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语句

首先, 准备数据, 地址是: https://github.com/cystanford/sql_heros_data, 除了id以外, 24个字段的含义如下:

查询

查询分为单列查询, 多列查询, 全部查询等等:

SELECT name FROM heros; // 单列查询
SELECT name, hp_max, mp_max, attack_max, defense_max FROM heros; // 多列查询
SELECT * FROM heros; // 全部查询

学习阶段可以使用SELECT *, 但是在生产环境不要用, 因为效率会非常低.

起别名

起别名是一种技巧, 可以对原有名称进行简化, 让SQL语句看起来更加精简, 这个在多表连接查询的时候非常有用:

SELECT name AS n, hp_max AS hm, mp_max AS mm, attack_max AS am, defense_max AS dm FROM heros; // 起别名查询

查询常数

SELECT 查询可以对常数进行查询, 简单说就是在SELECT查询结果中增加一列固定的常数列. 一般用于整合不同的数据源, 用常数作为这个表的标记.

SELECT '王者荣耀' as platform, name FROM heros; // 查询常数

虚构了一个platform字段, 注意的是, 字符串常数要是用单引引起来, 否则会被当做列名来进行查询, 会报错, 如果是数字的话不需要添加单引号.

去除重复行

去除重复行是个非常少实用的操作, 关键字是DISTINCT:

SELECT DISTINCT attack_range FROM heros;
SELECT DISTINCT attack_range, name FROM heros

需要注意的是:

  1. DISTINCT需要放在所有的列名之前, 也就是SELECT 之后.
  2. DISTINCT其实是对后面所有列名的组合进行去除, 并不是对某一列进行去重. 这也是为什么DISTINCT要放在所有的列名之前的原因.

排序检索数据

检索数据的时候, 可以按照某种顺序来进行结果的返回, 比如说查询所有的英雄, 按照最大生命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 这个时候排序就要使用到 ORDER BY 子句了, 注意点如下:

  1. 排序的列名: ORDER BY后面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列名, 如果是多个列名进行排序, 会按照后面第一个列先进行排序, 当第一个列的值相同的时候, 再按照第二个列进行排序, 以此类推.
  2. 排序的顺序: ORDER BY后面可以注明排序规则, ASC代表递增排序, DESC代表递减排序, 没有注明规则, 默认是递增排序. 还有对数值类型字段的排序很容易理解, 那如果是文本数据呢? 需要参考数据库的设置方式, 才可以进行判断.
  3. 非选择列排序: ORDER BY 可以使用非选择列进行排序, 也就是说SELECT后面没有这个列名, 同样可以放到ORDER BY后面进行排序.
  4. ORDER BY的位置: ORDER BY通常位于SELECT语句的最后一条子句, 否则会报错.
SELECT name, hp_max FROM heros ORDER BY hp_max DESC ; // 最大生命排序
SQL:SELECT name, hp_max FROM heros ORDER BY mp_max, hp_max DESC; // 最大法力升序, 法力相同, 生命值降序排序

约束返回结果的数量

约束返回结果的数量, 使用LIMIT关键字.

SELECT name, hp_max FROM heros ORDER BY hp_max DESC LIMIT 5; // 最大生命值从高到低排序并返回前五条数据

注意的是在不同的DBMS中, 使用的关键字可能不同. 在 MySQL、PostgreSQL、MariaDB 和 SQLite 中使用 LIMIT 关键字,而且需要放到 SELECT 语句的最后面。如果是 SQL Server 和 Access,需要使用 TOP 关键字

SELECT TOP 5 name, hp_max FROM heros ORDER BY hp_max DESC;

如果是 DB2,使用FETCH FIRST 5 ROWS ONLY这样的关键字

SELECT name, hp_max FROM heros ORDER BY hp_max DESC FETCH FIRST 5 ROWS ONLY;

如果是 Oracle,你需要基于 ROWNUM 来统计行数:

SQL:SELECT name, hp_max FROM heros WHERE ROWNUM <=5 ORDER BY hp_max DESC;

约束返回结果数量可以减少数据表的网络传输量, 可以提升查询效率.

SELECT的执行顺序

这里要说的是两个顺序, 一个是关键字的顺序, 一个是SELECT语句的执行顺序:

  1. 关键字的顺序:
SELECT ... FROM ... WHERE ... GROUP BY ... HAVING ... ORDER BY ...
  1. SELECT语句的执行顺序
FROM > WHERE > GROUP BY > HAVING > SELECT 的字段 > DISTINCT > ORDER BY > LIMIT

一条SQL语句, 关键字顺序和执行顺序如下:

SELECT DISTINCT player_id, player_name, count(*) as num # 顺序 5
FROM player JOIN team ON player.team_id = team.team_id # 顺序 1
WHERE height > 1.80 # 顺序 2
GROUP BY player.team_id # 顺序 3
HAVING num > 2 # 顺序 4
ORDER BY num DESC # 顺序 6
LIMIT 2 # 顺序 7

在SELECT语句执行这些步骤的时候, 每个步骤都会生成一张虚拟表, 然后将这个虚拟表传入下一个步骤作为输入. 但是这些步骤是隐含在SQL的执行过程中, 对我们是不可见的.

SQL的执行原理

SELECT是先执行FROM这一步的, 这个阶段, 如果是多张表联查, 会经历下面的步骤:

  1. 首先通过笛卡尔积, 得到虚拟表vt(virtual table)1-1.
  2. 通过ON进行筛选, 在虚拟表vt1-1的基础上进行筛选, 得到虚拟表vt1-2.
  3. 添加外部行. 如果使用的是左连接、右连接或者是全连接, 就会涉及外部行, 也就是虚拟表v1-2的基础上增加外部行, 得到虚拟表vt1-3.

两张以上的表, 会重复上面的步骤, 直到所有的表都被处理完成, 这个过程得到的最后结论就是现在的原始数据.

拿到原始数据之后, 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WHERE阶段了. 这个过程会再次得到一个虚拟表,假设为vt2.

之后进入第三步和第四步, 也就是GROUP BY和HAVING阶段, 在vt2上进行分组和分组过滤, 得到中间的虚拟表vt3.

上面筛序就完成了, 接下来进入到SELECT阶段, 当然, 是先查询出所需要的列(字段), 之后就会进入到DISTINCT阶段, 这个也是两个阶段, 也会产生虚拟表.

字段选择并过滤重复之后就会进入到ORDER BY阶段进行排序, 再次得到虚拟表.

最后进入LIMIT阶段, 得到最终的结果.

在一条SQL中, 不存在的关键字, 中间的那部分阶段就会省略, 这些就是底层的原理.(疑惑是查询字段会使用到别名这些, 这些又是如何识别的呢?)

COUNT(*)的优化
  1. 一般情况下:COUNT(*) = COUNT(1) > COUNT(字段), 所以尽量使用COUNT(*),当然如果你要统计的是就是某个字段的非空数据行数,那另当别论。毕竟执行效率比较的前提是要结果一样才行。
  2. 如果要统计COUNT(*),尽量在数据表上建立二级索引,系统会自动采用key_len小的二级索引进行扫描,这样当我们使用SELECT COUNT(*)的时候效率就会提升,有时候提升几倍甚至更高都是有可能的。

MySQL的select(极客时间学习笔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MYSQL实战-------丁奇(极客时间)学习笔记

    1.基础架构:一条sql查询语句是如何执行的? mysql> select * from T where ID=10: 2.基础架构:一条sql更新语句是如何执行的? mysql> upd ...

  2. MySQL的过滤(极客时间学习笔记)

    数据过滤 SQL的数据过滤, 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数据行, 从而可以达到提升查询效率的效果. 比较运算符 在SQL中, 使用WHERE子句对条件进行筛选, 筛选的时候比较运算符是很重要. 上面的比较运算符 ...

  3. Mysql中的sql是如何执行的 --- 极客时间学习笔记

    MySQL中的SQL是如何执行的 MySQL是典型的C/S架构,也就是Client/Server架构,服务器端程序使用的mysqld.整体的MySQL流程如下图所示: MySQL是有三层组成: 连接层 ...

  4. SQL的概念与发展 - 极客时间学习笔记

    了解SQL SQL的两个重要标准是SQL92和SQL99. SQL语言的划分 DDL,也叫Data Definition Language,也就是数据定义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对象,包括数据库.数据表和 ...

  5. DDL创建数据库,表以及约束(极客时间学习笔记)

    DDL DDL是DBMS的核心组件,是SQL的重要组成部分. DDL的正确性和稳定性是整个SQL发型的重要基础. DDL的基础语法及设计工具 DDL的英文是Data Definition Langua ...

  6. java并发编程实践——王宝令(极客时间)学习笔记

    1.并发 分工:如何高效地拆解任务并分配给线程 同步:线程之间如何协作 互斥:保证同一时刻只允许一个线程访问共享资源 Fork/Join 框架就是一种分工模式,CountDownLatch 就是一种典 ...

  7. Mysql实战45讲 06讲全局锁和表锁:给表加个字段怎么有这么多阻碍 极客时间 读书笔记

    Mysql实战45讲 极客时间 读书笔记 Mysql实战45讲 极客时间 读书笔记 笔记体会: 根据加锁范围:MySQL里面的锁可以分为:全局锁.表级锁.行级锁 一.全局锁:对整个数据库实例加锁.My ...

  8. Mysql实战45讲 05讲深入浅出索引(下)极客时间 读书笔记

    极客时间 Mysql实战45讲 04讲深入浅出索引(下)极客时间 笔记体会: 回表:回到主键索引树搜索的过程,称为回表覆盖索引:某索引已经覆盖了查询需求,称为覆盖索引,例如:select ID fro ...

  9. mysql实战45讲 (三) 事务隔离:为什么你改了我还看不见 极客时间读书笔记

    提到事务,你肯定不陌生,和数据库打交道的时候,我们总是会用到事务.最经典的例子就是转账,你要给朋友小王转100块钱,而此时你的银行卡只有100块钱. 转账过程具体到程序里会有一系列的操作,比如查询余额 ...

随机推荐

  1. 当时学习《鸟哥的Linux私房菜-基础学习篇》记录的点

    1.当执行一个指令的时候,举例来说[ls],系统会依照PATH的设定去每个PATH定义的目录下搜寻文件名为ls的可执行文件,如果在PATH定义的目录中含有多个文件名为ls的可执行文件,那么先搜寻到的同 ...

  2. 在execCommand formatBlock 'p'标签里增加class或id或css style?

    <script> function CssFnctn()    {      document.execCommand('formatblock', false, 'p')      va ...

  3. 7. Go语言—时间模块

    一.时间模块 1. 统计程序执行时间 package main import ( "time" "fmt" ) func test() { time.Sleep ...

  4. 使用python发邮件:

    import smtplibfrom email.mime.text import MIMETextfrom email.utils import formataddr#定义发送的内容:msg = M ...

  5. Angular7入门总结篇

  6. 第六章 HTTP首部

    第六章 HTTP首部 HTTP首部包括:请求行<方法,URI,版本号>/响应行<版本,状态码>.请求/响应首部字段.通用首部字段.实体首部字段 1.HTTP首部字段 HTTP首 ...

  7. Avalon的小故事 (1)

    我:这个游戏真没意思,我为什么要玩这种东西 A:你渡过了前期才能发现这个游戏的乐趣 我:那我为什么不换一个游戏玩呢?换一个开头就让人欲罢不能的游戏? B:你这是逃避!你个懦夫! 我:我连自己选择游戏的 ...

  8. PyCharm工具配置和快捷键使用

    PyCharm是一款高效开发Python程序的IDE,包含有自动联想.语法高亮.代码调试.管理多个版本Python解释器等功能.本文主要描述Python界面个性化定制方法(字体.颜色配置).常用配置和 ...

  9. 生成git的SSH公钥

    1.右键,点击  git bash here 2.安装成功后设置用户和邮箱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name"git config --glob ...

  10. 小白专场-堆中的路径-c语言实现

    目录 一.题意理解 二.堆的表示及其操作 三.主程序 更新.更全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的更新网站,更有python.go.人工智能教学等着你:https://www.cnblog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