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框架】之MVP模式的使用
提起MVP架构模式,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前辈”MVC模式。MVC由Model、View、Controller组成,请求从Controller进入后进行业务判断,然后交给Model或View进行处理。这本身没什么,但是应用在Android程序中时,大家就会发现,Activity既担任了Controller的角色进行业务筛选,又担任了View的角色进行界面展示,甚至有些时候还会担任Model的角色加载数据。这就使的Activity中的代码变得很多很长,而且功能杂乱,不便区分。怎么办呢?于是,MVP模式就诞生了。
MVP由Model、View和Presenter组成,和MVC相似,MVP中的Model层也是用来加载数据的,View层也是用来展示界面的,MVP中独有的Presenter是用来连接Model和View两层,起到解耦的作用。下图展示了MVC模式和MVP模式的工作流程上的比较:
从图中可以看到,MVP模式中的View层和Model层之间没有连线,即这两层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它们之间的交互是通过Presenter来完成的,这样就实现的View和Model两层的解耦。具体的MVP内部的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用户首先在View层中进行操作,将用户动作传到Presenter中,Presenter将动作传递到Model中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传回到Presenter,再由Presenter相应到View中。
MVP模式的整体架构是通过接口来搭建的,我们需要一个整体的架构管理类Contract来管理Model、View、Presenter这三个接口,Model类、View类和Presenter类都分别实现这三个接口。Presenter中持有Model和View的引用,Presenter中的所有方法都会调用Model中对应的方法进行处理;Model中写实际代码;View是被Activity实现的,其中持有一个Presenter的引用,所有方法都会调用Presenter的对应方法。
下面贴出一个简单的DEMO中的代码。
DEMO的界面非常简单,只有一个按钮,当我们点击按钮的时候弹出一个Toast,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DEMO,我们尝试用MVP模式来搭建,编写。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接口的统一管理类MainContract,这个类中包含了M、V、P三个接口,接口中定义抽象方法。这里我们只打算有一个方法,即按钮点击事件onButtonClicked()方法。代码如下:
- public class MainContract {
- interface View {
- void onButtonClicked(String text);
- }
- interface Model {
- void onButtonClicked(Context context, String text);
- }
- interface Presenter {
- void onButtonClicked(Context context, String text);
- }
- }
有了接口之后,我们让M、V、P三层的具体类来实现这三个接口,这三个类分别是:M层对应MainModel,P层对应MainPresenter,V层对应MainActivity。
我们来编写MainPresenter类中的代码,首先需要让它实现MainContract类中的Presenter接口,然后为它设置两个属性,一个是Model,一个是View,在构造方法中传入View,并初始化Model,最后实现Presenter接口中的方法并调用Model中的对应方法实现。MainPresenter类中的代码如下:
- public class MainPresenter implements MainContract.Presenter {
- private MainContract.Model model;
- private MainContract.View view;
- public MainPresenter(MainContract.View view) {
- this.view = view;
- this.model = new MainModel();
- }
- @Override
- public void onButtonClicked(Context context, String text) {
- model.onButtonClicked(context, text);
- }
- }
接下来是MainModel类中的代码了。MVP中的所有具体逻辑实现的代码都是在Model层中编写的,因此在MainModel实现Model接口的onButtonClicked()方法中,我们按照需求弹出一个Toast即可。代码如下:
- public class MainModel implements MainContract.Model {
- @Override
- public void onButtonClicked(Context context, String text) {
- Toast.makeText(context, text, Toast.LENGTH_SHORT).show();
- }
- }
最后就是View层的编写了。上面说过,View层的实现类就是Activity,View层中需要持有一个Presenter的引用,View层中的所有操作都调用Presenter层中对应的方法,而Presenter层都是调用Model层的代码,因此View层就算是间接的调用了Model层的代码。MainActivity中的代码如下:
-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implements MainContract.View {
- private MainPresenter presenter = new MainPresenter(MainActivity.this);
- @InjectView(R.id.btn)
- protected Button button;
- @Override
-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 // 初始化ButterKnife
- ButterKnife.inject(MainActivity.this);
- }
- @OnClick(R.id.btn)
- protected void click() {
- onButtonClicked("Button Clicked!!!!");
- }
- @Override
- public void onButtonClicked(String text) {
- presenter.onButtonClicked(MainActivity.this, text);
- }
- }
到此为止,MVP的一个简单的DEMO就完成了。MVP只是一种思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因此架构的搭建会有所不同,但整体的目标是不变的,那就是让Activity中的View层和Controller层分离开来,减少Activity中的代码。
当然,MVP模式也有缺点,那就是每创建一个Activity,就需要再创建Contract、Model、Presenter三个类,会大大增加项目中的类的个数。
【Android - 框架】之MVP模式的使用的更多相关文章
- [译]Google官方关于Android架构中MVP模式的示例
概述 该示例(TODO-MVP)是后续各种示例演变的基础,它主要演示了在不带架构性框架的情况下实现M-V-P模式.其采用手动依赖注入的方式来提供本地数据源和远程数据源仓库.异步任务通过回调处理. 注意 ...
- Android上实现MVP模式的途径
今天我想分享我在Android上实现MVP(Model-View-Presenter)模式的方法.如果你对MVP模式还不熟悉,或者不了解为什么要在Android应用中使用MVP模式,推荐你先阅读这篇维 ...
- Google官方关于Android架构中MVP模式的示例续-DataBinding
基于前面的TODO示例,使用Data Binding库来显示数据并绑定UI元素的响应动作. 这个示例并未严格遵循 Model-View-ViewModel 或 Model-View-Presenter ...
- Android 中的MVP 模式
MVP模式的核心思想: MVP把Activity中的UI逻辑抽象成View接口,把业务逻辑抽象成功接口,Model类还是原来的Model. MVC 其中View层其实就是程序的UI界面,用于向用户展示 ...
- Android开发之MVP模式的使用
前几天发现,在Android项目代码里有一个Activity类行数居然有1000多行,而600行左右都是逻辑控制,真正和页面控件处理相关的代码不多,虽然可以用#region <>...#e ...
- android中的MVP模式
1.建立bean public class UserBean { private String mFirstName; private String mLastName; public UserBea ...
- Android开发学习--MVP模式入门
1.模型与视图完全分离,我们可以修改视图而不影响模型2.可以更高效地使用模型,因为所有的交互都发生在一个地方——Presenter内部3.我们可以将一个Presenter用于多个视图,而不需要改变Pr ...
- Android开发MVP模式解析
http://www.cnblogs.com/bravestarrhu/archive/2012/05/02/2479461.html 在开发Android应用时,相信很多同学遇到和我一样的情况,虽然 ...
- Android架构篇--MVP模式的介绍篇
摘要: 在MVVM成熟之前MVP模式在Android上有被神化的趋势,笔者曾经在商业项目中从零开始大规模采用过MVP模式对项目进行开发.在使用MVP模式进行开发的时候发现项目的结构模式对开发是有一定的 ...
- 浅谈Android架构之MVP,MVVM
概述 MVP(Model-View-Presenter)是传统MVC(Model-View-Controller)在Android开发上的一种变种.进化模式.主要用来隔离UI.UI逻辑和业务逻辑.数据 ...
随机推荐
- WinSock 异步I/O模型 转载
如果你想在Windows平台上构建服务器应用,那么I/O模型是你必须考虑的.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了五种I/O模型,分别是: ■ 选择(select):■ 异步选择(WSAAsyncSelect) ...
- 获得SQLSERVER的表字段等架构信息
获得SQLSERVER的表字段等架构信息 SELECT 表名 = CASE WHEN A.COLORDER=1 THEN D.NAME ELSE '' END, 表說明 = CASE WHEN A.C ...
- Opencv实现的简易绘图工具
第一次写博,还是个菜鸟.最近开始学习Opencv,试着写了个简易的绘图工具(目前只写了画线和橡皮擦部分,画其它图形还有待往里添加),也算是记录自己的学习之路. #include "stdaf ...
- MVC简单分页(未实现无刷新分页)
分页Html辅助方法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Web: using System.Web.Mvc; namespace System.Web.Mvc { pub ...
- 判断是否为ie(包含ie11)
if (!!window.ActiveXObject || "ActiveXObject" in window) { alert("IsIE"); }
- [CF Round #295 div2] C. DNA Alignment 【观察与思考0.0】
题目链接:C. DNA Alignment 题目大意就不写了,因为叙述会比较麻烦..还是直接看英文题面吧. 题目分析 经过观察与思考,可以发现,构造的串 T 的每一个字符都与给定串 S 的每一个字符匹 ...
- encodeURL() vs encodeRedirectURL()
当用URL重写方式来管理Session的时候,通过以上两个方法把session ID写到URL中.不同点是:两个方法确定是否需要包含session ID的逻辑不同.在调用HttpServletResp ...
- html5--indexedDB
http://www.cnblogs.com/Johnny_Z/archive/2012/11/04/2753331.html http://database.51cto.com/art/201202 ...
- 使用php对多维维数组排序。
要多php的多维数组排序,可以使用php里的内置函数:array_multisort(); 语法:array_multisort(array1,sorting order,sorting type,a ...
- LeetCode解题报告:Insertion Sort List
Insertion Sort List Sort a linked list using insertion sort. leetcode subject思路:标准的插入排序.考察一下链表的操作. 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