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篇文章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

  1. 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2. 何为并发?C++中如何解决并发问题?C++中多线程的基本操作 浅谈C++11中的多线程(一) - 唯有自己强大 - 博客园 (cnblogs.com)
  3. 同步互斥原理以及如何处理数据竞争 浅谈C++11中的多线程(二) - 唯有自己强大 - 博客园 (cnblogs.com)
  4. 条件变量和原子操作
  5. Qt中的多线程应用

条件变量

一、何为条件变量

在前一篇文章浅谈C++11中的多线程(二) - 唯有自己强大 - 博客园 (cnblogs.com)中解释了线程同步的原理和实现,使用互斥锁解决数据竞争访问问题。我们在使用mutex时,一般都会期望加锁不要阻塞,总是能立刻拿到锁,然后尽快访问数据,用完之后尽快解锁,这样才能不影响并发性和性能。

如果需要等待某个条件的成立,我们就该使用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了,那什么是条件变量呢?

C++11提供了condition_variable类。使用时需要include头文件<condition_variable>。

简单理解来说:如果把变量区看成是一座房子,那么前面两篇频繁用到的mutex可以看成是房门的锁,正常来说是房门常年打开的,锁并用不上。但是有了多线程以后,为了防止多个线程一窝蜂胡乱篡改里面的数据,所以就有了锁的概念。

现在假设每个线程都有一个管理锁的人,叫lock_guard,或者unique_lock,但是一次只能有一个人能够去操作锁(锁上或者是解锁)。一般来说他们是轮流去操作锁。而condition_variable则可以看做是门童,如果没有满足条件,门童就会通知线程的管锁人必须要休眠而不可以操作锁,可是一旦条件满足,他就会唤醒某些线程的管锁人可以去操作锁了。

二,为何要用条件变量

下面给出一个简单的程序示例:一个线程往队列中放入数据,一个线程从队列中提取数据,取数据前需要判断一下队列中确实有数据,由于这个队列是线程间共享的,所以,需要使用互斥锁进行保护,一个线程在往队列添加数据的时候,另一个线程不能取,反之亦然。程序实现代码如下:

//cond_var1.cpp用互斥锁实现一个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deque>
#include <thread>
#include <mutex> std::deque<int> q; //双端队列标准容器全局变量
std::mutex mu; //互斥锁全局变量
//生产者,往队列放入数据
void function_1() {
int count = 10;
while (count > 0) {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er(mu);
q.push_front(count); //数据入队锁保护
locker.unlock();
std::this_thread::sleep_for(std::chrono::seconds(1)); //延时1秒
count--;
}
}
//消费者,从队列提取数据
void function_2() {
int data = 0;
while ( data != 1) {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er(mu);
if (!q.empty()) { //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data = q.back();
q.pop_back(); //数据出队锁保护
locker.unlock();
std::cout << "t2 got a value from t1: " << data << std::endl;
} else {
locker.unlock();
}
}
} int main() {
std::thread t1(function_1);
std::thread t2(function_2);
t1.join();
t2.join(); getchar();
return 0;
}

从代码中不难看出:在生产过程中,因每放入一个数据有1秒延时,所以这个生产的过程是很慢的;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着一个while循环,只有在接收到表示结束的数据的时候,才会停止,每次循环内部,都是先加锁,判断队列不空,然后就取出一个数,最后解锁。所以说,在1s内,做了很多无用功!这样的话,CPU占用率会很高,可能达到100%(单核)。

这就引入了条件变量来解决该问题:条件变量使用“通知—唤醒”模型,生产者生产出一个数据后通知消费者使用,消费者在未接到通知前处于休眠状态节约CPU资源;当消费者收到通知后,赶紧从休眠状态被唤醒来处理数据,使用了事件驱动模型,在保证不误事儿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无用功降低对资源的消耗。

三,如何使用条件变量

C++标准库在< condition_variable >中提供了条件变量,借由它,一个线程可以唤醒一个或多个其他等待中的线程。原则上,条件变量的运作如下:

  • 你必须同时包含< mutex >和< condition_variable >,并声明一个mutex和一个condition_variable变量;
  • 那个通知“条件已满足”的线程(或多个线程之一)必须调用notify_one()或notify_all(),以便条件满足时唤醒处于等待中的一个条件变量;
  • 那个等待"条件被满足"的线程必须调用wait(),可以让线程在条件未被满足时陷入休眠状态,当接收到通知时被唤醒去处理相应的任务;
//cond_var2.cpp用条件变量解决轮询间隔难题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deque>
#include <thread>
#include <mutex>
#include <condition_variable> std::deque<int> q; //双端队列标准容器全局变量
std::mutex mu; //互斥锁全局变量
std::condition_variable cond; //全局条件变量
//生产者,往队列放入数据
void function_1() {
int count = 10;
while (count > 0) {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er(mu);
q.push_front(count); //数据入队锁保护
locker.unlock(); cond.notify_one(); // 向一个等待线程发出“条件已满足”的通知 std::this_thread::sleep_for(std::chrono::seconds(1)); //延时1秒
count--;
}
}
//消费者,从队列提取数据
void function_2() {
int data = 0;
while (data != 1) {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er(mu); while (q.empty()) //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cond.wait(locker); // 解锁互斥量并陷入休眠以等待通知被唤醒,被唤醒后加锁以保护共享数据 data = q.back();
q.pop_back(); //数据出队锁保护
locker.unlock();
std::cout << "t2 got a value from t1: " << data << std::endl;
}
} int main() {
std::thread t1(function_1);
std::thread t2(function_2);
t1.join();
t2.join(); getchar();
return 0;
}

上面的代码有四个注意事项:

  1. 在function_2中,在判断队列是否为空的时候,使用的是while(q.empty()),而不是if(q.empty()),因为wait的唤醒可能由于系统的原因被唤醒,这个的时机是不确定的。这个过程也被称作伪唤醒。如果在错误的时候被唤醒了,执行后面的语句就会错误,所以需要再次判断队列是否为空,如果还是为空,就继续wait()阻塞;
  2. 在管理互斥锁的时候,使用的是std::unique_lock而不是std::lock_guard,而且事实上也不能使用std::lock_guard。这需要先解释下wait()函数所做的事情,可以看到,在wait()函数之前,使用互斥锁保护了,如果wait的时候什么都没做,岂不是一直持有互斥锁?那生产者也会一直卡住,不能够将数据放入队列中了。所以,wait()函数会先调用互斥锁的unlock()函数,然后再将自己睡眠,在被唤醒后,又会继续持有锁,保护后面的队列操作。lock_guard没有lock和unlock接口,而unique_lock提供了,这就是必须使用unique_lock的原因;
  3. 使用细粒度锁,尽量减小锁的范围,在notify_one()的时候,不需要处于互斥锁的保护范围内,所以在唤醒条件变量之前可以将锁unlock()。
  4. cv.notify_one()指的是通知其中某一个线程,cv.notify_all()指的是通知全部线程。

下面给出条件变量支持的操作函数表:

值得注意的是:

  • 所有通知(notification)都会被自动同步化,所以并发调用notify_one()和notify_all()不会带来麻烦;
  • 所有等待某个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的线程都必须使用相同的mutex,当wait()家族的某个成员被调用时该mutex必须被unique_lock锁定,否则会发生不明确的行为;
  • wait()函数会执行“解锁互斥量–>陷入休眠等待–>被通知唤醒–>再次锁定互斥量–>检查条件判断式是否为真”几个步骤,这意味着传给wait函数的判断式总是在锁定情况下被调用的,可以安全的处理受互斥量保护的对象;但在"解锁互斥量–>陷入休眠等待"过程之间产生的通知(notification)会被遗失。

原子操作

一、何为原子操作(atomic)

所谓的原子操作,取的就是“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最小个体”的意义,它表示在多个线程访问同一个全局资源的时候,能够确保所有其他的线程都不在同一时间内访问相同的资源。也就是他确保了在同一时刻只有唯一的线程对这个资源进行访问。这有点类似互斥对象对共享资源的访问的保护,但是原子操作更加接近底层,因而效率更高。

在新标准C++11,引入了原子操作的概念,并通过这个新的头文件提供了多种原子操作数据类型,例如,atomic_bool,atomic_int等等,如果我们在多个线程中对这些类型的共享资源进行操作,编译器将保证这些操作都是原子性的,也就是说,确保任意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对这个资源进行访问,编译器将保证,多个线程访问这个共享资源的正确性。从而避免了锁的使用,提高了效率。

二、atomic高效体现

使用atomic可以避免使用锁,而且更加底层,比mutex效率更高。为了方便使用,c++11为模版函数提供了别名(即原子类型)。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加锁不使用atomic)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time>
#include <mutex>
#include <vector>
#include <thread> using namespace std;
mutex mtx;
size_t Count = 0; void threadFun()
{
for (int i = 0; i < 10000; i++)
{
// 上锁(防止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同一资源)
unique_lock<mutex> lock(mtx);
Count++;
}
} int main(void)
{
clock_t start_time = clock(); // 启动多个线程
vector<thread> threads;
for (int i = 0; i < 10; i++)
threads.push_back(thread(threadFun));
for (auto& thad : threads)
thad.join(); // 检测count是否正确 10000*10 = 100000
cout << "count number:" << Count << endl; clock_t end_time = clock();
std::cout << "耗时:" << end_time - start_time << "ms" << std::endl;
return 0;
}

输出结果:

使用atomic: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time>
#include <vector>
#include <thread>
#include <atomic> using namespace std;
atomic<size_t> Count(0);//创建原子类型,将Cout初始化为0 void threadFun()
{
for (int i = 0; i < 10000; i++)
Count++;
} int main(void)
{
clock_t start_time = clock(); // 启动多个线程
vector<thread> threads;
for (int i = 0; i < 10; i++)
threads.push_back(thread(threadFun));
for (auto& thad : threads)
thad.join(); // 检测count是否正确 10000*10 = 100000
cout << "count number:" << Count << endl; clock_t end_time = clock();
cout << "耗时:" << end_time - start_time << "ms" <<endl; return 0;
}

总结:从上面的截图可以发现,第一张图用时33ms,第二张图用时19ms,使用原子操作能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三,原子操作中的内存访问模型

原子操作保证了对数据的访问只有未开始和已完成两种状态,不会访问到中间状态,但我们访问数据一般是需要特定顺序的,比如想读取写入后的最新数据,原子操作函数是支持控制读写顺序的,即带有一个数据同步内存模型参数std::memory_order,用于对同一时间的读写操作进行排序。C++11定义的6种类型如下:

typedef enum memory_order {
memory_order_relaxed, // 不对执行顺序做保证
memory_order_acquire, // 本线程中,所有后续的读操作必须在本条原子操作完成后执行
memory_order_release, // 本线程中,所有之前的写操作完成后才能执行本条原子操作
memory_order_acq_rel, // 同时包含 memory_order_acquire 和 memory_order_release
memory_order_consume, // 本线程中,所有后续的有关本原子类型的操作,必须在本条原子操作完成之后执行
memory_order_seq_cst // 全部存取都按顺序执行
} memory_order;

内存访问模型属于比较底层的控制接口,如果对编译原理和CPU指令执行过程不了解的话,容易引入bug。内存模型不是本章重点,这里不再展开介绍,后续的代码都使用默认的顺序一致性模型或比较稳妥的Release-Acquire模型,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参考链接:std::memory_order - cppreference.com

 四,使用原子类型实现自旋锁

自旋锁(spinlock)与互斥锁(mutex)类似,在任一时刻最多只能有一个持有者,但如果资源已被占用,互斥锁会让资源申请者进入睡眠状态,而自旋锁不会引起调用者睡眠,会一直循环判断该锁是否成功获取。

自旋锁是专为防止多处理器并发而引入的一种锁,它在内核中大量应用于中断处理等部分。对于多核处理器来说,检测到锁可用与设置锁状态两个动作需要实现为一个原子操作。
标准库还专门提供了一个原子布尔类型std::atomic_flag,不同于所有 std::atomic 的特化,它保证是免锁的,不提供load()与store(val)操作,但提供了test_and_set()与clear()操作:

  1. test_and_set,如果atomic_flag 对象已经被设置了,就返回True,如果未被设置,就设置之然后返回False(等价于上锁)
  2. clear,把atomic_flag对象清掉(等价于解锁)

注意这个所谓atomic_flag对象其实就是当前的线程。可用std::atomic_flag实现自旋锁的功能,代码如下:

//atomic2.cpp 使用原子布尔类型实现自旋锁的功能

#include <thread>
#include <vector>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tomic>
using namespace std;
atomic_flag lock = ATOMIC_FLAG_INIT; //初始化原子布尔类型 void f(int n)
{
for (int cnt = 0; cnt < 10; ++cnt) {
while (lock.test_and_set(memory_order_acquire));// 获得锁(自旋)
cout << n << " thread Output: " << cnt << '\n';
lock.clear(memory_order_release); // 释放锁
}
} int main()
{
vector<thread> v; //实例化一个元素类型为thread的向量
for (int n = 0; n < 10; ++n) {
v.emplace_back(f, n); //以参数(f,n)为初值的元素放到向量末尾,相当于启动新线程f(n)
}
for (auto& t : v) { //遍历向量v中的元素,基于范围的for循环,auto&自动推导变量类型并引用指针指向的内容
t.join(); //阻塞主线程直至子线程执行完毕
} getchar();
return 0;
}

参考博文:(2条消息) C++多线程并发(五)---原子操作与无锁编程_流云-CSDN博客_c++原子操作

(2条消息) C++多线程并发(三)---线程同步之条件变量_流云-CSDN博客_c++ 条件变量

浅谈C++11中的多线程(三)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浅谈C++11中的多线程(二)

    摘要 本篇文章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 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何为并发?C++中如何解决并发问题?C++中多线程的基本操作 浅谈C++11中的多线程(一) - 唯有自己强大 - 博客园 (cnblogs.c ...

  2. 浅谈C++11中的多线程(一)

    摘要 本篇文章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 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何为并发?C++中如何解决并发问题?C++中多线程的基本操作 同步互斥原理以及多进程和多线程中实现同步互斥的两种方法 Qt中的多线程应用 c++ ...

  3. c#Winform程序调用app.config文件配置数据库连接字符串 SQL Server文章目录 浅谈SQL Server中统计对于查询的影响 有关索引的DMV SQL Server中的执行引擎入门 【译】表变量和临时表的比较 对于表列数据类型选择的一点思考 SQL Server复制入门(一)----复制简介 操作系统中的进程与线程

    c#Winform程序调用app.config文件配置数据库连接字符串 你新建winform项目的时候,会有一个app.config的配置文件,写在里面的<connectionStrings n ...

  4. 转:浅谈C/C++中的指针和数组(一)

    再次读的时候实践了一下代码,结果和原文不一致 error C2372: 'p' : redefinition; different types of indirection 不同类型的间接寻址 /// ...

  5. 转: 浅谈C/C++中的指针和数组(二)

    转自:http://www.cnblogs.com/dolphin0520/archive/2011/11/09/2242419.html 浅谈C/C++中的指针和数组(二) 前面已经讨论了指针和数组 ...

  6. 转载 浅谈C/C++中的static和extern关键字

    浅谈C/C++中的static和extern关键字 2011-04-21 16:57 海子 博客园 字号:T | T   static是C++中常用的修饰符,它被用来控制变量的存贮方式和可见性.ext ...

  7. 浅谈 Swift 2 中的 Objective-C 指针

    浅谈 Swift 2 中的 Objective-C 指针 2015-09-07  499 文章目录 1. 在 Swift 中读 C 指针 2. 在 Swift 中创建 C 指针 3. 总结 作者:Ja ...

  8. 浅谈人脸识别中的loss 损失函数

    浅谈人脸识别中的loss 损失函数 2019-04-17 17:57:33 liguiyuan112 阅读数 641更多 分类专栏: AI 人脸识别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CC 4.0 ...

  9. 浅谈C语言中的强符号、弱符号、强引用和弱引用

    摘自http://www.jb51.net/article/56924.htm 浅谈C语言中的强符号.弱符号.强引用和弱引用 投稿:hebedich 字体:[增加 减小] 类型:转载 时间:2014- ...

随机推荐

  1. MarkDown笔记一

    目录 目录 字体 标题 下划线标题 #号标题 加重与斜体 高亮 删除线 上标与下标 脚注 转义字符 分割线 段落 空行 结尾两个空格 区域引用 每行> 每段> 可嵌套 目录 把文档中所有标 ...

  2. [翻译] 预览 C# 10 的新东西

    原文: [Introducing C# 10] 作者: Ken Bonny ​ 本周早些时候(译注:原文发表于5月1日),我关注了 Mads Torgersen 在 DotNet SouthWest ...

  3. NVIDIA GPU上的Tensor线性代数

    NVIDIA GPU上的Tensor线性代数 cuTENSOR库是同类中第一个GPU加速的张量线性代数库,提供张量收缩,归约和逐元素运算.cuTENSOR用于加速在深度学习训练和推理,计算机视觉,量子 ...

  4. 快速人体姿态估计:CVPR2019论文阅读

    快速人体姿态估计:CVPR2019论文阅读 Fast Human Pose Estimation 论文链接: http://openaccess.thecvf.com/content_CVPR_201 ...

  5. Jittor框架API

    Jittor框架API 这里是Jittor主模块的API文档,可以通过import jittor来获取该模块. classjittor.ExitHooks exc_handler(exc_type,  ...

  6. GPU微观物理结构框架

     GPU微观物理结构框架 一.CPU 和 GPU 在物理结构和设计上有何区别 首先需要解释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和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 ...

  7. 编译器架构Compiler Architecture(上)

    编译器架构Compiler Architecture(上) 编译器是程序,通常是非常大的程序.它们几乎都有一个基于翻译分析综合模型的结构. CONTENTS Overview • Compiler C ...

  8. Linux基础_vim命令

    简介:Vim是从 vi 发展出来的一个文本编辑器.代码补完.编译及错误跳转等方便编程的功能特别丰富,在程序员中被广泛使用. vi/vim 共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也叫 ...

  9. ES6中的新数据类型——Symbol

    今天小编和大家来聊一聊es6中新增的一个原始数据类型Symbol.在es5中原始数据类型(基本数据类型)有以下六种:Undefind.Null.Bool. String.Number.Object.今 ...

  10. 搞清楚Spring事件机制后:Spring的源码看起来简单多了

    本文主讲Spring的事件机制,意图说清楚: 什么是观察者模式? 自己实现事件驱动编程,对标Spring的事件机制 彻底搞懂Spring中的事件机制,从而让大家 本文内容较长,代码干货较多,建议收藏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