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缓存机制及原理
前言
Http 缓存机制作为 web 性能优化的重要手段,对于从事 Web 开发的同学们来说,应该是知识体系库中的一个基础环节,同时对于有志成为前端架构师的同学来说是必备的知识技能。
但是对于很多前端同学来说,仅仅只是知道浏览器会对请求的静态文件进行缓存,但是为什么被缓存,缓存是怎样生效的,却并不是很清楚。
在此,我会尝试用简单明了的文字,像大家系统的介绍HTTP缓存机制,期望对各位正确的理解前端缓存有所帮助。
在介绍HTTP缓存之前,作为知识铺垫,先简单介绍一下HTTP报文
HTTP报文就是浏览器和服务器间通信时发送及响应的数据块。
浏览器向服务器请求数据,发送请求(request)报文;服务器向浏览器返回数据,返回响应(response)报文。
报文信息主要分为两部分
1.包含属性的首部(header)--------------------------附加信息(cookie,缓存信息等)与缓存相关的规则信息,均包含在header中
2.包含数据的主体部分(body)-----------------------HTTP请求真正想要传输的部分
缓存规则解析
为方便大家理解,我们认为浏览器存在一个缓存数据库,用于存储缓存信息。
在客户端第一次请求数据时,此时缓存数据库中没有对应的缓存数据,需要请求服务器,服务器返回后,将数据存储至缓存数据库中。
HTTP缓存有多种规则,根据是否需要重新向服务器发起请求来分类,我将其分为两大类(强制缓存,对比缓存)
在详细介绍这两种规则之前,先通过时序图的方式,让大家对这两种规则有个简单了解。
已存在缓存数据时,仅基于强制缓存,请求数据的流程如下
已存在缓存数据时,仅基于对比缓存,请求数据的流程如下
对缓存机制不太了解的同学可能会问,基于对比缓存的流程下,不管是否使用缓存,都需要向服务器发送请求,那么还用缓存干什么?
这个问题,我们暂且放下,后文在详细介绍每种缓存规则的时候,会带给大家答案。
我们可以看到两类缓存规则的不同,强制缓存如果生效,不需要再和服务器发生交互,而对比缓存不管是否生效,都需要与服务端发生交互。
两类缓存规则可以同时存在,强制缓存优先级高于对比缓存,也就是说,当执行强制缓存的规则时,如果缓存生效,直接使用缓存,不再执行对比缓存规则。
强制缓存
从上文我们得知,强制缓存,在缓存数据未失效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缓存数据,那么浏览器是如何判断缓存数据是否失效呢?
我们知道,在没有缓存数据的时候,浏览器向服务器请求数据时,服务器会将数据和缓存规则一并返回,缓存规则信息包含在响应header中。
对于强制缓存来说,响应header中会有两个字段来标明失效规则(Expires/Cache-Control)
使用chrome的开发者工具,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对于强制缓存生效时,网络请求的情况
Expires
Expires的值为服务端返回的到期时间,即下一次请求时,请求时间小于服务端返回的到期时间,直接使用缓存数据。
不过Expires 是HTTP 1.0的东西,现在默认浏览器均默认使用HTTP 1.1,所以它的作用基本忽略。
另一个问题是,到期时间是由服务端生成的,但是客户端时间可能跟服务端时间有误差,这就会导致缓存命中的误差。
所以HTTP 1.1 的版本,使用Cache-Control替代。
Cache-Control
Cache-Control 是最重要的规则。常见的取值有private、public、no-cache、max-age,no-store,默认为private。
private: 客户端可以缓存
public: 客户端和代理服务器都可缓存(前端的同学,可以认为public和private是一样的)
max-age=xxx: 缓存的内容将在 xxx 秒后失效
no-cache: 需要使用对比缓存来验证缓存数据(后面介绍)
no-store: 所有内容都不会缓存,强制缓存,对比缓存都不会触发(对于前端开发来说,缓存越多越好,so...基本上和它说886)
举个板栗
图中Cache-Control仅指定了max-age,所以默认为private,缓存时间为31536000秒(365天)
也就是说,在365天内再次请求这条数据,都会直接获取缓存数据库中的数据,直接使用。
对比缓存
对比缓存,顾名思义,需要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可以使用缓存。
浏览器第一次请求数据时,服务器会将缓存标识与数据一起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将二者备份至缓存数据库中。
再次请求数据时,客户端将备份的缓存标识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缓存标识进行判断,判断成功后,返回304状态码,通知客户端比较成功,可以使用缓存数据。
第一次访问:
再次访问:
通过两图的对比,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在对比缓存生效时,状态码为304,并且报文大小和请求时间大大减少。
原因是,服务端在进行标识比较后,只返回header部分,通过状态码通知客户端使用缓存,不再需要将报文主体部分返回给客户端。
对于对比缓存来说,缓存标识的传递是我们着重需要理解的,它在请求header和响应header间进行传递,
一共分为两种标识传递,接下来,我们分开介绍。
Last-Modified / If-Modified-Since
Last-Modified:
服务器在响应请求时,告诉浏览器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
If-Modified-Since:
再次请求服务器时,通过此字段通知服务器上次请求时,服务器返回的资源最后修改时间。
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发现有头If-Modified-Since 则与被请求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进行比对。
若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大于If-Modified-Since,说明资源又被改动过,则响应整片资源内容,返回状态码200;
若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小于或等于If-Modified-Since,说明资源无新修改,则响应HTTP 304,告知浏览器继续使用所保存的cache。
Etag / If-None-Match(优先级高于Last-Modified / If-Modified-Since)
Etag:
服务器响应请求时,告诉浏览器当前资源在服务器的唯一标识(生成规则由服务器决定)。
If-None-Match:
再次请求服务器时,通过此字段通知服务器客户段缓存数据的唯一标识。
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发现有头If-None-Match 则与被请求资源的唯一标识进行比对,
不同,说明资源又被改动过,则响应整片资源内容,返回状态码200;
相同,说明资源无新修改,则响应HTTP 304,告知浏览器继续使用所保存的cache。
总结
对于强制缓存,服务器通知浏览器一个缓存时间,在缓存时间内,下次请求,直接用缓存,不在时间内,执行比较缓存策略。
对于比较缓存,将缓存信息中的Etag和Last-Modified通过请求发送给服务器,由服务器校验,返回304状态码时,浏览器直接使用缓存。
浏览器第一次请求:
浏览器再次请求时: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chenqf/p/6386163.html
HTTP缓存机制及原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 彻底弄懂HTTP缓存机制及原理-转载
首先附上原文地址,非常感谢博主大神的分享彻底弄懂HTTP缓存机制及原理 前言 Http 缓存机制作为 web 性能优化的重要手段,对于从事 Web 开发的同学们来说,应该是知识体系库中的一个基 ...
- 彻底弄懂HTTP缓存机制及原理
前言 Http 缓存机制作为 web 性能优化的重要手段,对于从事 Web 开发的同学们来说,应该是知识体系库中的一个基础环节,同时对于有志成为前端架构师的同学来说是必备的知识技能. 但是对于很多前端 ...
- 彻底弄懂 HTTP 缓存机制及原理 | 干货
来源:www.cnblogs.com/chenqf/p/6386163.html 前言 Http 缓存机制作为 web 性能优化的重要手段,对于从事 Web 开发的同学们来说,应该是知识体系库中的一个 ...
- 彻底弄懂HTTP缓存机制及原理(转载)
https://www.cnblogs.com/chenqf/p/6386163.html 前言 Http 缓存机制作为 web 性能优化的重要手段,对于从事 Web 开发的同学们来说,应该是知识体系 ...
- HTTP缓存机制和原理
前言 Http 缓存机制作为 web 性能优化的重要手段,对于从事 Web 开发的同学们来说,应该是知识体系库中的一个基础环节,同时对于有志成为前端架构师的同学来说是必备的知识技能.但是对于很多前端同 ...
- 彻底弄懂HTTP缓存机制及原理【转载】
前言 Http 缓存机制作为 web 性能优化的重要手段,对于从事 Web 开发的同学们来说,应该是知识体系库中的一个基础环节,同时对于有志成为前端架构师的同学来说是必备的知识技能.但是对于很多前端同 ...
- 面试总被问到HTTP缓存机制及原理?看完你就彻底明白了
前言 Http 缓存机制作为 web 性能优化的重要手段,对于从事 Web 开发的同学们来说,应该是知识体系库中的一个基础环节,同时对于有志成为前端架构师的同学来说是必备的知识技能. 但是对于很多前端 ...
- http缓存机制与原理
一.浏览器缓存分类:强制缓存和协商缓存 二.浏览器加载一个页面的简单流程 浏览器第一次请求 浏览器再次请求页面 三.http缓存涉及到的相关术语 缓存命中率:从缓存中得到数据的请求数与所有请求数的比率 ...
- H5 缓存机制浅析 移动端 Web 加载性能优化
腾讯Bugly特约作者:贺辉超 1 H5 缓存机制介绍 H5,即 HTML5,是新一代的 HTML 标准,加入很多新的特性.离线存储(也可称为缓存机制)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H5 引入的离线存储, ...
随机推荐
- jQuery Address全站 AJAX 完整案例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如何利用 jQuery 框架以及 jQuery Address 插件实现最基本的全站 AJAX 动态加载页面内容的功能的方法. 案例目标 以常见基本结构的网站为案例,实现全站链接 AJAX ...
- IOS开发系列之阿堂教程:玩转IPhone客户端和Web服务端交互(客户端)实践
说到ios的应用开发,我们不能不提到web server服务端,如果没有服务端的支持,ios应用开发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因为从事过手机开发的朋友都知道(Android也一样),大量复杂业务的处理和数据库 ...
- C++ 类占用空间计算方式
1.一个类占用的空间主要是属性占用空间,而成员函数一般不占用空间,但是虚函数占用空间,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多少个虚函数,只要占用4个字节即可,也就是索引指向一个虚拟表的首位置.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占用空间都 ...
- 【Java】接口(interface)VS抽象类
接口(interface)可以说成是抽象类的一种特例,接口中的所有方法都必须是抽象的.接口中的方法定义默认为public abstract类型,接口中的成员变量类型默认为public static f ...
- Android 测试入门之---Monkey test
这周重点学习的也是Android monkey test 的一些相关知识,也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操作和试验.讲学习资料整理如下 : Monkey是一个命令行工具 ,可以运行在模拟器里或实际设备中.它向系统 ...
- Sass编译时Invalid US-ASCII character解决办法
编译scss文件时,如果出现如下错误 Error: Invalid US-ASCII character "\xC2" on line 63 of src/assets/_scss ...
- Vue:event对象
一.什么是event对象 event对象:代表的是事件的状态.比如获取当前的元素:e.Target. 二.事件冒泡 什么是事件冒泡呢?百度百科的解释如下: 当事件发生后,这个事件就要开始传播(从里到外 ...
- 《FPGA全程进阶---实战演练》第五章 基于74HC595的LED操作
1基础理论部分 1.1分频 分频,是的,这个概念也很重要.分频是指将一单一频率信号的频率降低为原来的1/N,就叫N分频.实现分频的电路或装置称为“分频器”,如把33MHZ的信号2分频得到16.5MHZ ...
- java+Quartz实现定时任务
1.首先:导入quartz相关的jar包,这里我用的是maven构建的项目,pom.xml文件导入如下: <dependency> <groupId>org.quartz-sc ...
- Spark学习笔记——RDD编程
1.RDD——弹性分布式数据集(Resilient Distributed Dataset) RDD是一个分布式的元素集合,在Spark中,对数据的操作就是创建RDD.转换已有的RDD和调用RDD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