
- maven的动态打包功能
对于maven而言,打包是其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不仅仅是简单的编译打包的概念,其还通过各种插件支持各种灵活的打包策略.现举一个例子讲解如何动态实现一个web项目的打包: 需求: 现需要对一个web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