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current(七)ConcurrentHashMap源码分析
参考文档:
https://www.cnblogs.com/xiaoxi/p/7474026.html
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java/java-lo-concurrenthashmap/
ConcurrentHashMap的弱一致性
ConcurrentHashMap#clear
clear方法很简单,看下代码即知
public void clear() {
for (int i = 0; i < segments.length; ++i)
segments[i].clear();
}
因为没有全局的锁,在清除完一个segments之后,正在清理下一个segments的时候,已经清理segments可能又被加入了数据,因此clear返回的时候,ConcurrentHashMap中是可能存在数据的。因此,clear方法是弱一致的
ConcurrentHashMap#get put
get是无锁操作,如果一个线程正在删除e3,一个线程正在读取e3,那么这个线程可能会读取到已经删除的e3元素
ConcurrentHashMap中的迭代器
ConcurrentHashMap中的迭代器主要包括entrySet、keySet、values方法。它们大同小异,这里选择entrySet解释。当我们调用entrySet返回值的iterator方法时,返回的是EntryIterator,在EntryIterator上调用next方法时,最终实际调用到了HashIterator.advance()方法,看下这个方法:
final void advance() {
if (nextEntry != null && (nextEntry = nextEntry.next) != null)
return;
while (nextTableIndex >= 0) {
if ( (nextEntry = currentTable[nextTableIndex--]) != null)
return;
}
while (nextSegmentIndex >= 0) {
Segment<K,V> seg = segments[nextSegmentIndex--];
if (seg.count != 0) {
currentTable = seg.table;
for (int j = currentTable.length - 1; j >= 0; --j) {
if ( (nextEntry = currentTable[j]) != null) {
nextTableIndex = j - 1;
return;
}
}
}
}
}
这个方法在遍历底层数组。在遍历过程中,如果已经遍历的数组上的内容变化了,迭代器不会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异常。如果未遍历的数组上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则有可能反映到迭代过程中。这就是ConcurrentHashMap迭代器弱一致的表现
jdk1.7的ConcurrentHashMap
ConcurrentHashMap的锁分段技术
HashTable容器在竞争激烈的并发环境下表现出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因为所有访问HashTable的线程都必须竞争同一把锁。那假如容器里有多把锁,每一把锁用于锁容器其中一部分数据,那么当多线程访问容器里不同数据段的数据时,线程间就不会存在锁竞争,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并发访问效率,这就是ConcurrentHashMap所使用的锁分段技术,首先将数据分成一段一段的存储,然后给每一段数据配一把锁,当一个线程占用锁访问其中一个段数据的时候,其他段的数据也能被其他线程访问。 另外,ConcurrentHashMap可以做到读取数据不加锁,并且其内部的结构可以让其在进行写操作的时候能够将锁的粒度保持地尽量地小,不用对整个ConcurrentHashMap加锁。
ConcurrentHashMap是由Segment数组结构和HashEntry数组结构组成。Segment是一种可重入锁ReentrantLock,在ConcurrentHashMap里扮演锁的角色,HashEntry则用于存储键值对数据。一个ConcurrentHashMap里包含一个Segment数组,Segment的结构和HashMap类似,是一种数组和链表结构, 一个Segment里包含一个HashEntry数组,每个HashEntry是一个链表结构的元素, 每个Segment守护着一个HashEntry数组里的元素,当对HashEntry数组的数据进行修改时,必须首先获得它对应的Segment锁
ConcurrentHashMap的内部结构
ConcurrentHashMap为了提高本身的并发能力,在内部采用了一个叫做Segment的结构,一个Segment其实就是一个类Hash Table的结构,Segment内部维护了一个链表数组,我们用下面这一幅图来看下ConcurrentHashMap的内部结构:
从上面的结构我们可以了解到,ConcurrentHashMap定位一个元素的过程需要进行两次Hash操作,第一次Hash定位到Segment,第二次Hash定位到元素所在的链表的头部,因此,这一种结构的带来的副作用是Hash的过程要比普通的HashMap要长,但是带来的好处是写操作的时候可以只对元素所在的Segment进行加锁即可,不会影响到其他的Segment,这样,在最理想的情况下,ConcurrentHashMap可以最高同时支持Segment数量大小的写操作(刚好这些写操作都非常平均地分布在所有的Segment上),所以,通过这一种结构,ConcurrentHashMap的并发能力可以大大的提高
Segment
我们再来具体了解一下Segment的数据结构:
static final class Segment<K,V> extends ReentrantLock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transient volatile int count;
transient int modCount;
transient int threshold;
transient volatile HashEntry<K,V>[] table;
final float loadFactor;
}
详细解释一下Segment里面的成员变量的意义:
count:Segment中元素的数量
modCount:对table的大小造成影响的操作的数量(比如put或者remove操作)
threshold:阈值,Segment里面元素的数量超过这个值依旧就会对Segment进行扩容
table:链表数组,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代表了一个链表的头部
loadFactor:负载因子,用于确定threshold
HashEntry
Segment中的元素是以HashEntry的形式存放在链表数组中的,看一下HashEntry的结构:
static final class HashEntry<K,V> {
final K key;
final int hash;
volatile V value;
final HashEntry<K,V> next;
}
可以看到HashEntry的一个特点,除了value以外,其他的几个变量都是final的,这意味着不能从hash链的中间或尾部添加或删除节点,因为这需要修改next 引用值,所有的节点的修改只能从头部开始。对于put操作,可以一律添加到Hash链的头部。但是对于remove操作,可能需要从中间删除一个节点,这就需要将要删除节点的前面所有节点整个复制一遍,最后一个节点指向要删除结点的下一个结点。这在讲解删除操作时还会详述。为了确保读操作能够看到最新的值,将value设置成volatile,这避免了加锁
ConcurrentHashMap的初始化
下面我们来结合源代码来具体分析一下ConcurrentHashMap的实现,先看下初始化方法:
public Concurrent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int concurrencyLevel) {
if (!(loadFactor > 0) || initialCapacity < 0 || concurrencyLevel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if (concurrencyLevel > MAX_SEGMENTS)
concurrencyLevel = MAX_SEGMENTS; // Find power-of-two sizes best matching arguments
int sshift = 0;
int ssize = 1;
while (ssize < concurrencyLevel) {
++sshift;
ssize <<= 1;
}
segmentShift = 32 - sshift;
segmentMask = ssize - 1;
this.segments = Segment.newArray(ssize); if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int c = initialCapacity / ssize;
if (c * ssize < initialCapacity)
++c;
int cap = 1;
while (cap < c)
cap <<= 1; for (int i = 0; i < this.segments.length; ++i)
this.segments[i] = new Segment<K,V>(cap, loadFactor);
}
CurrentHashMap的初始化一共有三个参数,一个initialCapacity,表示初始的容量,一个loadFactor,表示负载参数,最后一个是concurrentLevel,与ConcurrentHashMap内部的Segment的数量相关,ConcurrentLevel一经指定,不可改变,后续如果ConcurrentHashMap的元素数量增加导致ConrruentHashMap需要扩容,ConcurrentHashMap不会增加Segment的数量,而只会增加Segment中链表数组的容量大小,这样的好处是扩容过程不需要对整个ConcurrentHashMap做rehash,而只需要对Segment里面的元素做一次rehash就可以了
整个ConcurrentHashMap的初始化方法还是非常简单的,先是根据concurrentLevel来new出Segment,这里Segment的数量是不大于concurrentLevel的最大的2的指数,就是说Segment的数量永远是2的指数个,这样的好处是方便采用移位操作来进行hash,加快hash的过程。接下来就是根据intialCapacity确定Segment的容量的大小,每一个Segment的容量大小也是2的指数,同样使为了加快hash的过程
这边需要特别注意一下两个变量,分别是segmentShift和segmentMask,这两个变量在后面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假设构造函数确定了Segment的数量是2的n次方,那么segmentShift就等于32减去n,而segmentMask就等于2的n次方减一
ConcurrentHashMap的get操作
前面提到过ConcurrentHashMap的get操作是不用加锁的,count和HashEntry.value 均为volatile 类型,我们这里看一下其实现: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return segmentFor(hash).get(key, hash);
}
第二行,对hash值进行了二次hash,之所以要进行再哈希,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哈希冲突,使元素能够均匀的分布在不同的Segment上,从而提高容器的存取效率。
看第三行,segmentFor这个函数用于确定操作应该在哪一个segment中进行,几乎对ConcurrentHashMap的所有操作都需要用到这个函数,我们看下这个函数的实现:
final Segment<K,V> segmentFor(int hash) {
return segments[(hash >>> segmentShift) & segmentMask];
}
这个函数用了位操作来确定Segment,根据传入的hash值向右无符号右移segmentShift位,然后和segmentMask进行与操作,结合我们之前说的segmentShift和segmentMask的值,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假设Segment的数量是2的n次方,根据元素的hash值的高n位就可以确定元素到底在哪一个Segment中。
在确定了需要在哪一个segment中进行操作以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调用对应的Segment的get方法:
V get(Object key, int hash) {
if (count != 0) { // read-volatile // ①
HashEntry<K,V> e = getFirst(hash);
while (e != null) {
if (e.hash == hash && key.equals(e.key)) {
V v = e.value;
if (v != null) // ② 注意这里
return v;
return readValueUnderLock(e); // recheck
}
e = e.next;
}
}
return null;
}
先看第二行代码,这里对count进行了一次判断,其中count表示Segment中元素的数量。我们可以来看一下count的定义:
transient volatile int count;
可以看到count是volatile的,实际上这里面利用了volatile的语义:
对volatile字段的写入操作happens-before于每一个后续的同一个字段的读操作。因为实际上put、remove等操作也会更新count的值,所以当竞争发生的时候,volatile的语义可以保证写操作在读操作之前,也就保证了写操作对后续的读操作都是可见的,这样后面get的后续操作就可以拿到完整的元素内容。
然后,在第三行,调用了getFirst()来取得链表的头部:
HashEntry<K,V> getFirst(int hash) {
HashEntry<K,V>[] tab = table;
return tab[hash & (tab.length - 1)];
}
同样,这里也是用位操作来确定链表的头部,hash值和HashTable的长度减一做与操作,最后的结果就是hash值的低n位,其中n是HashTable的长度以2为底的结果。
在确定了链表的头部以后,就可以对整个链表进行遍历,看第4行,取出key对应的value的值,如果拿出的value的值是null,则可能这个key,value对正在put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就加锁来保证取出的value是完整的,如果不是null,则直接返回value
ConcurrentHashMap的put操作
看完了get操作,再看下put操作,put操作的前面也是确定Segment的过程,这里不再赘述,直接看关键的segment的put方法:
V put(K key, int hash,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 {
lock();
try {
int c = count;
if (c++ > threshold) // ensure capacity
rehash();
HashEntry<K,V>[] tab = table;
int index = hash & (tab.length - 1);
HashEntry<K,V> first = tab[index];
HashEntry<K,V> e = first;
while (e != null && (e.hash != hash || !key.equals(e.key)))
e = e.next; V oldValue;
if (e != null) {
oldValue = e.value;
if (!onlyIfAbsent)
e.value = value;
}
else {
oldValue = null;
++modCount;
tab[index] = new HashEntry<K,V>(key, hash, first, value);
count = c; // write-volatile
}
return oldValue;
} finally {
unlock();
}
}
首先对Segment的put操作是加锁完成的,然后在第五行,如果Segment中元素的数量超过了阈值(由构造函数中的loadFactor算出)这需要进行对Segment扩容,并且要进行rehash,关于rehash的过程大家可以自己去了解,这里不详细讲了
while循环是在链表中寻找和要put的元素相同key的元素,如果找到,就直接更新更新key的value,如果没有找到,生成一个新的HashEntry并且把它加到整个Segment的头部,然后再更新count的值。该方法也是在持有段锁(锁定整个segment)的情况下执行的,这当然是为了并发的安全,修改数据是不能并发进行的,必须得有个判断是否超限的语句以确保容量不足时能够rehash。接着是找是否存在同样一个key的结点,如果存在就直接替换这个结点的值。否则创建一个新的结点并添加到hash链的头部,这时一定要修改modCount和count的值,同样修改count的值一定要放在最后一步。put方法调用了rehash方法,reash方法实现得也很精巧,主要利用了table的大小为2^n,这里就不介绍了。而比较难懂的是这句int index = hash & (tab.length - 1),原来segment里面才是真正的hashtable,即每个segment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hashtable,如上图,从两者的结构就可以看出区别,这里就是找出需要的entry在table的哪一个位置,之后得到的entry就是这个链的第一个节点,如果e!=null,说明找到了,这是就要替换节点的值(onlyIfAbsent == false),否则,我们需要new一个entry,它的后继是first,而让tab[index]指向它,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就是将这个新entry插入到链头,剩下的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ConcurrentHashMap的remove操作
Remove操作的前面一部分和前面的get和put操作一样,都是定位Segment的过程,然后再调用Segment的remove方法:
V remove(Object key, int hash, Object value) {
lock();
try {
int c = count - 1;
HashEntry<K,V>[] tab = table;
int index = hash & (tab.length - 1);
HashEntry<K,V> first = tab[index];
HashEntry<K,V> e = first;
while (e != null && (e.hash != hash || !key.equals(e.key)))
e = e.next; V oldValue = null;
if (e != null) {
V v = e.value;
if (value == null || value.equals(v)) {
oldValue = v;
// All entries following removed node can stay
// in list, but all preceding ones need to be
// cloned.
++modCount;
HashEntry<K,V> newFirst = e.next;
for (HashEntry<K,V> p = first; p != e; p = p.next)
newFirst = new HashEntry<K,V>(p.key, p.hash,
newFirst, p.value);
tab[index] = newFirst;
count = c; // write-volatile
}
}
return oldValue;
} finally {
unlock();
}
}
首先remove操作也是确定需要删除的元素的位置,不过这里删除元素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待删除元素的前面的一个元素的next指向后面一个就完事了,我们之前已经说过HashEntry中的next是final的,一经赋值以后就不可修改,在定位到待删除元素的位置以后,程序就将待删除元素前面的那一些元素依次复制一遍,然后再依次重新接到链表上去,看一下下面这一幅图来了解这个过程:
假设链表中原来的元素如上图所示,现在要删除元素3,分别复制entry1,指向entry4,复制entry2,指向entry1.那么删除元素3以后的链表就如下图所示:
整个操作是在持有段锁的情况下执行的,空白行之前(第11行之前)的行主要是定位到要删除的节点e。接下来,如果不存在这个节点就直接返回null,否则就要将e前面的结点复制一遍,尾结点指向e的下一个结点。e后面的结点不需要复制,它们可以重用。
中间那个for循环是做什么用的呢?(第22行)从代码来看,就是将定位之后的所有entry克隆并拼回前面去,但有必要吗?每次删除一个元素就要将那之前的元素克隆一遍?这点其实是由entry的不变性来决定的,仔细观察entry定义,发现除了value,其他所有属性都是用final来修饰的,这意味着在第一次设置了next域之后便不能再改变它,取而代之的是将它之前的节点全都克隆一次。至于entry为什么要设置为不变性,这跟不变性的访问不需要同步从而节省时间有关。
整个remove实现并不复杂,但是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当要删除的结点存在时,删除的最后一步操作要将count的值减一。这必须是最后一步操作,否则读取操作可能看不到之前对段所做的结构性修改。
第二,remove执行的开始就将table赋给一个局部变量tab,这是因为table是 volatile变量,读写volatile变量的开销很大。编译器也不能对volatile变量的读写做任何优化,直接多次访问非volatile实例变量没有多大影响,编译器会做相应优化
ConcurrentHashMap的size操作
通过两次统计每个segment中count(每个segment的元素总和,volatile类型)的和,如果两次结果一致,则返回。如果不一致则加锁重新计算size
jdk1.8的ConcurrentHashMap
concurrent(七)ConcurrentHashMap源码分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 ConcurrentHashMap源码分析(一)
本篇博客的目录: 前言 一:ConcurrentHashMap简介 二:ConcurrentHashMap的内部实现 三:总结 前言:HashMap很多人都熟悉吧,它是我们平时编程中高频率出现的一种集 ...
- 并发-ConcurrentHashMap源码分析
ConcurrentHashMap 参考: http://www.cnblogs.com/chengxiao/p/6842045.html https://my.oschina.net/hosee/b ...
- Hashtable、ConcurrentHashMap源码分析
Hashtable.ConcurrentHashMap源码分析 为什么把这两个数据结构对比分析呢,相信大家都明白.首先二者都是线程安全的,但是二者保证线程安全的方式却是不同的.废话不多说了,从源码的角 ...
- ConcurrentHashMap 源码分析
ConcurrentHashMap 源码分析 1. 前言 终于到这个类了,其实在前面很过很多次这个类,因为这个类代码量比较大,并且涉及到并发的问题,还有一点就是这个代码有些真的晦涩,不好懂.前前 ...
- 死磕 java集合之ConcurrentHashMap源码分析(三)
本章接着上两章,链接直达: 死磕 java集合之ConcurrentHashMap源码分析(一) 死磕 java集合之ConcurrentHashMap源码分析(二) 删除元素 删除元素跟添加元素一样 ...
- ConcurrentHashMap源码分析(1.8)
0.说明 1.ConcurrentHashMap跟HashMap,HashTable的对比 2.ConcurrentHashMap原理概览 3.ConcurrentHashMap几个重要概念 4.Co ...
- java基础系列之ConcurrentHashMap源码分析(基于jdk1.8)
1.前提 在阅读这篇博客之前,希望你对HashMap已经是有所理解的,否则可以参考这篇博客: jdk1.8源码分析-hashMap:另外你对java的cas操作也是有一定了解的,因为在这个类中大量使用 ...
- 死磕 java集合之ConcurrentHashMap源码分析(一)
开篇问题 (1)ConcurrentHashMap与HashMap的数据结构是否一样? (2)HashMap在多线程环境下何时会出现并发安全问题? (3)ConcurrentHashMap是怎么解决并 ...
- 多线程高并发编程(10) -- ConcurrentHashMap源码分析
一.背景 前文讲了HashMap的源码分析,从中可以看到下面的问题: HashMap的put/remove方法不是线程安全的,如果在多线程并发环境下,使用synchronized进行加锁,会导致效率低 ...
- [JUC-5]ConcurrentHashMap源码分析JDK8
在学习之前,最好先了解下如下知识: 1.ReentrantLock的实现和原理. 2.Synchronized的实现和原理. 3.硬件对并发支持的CAS操作及JVM中Unsafe对CAS的实现. 4. ...
随机推荐
- 三、hexo+github搭建个人博客的主题配置
更换博客主题 主题可参考:https://hexo.io/themes/ hexo默认主题:Landscape 示例主题:Next 下载Next主题 进入Blog所在目录,输入下载命令 #进入Blog ...
- 图解微信小程序---轮播图
图解微信小程序---轮播图 代码笔记 第一步:在页面创建swiper组件 第二步:编写js页面 注意事项:wx:for渲染我们js中的图片数组,item默认写法,获取我们的图片数组中的图片,可通过增加 ...
- Linux进程启动/指令执行方式研究
1. 通过glibc api执行系统指令 0x1:system() glibc api system是linux系统提供的函数调用之一,glibc也提供了对应的封装api. system函数的原型为: ...
- C#中的 ?/?:/?? 三者的区别及用法
在项目的搭建过程中不经意间看到一个关于以上标题三个符号的代码,于是留心记录一下,以备不时之需: 1. 可空类型修饰符(?): 引用类型可以使用空引用表示一个不存在的值,而值类型通常不能表示为空. ...
- git操作:撤销更改的文件
在没有git add之前: #撤销所有更改 git checkout . #撤销指定文件的更改 git checkout -- myfile.txt 在git add之后: git reset HEA ...
- javascript实现上传图片并展示
我们也都知道上传图片的样子是这样的(选择前)是这样的(选择后). 先在HTML设置图片上传 <form action="" method=""> & ...
- String类常用功能
String类常用功能 判断: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boolean equalsIgnoreCase(String str) //忽略大小写 boolean star ...
- YUM方式安装MYSQL5.7
首先mysql官网下载yum源https://dev.mysql.com/downloads/repo/yum/ 然后将下载好的rpm文件安装并校验 [root@elegant-snap-3 /sta ...
- 记录一个h5页面生成canvas画布做签名的js插件--signature_pad
demo地址:https://jsfiddle.net/02dLn15g/5/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szimek/signature_pad 配置项: dotSiz ...
- 一个标准sql语句模板
select distinct top n * from t1 inner join t2 on ... join t3 on ... where ... group by ... hav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