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内容

  1. 字符编码

  2. 文件操作

  3. 集合

一、字符编码

1、编码

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如果要处理文本,就必须先把文本转换为数字才能处理。解决思路:数字与符号建立一对一映射,用不同数字表示不同符号。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是基于拉丁字母的一套电脑编码系统,主要用于显示现代英语和其他西欧语言。

每个bit 有两种状态 0和1,ASCII码使用指定的8位二进制数组合来表示256种可能的字符

大小规则
1) 数字0-9比字母要小, 如"7" < "F";

2) 数字0比数字9要小,并按0到9顺序递增, 如"3" <"8";

3) 字母A比字母Z要小,并按A到Z顺序递增, 如"A" < "Z";

4) 同个字母的大写字母比小写字母要小,如 "A" <" a";

常用ASCII 十进制   "0" = 48、"A"= 65、"a"= 97

中文编码

8为的ASCII能表示的最大整数255,也就是大小写英文字母、数字和一些符号。如果要表示更大的整数,就必须用更多的字节,如两个字节。

为了处理汉字,中国设计了用于简体中文的GB2312和用于繁体中文的big5

发展过程  GB2312(7445个字符)  -- GBK(21886个字符)  -- GB18030(27484个字符),属于双字节字符集

Windows缺省内码GBK

万国码

Unicode(统一码、万国码、单一码)为每种语言中的每个字符设定了统一并且唯一的二进制编码,规定最少由16位(2个字节)。Python3支持Unicode编码

UTF-8

如果文本全是英文的话,用Unicode编码比ASCII编码需要多一倍的存储空间,在存储和传输上就十分不划算。

Unicode编码优化压缩为UTF-8编码。UTF-8编码把一个Unicode字符根据不同的数字大小编码成1-6个字节,

ASCII码中的内容用1个字节保存

欧洲的字符用2个字节保存

东亚的字符用3个字节保存

字符 ASCII Unicode UTF-8
A 01000001 00000000 01000001 01000001
-- 01001110 00101101 11100100 10111000 10101101

在UTF-8编码中,ASCII编码实际上可以被看成是UTF-8编码的一部分。所以大量只支持ASCII编码的历史遗留软件可以在UTF-8编码下继续工作。

Unicode是内存编码表示方案(是规范),而UTF是如何保存和传输Unicode的方案(是实现)

2、Python2.x编码

Python2.x 默认编码为ASSIC, 1989年,先于1991年出现的unicode编码

# -*- coding:utf-8-*-  告诉py的解释器,后面的代码请用utf-8来来解释,对Python2.x非常重要

Python2.x中 UTF-8与GBK相互转换如下图所示

Python2.x 示例

msg = "中国"

print msg

gbk_str = msg.decode(encoding="utf-8").encode(encoding="gbk")

print gbk_str

print gbk_str.decode(encoding="gbk").encode("gb2312")

print gbk_str.decode(encoding="gbk").encode("utf-8")

pirnt gbk_str.decode(encoding="gbk")

Python2 在windows解码是必须的,编码成gbk这个动作不是必须的

Python2 在linux(默认是utf8)上,如果是gbk-> utf8,解码是必须得,编码成utf-8这个动作不是必须的

所有的程序在内存里默认都是unicode

3、Pyhthon3.x编码

unicode 分为 utf-32(占4个字节),utf-16(占两个字节),utf-8(占1-4个字节),utf-16就是现在最常用的unicode版本, 传输或存储时用utf-8

Python 3.x 默认文件时 utf-8

Python3 也有两种数据类型:str和bytes,其中str类型存unicode数据,bytse类型存bytes数据

Python3 renamed the unicode type to str ,the old str type has been replaced by bytes.

解释器编码是 unicode,加载到内存后自动解码成unicode,同时,把字符转换成bytes格式

bytes = 8bit

Python2 str == python3 bytes

Python3 str == unicode

Python3 多出来的bytes格式是一个单独的类型

4、文件从磁盘到内存的编码

在计算机内存中,统一使用Unicode编码,当需要保存到硬盘或者需要传输的时候,就转换为UTF-8编码。

用记事本编辑的时候,从文件读取的UTF-8字符被转换为Unicode字符到内存里,编辑完成后,保存的时候再把Unicode转换为UTF-8保存到文件:

在文本编辑器编辑文字的时候,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计算机都不认识,所以在内存中以unicode数据存在。无论中文、英文、日文、拉丁文,

世界上任何字符它都有唯一编码对应,所以兼容性是最好的。

在磁盘上存储数据的时候,是通过某种编码方式的bytes字节串,比如utf8,可变长编码,节省空间,还有gbk等等。文本编辑器软件都有默认的

保存文件的编码方式,比如utf8、gbk等等。当我们点击保存的时候,这些编辑软件已经“默默地”帮我们做了编码工作。

当我们再打开这个软件时,软件又默默地给我们做了解码工作,将数据再解码成unicode,然后就可以呈现明文给用户了。

unicode是离用户更近的数据,bytes是离计算机更近的数据。

那编码和程序执行有什么关系呢?

先明确一个概念:Python解释器本身就是一个软件,一个类似于文本编辑器一样的软件!

文本编辑器有自己默认的编码解码方式,解释器也有

import sys

print sys.getdefaultencoding()      # Python2 默认ascii

print (sys.getdefaultencoding())    # Python3 默认utf-8

是否还记得开头这个声明

# -*- coding:utf-8 -*-

如何Python2解释器去执行一个utf8编码的文件,就会默认地以ascii去解析utf8,一旦程序中有中文,自然就解码错了。

开头位置声明 # -*- coding:utf-8 -*-,其实就是告诉解释器,不要以默认的编码方式去解码这个文件,而是以utf8解析。

而Python3解释器默认utf8编码,就方便很多了。

二、文件操作

open() # encoding不声明,默认使用操作系统的编码来解释文件,如中文Windows的GBK

打开文件模式

r,只读模式(默认),不可写

w,只写模式(不可读;不存在则创建;存在则删除内容,更新为最新内容)

a,追加模式(可读;不存在则创建;存在则只追加内容)

"+"表示可同时读写某个文件

r+,追加 + 读,会覆盖光标后内容,除非定长修改,而 a模式只追加

w+ ,清空原文件,再写入新内容,可读

a+,追加读,从文件末尾

# 实际运用 r w a 较多

基本操作

f = open("text", encoding="utf-8", mode="r")   # 读模式打开文件

first_line = f.readline()       # 读第一行

second_line = f.readline()   # 读第二行

lines = f.)    # 读三行,返回值为列表

data = f.read()            # 读剩下所有内容,文件大时不要用;read(n)有值时,读取相应字符

f.close()                # 关闭文件

number = f.tell()   # 返回光标所在第几个字节

f.seek()            # 往后移动相应字节,如10字节

f.write("xxxxx\n")    # 写数据到文件

f.flush                 # 内存数据更新到硬盘

f.fileno()             # 操作系统维护的文件列表,文件描述符

三、集合

集合是一个无序不重复元素的序列。基本功能

  • 去重,列表变集合,自动去重

  • 关系测试,测试两组数据交集、并集、差集等关系

集合定义可以使用大括号{}或者set函数来创建集合

注意:创建一个空集合必须用 set() 而不是 {},因为 {} 是用来创建一个空字典

特性:去重、无序

# 定义集合  去重、无序

set1 = set({})

set2 = set([, , , ])

set3 = {, , , }

set4 = ({, , , })

# 集合基本操作

set2.add()       # 集合set2增加元素11

set2.remove() # 集合set2删除元素11

len(set4)            # 返回集合set4长度

data in set4           # 判断元素data是否存在于集合set4之中

data not in set4     # 判断元素data是否不存在于集合set4之中

set3.issubset(set4)     # 判断集合set3中每个元素是否都在集合set4中,即子集判断

set3.issuperset(set4)  # 判断集合set3是否包含集合set4中每个元素,即父集判断

# 关系运算

a = {, , , , }

b = {, , , , }

# 交集,同时在集合a和集合b中的元素集合

print( a & b)

print( a.intersection(b))

a.intersection_update(b)  # 集合 a 更新为a与b交集

# 差集运算 a - b,只在集合a中,不在集合b中

print( a- b)

print(a.difference(b))

a.difference_update(b)  # 集合 a 更新为差集 a -b

# 同理 差集 b - a

# 并集,集合a和集合b总元素集合

print(a | b)

print(a.union(b))

# 对称差集,集合a和集合b不重复元素集合

print(a^b)

print(a.symmetirc_differece(b)

 

Python自动化开发 - 字符编码、文件和集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基础_字符编码

    字符编码的历史 阶段一:现代计算机起源于美国,最早诞生也是基于英文考虑的ASCII 阶段二:为了满足中文,中国人定制了GBK 阶段三:各国有各国的标准,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冲突,结果就是,在多语言混合的 ...

  2. python自动化开发学习 I/O多路复用

    python自动化开发学习 I/O多路复用   一. 简介 socketserver在内部是由I/O多路复用,多线程和多进程,实现了并发通信.IO多路复用的系统消耗很小. IO多路复用底层就是监听so ...

  3. python自动化开发学习 进程, 线程, 协程

    python自动化开发学习 进程, 线程, 协程   前言 在过去单核CPU也可以执行多任务,操作系统轮流让各个任务交替执行,任务1执行0.01秒,切换任务2,任务2执行0.01秒,在切换到任务3,这 ...

  4. Python全栈开发之路 【第三篇】:Python基础之字符编码和文件操作

    本节内容 一.三元运算 三元运算又称三目运算,是对简单的条件语句的简写,如: 简单条件语句: if 条件成立: val = 1 else: val = 2 改成三元运算: val = 1 if 条件成 ...

  5. python自动化开发-[第三天]-编码,函数,文件操作

    今日概要 - 编码详解 - 文件操作 - 初识函数 一.字符编码 1.代码执行过程 代码-->解释器翻译-->机器码-->执行 2.ASCII ASCII:一个Bytes代表一个字符 ...

  6. python数据类型、字符编码、文件处理

    介绍: 1.什么是数据? 例:x=10,10是我们要存储的数据 2.为何数据要分不同的类型? 数据是用来表示状态的,不同的状态用不同的类型的数据去表示 1.数据类型 1.数字(整形,长整形,浮点型,复 ...

  7. Python 字符编码-文件处理

    .read #读取所有内容,光标移动到文件末尾.readable #判断文件是否可读.readline #读取一行内容,光标移动到第二行首部.readlines #读取每一行内容,存放于列表中.wri ...

  8. python字符编码-文件操作

    字符编码 字符编码历史及发展 为什么有字符编码 ''' 原因:人们想要将数据存入计算机 计算机的能存储的信息都是二进制的数据 内存是基于电工作的,而电信号只有高低频两种,就用01来表示高低电频,所以计 ...

  9. python 基础之字符编码和文件处理

    一.字符编码 (1)计算机基础知识 (2)python 解释器执行py文件的原理 <1>python 解释器启动 <2>python解释器相当于一个文本编辑器,打开txt.py ...

随机推荐

  1. BZOJ2330或洛谷3275 [SCOI2011]糖果

    BZOJ原题链接 洛谷原题链接 很明显的差分约束,但数据范围较大,朴素\(SPFA\)判正环求解会\(T\)(理论上如此,但我看到有挺多人用朴素的还跑得挺快..),所以需要优化. 我们所建立的有向图中 ...

  2. ui设计学习路线图分享送给初学者

    本文来源:千锋UI设计 Ui设计师就业市场前景及薪资很可观,而且现在市场上对于ui设计师的人才需求也很大,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看好这一行业,纷纷投入到ui设计的学习中来,那么想新手想要学好ui设计, ...

  3. 在HashTable上下文中,同步指的是什么?

    同步意味着在一个时间点只能有一个线程可以修改hash表,任何线程在执行HashTable的更新操作前都需要获取对象锁,其他线程需要等带锁的释放.

  4. [Spark]Spark章1 Spark架构浅析

    Spark架构 Spark架构采用了分布式计算中的Master-Slave模型.集群中运行Master进程的节点称为Master,同样,集群中含有Worker进程的节点为Slave.Master负责控 ...

  5. EasyUITree设置节点选中

    function callback1(){ reloadMind(); LoadTree0($("); setTimeout(function(){ var node = $('#tt1') ...

  6. 51nod1347 旋转字符串

    题目很容易懂,只要进行几次简单的判断就能完成此题,显示判断是否为偶数,之后利用sustr截取两个字符串进行比较,代码如下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t ...

  7. spring学习 十二 AspectJ-based的通知入门 带参数的通知

    第一步:编写通知类 package com.airplan.pojo; import org.aspectj.lang.ProceedingJoinPoint; public class Advice ...

  8. syslog、日志服务器安装、卸载详解、如何安装和卸载EventLog Analyzer

  9. 使用注解配置 AOP

    一.使用注解(基于Aspect) 1.spring不会自动去寻找注解,必须告诉spring那个包下的类有注解 1.1 先引入xmlns:context命名空间 <context:componen ...

  10. IntelliJ IDEA 2017版 Spring5 的RunnableFactoryBean配置

    1.新建RunnableFactoryBean package com.spring4.pojo;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FactoryBe ...