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篇:在SOUI中消息通讯
SOUI是一套基于Win32 SDK的窗口开发的一套DirectUI框架。在SOUI中除了有真窗口使用窗口消息通讯机制外,还有SOUI控件之间的通讯,及控件的事件处理等。
1、真窗口消息通讯
因此可以使用::SendMessage这个API来与宿主窗口通讯。在任意一个地方只要获取到了SOUI的宿主窗口句柄就可以向该窗口发消息。
发消息以后可以在主界面的真窗口的消息映射表中响应各种自定义消息(如下):
#define WM_MYMSG (WM_USER+100)
LRESULT OnMyMsg(UINT uMsg,WPARAM wp,LPARAM lp,BOOL & bHandled)
{
return ;
}
//HOST消息及响应函数映射表
BEGIN_MSG_MAP_EX(CMainDlg)
MESSAGE_HANDLER(WM_MYMSG,OnMyMsg)
MSG_WM_CREATE(OnCreate)
MSG_WM_INITDIALOG(OnInitDialog)
MSG_WM_DESTROY(OnDestory)
MSG_WM_CLOSE(OnClose)
MSG_WM_SIZE(OnSize)
MSG_WM_COMMAND(OnCommand)
MSG_WM_SHOWWINDOW(OnShowWindow)
CHAIN_MSG_MAP(SHostWnd)
REFLECT_NOTIFICATIONS_EX()
END_MSG_MAP()
注意上面代码的红色部分。有WTL开发经验的朋友应该已经看出来了,SOUI处理真窗口消息的形式和WTL完全一样。
2、SOUI控件通讯
我们知道,在win32编译中,要与一个控件(窗口)通讯能用SendMessage(PostMessage)发送一个消息给目标窗口,目标窗口收到后进行处理。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向一个SOUI窗口发消息?
SOUI的窗口类和MFC的窗口类很像,和MFC使用SendMessage(PostMessage)发消息类似,在SOUI中也可以使用SWindow::SSendMessage来向目标窗口发送一个消息来通讯,但不支持PostMessage,目标窗口在SOUI窗口的消息映射表中响应发送过来的消息。下面是一个内置控件STabCtrl的消息映射表:
SOUI_MSG_MAP_BEGIN()
MSG_WM_PAINT_EX(OnPaint)
MSG_WM_DESTROY(OnDestroy)
MSG_WM_LBUTTONDOWN(OnLButtonDown)
MSG_WM_MOUSEMOVE(OnMouseMove)
MSG_WM_MOUSELEAVE(OnMouseLeave)
MSG_WM_KEYDOWN(OnKeyDown)
SOUI_MSG_MAP_END()
和真窗口的映射表使用WTL的映射宏不一样,SOUI窗口的映射宏使用SOUI_MSG_MAP_BEGIN 和SOUI_MSG_MAP_END来构造消息处理函数,但是映射表中的消息映射项基本和WTL的映射形式是一样的(注意个别消息是经过重定义的,典型的如WM_PAINT消息,在SOUI中需要使用MSG_WM_PAINT_EX来处理)。
3、SOUI的事件机制
此外SOUI中控件要发出事件交给应用层处理使用的是一套事件机制。
每一个事件有对应一个EventArg类,事件在控件中使用FireEvent启动事件路由,应用程序可以在事件响应映射表中对各种事件统一处理,也可以使用subscribeEvent来直接订阅特定SOUI窗口的一个事件,直接将事件与事件处理函数关联。这一部分请参考前面相关章节。
第十五篇:在SOUI中消息通讯的更多相关文章
- Egret入门学习日记 --- 第十五篇(书中 6.1~6.9节 内容)
第十五篇(书中 6.1~6.9节 内容) 好的,昨天完成了第五章. 今天来看第六章. 总结重点: 1.如何对组件进行分组? 跟着做: 重点1:如何对组件进行分组? 首先,选中你想要组合的组件. 然后点 ...
- 第二十八篇:SOUI中自定义控件开发过程
在SOUI中已经提供了大部分常用的控件,但是内置控件不可能满足用户的所有要求,因此一个真实的应用少不得还要做一些自定义控件. 学习一个新东西,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依葫芦画瓢.事实上在SOUI系统中内置控件 ...
- 第二十五篇 -- C++宝典中的图书管理系统
此篇文章是基于C++宝典写的图书管理系统,本人对其中的部分做了相应修改,并且以现有格式替代原有格式,使程序更加清晰明了.此程序运行在VS2017上. 系统设计 图书管理系统分为四个模块:图书管理模块. ...
- 第十五篇 Integration Services:SSIS参数
本篇文章是Integration Services系列的第十五篇,详细内容请参考原文. 简介在前一篇,我们使用SSDT-BI将第一个SSIS项目My_First_SSIS_Project升级/转换到S ...
- 【译】第十五篇 Integration Services:SSIS参数
本篇文章是Integration Services系列的第十五篇,详细内容请参考原文. 简介在前一篇,我们使用SSDT-BI将第一个SSIS项目My_First_SSIS_Project升级/转换到S ...
- 解剖SQLSERVER 第十五篇 SQLSERVER存储过程的源文本存放在哪里?(译)
解剖SQLSERVER 第十五篇 SQLSERVER存储过程的源文本存放在哪里?(译) http://improve.dk/where-does-sql-server-store-the-sourc ...
- Python之路【第十五篇】:Web框架
Python之路[第十五篇]:Web框架 Web框架本质 众所周知,对于所有的Web应用,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socket服务端,用户的浏览器其实就是一个socket客户端. 1 2 3 4 5 6 ...
- 跟我学SpringCloud | 第十五篇:微服务利剑之APM平台(一)Skywalking
目录 SpringCloud系列教程 | 第十五篇:微服务利剑之APM平台(一)Skywalking 1. Skywalking概述 2. Skywalking主要功能 3. Skywalking主要 ...
- Egret入门学习日记 --- 第十六篇(书中 6.10~7.3节 内容)
第十六篇(书中 6.10~7.3节 内容) 昨天搞定了6.9节,今天就从6.10节开始. 其实这个蛮简单的. 这是程序员模式. 这是设计师模式. 至此,6.10节 完毕. 开始 6.11节. 有点没营 ...
随机推荐
- 【GoLang】panic defer recover 深入理解
唉,只能说C程序员可以接受go的错误设计,相比java来说这个设计真的很差劲! 我认为知乎上说的比较中肯的: 1. The key lesson, however, is that errors ar ...
- QQ登录类
2015-3-31 22:02:09 (同一套代码, pc端不能登录, 但是, 手机和平板都可以正常登录.....) 1. 首先是库文件, 登录->授权->token->openid ...
- 2. javacript高级程序设计-在HTML中使用JavaScript
1.1 <script>元素 向HTML页面中插入JavaScript的主要方法,就是使用<script>元素,<script>元素定义了一下6个元素: (1). ...
- Java for LeetCode 213 House Robber II
Note: This is an extension of House Robber. After robbing those houses on that street, the thief has ...
- java classpath批量设置shell脚本
java classpath批量设置shell脚本 注意:linux bash jar文件之间的分隔符是':' export JAR_HOME=path to directory which ...
- 【mongo】pymongo通过_id删除数据
来源:http://www.educity.cn/wenda/361741.html pymongo 根据 objectId _id 来删除数据想要删除数据,根据_id ,是最靠谱的,具体方法因为 _ ...
- Struts2防止表单重复提交
1.说明 系统拦截器的应用. 表单重复提交:当使用请求转化进行跳转的时候,存在着表单重复提交的问题. 2.在表单中加入s:token 如果页面加入了struts2的标签,页面的请求必须进入struts ...
- XML 数据请求与JSON 数据请求
(1)XML 数据请求 使用 AFNetworking 中的 AFHTTPRequestOperation 和 AFXMLParserResponseSerializer,另外结合第三方框架 XMLD ...
- 6. ZigZag Conversion
题目: The string "PAYPALISHIRING" is written in a zigzag pattern on a given number of rows l ...
- win8访问win7中的共享文件夹 映射网络驱动器
同一个局域网内,配置好了一台win7(假设计算机名为A)的共享文件夹,设置方法可以参考http://www.doudouxitong.com/guzhang/xitongjiqiao/2014/0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