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来讲讲 事件的冒泡机制 和 添加事件的几种方法。


一. JS的事件传递顺序: 捕获阶段 -> 目标阶段 -> 冒泡阶段

  • 捕获阶段是指从父层往子层找。比如 <body><div></div></body> ,我们会先找到 body,然后下一个才是 div。就像中央领导发布政策一样。 从上往下通知。

  • 目标阶段就是找到目标的那段时间,这个我们暂且不谈。

  • 冒泡阶段就是从子层往外层传。比如 <body><div></div></body> ,这个时候是先写 div ,再找 body。往外依次冒泡。从内往外通知。

    先从外到内传一圈波纹,再从内到外传一圈波纹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Document</title>
    </head>
    <body>
    <div id="div2">
    <div id="div1">
    点我
    </div>
    </div>
    </body>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const o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1')
    const div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1')
    const div2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2')
    // addEventListener 的第三个参数默认为 false —— 表示该事件在冒泡阶段触发; true 则表示在捕获阶段触发
    div1.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event) {
    console.log("A");
    }, true);
    div2.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event) {
    console.log("B");
    });
    div1.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event) {
    console.log("C")
    }, false);
    div2.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event) {
    console.log("D");
    }, true);
    </script>
    </html>

答案是: DACB

根据 JS 的 dom 事件顺序 ———— “从外到内,从内到外” 和 addEventListener第三个参数所控制的触发阶段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解答。

  • 1.div2 在外面,div1 在里面。捕获阶段时优先;掠过 div2 后再掠过 div1,发现他们要找的人是 D 和 A (因为第三个参数为true)
  • 2.然后到了 冒泡阶段;掠过 div1 后途经 div2;他们要找的分别是捆绑在 div1 上的 C 然后是 B。

二. 兼容性地添加 JS 事件

如果我们要给按钮添加事件,我们会怎么做呢?

也许我们会这么做<button onclick="console.log('1')">点我</button>

很明显地,它破坏了标签。我们应该让 html 和 事件分离,否则,我们下一次要修改这个按钮就不好操作了。

他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只能用此方法添加一个事件,后面的会覆盖前面(原理是指向了不同的对象)。

  • 错误示范:
      const oBtn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button')[0];
    oBtn.onclick = function() {
    console.log('1');
    }
    // 只会显示下面这次
    oBtn.onclick = function() {
    console.log('我是第二次');
    }
  • 正确示范:
      const oBtn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button')[0];
    // addEventListener
    o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 => {console.log('1')});
    o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 => {console.log('我是第二次')} );
    // 上面的两次都会被认可

我们已经决定放弃(不推荐)使用 onclick;但接下来还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兼容性问题。

事件并不总是如我们所想的运转,感觉失望和沮丧是徒劳无益的,我们要想办法改变我们自己适应这个世界。

IE 6/7/8 上并没有 addEventListener.它们使用了特殊的 attachEvent;对于这样的少数人,我们也不能完全放弃。

代码的健壮性是锦上添花还是...至关重要的?也许这是裁定程序员优秀的标准吧。

遂改成这样。(可以在老IE和Chrome上感受一下差距)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Document</title>
</head>
<body>
<div id="div2" style="border: 1px solid #089e8a;padding: 10px;">
<div id="div1" style="border: 1px solid blue;padding: 10px;">
点我
</div>
</div>
</body>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o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1')
var div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1')
var div2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2')
// 注意:attachEvent 只有冒泡没有捕获!!!
var addEvent = function (dom, eventType, method, isBubble) {
eventType = eventType || 'click'
isBubble = isBubble || false
if (dom.addEventListener) {
dom.addEventListener(eventType, method, isBubble)
} else if (dom.attachEvent) {
dom.attachEvent('on' + eventType, method)
}
}
var methodX = function () {
console.log('methodX')
}
var method2 = function () {
console.log('method2')
}
addEvent(div1, 'click', methodX)
addEvent(div2, 'click', method2)
</script>
</html>

除此之外我们还想要知道的 addEventListener 和 attachEvent 都是讲究规则的。谁先来,谁在上面。

  // 多个 addEventListener 的执行顺序:谁先被添加,谁就在前面
div1.addEventListener('click', event => {
console.log('first')
})
div1.addEventListener('click', event => {
console.log('second')
})
div1.addEventListener('click', event => {
console.log('third')
})

complete

JS事件冒泡机制和兼容性添加事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浅谈js的事件冒泡机制

    很多人都听说过,js的事件冒泡机制,其实,这个说法还是比较生动形象的,就是一个水泡在水底下,冒泡到水面的过程. 那js的事件冒泡机制呢,就是一个DOM树,一级一级向上冒的过程,最终是到document ...

  2. 这可能是最简明扼要的 js事件冒泡机制+阻止默认事件 讲解了

    哎 js事件冒泡机制和阻止冒泡 阻止默认行为好像永远也整不清楚,记了忘 忘了记...醉了 这篇文章写完以后下次再忘记 就呼自己一巴掌,忘一次一巴掌 首先要明白两个概念——事件和事件流 事件指的是用户或 ...

  3. js的事件冒泡机制

    js的事件冒泡机制呢,就是一个DOM树,一级一级向上冒的过程,最终是到document这个根节点这里.js的事件冒泡机制,就像是一个水泡在水底下,冒泡到水面的过程. 摘自醉清玄

  4. 解析Javascript事件冒泡机制

    本资源引自: 解析Javascript事件冒泡机制 - 我的程序人生 - 博客频道 - CSDN.NET http://blog.csdn.net/luanlouis/article/details/ ...

  5. JavaScript中的事件冒泡机制

    事件冒泡机制 事件冒泡发生的条件:当为多个嵌套的元素设置了相同的事件处理程序,它们将触发事件冒泡机制.在事件冒泡中,最内部的元素将首先触发其事件,然后是栈内的下一个元素触发该事件,以此类推,直到到达最 ...

  6. 数组练习:各种数组方法的使用&&事件练习:封装兼容性添加、删除事件的函数&&星级评分系统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 ...

  7. window.open('') 火狐,IE事件冒泡处理,点击事件冒泡处理

    window.open('') 火狐,IE事件冒泡处理,点击事件冒泡处理 写PC下拉菜单的时候,hover样式显示下拉菜单,可能会这样写 <li class="xb_li1" ...

  8. js事件冒泡机制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quo ...

  9. Javascript事件冒泡机制

    1. 事件 在浏览器客户端应用平台,基本生都是以事件驱动的,即某个事件发生,然后做出相应的动作. 浏览器的事件表示的是某些事情发生的信号.事件的阐述不是本文的重点,尚未了解的朋友,可以访问W3scho ...

随机推荐

  1. 洛谷 P1187 3D模型

    题目描述 一座城市建立在规则的n×m网格上,并且网格均由1×1正方形构成.在每个网格上都可以有一个建筑,建筑由若干个1×1×1的立方体搭建而成(也就是所有建筑的底部都在同一平面上的).几个典型的城市模 ...

  2. 白话算法(6) 散列表(Hash Table) 从理论到实用(下)

    [澈丹,我想要个钻戒.][小北,等等吧,等我再修行两年,你把我烧了,舍利子比钻戒值钱.] ——自扯自蛋 无论开发一个程序还是谈一场恋爱,都差不多要经历这么4个阶段: 1)从零开始.没有束缚的轻松感.似 ...

  3. HUE,大数据的SQL Shell

    1. HUE需要安装SASL 发现异常: Could not install table: Error creating table sample_07: Could not start SASL: ...

  4. 我的日志app企划书1.0版本

    因为个人的工作习惯,想要做一个app,是关于工作(生活)日志的. 目前有几个预想的功能吧. 1.按天展示自己的每日安排. 2.每到周末展示自己的周末安排. 1的需要: 是由于,每天总有那么一点两点的细 ...

  5. strcmp strcpy的使用 char类型

    //判断从控制台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 BOOL varifyPassWord(char passWord[] , int index) { BOOL result = YES; int count = ...

  6. 【P2P网贷新手入门】详解借款标的种类及其风险

    不同于国外的网贷平台以信用借款标为主,在中国,我们投资网贷平台会看到多样借款标,而投资人往往弄不清自己投资的标属于什么类型的标,特点怎么样,风险如何. 抵 押 标 定义:借款人用自己的房屋车辆等实物在 ...

  7. leetcode笔记-1 twosum

    # -*- coding: utf-8 -*- #!/bin/env python # Python2.7 nums = [2, 4, 7, 0, 12, 6] print sorted(range( ...

  8. VC6.0 工程转到VS2010一些问题的描述及解决方法

    下列为VC6.0 工程转到VS2008一些问题的描述及解决方法 //////////////////////////////////////////////////////////////////// ...

  9. inner join ,left join ,right join区别

    inner join ,left join ,right join区别 left join(左联接) 返回包括左表中的所有记录和右表中联结字段相等的记录 right join(右联接) 返回包括右表中 ...

  10. Spring IOC 少

    控制反转好处 IOC:控制反转也叫依赖注入,IOC利用java反射机制,AOP利用代理模式.所谓控制反转是指,本来被调用者的实例是有调用者来创建的,这样的缺点是耦合性太强,IOC则是统一交给spr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