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工作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Socket

  所谓Socket,又被称作套接字,它是一个抽象层,简单来说就是存在于不同平台(os)的公共接口。学过网络的同学可以把它理解为基于传输TCP/IP协议的进一步封装,封装到以至于我们从表面上使用就像对文件流一样的打开、读写和关闭等操作。此外,它是面向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它发送或接收数据而不用过多的顾及网络协议。

 那么,Socket是存在于不同平台的公共接口又是什么意思呢?  

  形象的说就是“插座”,是不同OS之间进行通信的一种约定或一种方式。通过 Socket 这种约定,一台计算机可以接收其他计算机的数据,也可以向其他计算机发送数据。Socket 的典型应用就是 Web 服务器和浏览器,浏览器获取用户输入的 URL,通过解析出服务器的IP地址,向服务器IP发起请求,服务器分析接收到的 URL,将对应的网页内容返回给浏览器,浏览器再经过解析和渲染,就将文字、图片、视频等元素呈现给用户。

 问题又来了,不通过系统之间能否进行Socket通信呢?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常用操作系统中的Socket。

  在 UNIX/Linux 系统中,为了统一对硬件的操作,简化接口,不同的硬件设备都被看成一个文件。对这些文件的操作,就等同于对磁盘上普通文件的操作。

  你也许听很多高手说过,UNIX/Linux 中的一切都是文件!那个家伙说的没错。

  学过操作系统的同学可能知道,当对文件进行I/O操作时,系统通常会为文件分配一个ID,也就是文件描述符。简单来讲就是系统对文件的操作转化为

对文件描述符的操作,它的背后可能是一个硬盘上的普通文件、FIFO、管道、终端、键盘、显示器,甚至是一个网络连接。

  同样的,网络连接也被定义为是一种类似的I/O操作,类似于文件,它也有文件描述符。

  所以当我们可以通过 Socket来进行一次通信时,也可以被称作操作网络文件的过程。在网络建立时,socket() 的返回值就是文件描述符。有了这个文

件描述符,我们就可以使用普通的文件操作函数来传输数据了,例如:

  • 用 read() 读取从远程计算机传来的数据;
  • 用 write() 向远程计算机写入数据。

  不难发现,除了不同主机之间的Socket建立过程我们还不清楚,Socket的通信过程就是简单的文件流处理过程。

  在Windows系统中,也有类似“文件描述符”的概念,但通常被称为“文件句柄”。因此,本教程如果涉及 Windows 平台将使用“句柄”,如果涉及Linux

平台则使用“描述符”。与UNIX/Linux 不同的是,Windows 会区分 socket 和文件,Windows 就把 socket 当做一个网络连接来对待,因此需要调用专们

针对 socket 而设计的数据传输函数,针对普通文件的输入输出函数就无效了。

步入正题

  说了这么多,到底不同系统间不同定义的Socket是怎么通信的呢?

  在此,我们以JAVA Socket 与 Linux Socket的关系分析为例进行说明。首先,拿TCP Socket通信过程来讲,就是客户端与服务器进行TCP数据交互,它分为一下几个步骤:

  1. 系统分配资源,服务端开启Socket进程,对特定端口号进行监听
  2. 客户端针对服务端IP进行特定端口的连接
  3. 连接建立,开始通信
  4. 通信完成,关闭连接

  以TCP的通信过程为例,过程如下:

  具体来说,JAVA是怎样完成对底层Linux Socket接口的调用的呢?以下图为例,当我们在JAVA创建一个TCP连接时,需要首先实例化JAVA的ServerSocket类,其中封装了底层的socket()方法、bind()方法、listen()方法。

其中,socket()方法是JVM对Linux API的调用,详细如下

    1 创建socket结构体
    2 创建tcp_sock结构体,刚创建完的tcp_sock的状态为:TCP_CLOSE
    3 创建文件描述符与socket绑定

  bind ()方法在Linux 的底层详细如下:

    1.将当前网络命名空间名和端口存到bhash()

    可以理解为,绑定到系统能够找到的地方。

  listen()方法在Linux 的底层详细如下:

    1.检查侦听端口是否存在bhash中

    2.初始化csk_accept_queue

    3.将tcp_sock指针存放到listening_hash表

    简单来讲就是验证连接请求的端口是否被开启。

  accpet()方法在Linux 的底层详细如下:  

1.调用accept方法

2.创建socket(创建新的准备用于连接客户端的socket)

3.创建文件描述符

4.阻塞式等待(csk_accept_queue)获取sock

我们知道在listen阶段,会为侦听的sock初始化csk_accept_queue,此时这个queue为空,所以accept()方法会在此时阻塞住,直到后面有客户端成功握手后,这个queue才有sock.如果csk_accept_queue不为空,则返回一个sock.后续的逻辑如accept第二个图所示,其步骤如下:

5.取出sock

6.socket与sock互相关联

7.socket与文件描述符关联

8.将socket返回给线程

  到此,JAVA调用Linux API的初始步骤完成。

  让我们来用JAVA Socket进行简单的编码实现。目标:

  1. 能够实现数据通信

  2. 能够实现客户端和服务端多对一连接。

  在此,以基于TCP连接过程为例,完成以上编码。服务端较为容易实现,它只需要开启监听端口,等待连接。同时对发送和接收模块进行封装,以证上面所说Socket通信相似于IO过程。

Server端代码:

 package tcp_network;

 import java.io.Data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Data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Server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 public class Tcp_serv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 throws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服务端启动.......\n");
ServerSocket server = new ServerSocket(9660); //初始化一个监听端口,让系统分配相关socket资源
boolean isRunable = true;
while (isRunable){//循环等待连接的建立
Socket client = server.accept();
System.out.print("一个客户端建立了连接.......\n");
new Thread(new Channel(client)).start();//每有一个通信连接,将它放到新的线程中去,实现一个服务端对多个客户端
}
server.close();
}
public static class Channel implements Runnable{//封装服务的类,完成接收和发送的实现
private Socket client;
private DataInputStream in_data;
private DataOutputStream out_data;
public Channel(Socket client) throws IOException { //构造函数加载,简单初始化相关输入输出流
this.client = client;
in_data = new DataInputStream(client.getInputStream());//将通信的字节流封装为IO的输入输出流
out_data = new DataOutputStream(client.getOutputStream());
}
public String receive() throws IOException {//通过对输入流
String data = in_data.readUTF();
return data;
}
public void send(String msg) throws IOException {
out_data.writeUTF(msg);//将数据写到数据流当中
out_data.flush();//刷新缓冲,发送数据
}
public void release() throws IOException {//连接结束时,释放系统资源
in_data.close();
out_data.close();
client.clos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String receive_data;
while (true){
receive_data = receive();
if(!receive_data.equals(""))
{
if(receive_data.equals("Hello"))
{
System.out.print("IP:"+client.getInetAddress()+" 客户端信息:"+receive_data+"\n");
send("Hi");
}
else {
System.out.print("IP:"+client.getInetAddress()+" 客户端信息:"+receive_data+"\n");
send(receive_data.toUpperCase());
}
}
}
} catch (IOException e) {
try {
release();
} catch (IOException ex) {
ex.printStackTrace();
}
e.printStackTrace();
}
}
}
}

Client端代码:

package tcp_network;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net.Socket; public class Tcp_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 throws IOException {
Socket client = new Socket("localhost",9660);//新建socket资源
boolean isRuning = true;
while (isRuning) {
//new Send(client).send();
//new Receive(client).receive();
new Thread(new Send(client)).start();//启动发送线程
new Thread(new Receive(client)).start();//启动接收线程
}
}
public static class Send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DataOutputStream out_data;
private BufferedReader console;
private String msg;
public Send(Socket client) throws IOException {
this.console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接收系统输入
this.msg = init();
try {
this.out_data = new DataOutputStream(client.getOutputStream());//将字符流转化为数据流
}catch (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private String init() throws IOException {
String msg=console.readLine();
return msg;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在线程体内实现发送数据
try {
out_data.writeUTF(msg);
out_data.flush();
System.out.println("send date !");
}catch (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
public static class Receive implements Runnable{//将接收模块单独封装,目的是避免通信时接收一直阻塞
private DataInputStream in_data;
private String msg;
public Receive(Socket client){
try{
in_data = new DataInputStream(client.getInputStream());//转换流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tring data = null;
try {//在线程中实现接收 IO缓冲区数据并输出
data = in_data.readUTF();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服务端:"+data+"\n");
}
} }

注意:在客户端需要把发送和接收模块放到两个线程中去,否则会出现客户端一直阻塞等待接收,不能进行下次发送数据的情况(解决办法:放到不同线程中接收发送能够互不影响)。

效果如下:

    

参考:

  https://blog.csdn.net/vipshop_fin_dev/article/details/102966081

  http://c.biancheng.net/view/2128.html

基于JAVA Socket的底层原理分析及工具实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 NIO使用及原理分析 (四)

    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关于缓冲区的一些细节内容,现在终于可以进入NIO中最有意思的部分非阻塞I/O.通常在进行同步I/O操作时,如果读取数据,代码会阻塞直至有 可供读取的数据.同样,写入调用将会阻塞直至 ...

  2. Java NIO使用及原理分析 (四)(转)

    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关于缓冲区的一些细节内容,现在终于可以进入NIO中最有意思的部分非阻塞I/O.通常在进行同步I/O操作时,如果读取数据,代码会阻塞直至有 可供读取的数据.同样,写入调用将会阻塞直至 ...

  3. 原子类java.util.concurrent.atomic.*原理分析

    原子类java.util.concurrent.atomic.*原理分析 在并发编程下,原子操作类的应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为解决线程安全的读写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原子类保证原子的两个关键的点就是:可 ...

  4. HashMap底层原理分析(put、get方法)

    1.HashMap底层原理分析(put.get方法) HashMap底层是通过数组加链表的结构来实现的.HashMap通过计算key的hashCode来计算hash值,只要hashCode一样,那ha ...

  5. 基于Java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详细分析)

    Java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详细分析 本文目录:1.等待.唤醒机制的原理2.Lock和Condition3.单生产者单消费者模式4.使用Lock和Condition实现单生产单消费模式5.多生产多消费模 ...

  6. 基于JDK的动态代理原理分析

    基于JDK的动态代理原理分析 这篇文章解决三个问题: What 动态代理是什么 How 动态代理怎么用 Why 动态代理的原理 动态代理是什么? 动态代理是代理模式的一种具体实现,是指在程序运行期间, ...

  7. JAVA常用数据结构及原理分析

    JAVA常用数据结构及原理分析 http://www.2cto.com/kf/201506/412305.html 前不久面试官让我说一下怎么理解java数据结构框架,之前也看过部分源码,balaba ...

  8. (6)Java数据结构-- 转:JAVA常用数据结构及原理分析

    JAVA常用数据结构及原理分析  http://www.2cto.com/kf/201506/412305.html 前不久面试官让我说一下怎么理解java数据结构框架,之前也看过部分源码,balab ...

  9. 移动开发首页业界资讯移动应用平台技术专题 输入您要搜索的内容 基于Java Socket的自定义协议,实现Android与服务器的长连接(二)

    在阅读本文前需要对socket以及自定义协议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可以先查看上一篇文章<基于Java Socket的自定义协议,实现Android与服务器的长连接(一)>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点. ...

随机推荐

  1. Sqlserver on linux 高可用集群搭建

    一.环境准备 1 部署环境: 服务器数量:3台 Ip地址:192.168.1.191(主) 192.168.1.192(从) 192.168.1.193(从) 操作系统:CentOS Linux re ...

  2. 中介者模式(Mediator)---行为型

    1 基础知识 定义: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中介者使得各对象不需要显式地相互引用,从而使其耦合松散,而且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之间的交互. 本质:封装交互 使用场景:(1)如果一组对象之间的 ...

  3. Mac出现程序闪退的解决方案

    重置PRAM 1. 关机 2.按下电源键后,立即按下command + option + P +R 3.等到电脑出现4次重启的声音后,放开按键,重置成功 4.正常使用

  4. jQuery系列(八):jQuery的位置信息

    1.宽度和高度 (1):获取宽度 .width() 描述:为匹配的元素集合中获取第一个元素的当前计算宽度值.这个方法不接受任何参数..css(width) 和 .width()之间的区别是后者返回一个 ...

  5. 标准输入输出(C++)

    输入输出流函数(模板) #include<iostream> #include<iomanip>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cout ...

  6. break语句与continue语句

    break:终止该层循环: continue:跳过该层循环 注: ①:若这两个语句离开应用范围,存在是没有意义的. ②:这个两个语句后面都不能有语句,因为执行不到. ③:continue语句是跳过本次 ...

  7. ARTS打卡计划第八周

    Algorithms: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repeated-substring-pattern/ 重复子字符串 Review:  “I’m Leavin ...

  8. python 二进制加法

    bin(int(a,2)+int(b,2))[2:]

  9. 【Eureka】Eureka 是什么

    Eureka是什么? Eureka 是 Netflix 的一个子模块,也是核心模块之一.Eureka 是一个基于 Rest 的服务,用于定位服务,以实现云端中间层服务发现和故障转移.服务注册和发现对于 ...

  10. Qt DLL总结【二】-创建及调用QT的 DLL

    开发环境:VS2008+Qt4.7.4 最近看了不少Qt的DLL例子,总结一下如何创建和调用QT 动态链接库. 先讲一下对QT动态链接库的调用方法,主要包括: 1.显式链接DLL,调用DLL的全局函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