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高级命令
目录
linux命令是对Linux系统进行管理的命令。对于Linux系统来说,无论是中央处理器、内存、磁盘驱动器、键盘、鼠标,还是用户等都是文件,Linux系统管理的命令是它正常运行的核心,与之前的DOS命令类似。
标签
linux 命令
用到的工具
putty.exe
课程正文
打开putty ,ssh登录到 192.168.5.71。
用户:root
密码:123456
举例 ifconfig
许多windows非常熟悉ipconfig命令行工具,它被用来获取网络接口配置信息并对此进行修改。Linux系统拥有一个类似的工具,也就是ifconfig(interfaces config)。通常需要以root身份登录或使用sudo以便在Linux机器上使用ifconfig工具。依赖于ifconfig命令中使用一些选项属性,ifconfig工具不仅可以被用来简单地获取网络接口配置信息,还可以修改这些配置。
1.命令格式:
ifconfig [网络设备] [参数]
2.命令功能:
ifconfig 命令用来查看和配置网络设备。当网络环境发生改变时可通过此命令对网络进行相应的配置。
3.命令参数:
up 启动指定网络设备/网卡。
down 关闭指定网络设备/网卡。该参数可以有效地阻止通过指定接口的IP信息流,如果想永久地关闭一个接口,我们还需要从核心路由表中将该接口的路由信息全部删除。
实例:显示网络设备信息(激活状态的)
命令:
ifconfig
输出:
说明:
eth0 表示第一块网卡, 其中 HWaddr 表示网卡的物理地址,可以看到目前这个网卡的物理地址(MAC地址)是 00:50:56:BF:26:20
inet addr 用来表示网卡的IP地址,此网卡的 IP地址是 192.168.120.204,广播地址, Bcast:192.168.120.255,掩码地址Mask:255.255.255.0
lo 是表示主机的回坏地址,这个一般是用来测试一个网络程序,但又不想让局域网或外网的用户能够查看,只能在此台主机上运行和查看所用的网络接口
举例 nl
nl命令在linux系统中用来计算文件中行号。nl 可以将输出的文件内容自动的加上行号!其默认的结果与 cat -n 有点不太一样, nl 可以将行号做比较多的显示设计,包括位数与是否自动补齐 0 等等的功能。
1.命令格式:
nl [选项]... [文件]...
2.命令参数:
-b :指定行号指定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b a :表示不论是否为空行,也同样列出行号(类似 cat -n);
-b t :如果有空行,空的那一行不要列出行号(默认值);
-n :列出行号表示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n ln :行号在萤幕的最左方显示;
-n rn :行号在自己栏位的最右方显示,且不加 0 ;
-n rz :行号在自己栏位的最右方显示,且加 0 ;
-w :行号栏位的占用的位数。
-p 在逻辑定界符处不重新开始计算。
实例1
首先先使用 cd命令切换到系统日志目录 /var/log/(下列nl命令操作目录都是这个)
cd /var/log/
然后再使用nl命令查看用户操作日志文件 user.log
nl user.log
输出:
说明:
文件中的空白行,nl 不会加上行号
实例二:用 nl 列出 user.log 的内容,空本行也加上行号
命令:
nl -b a user.log
输出:
实例3:让行号前面自动补上0,统一输出格式
nl -b a -n rz user.log
输出:
输入:
nl -b a -n rz -w 3 user.log
输出
说明:
nl -b a -n rz 命令行号默认为六位,要调整位数可以加上参数 -w 3 调整为3位。
举例 traceroute
1.命令格式:
traceroute[参数][主机]
2.命令功能:
traceroute指令让你追踪网络数据包的路由途径,预设数据包大小是40Bytes,用户可另行设置。
具体参数格式:traceroute [-dFlnrvx] [-f<存活数值>][-g<网关>...][-i<网络界面>][-m<存活数值>][-p< 通信端口>][-s<来源地址>][-t<服务类型>][-w<超时秒数>][主机名称或IP地址][数据包 大小]
3.命令参数:
-d 使用Socket层级的排错功能。
-f 设置第一个检测数据包的存活数值TTL的大小。
-F 设置勿离断位。
-g 设置来源路由网关,最多可设置8个。
-i 使用指定的网络界面送出数据包。
-I 使用ICMP回应取代UDP资料信息。
-m 设置检测数据包的最大存活数值TTL的大小。
-n 直接使用IP地址而非主机名称。
-p 设置UDP传输协议的通信端口。
-r 忽略普通的Routing Table,直接将数据包送到远端主机上。
-s 设置本地主机送出数据包的IP地址。
-t 设置检测数据包的TOS数值。
-v 详细显示指令的执行过程。
-w 设置等待远端主机回报的时间。
-x 开启或关闭数据包的正确性检验。
4.使用实例:
实例1:traceroute 用法简单、最常用的用法
命令:
traceroute www.baidu.com
输出:
说明:
记录按序列号从1开始,每个纪录就是一跳 ,每跳表示一个网关,我们看到每行有三个时间,单位是 ms,其实就是-q的默认参数。探测数据包向每个网关发送三个数据包后,网关响应后返回的时间;如果您用 traceroute -q 4 www.58.com ,表示向每个网关发送4个数据包。
有时我们traceroute 一台主机时,会看到有一些行是以星号表示的。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是防火墙封掉了ICMP的返回信息,所以我们得不到什么相关的数据包返回数据。
有时我们在某一网关处延时比较长,有可能是某台网关比较阻塞,也可能是物理设备本身的原因。当然如果某台DNS出现问题时,不能解析主机名、域名时,也会 有延时长的现象;您可以加-n 参数来避免DNS解析,以IP格式输出数据。
如 果在局域网中的不同网段之间,我们可以通过traceroute 来排查问题所在,是主机的问题还是网关的问题。如果我们通过远程来访问某台服务器遇到问 题时,我们用到traceroute 追踪数据包所经过的网关,提交IDC服务商,也有助于解决问题;但目前看来在国内解决这样的问题是比较困难的,就是 我们发现问题所在,IDC服务商也不可能帮助我们解决。
实例2:跳数设置
命令:
traceroute -m 10 www.baidu.com
输出:
实例3:显示IP地址,不查主机名
命令:
traceroute -n www.baidu.com
输出:
举例 free
free命令可以显示Linux系统中空闲的、已用的物理内存及swap内存,及被内核使用的buffer。在Linux系统监控的工具中,free命令是最经常使用的命令之一。
1.命令格式:
free [参数]
2.命令功能:
free 命令显示系统使用和空闲的内存情况,包括物理内存、交互区内存(swap)和内核缓冲区内存。共享内存将被忽略
3.命令参数:
-b 以Byte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k 以K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m 以M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g 以G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o 不显示缓冲区调节列。
-s<间隔秒数> 持续观察内存使用状况。
-t 显示内存总和列。
-V 显示版本信息。
4.使用实例:
实例1: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命令:
free
free -g
free -m
输出:
说明:
下面是对这些数值的解释:
total:总计物理内存的大小。
used:已使用多大。
free:可用有多少。
Shared:多个进程共享的内存总额。
Buffers/cached:磁盘缓存的大小。
第三行(-/+ buffers/cached):
used:已使用多大。
free:可用有多少。
第四行是交换分区SWAP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虚拟内存。
区 别:第二行(mem)的used/free与第三行(-/+ buffers/cache) used/free的区别。 这两个的区别在于使用的角度来 看,第一行是从OS的角度来看,因为对于OS,buffers/cached 都是属于被使用,所以他的可用内存是2098428KB,已用内存是 30841684KB,其中包括,内核(OS)使用+Application(X, oracle,etc)使用的+buffers+cached.
第三行所指的是从应用程序角度来看,对于应用程序来说,buffers/cached 是等于可用的,因为buffer/cached是为了提高文件读取的性能,当应用程序需在用到内存的时候,buffer/cached会很快地被回收。
所以从应用程序的角度来说,可用内存=系统free memory+buffers+cached。
举例 top
top命令是Linux下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能够实时显示系统中各个进程的资源占用状况,类似于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下面详细介绍它的使用方法。top是 一个动态显示过程,即可以通过用户按键来不断刷新当前状态.如果在前台执行该命令,它将独占前台,直到用户终止该程序为止.比较准确的说,top命令提供 了实时的对系统处理器的状态监视.它将显示系统中CPU最“敏感”的任务列表.该命令可以按CPU使用.内存使用和执行时间对任务进行排序;而且该命令的 很多特性都可以通过交互式命令或者在个人定制文件中进行设定.
1.命令格式:
top [参数]
2.命令功能:
显示当前系统正在执行的进程的相关信息,包括进程ID、内存占用率、CPU占用率等
3.命令参数:
-b 批处理
-c 显示完整的治命令
-I 忽略失效过程
-s 保密模式
-S 累积模式
-i<时间> 设置间隔时间
-u<用户名> 指定用户名
-p<进程号> 指定进程
-n<次数> 循环显示的次数
4.使用实例:
实例1:显示进程信息
命令:
top
输出:
第一行,任务队列信息,同 uptime 命令的执行结果,具体参数说明情况如下:
16:14:24 — 当前系统时间
up 18min — 系统已经运行了18分钟(在这期间系统没有重启过的吆!)
1 users — 当前有1个用户登录系统
load average: 0.00, 0.01, 0.05 — load average后面的三个数分别是1分钟、5分钟、15分钟的负载情况。
load average数据是每隔5秒钟检查一次活跃的进程数,然后按特定算法计算出的数值。如果这个数除以逻辑CPU的数量,结果高于5的时候就表明系统在超负荷运转了。
第二行,Tasks — 任务(进程),具体信息说明如下:
系统现在共有59个进程,其中处于运行中的有1个,58个在休眠(sleep),stoped状态的有0个,zombie状态(僵尸)的有0个。
第三行,cpu状态信息,具体属性说明如下:
0.0%us — 用户空间占用CPU的百分比。
0.0% sy — 内核空间占用CPU的百分比。
0.0% ni — 改变过优先级的进程占用CPU的百分比1
100% id — 空闲CPU百分比
0.0% wa — IO等待占用CPU的百分比
0.0% hi — 硬中断(Hardware IRQ)占用CPU的百分比
0.0% si — 软中断(Software Interrupts)占用CPU的百分比
备注:在这里CPU的使用比率和windows概念不同,需要理解linux系统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的相关知识!
第四行,内存状态,具体信息如下:
379864k total — 物理内存总量(370M)
74844k used — 使用中的内存总量(70M)
305020k free — 空闲内存总量(300)
19740k buffers — 缓存的内存量 (190M)
第五行,swap交换分区信息,具体信息说明如下:
138236k total — 交换区总量(130M)
0k used — 使用的交换区总量(0K)
138236k free — 空闲交换区总量(130M)
26848k cached — 缓冲的交换区总量(260M)
备注:
第 四行中使用中的内存总量(used)指的是现在系统内核控制的内存数,空闲内存总量(free)是内核还未纳入其管控范围的数量。纳入内核管理的内存不见 得都在使用中,还包括过去使用过的现在可以被重复利用的内存,内核并不把这些可被重新使用的内存交还到free中去,因此在linux上free内存会越 来越少,但不用为此担心。
如果出于习惯去计算可用内存数,这里有个近似的计算公式:第四行的free + 第四行的buffers + 第五行的cached,按这个公式此台服务器的可用内存:18537836k +169884k +3612636k = 22GB左右。
对于内存监控,在top里我们要时刻监控第五行swap交换分区的used,如果这个数值在不断的变化,说明内核在不断进行内存和swap的数据交换,这是真正的内存不够用了。
第六行,空行。
第七行以下:各进程(任务)的状态监控,项目列信息说明如下:
PID — 进程id
USER — 进程所有者
PR — 进程优先级
NI — nice值。负值表示高优先级,正值表示低优先级
VIRT — 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总量,单位kb。VIRT=SWAP+RES
RES — 进程使用的、未被换出的物理内存大小,单位kb。RES=CODE+DATA
SHR — 共享内存大小,单位kb
S — 进程状态。D=不可中断的睡眠状态 R=运行 S=睡眠 T=跟踪/停止 Z=僵尸进程
%CPU — 上次更新到现在的CPU时间占用百分比
%MEM — 进程使用的物理内存百分比
TIME+ — 进程使用的CPU时间总计,单位1/100秒
COMMAND — 进程名称(命令名/命令行)
Linux常用高级命令的更多相关文章
- Linux常用脚本命令总结
基本操作 通用操作 1. export 显示所有的环境变量,也可以获取到某个变量的详细信息: export # 显示所有 echo $SHELL # 只显示SHELL 2. whereis 使用系统自 ...
- Linux常用基础命令整理:关机命令、查看目录下文件命令等
Linux常用基础命令整理:关机命令.查看目录下文件命令等 整理了一些Linux常用基础命令,欢迎指正. 首先记住四个热键,学会这四个键,收益一辈子. Tab按键---命令补齐功能Ctrl+c按键-- ...
- linux常用网络命令ping和arping
linux常用网络命令ping和arping ping 向目标主机发送icmp请求包 常用来测试当前主机与目标主机网络连接状况 常见选项 -c 设置发包的个数 -s ...
- 给大家介绍一下linux系统高级命令
输出重定向(mip.0834jl.com) ;覆盖文件内容 回声' 123 ' 测试;覆盖原始内容 回声' 123 ' 测试;原始存在(共存) echo 'ken2 '(www.jl0834.com) ...
- Linux 常用系统性能命令总结
Linux 常用系统性能命令 查看系统负载top,free **w/uptime ** 最后面三个数字表示1分钟,5分钟,15分钟平均有多少个进程占用CPU占用CPU的进程可以是Running,也可 ...
- Linux常用基础命令(二)
Linux常用基础命令 一.-ls--列表显示目录内容 二.-alias--设置别名 三.-du--统计目录及文件空间占用情况 四.-mkdir--创建新目录 五.-touch--创建空文件 六.-l ...
- linux 常用查看命令
linux 常用查看命令 目录 linux 常用查看命令 linux 查看内存/进程-ps/top linux 查看磁盘存储-df linux 查看io读写-iotop linux 查看端口占用-ne ...
- Linux 常用脚本命令
Linux 常用(脚本)命令 1. 统计目录下文件个数 ll |grep "^-"|wc -1 解释 grep "^-"表示抓取以-开头的行(其他忽略)
- linux常用的命令
Linux简介及Ubuntu安装 Linux,免费开源,多用户多任务系统.基于Linux有多个版本的衍生.RedHat.Ubuntu.Debian 安装VMware或VirtualBox虚拟机.具体安 ...
随机推荐
- 去掉网页中alert和confirm弹出框自带的网址
去掉网页中alert和confirm弹出框自带的网址 Alert: <script> window.alert = function(name){ var iframe = documen ...
- 几道STL题目(FJUT - OJ STL训练1)
这个OJ一直在做,一些专题题目都很好,从易至难,阶梯上升,很适合像我这样的蒟蒻 =7= 这篇是关于其中一个专题训练的题解思路及代码 http://120.78.128.11/Contest.jsp ...
- Elastic Stack 笔记(四)Elasticsearch5.6 索引及文档管理
博客地址:http://www.moonxy.com 一.前言 在 Elasticsearch 中,对文档进行索引等操作时,既可以通过 RESTful 接口进行操作,也可以通过 Java 也可以通过 ...
- MOOC C++笔记(二):类和对象基础
第二周:类和对象基础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四个基本特点 抽象.封装.继承.多态.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过程 1.从客观事物抽象出类 抽象出的事物带有成员函数与成员变量(类似于带函数的结构体) 成员变量和成 ...
- SqlServer Left、Right、CharIndex函数
LEFT 函数:返回字符串中从左边开始指定个数字符 RIGT.H 函数:返回字符串从右边开始指定个数字符 len函数:LEN 函数返回文本字段中值的长度. CHARINDEX函数:CHARINDEX ...
- (转)在阿里云 CentOS 服务器(ECS)上搭建 nginx + mysql + php-fpm 环境
阿里云的云服务器(ECS)可以选择多种操作系统,打算用它运行 Drupal或者 WordPress ,你最好选择 Linux 系统,这篇文章的演示是基于阿里云的 CentOS 操作系统的服务器.我们在 ...
- docker的使用---创建新的镜像(通过修改容器,个人练手理解过程记录,不推荐使用)
docker基础命令 ##列出docker客户端命令 docker docker container --help ##显示docker的版本和信息 docker --version docker v ...
- HNU_小中初数学学习软件(可视化编程)_结对项目总结与体会
前言 经过将近一周的共同努力,HnuLyx和我终于完成了项目,期间心酸苦辣,受益良多,请允许我一一道来. 问题(需求要求的
- 主动降噪技术(ANC)的前生今世--原理仿真
一 原理: 主动降噪就是通过反相检测麦克风的声音或噪声来减弱周围环境的噪声让扬声器出来的声音听起来更清晰.主动降噪技术的目标就是通过一个自适应滤波器把不想要的噪声反相从而把噪声约束到固定的范围内.该系 ...
- 由"跨域"引出的一个终极思想(jsonp)
1.什么是跨域? 当协议.子域名.主域名.端口号中任意一个不相同时,都算作不同域. 跨域并不是请求发不出去,请求能发出去,服务端能收到请求并正常返回结果,但是因为浏览器存在一个"同源策略&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